川維化工迎來改革開放後首批高分子化學學生

2020-12-04 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日前,川維化工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批高分子化學學生,1978年入學四川大學,期間曾經來到川維化工公司實習,對川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時逢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這批學生入學40周年,於是他們選擇再次相聚在川維,親身感受我國高分子材料40年的發展變遷。

       在川維化工公司的熱情接待下,老一輩學者們來到他們曾經實習過的維綸生產線,走在早已煥然一新的裝置現場,這些高分子領域的老一輩學者們感嘆道,高分子化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還不足六十年,改革開放後的這40年發展非常迅速,而在川維就能找到我國高分子化學發展的縮影。他們說:「作為我國第一代化纖專業學生,與改革開放同步,這幾十年來一直在為中國化纖行業、材料行業做貢獻,但起步是在川維,我們常懷感恩之心,感謝40年前川維為我們提供的教育。」

       在這些老一輩的學者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就是川維化工公司的老朋友四川大學教授向明。向明教授曾經參與了川維化工公司水溶纖維和高強高模纖維產品的研發,他所在的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與川維化工有著長達十幾年的合作,目前他還在繼續為川維化工的EVOH和光學膜的研發生產開展工作。向明教授說:「國家整個工業都在發展進步,川維也面臨轉型發展,從傳統產業轉型到以化工為基礎的創新型新材料企業,作為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研究者,能夠參與川維的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是自己的一份責任,也是回報川維當年給予自己實踐教育的一種方式。」

       時隔四十年再次回到川維,老一輩學者們用一面寫著「化纖產業先鋒,助力實踐教育」的錦旗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通過參觀,老一輩學者們還了解了川維化工的產品在醫藥、食品、航天、建築等各方面的應用,以及高分子材料與國民經濟的密切關係,為我國高分子化學從無到有,從品種單一到逐漸改變著老百姓衣食住行感到讚嘆,同時感嘆中國石化35年來的發展成就。(楊靜渝 黃瑾)

相關焦點

  • 川維化工應訴美國PVA反傾銷覆審獲勝
    長壽新聞網  通訊員  王維彤  黃健     2月21日,川維化工公司收到美國商務部正式通知,美國商務部正式撤銷積水特種化學品美國有限責任公司對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銷往美國的聚乙烯醇(PVA)產品反傾銷年度覆審案,這標誌著川維化工公司應對美國反傾銷案再度獲勝。
  • 清華大學專業介紹: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主要專業課包括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等有機、物質結構、聚合反應工程,聚合物成型加工與應用、材料學概論、材料科學基礎。    相關信息: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始建於1946年,復繫於1958年,始終堅持人才培養服務於社會,科研工作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60年代的萃取法核燃料後處理工藝和設備研究為我國原子能工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現有企業的生產過程進行模擬優化、革新改造,對新過程進行開發設計和對新產品進行研製的基本能力。主要課程有:物理化學、化工流體流動與傳熱、化工傳質與分離過程、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化工設計、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和一門必選的專業方向課程。
  • 中石化川維化工聚乙烯醇產品銷量創歷史新高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4日16時35分訊(通訊員 吳軍 姚剛毅 黃瑾)在疫情對產品國際國內市場格局帶來改變的情況下,川維化工優化生產,打破制約產品增量瓶頸,精準研判市場,制定調價增量策略。11月,公司主要外貿產品聚乙烯醇生產、銷售量均創建廠以來單月歷史新高,創效超1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700萬元,形成了內外貿均衡發展的良好格局。
  • 他開拓了中國高分子化學研究
    在湄潭浙江大學,他曾指導學生製備海昌藍、DDT、味精、研究中藥鴉旦子和合成磺胺新衍生物的藥物等,以期找到療效更高而副作用又少的磺胺類藥物。  進入50年代以後,以石油化工為基礎的烯烴化學,使石油化工成為經濟發展中的天之驕子,化學給人們衣食住行都增添了異彩。
  • 棗莊學院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 | 縱有萬木垂梢首,唯有棗院是歸處
    中心實行全面開放,為學生進行自主創新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材料與化工為學校重點建設學科,首批碩士點建設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已達到碩士點建設的基本要求;  ④擁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4.就業方向:可在化工行業(如: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新能源化工、輕工、食品、製藥、環境保護、安全管理等)中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設計、施工、生產、管理及貿易工作,也可到科研、學校、商貿、行政等部門從事與化學工程相關的工作。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2002年世界高分子大會開幕(圖)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的高分子材料工業,尤其是三大合成材料無論是生產能力、產量還是生產技術都有了顯著提高。中國已是高分子材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得主、國際導電高分子研究先驅、美國的阿蘭 J. 希格爾教授、阿蘭 G. 麥克迪爾米德教授和日本的白川英樹教授應邀出席本次大會並做大會報告。
  • 王葆仁:中國高分子化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56年開始任國家科委化學組組員、化工組組員和高分子分組組長。1957年他作為國家科技代表團顧問赴莫斯科參加中蘇科技協作項目中高分子方面的談判。1962年他再次參加全國科技發展十年規劃的制定工作。1982年至1986年,他又再次當選為該會第二十一屆理事會理事,並長期兼任該會高分子委員會主任委員,積極支持中國化學會的工作。他還擔任過中國化工學會理事、中國石油化工學會副理事長。為紀念中國化學會成立50周年,王葆仁擔任了《中國化學五十年》一書的編委,具體主編了高分子化學一章.1980年,他還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化學卷高分子化學分支的主編。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現為山東省一流專業、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應用型高水平特色專業、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服務對接專業,擁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列課程群」山東省精品課程群和山東省一流課程《高分子物理》,承擔完成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山東省教學成果特等和二等獎。2018年6月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 團委與化學學院高分子所博士生黨支部共話「兩會」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何志慧)3月5日晚,化學學院高分子所博士生黨支部成員來到學生活動中心與團委黨支部共同組織開展了一次支部生活會,生活會以座談的形式,圍繞「兩會」、學習溫總理視察南開的重要講話精神、讀《光輝的歷程——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一書感想、博士生就業問題等話題展開。
  •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020年優才夏令營報名通知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一直以來秉承「嚴謹、務實、博學、創新」的傳統。學院弘揚海納百川,自由包容的精神,希望廣納天下英才共創新的輝煌。一、申請資格1、報名對象:①納入雙一流建設的高校或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以及其它院校在校本科三年級優秀學生(2021年夏季畢業), 所學專業應為化學化工相關學科;②本校本科三年級優秀學生(包含化學化工學院及致遠學院化學班
  •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工258人,是山東大學教職工人數最多的學院之一。教師中有教授45人(包括兩院院士3人、博士生導師19人),副教授79人,碩士生導師80餘人。教師中有43人具有博士學位,70餘人具有碩士學位,1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人被評為山東省技術拔尖人才。
  • 王葆仁:高分子化學事業奠基人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王葆仁全家隨同濟大學內遷,輾轉繞道越南,始至雲南昆明,後又遷往四川宜賓。1941年,王葆仁應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聘請,前往貴州湄潭浙江大學任教授兼化學系主任。抗戰勝利後,隨浙江大學遷回杭州,1947年兼任該校教務長。  中國科學院成立後,王葆仁被聘為專門委員,並應該院有機化學研究所莊長恭所長邀請於1951年調至上海,任有機化學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是在原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工程研究所等單位的基礎上於1997年7月正式成立的。它的成立是天津大學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也是科學技術向高度綜合化方向發展的形勢要求,它表徵著天津大學化工學科的優勢在高起點上的再度融合。
  • 精細化工專題報告:高分子助劑行業深度研究
    高分子助劑是高分子材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分子助劑在高分子材料生 產、儲運、加工、使用過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幾乎每一種高分子材料 各方面性能的實現依賴於相對應的化學助劑。高分子材料性能和化學助劑 使用種類之間呈現明顯的正相關性,分子材料要求實現的性能越優越、越 複雜,其需使用的化學助劑種類就越繁雜。
  • 化學化工學院:與世界共享化學之美!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先進有機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江蘇省表面和界面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石油和化工行業高端專用化學品綠色製造工程研究中心03師資力量學院擁有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充滿活力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教授115人,其中:
  • 南大化學學科迎來百歲華誕,50餘位院士曾在這裡求學或任教
    大會頒發了南京大學化學學科終身成就獎,高分子化學家程鎔時院士、物理化學家陳懿院士、分析化學家陳洪淵院士被授予「南京大學化學學科終身成就獎」。佘治駿 攝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南大化學學科從創立以來,32位兩院院士曾在此任教,校友當中有39位當選兩院院士,1位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文/大樹說教育 隨著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中考和高考也都迎來了改革,尤其是高考,明年很多省份將會迎來了新高考模式,其中有8個省份,將會採用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會。
  • 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考試大綱
    介紹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58年,當時北京化工大學成立。考慮到複合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的協同作用,這是中國最早採用高分子材料的材料。發展中的學院之一。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已成為中國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科研,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 化學或是化工類專業的畢業生,畢業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化學工程是研究化工產品生產過程共性規律的一門科學,改變物質組成、結構或合成新物質的技術,都屬於化學生產技術,也就是化學工藝,其產品被稱為化學品或化工產品。起初,生產這類產品的是手工作坊,後來演變為工廠,並逐漸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生產行業即化學工業。人類與化工的關係十分密切,有些化工產品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起著劃時代的重要作用,它們的生產和應用,甚至代表著人類文明的一定歷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