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日前,川維化工公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批高分子化學學生,1978年入學四川大學,期間曾經來到川維化工公司實習,對川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時逢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這批學生入學40周年,於是他們選擇再次相聚在川維,親身感受我國高分子材料40年的發展變遷。
在川維化工公司的熱情接待下,老一輩學者們來到他們曾經實習過的維綸生產線,走在早已煥然一新的裝置現場,這些高分子領域的老一輩學者們感嘆道,高分子化學真正成為一門科學還不足六十年,改革開放後的這40年發展非常迅速,而在川維就能找到我國高分子化學發展的縮影。他們說:「作為我國第一代化纖專業學生,與改革開放同步,這幾十年來一直在為中國化纖行業、材料行業做貢獻,但起步是在川維,我們常懷感恩之心,感謝40年前川維為我們提供的教育。」
在這些老一輩的學者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就是川維化工公司的老朋友四川大學教授向明。向明教授曾經參與了川維化工公司水溶纖維和高強高模纖維產品的研發,他所在的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與川維化工有著長達十幾年的合作,目前他還在繼續為川維化工的EVOH和光學膜的研發生產開展工作。向明教授說:「國家整個工業都在發展進步,川維也面臨轉型發展,從傳統產業轉型到以化工為基礎的創新型新材料企業,作為高分子材料領域的研究者,能夠參與川維的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是自己的一份責任,也是回報川維當年給予自己實踐教育的一種方式。」
時隔四十年再次回到川維,老一輩學者們用一面寫著「化纖產業先鋒,助力實踐教育」的錦旗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通過參觀,老一輩學者們還了解了川維化工的產品在醫藥、食品、航天、建築等各方面的應用,以及高分子材料與國民經濟的密切關係,為我國高分子化學從無到有,從品種單一到逐漸改變著老百姓衣食住行感到讚嘆,同時感嘆中國石化35年來的發展成就。(楊靜渝 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