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寵物狗的數量已經達到了6500萬隻,一般養寵物狗更多的是因為喜歡,或者是因為它們能夠給我們帶來溫與愛,能夠很好的陪伴我們,讓我們得到某一種情緒上的安撫。
而有一個陽光的大男孩,他收養了很多寵物狗,用自己的耐心、細心、愛心去訓練它們、讀懂它們、關愛它們。從一個學計算機專業的TI男,搖身一變成為了能夠讀懂「狗語」的寵物專家。他,就是——吳起。
吳起之所以訓練狗不僅僅是處於對於狗的熱愛與痴迷,而是他想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他想通過這些可愛的小生命,用它們的愛和溫暖來幫助那些需要它們陪伴的人們。
一般,吳起會讓他的狗狗與自閉症、多動症的兒童多接觸,教孩子們如何去正確接觸寵物,讓他們和小動物之間形成更加親密關係,以便與這些狗狗能進行更好地互動。同時這些狗狗也起到了安撫以及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幫助孩子們改善他們的某一方面的功能和行為。
可能有些孩子剛開始面對狗狗的時候會有些害怕,但是吳起會很耐心的去引導孩子,如何與狗建立良好的關係。吳起首先會對狗狗做一些撫摸動作,並引導孩子去模擬此動作。當這個孩子慢慢地伸出手來時,吳起就儘可能地掌握好這種時機,然後他會慢慢地把狗狗向靠近他,從而讓這個孩子減少恐懼感。
當孩子們嘗試過第一次之後,那麼接下來的第二次、第三次就會特別地順利了。然後,吳起會教孩子們對狗狗作一些吹起的動作,或者拽它的毛髮,或者抱著它來晃動等。這樣,狗狗就會把對它的撫摸、拽它的毛髮、搖晃等當做是一個友好的現象,與此同時,這些狗狗和孩子也形成了很好的互動。
然而,在南京讀書的吳起,學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與寵物一點關係也沒有,卻熱衷於對狗的研究中,並且還在此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主要與吳起小時候的成長經歷有關係。
吳起在9歲的就時候開始養狗了。他在讀中學的時候,上學第一天就被同學欺負了,但他性格內向,回到家不敢告訴爸媽,只好躲在房間裡哭。哭的時候,狗狗就撓他房間的門。於是,吳起就把自己房間的門打開了,沒想到是狗狗,它一上來就添自己的眼淚。
後來,他從中感悟到:狗狗不僅是一個小寵物,它其實能感知人的情緒,不然它是不會知道那個時候自己心裡特別的難受,更不會就那樣一直陪在吳起身邊。吳起能夠感受到,狗狗能夠讀懂自己的心聲,只是它不會說話而已。
從此,吳起的性格被這隻狗所改變了。而狗對於自己來說,在心裏面就埋下了一個非常非常深的烙印。他總是在想:如果有機會的話,自己要從事一個跟狗狗有關的職業。從那之後,吳起就開始相盡各種辦法,一點一點向他的夢想努力,靠近......
下面,讓我們一起跟著吳起一起走進狗狗的世界吧。
人類表達一種信息,百分之三十是靠口頭語言的,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可能靠的是雙手、面部表情等。同樣的狗狗也會做出不同的表情、肢體語言、聲音來展現出它們想表達的意思。
一般,狗狗看到人開心的時候會搖尾巴,嘴巴也會咧起來。如果一隻小狗真的很開心,它的尾巴通常是水平方向搖擺的,而且搖擺的幅度會很大;但是,如果夠的尾巴高高翹起,並且僅僅是尾巴的末端搖擺的話,那麼這就表明狗狗準備發起攻擊了;如果狗狗不開心的,它可能會耳朵下垂,嘴巴也會閉起來。
狗狗的信號是通過它的整個身體的姿勢來反映的。比如說,狗狗跟主人相隔了半天沒有見到的時候,突然間主任回家了,它就會發出一些滋滋的聲音,同時它會大量地搖擺尾巴,甚至連屁股一起甩,這個時候的狗狗是特別地興奮的。
如果狗狗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有的狗狗特別緊張的話,它往往身體會變低而且動作會變慢,尾巴一般也會下垂,同時這也代表了它對外界的一種警惕。
通過狗狗的肢體動作,可以初步判斷出狗狗的情緒和情感其實,輕微的聲音變化,也會反映出狗狗的情緒,比如:開心的時候它會發出「嗯嗯嗯」,它比較哀愁的時候,它會發出輕微對的「嗚嗚嗚」甚至可能會發出狼嚎的聲音,而且一隻能夠帶動好多隻,這代表它比較孤獨。
狗作為狼的後裔,天生帶有一定的攻擊性。因此,在初次見到狗後,我們首先應該面對這隻狗蹲下來,並且和狗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時候狗狗可能會靠近自己,這時,我們可以伸出雙手,讓它來聞我們身上的氣味。
如果狗狗處於放鬆的狀態,一般狗狗會喜歡把身體的側面展開與人類接觸,如果人們從正面或者後面與它接觸,它會產生莫大的不安全感。
吳起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為這個世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願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吳起一樣充滿著愛,善待所有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