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南回歸線在哪裡
從歷史上來看,滬深股市不跌去10%以上的市值是難以出現一波像樣的反彈行情的。而要出現逆轉型的上揚,則至少需要出現20%左右的下跌,從2245點要下跌20%的話,則市場下跌空間還有很大。也就是說,如果真的需要一個大逆轉的話,股指必須跌到1790點左右。打比方說,下跌10%左右的2000點左右為赤道線,而1790點將是股市的南回歸線。只有股市指針運行到股市的南回歸線以後,陽光才能慢慢北移,上漲的空間才會打開,市場的人氣才會在行情上漲中凝聚。
難道股市的南回歸線真的在1790點嗎?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的股市還有漫長的調整歷程需要走過,現在的下跌僅僅是個開始而已。
事情真的這麼悲觀嗎
追究這次股市大跌的原因,似乎可以完全歸責於國有股減持的市價定價原則。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股市內質早就存在下跌的動能,只不過在大盤處於比較敏感的階段,管理層推出這個重磅炸彈讓股市的泡沫在短時間內被迅速爆裂。
曾經有人———包括管理層的有些人一廂情願地以為我們目前的股市即使不健康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將來我們可以引入外資來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這個設想簡直是一個完全不成立的假命題,外資能夠在我們一廂情願下充當股市的「解放軍」嗎?答案是否定的。由於注重價值投資理念,外資對中國股市實際上是持極為謹慎的態度的,從B股對內開放後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得出這一結論。在B股的價格大幅上升後,外資機構紛紛出逃,國內投資者又一次成為買單者。過高的市贏率不能指望依靠外資來託盤。
那麼,國內資金能夠託起股市的持久上揚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可以說,從5.19以來,在管理層的默許下,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就已經開始了,市場在貌似正確的觀念下進行著一場空前的「博傻」遊戲。市贏率在一次次的概念炒作下猶如春天的野草瘋長,而我們的專家依然對此解釋為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
現有的接近60倍的平均市贏率沒有讓瘋狂的炒作者們止步。假設現有的股票價格不變,我們的上市公司能夠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業績,剔除通貨膨脹率的同步增長,現有的市贏率要下降到20倍左右的合理水平的話,需要多長時間?有計算說至少是83年的時間。
拋開動態的問題不談,就靜態的計算而言,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股市的業績透支是何等嚴重,要降低現有的市贏率只有兩個方法,一是降低價格,二是降低現有股票的權重。
事情就是這麼悲觀,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個現實:經過10年的發展,我們的股市透支了80多年的業績。
「資金供應鏈」炒作方法的誤解
近年來,大大小小的莊家們通過種種神奇的炒作方法全面刷新了普通投資者的觀念。而其中的所謂「資金供應鏈方法」卻是最有效最實用的方法。
參股上市公司(通過法人股或者國家股的轉讓)———進入上市公司管理層———影響上市公司決策———在二級市場製造概念———-坐莊炒作股票———將炒作的股票通過質押信貸方式獲得資金———將資金用來進一步推動股票上漲———股票上漲後獲得更多的質押貸款資金———進一步炒高股價———撤退,獲取巨額利潤———用獲得的利潤提高參股上市公司的業績或者參股其他上市公司。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資金供應鏈」方法。考察這個鏈條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不斷的信貸放大過程,而能夠投入實業的資金並不多,正是這種炒作方法將我們的股市市贏率不斷推高,正是這種方法形成了我們獨特的資金推動型的證券市場。
而這種炒作方法所蘊藏的巨大風險在於:由於操作的環節太多,一旦中間某個環節發生問題,就會導致資金供應鏈的全盤崩潰,進而出現股價的急劇下跌,許多個股採取同一種操作方法的話,一旦出現非系統性風險,整個證券市場的機體就會出現「後天獲得性免疫症候群」,也就是證券市場的崩盤。這絕非危言聳聽。
可是我們的輿論對這種「資金供應鏈條」炒作方法視而不見,認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資金供應基本是健康的,這種誤解導致了普通投資者的判斷失誤,他們的投資收益的取得與否實際上已經和上市公司的業績或者經營沒有太大關係,更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機構博弈的基礎上的.機構之間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讓跟風的投資者的資金在大起大落中蒸發,而我們的管理層的監管不力,更是讓機構投機風氣盛行,反正大家的資金都是國家的,不必太在意。
中國股市是一個資金推動型的股市,而當前的一系列情況讓資金面顯得不容樂觀。人民銀行開始嚴查證券市場的資金來源,7月27日央行公布的對瀋陽四家銀行違規資金流入股市的查處僅僅是一個信號,但這個信號已經足夠將那些依靠違規資金形成所謂的「資金供應良性循環」的玩家們膽戰心驚。
還有更難堪的
現有股價的不合理之處還表現為價格被人為操縱,「基金黑幕」算什麼?假如管理層真要查處基金的違規行為的話,那麼板子畢竟還能打在實處。但是對向「億安科技」這樣的「黑莊」的查處讓我們感到管理層所謂的查處「作秀」成分太大,證監會對億安科技的莊家罰款4.9億元,沒收非法所得4.9億元,不可謂不重,但這紙遲來的罰單卻是一紙空文,因為億安科技的莊家早就人去樓空。管理層難道在此以前對億安科技從幾元錢上漲到120多元就一無所知?
價格的操縱行為已經嚴重危害到證券市場的發展,而我們的管理層渾然不覺,依然高呼「超常規培養機構投資者」,假如真是「機構投資者」也就罷了,但培養起來的往往是「機構投機者」,這些「機構投資者」在違規上同樣具有超常規的膽量。正是這些機構構成了我們市場不穩定的力量,十年股市,發展出來的卻是一個投機盛行,泡沫多多的市場。
而今,投機導致的泡沫正在擠出,希望下跌給我們帶來損失的同時更能帶來一個全新的股市.在證券市場的指針向南回歸線移動的過程中,我們的痛苦和不幸比起將來面臨崩盤時的痛苦和不幸或許小了許多。
洗牌?出局?
中國股市發展到這個階段必須有一個大洗牌的過程,我們從近期在籠中等待出臺的政策也可以看到這一點,開放式基金的開練、私募基金的規範化、全國統一指數的出臺、股指期貨推出、CDR的探討,總之一切似乎都在向國際化的軌道上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我們似乎與國際市場僅僅咫尺之隔,但實際情況真的這樣嗎?
有了資本市場的工具僅僅是一個方面,一個高效、廉潔的管理體制和完善的法律法規才是保障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石。
或許,本次股市能夠碰到南回歸線的話是一個機會。股市的南回歸線讓我們只有一個選擇,斬倉出局———等候大盤的下跌,在這過程中即使有反彈也決不參與。
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