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內心世界的激情——《南回歸線》譯者序

2020-12-05 鳳凰網讀書

書名:《南回歸線》

作者:[美]亨利·米勒

譯者:楊恆達 職茉莉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4

亨利·米勒是一位有爭議的作家。他最初發表的自傳性三部曲《北回歸線》(1934)、《黑色的春天》(1936)、《南回歸線》(1939)都是先在法國面世的。由於他作品中露骨的性描寫,英語國家長期拒絕發表他的作品,所以他最初在英語國家默默無聞。英語國家的廣大讀者讀到亨利·米勒的上述三部作品,首先還要感謝盟軍在1944年以後來到巴黎。英美軍隊的軍人及隨軍人員在巴黎市場上發現了亨利·米勒的書,爭相傳閱,並把它們偷偷帶回國。亨利·米勒的作品意外地比流行的文學精英的作品獲得了更廣泛的讀者,但是,由於許多人仍然把亨利·米勒看作專寫「淫穢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都無法在美國公開發表。後經過長期努力,美國終於在1961年對《北回歸線》解禁,允許它在國內公開發表。兩年後它又得以在英國公開發表。隨著他其餘作品的解禁,亨利·米勒的名字在美國乃至世界變得家喻戶曉,他被上世紀60年代反正統文化運動的參加者們奉為自由與性解放的預言家。

亨利·米勒1891年12月26日生於紐約一個德裔裁縫的家庭。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因為逃避德國的兵役而來到紐約的,儘管像許多來到美國的德國移民一樣,他們很快就被美國社會同化了,但從亨利·米勒的創作與言論中,仍然可以看到德國文化的許多影響。在這方面,亨利·米勒既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又同歐洲文化、尤其同德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對人生與社會的哲理思考,往往顯示出德國思想家的某些特點,有入木三分的洞察力與敏銳而豐富的想像力。後來,在1930年至1939年近10年中,他又長期生活在法國,對歐洲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所以,他對西方文化、西方現代文明的批判不僅立足於美國,而且立足於歐洲,有一定的普遍性。

亨利·米勒的父親是一個沒有多少文化修養的裁縫鋪老闆,嗜酒成性。亨利·米勒出生後不久,全家從曼哈頓搬到布魯克林,居住在工廠和小商小販中間。亨利·米勒所處的家庭條件和社會環境並不優越,他也沒有受過正規高等教育。1909年他進入紐約市立學院學習,兩個月後即放棄學業,然後從事過各種各樣的職業:水泥公司的店員、陸軍部的辦事員兼不拿薪水的《華盛頓郵報》見習記者、父親裁縫鋪的小老闆、電報公司的人事部經理,以及洗碗工、報童、垃圾清理工、市內電車售票員、旅館侍者、打字員、酒吧招待、碼頭工人、體校教師、廣告文字撰稿人、編輯、圖書管理員、統計員、機械師、慈善工作者、保險費收費員、煤氣費收費員、文字校對員、精神分析師,等等,有的工作他幹了甚至不到一天。豐富的生活經歷為亨利·米勒的創作提供了廣泛的素材,他在經歷中的深入觀察和深刻感受又使他的創作不落俗套,既有堅實的生活基礎,又有富於哲理的思想內容,並以創新的形式加以表現。亨利·米勒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顯然比同時代的美國作家要晚,成名也晚。年紀比他輕的海明威、福克納、菲茨傑拉德等作家,在上世紀20年代都已小有名氣,或已有了相當的成就,而他那時卻還在為生活奔忙。他發表第一部作品時已經43歲,可謂大器晚成。但在文學上,成功得晚自有晚的好處,由於作家思想已比較成熟,又有豐富的閱歷,所以更容易一開始就形成自己的風格,作品中反映的問題也往往更為尖銳,更一針見血。

亨利·米勒曾自稱為「流氓無產者的吟遊詩人」,可以說,這是對他自己創作風格的最好描繪。自從發表第一部作品《北回歸線》以來,他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社會批判風格,專寫一些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物,通過他們來攻擊西方社會,並不惜使用汙穢的語言。他所寫的人物大多是他在生活經歷中接觸過的,所用的語言也是他所接觸的那一階層普遍使用的語言。他通過筆下那個表面粗野的社會來表達對西方社會深思熟慮的看法。就這方面來講,他雖然比大多數作家出道晚,但一出道即顯示出優勢。

《南回歸線》發表於1939年,是亨利·米勒最初在法國發表的自傳性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三部作品的書名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又分別叫作「夏至線」和「冬至線」,在「夏至」和「冬至」之間,是「黑色的春天」。

相關焦點

  • 南回歸線 和 巨型蟻巢
    南回歸線 和 巨型蟻巢今天冬至,太陽在南半球垂直照射到南回歸線,然後又向北移動。
  • 黑色星期一過去了 股市的「南回歸線」在哪裡?
    股市南回歸線在哪裡  從歷史上來看,滬深股市不跌去10%以上的市值是難以出現一波像樣的反彈行情的。而要出現逆轉型的上揚,則至少需要出現20%左右的下跌,從2245點要下跌20%的話,則市場下跌空間還有很大。也就是說,如果真的需要一個大逆轉的話,股指必須跌到1790點左右。打比方說,下跌10%左右的2000點左右為赤道線,而1790點將是股市的南回歸線。
  • 冬至日明天到來,太陽將直射南回歸線
    (圖解:「冬日裡的第一束光,」卡爾·蒂芬德爾寫,賓夕法尼亞州,亞德利)也許你認為冬至是一天,但其實只有一瞬間(直射南回歸線,嚴格上說也只有一瞬間,而「冬至」這個節日則是一天)。十二月冬至於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2日12:19開始。
  • 鏡玄:南回歸線車站 Rockhampton Railway Station
    悠閒的旅客 待發的列車 南回歸線
  • 廣州藏世界最高北回歸線標誌塔,一年有一次「立竿不見影 」奇觀
    但是,如果你想感受廣州地區的北回歸文化,那麼,不妨到廣州北回歸線公園,看看目前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塔,然後沿北回歸線的鄉村路線和古村,感受如畫的鄉村風景和古村文化。發現廣州藏著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是由於珊丫頭有一次乘坐新開通的地鐵14號線,在經過太平站,偶然望向窗外,被窗外一座高高矗立的建築吸引,打聽之下才知道這是北回歸線塔。
  • 在我國臺灣省有回歸線紀念碑
    回歸線是太陽直射點能夠達到的最北或最南的界線。回歸,即「太陽走到這裡為止,掉頭去回歸赤道」的意思。在我國臺灣省嘉義縣鐵路西側,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北回歸線標誌碑」。此碑建於1909年,塔形石碑高約5米,碑頂有一直徑為50釐米的地球儀。
  • 完美世界手遊五行之序怎麼打?五行之序打法攻略分享
    《完美世界手遊五行之序怎麼打?五行之序打法攻略分享》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完美世界手遊採蘑菇任務攻略 採蘑菇怎麼做​完美世界手遊採蘑菇任務攻略,採蘑菇怎麼做。《完美世界手遊》中做任務一直是玩家前期升級的主要方式,但是有些任務難度比較大,採蘑菇就是其中之一,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採蘑菇任務的完成攻略吧。
  • 美國真實故事,錄取通知電影裡的「南哈蒙」,充滿了激情與青春
    美國真實故事,錄取通知電影裡的「南哈蒙」,充滿了激情與青春!今天的電影,說是電影,不如說,是真人真事。誰的青春不荒唐,誰的青春沒夢想。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尤其是在面對人生轉折點的高考上。但不是所有都能如願以償 ,比如巴特。
  • ...全國網絡媒體普洱行】走進太陽轉身的地方: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綠色發展看普洱」全國網絡媒體普洱行】走進太陽轉身的地方: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金羊網  作者:彭勇  2019-06-26 金羊網訊 記者彭勇攝影報導:
  • 四不像景區:地處南回歸線形似刀片,不收費卻禁止光腳進入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有這麼一座「刀山」,估計某些人就再也不敢說什麼上刀山之類的話了,因為這座「刀山」鋒利到不穿鞋或穿高跟鞋是禁止進入的。馬達加斯加島,一座位於印度洋西部的火山巖島,作為非洲第一、全球第四大島嶼,馬達加斯加因南回歸線穿插而過導致氣候差異極大,東西兩面降雨量差異達到7-8倍之多,南部以平原為主,北部又呈盆地集中、喀斯特地貌隨處可見。
  • 《科幻世界·譯文版》與她帶來的作品、作者與譯者
    近年來小語種作品引進數的上升、日本幻想文學專輯熱銷後持續出版的計劃,這些現象背後都有著譯者的影響。在《譯文版》徵稿機制下,作者、讀者皆是潛在的譯者,版權之外,譯者的熱情與能力決定著引進幻想作品的數量與質量。
  • 【綠色發展看普洱】雲南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立竿不見影、太陽在此...
    作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北回歸線標誌園,行走其中,仿佛進入了一個由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等共同構成的神奇世界。在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內,有「立竿不見影」的神奇天文景觀,美麗的「雙胞之城」傳說和夸父追日傳說;這裡是太陽轉身的地方,也是墨江哈尼族祭拜太陽神、取下了火種的神聖之地。
  • 林施望:《英語世界的南戲研究傳播與研究》
    畢魯直的學術論文《20世紀前半葉中國古典詩詞與戲曲的文學翻譯》雖然主要考察的是《琵琶記》德譯本的譯者洪濤生的生平與當時的中德文化交流形勢,而與本書收錄的其他論著有所不同,但畢魯直在該論文中的旁徵博引,也補充了國內學界對《琵琶記》等戲曲作品在德國的傳播與接受的認識。上述所列舉的只是筆者從個人的閱讀體會中,所舉出的英語世界的南戲研究成果的特點之一二。
  • 細讀《雲遊》:在非定序排列中,搜尋詭秘的意象連接
    「富有想像力的敘述帶有百科全書式的激情,代表了一種跨越邊界的生命形式。」這是瑞典文學院在2018年年底,把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作者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時的頒獎詞。《雲遊》的波蘭版書名是Bieguni,這個詞出自十八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某個門派,他們的信徒相信,一直處於移動狀態才能避開惡魔的魔爪。
  • 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的移動,地球才有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
    不過,現在這兩個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的度數大約為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就使得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公轉(保持地軸平移)的過程中移動,而且直射點遠離赤道移動的緯度度數範圍就是23.5°,也就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 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的移動,地球才有五帶劃分和四季更替
    不過,現在這兩個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的度數大約為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就使得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公轉(保持地軸平移)的過程中移動,而且直射點遠離赤道移動的緯度度數範圍就是23.5°,也就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 「隱身」的譯者
    然而,這本書的原稿卻出人意料地在網絡上洩露,於是在譯者和編輯之間上演了一場「誰是洩密者」的遊戲。一勺風電影《翻譯疑雲》劇照拋開劇情不談,電影中的一些細節或許可以向外界展示圖書譯者工作的大致樣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譯者的神秘感。劇中9名不同語言的譯者,有著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有的安靜沉穩,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急躁易怒。
  • 獲獎作品《傷心情歌手》,作者石黑一雄,譯者張曉意
    誠如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給石黑一雄的頒獎詞:「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們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下,他展現了一道深淵。」‍《傷心情歌手》的激情深淵與音樂相關,結構如音樂般精巧,情節如音樂般起伏,令讀者震撼而享受,然掩卷之餘,嘆息不已。
  • 中文譯者帶你認識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注意到,公開資料顯示,這兩部中文詩集的譯者柳向陽,是河南上蔡人。柳向陽曾在《露易絲·格麗克詩歌創作簡評》中總結說:「總體而言,格麗克在詩歌創作上劍走偏鋒,取經獨特,富於激情,其詩歌黯淡的外表掩映著一個沉淪世界的詩性之美。語言表達上直接而嚴肅,少加雕飾,經常用一種神諭的口吻,有時刻薄辛辣,吸人眼球;詩作大多簡短易讀,但不時有些較長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