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純如母親深情憶女兒:相信一個人的力量!

2020-12-06 騰訊網

今年11月9日是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逝世16周年。美國時間11月11日晚8點,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女士在美國「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公益大講堂」發表演講,主題是《一個人的力量也能改變世界》。她深情回憶了女兒純如的成長過程。

張純如母親張盈盈女士

演講視頻截圖

01

「不忘中國根」

張純如1968年出生。那年,父母剛拿到博士學位。一年半後,父親被僱傭到伊利諾伊大學做教授,全家隨之搬遷。伊利諾伊是個大學城,張純如一直在那裡成長。她還有個弟弟,他們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很密切。祖父母住在洛杉磯,外祖父母住在紐約,父母每年都帶姐弟倆前去探望。

張純如3歲時的照片

張純如6歲時與外祖父母以及父母、弟弟合影

張純如9歲時與爺爺奶奶以及父母、弟弟合影

「我的家庭非常注重中國文化,我的父親強調無論我們身處何處,一定不要忘記自己的中國根。」母親張盈盈回憶,這種信念從小就影響著女兒。「純如從小學中文,我們也儘量向她介紹中國文化。她深知自己的根源自何處。她喜歡閱讀。圖書館是她最愛去的地方。」

張純如15歲時,開始寫下自己人生目標。「令她大為吃驚的是,到年底時,她實現了為自己設定的每一項目標。從那時起,她意識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母親張盈盈回憶,大約在1979年到1980年之間,張純如上小學五年級時,開始對尋根產生興趣。「她對我們家族歷史與背景極其好奇,向我們提出許多問題,諸如我們分別來自何方?為什麼一定要來美國?我們像她這麼大時,中國是什麼樣子的?」張盈盈說,他們通常會在晚餐桌上,向女兒講述自己父母的故事,還告訴她在抗日戰爭期間,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遭受的苦難,還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給她聽。

我們從來沒想到,這些在晚餐桌上隨口說來的故事,有朝一日會促使純如寫下暢銷全世界並改變全世界人民對二戰看法的《南京大屠殺》一書。」

02

「為什麼找不到?」

「張純如聽到我們講了南京大屠殺歷史後,小小年紀就在學校或公共圖書館查找資料,卻找不到一絲有關南京大屠殺的信息,但是納粹殺害猶太人的歷史在西方家喻戶曉。她問『為什麼?』」

張盈盈說,女兒純如後來發現,紐約時報記者早就在報紙頭條發表過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新聞報導。「當時有芝加哥,還有路透社的多家報紙都有刊登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文章,但是60年後西方國家完全忘記了。這是純如寫《南京大屠殺》的第一點原因。」

03

「為那些暗啞無聲的人發言」

張純如決定尋找南京大屠殺真相。她去過耶魯大學圖書館和美國國家圖書館收集資料。檔案館的資料味道很重,有的很多年沒被人翻看過,散發出陳舊腐爛的味道。張純如需戴著口罩耐心查找。這是很艱巨的工程,她常常手指頭被劃破。

張純如戴著口罩在檔案館查找資料

1995年夏天,她來到南京尋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張純如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合影

1995年,我館原副館長段月萍(左一)陪同張純如(左三)走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左二),聽她講述當年家庭遭遇

「純如曾跟我說,南京大屠殺發生60年後,還能看到這些倖存者,她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在南京期間,張純如走訪了李秀英、夏淑琴等倖存者,留下了一批寶貴的資料,目前由我館珍藏。

「純如收集了南京安全區美國傳教士的信件和日記、美國情報局的報導、東京審判的記錄、倖存者的證言、日本士兵認罪的報導,資料很多。她廢寢忘食,要從中選出精華。」日夜研究那些殘忍的畫面,聽那些煎熬的錄音,母親張盈盈很擔心女兒的安危,但張純如說,「我現在所受的痛苦無法與那些受害者比擬。我要拯救那些在黑暗中被遺忘的人,為那些暗啞無聲的人發言。」

歷經3年,張純如完成《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不過隨之而來也遭遇很多不公正的評價。當她聽到日本駐美國大使公開批評她的書「不正確」時,她向日本大使挑戰。1998年12月1日,純如在PBS電視晚間六點新聞節目中和日本駐美國大使在全國電視臺辯論。

04

相信「一個人的力量」

母親評價女兒:「充滿好奇心、熱情、努力、永不放棄、有勇氣」。她說女兒從著作過程中領悟,相信「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成功,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我在整理純如遺物裡,重讀她從前給我們的信、演講詞,我看到她的信仰。純如去世時有很多謠言,作為媽媽,我了解她很多。純如認準一個目標,永不放棄,加上勇氣,很多事情是可以成功的。」

演講最後,張盈盈分享了女兒一些令她感動的話語:

「人其實是死兩次,一次是肉體的死亡,一次是在他人的記憶中消失。」

「文字是保存靈魂精華的唯一方式。」

刻在張純如紀念公園石牆上的一段話

張純如1998年回到母校演講,對畢業生說過這樣一段話,是她自己對「一個人的力量」的最好詮釋:

「首先,請你務必、務必、務必相信一個人的力量。一個人可以令世界大為改觀。一個人——事實上,一個想法——可以發動一場戰爭,或是結束一場戰爭,或是顛覆整個權力結構。一個發現可以治癒一種疾病,一種新的技術可以造福或毀滅人類。你是一個人,你可以改變數百萬人的生活。志存高遠。不要限制住你的目光,永遠不要放棄你的夢想或理念。」

張純如

美國張純如紀念公園的設計,一顆石頭丟到水塘裡會形成漣漪

審校 | 李 凌 趙伊漢

編輯 | 俞月花

籤發 | 凌 曦

相關焦點

  • 幼子患病歸咎自身,母親探視拒之門外,張純如自殺前,已重度抑鬱
    幼子患病歸咎自身,母親探視拒之門外,張純如自殺前,已重度抑鬱張純如從小就聰明可愛,學習成績優秀,特別是寫作,文字功底深厚。這也得益於她的家庭,純如的父母均是哈佛博士,在他們的培養下,張純如成長為一個品學兼優、正直善良的人。張純如大學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這也是一所全世界享有盛譽的大學,專業是新聞學。
  • 張純如:用生命撕破侵略者的醜惡面紗,每個人都不該忘記的喚醒者
    張純如疾呼:「我相信最終真相將大白於天下。」 身材纖細的張純如, 此刻卻顯得格外偉岸, 她決心用一己之力,去撕開醜陋面紗遮掩下的僭越人類的獸行。 當張純如站到南京時,面對曾經的屠場,似乎有無數亡靈向她傾訴。
  • 內心強大心法: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會激發一個人內心最大的潛能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想要內心強大,有一個重要的心法就是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的力量很大,相信的力量能夠幫助我們從內心深處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相信是一種未見事實的預見,相信也是我們對成長的規劃和渴望,相信更是我們知道自己要去的方向和路就在那裡。一個人敢於相信,才會全身心調動自己的信念去實現自己目標,一個人敢於相信,才會看到自我身上巨大的潛能,越相信的人,越能實現內心夢想和憧憬。
  • 南京江東門紀念館追思張純如
    11月9日是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的忌日,當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館內的張純如雕像前舉行「勇敢的天使」花語祭奠活動,用鮮花緬懷這位無法忘卻歷史的作家。  活動現場,代表張純如英文名Iris的鳶尾花和寄託哀思的白菊圍繞在雕像四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帶領全館工作人員在雕像前默哀,並獻上菊花。
  • 基因力量有多強大?看完林青霞的女兒,再看看邱淑貞的女兒
    林青霞一家如今林青霞的三個女兒都長大了,從身材和顏值來看也是很優秀的,從照片對比看來,三個孩子的氣質算是和母親很相似,遺傳到了母親的優良基因。就像故事中的明星一樣,女兒們長相和母親相似,是那麼的漂亮,都是遺傳到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可見基因的力量多強大。
  •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是創造人生奇蹟的偉大力量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是創造人生奇蹟的偉大力量原創:月荷小屋圖片:網絡最近表妹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無精打採的樣子。問起原因,她才說起:女兒小美今年剛升初中,原以為女兒小學成績不錯,上初中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可是,才開學一個多月,小美在幾次考試中成績都不理想,甚至連學過的知識似乎也都忘了。
  • 23年前,張純如把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告知全世界,最後為何自殺?
    好在,公道自在人心,23年前,一個叫張純如的作家把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以書面形式告知全世界,最後卻自殺身亡,這是為何?張純如的父親在戰爭結束之後,就移民到了美國,他在這裡生下了張純如。長大之後的張純如,原本是計算機專業,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個人愛好,她選擇了寫作,畢業之後取得了寫作碩士學位。
  • 母親在母親節病逝為女兒留眼角膜 稱要看其長大
    母親節 病逝母親為了女兒捐獻眼角膜  女兒啊,媽媽要看著你長大  東方網5月9日消息:昨日是母親節,癌症女教師張明卻憾別人世,臨終前,她為10歲的女兒捐出眼角膜,讓它們代替自己留在人世間,照看女兒慢慢長大。
  • 王慶天天見 | 強勢母親想要插手女兒婚事,不料竟導致女兒...
    王慶天天見 | 強勢母親想要插手女兒婚事,不料竟導致女兒...今天為大家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家庭矛盾的故事《一個人的孤單》工作中強硬的作風和極強的控制欲讓她在生活裡成了一個帶給親人太多壓力的女人點擊播放 GIF 2.7M眼看婚姻亮起紅燈最愛的女兒用婚姻抗爭她家庭的霸權
  • 張純如:她讓全世界人知道了南京大屠殺,為何生下孩子後飲彈自盡
    而我們的民族之殤——南京大屠殺告訴我們,戰爭總是殘酷的,而張純如,她就曾經用書本和畫卷記錄下了日軍的種種暴行。初入文壇的張純如張純如從小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母都曾在哈佛畢業,在小時候,小純如就品學兼優,還對文學特別感興趣。畢業後進入伊利諾伊大學新聞系深造,之後擔任了《芝加哥報》的記者。
  • 逝世16年,《南京大屠殺》作者張純如經歷了什麼而自殺?
    這一沉痛的國殤事件後來被美籍華人張純如搜集著作成《南京大屠殺》,原書是英文版,《The Rape of Nanking》,1997年,書在美國先是出版,迅速引起轟動,因為殘酷紀實的風格,同樣在二戰中飽受日軍摧殘的美國人非常感興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成為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 母親哪些疾病會遺傳給女兒 情緒性疾病遺最有可能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大腦皮層邊緣系統的結構模式從母親遺傳到女兒的可能性更大,而從母親遺傳到兒子或從父親遺傳到子女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 母親虐女兒傷口撒鹽抹辣椒 網友吐槽:蛇蠍心腸
    母親虐女兒傷口撒鹽抹辣椒 網友吐槽:蛇蠍心腸時間:2016-02-28 16:21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母親虐女兒傷口撒鹽抹辣椒 網友吐槽:蛇蠍心腸 從2015年8月份以來,汪某某、劉某某在碭山同居期間,多次對女童小武實施毆打,導致小武全身多處受傷。
  • 女兒一句時髦話 母親嚇得腦出血
    金陽時訊消息 女兒用「時髦語言」與母親交流,不懂「血拼」一詞含義的母親以為女兒要與人打架,焦急地趕去勸架,結果一時激動,引發腦出血。據悉,該名女孩姓張,今年19歲,在貴陽市區工作,其母親在白雲區居住。她和母親講好10月14日下午,母女倆人約好在貴陽市區逛商場購物,但是女兒等到下午2點還不見母親從白雲區趕來,於是女兒就給母親發了一條簡訊:「我和同事血拼去了,你到貴陽聯繫我。」女兒發出簡訊後,手機就被扒竊了。母親看見女兒發給自己的簡訊上有「血拼」二字,被嚇了一跳,因為她知道女兒性格暴躁,常與人發生糾葛,打女兒的電話又是「已關機」的語音提示。
  • 家庭暴力能夠毀掉一個人?拒絕順從型人格,教育女兒遠離家暴
    節目裡的心理諮詢師在見到小梅之後,最先詢問的就是她父母的婚姻狀態,小梅告訴他,從小她的父親非常情緒化,如果在外面不順心了,回家就會揍母親,如果她去勸父親連她也會打。所以小梅從小就決定未來絕對不要嫁給她爸爸那樣的一個人,可是沒想到她生命中後來每一個遇到的人都是這樣的。
  • 80年代,母親驚豔了中國影壇,20年後,女兒獲得「全球最美」稱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楊貴妃的故事,皇帝為了她可算是費勁了心思,想要吃荔枝,就快馬加鞭得派人給她送來,也因為她,從此君王不再早朝,可想而知美女的誘惑力是有多麼強大了。像娛樂圈的這對母女――朱曼芳和鄔君梅,她們就用顏值證明了一切,20年前,朱曼芳的顏值就震驚了中國整個影壇,20年後,女兒鄔君梅又是一舉拿下了全球最美的稱號,這便是顏值的魅力。
  • 有些母親,很恐怖!
    「香蕉姐」飾演了一位母親,她獨自撫養著雙腿殘疾的女兒,她溫柔又充滿力量,和女兒和諧相處,但是,當女兒得知了母親罪惡的秘密時,她們的生活開始瓦解,彼此間的關係也開始崩塌,轉變!然而導演卻並沒有使用老套路,半夜,女兒在google搜索時竟然發現網際網路斷了,想要用家庭座機請藥房幫助也沒辦法,因為藥房的扣費記錄,會在電話帳單上顯示,最有趣的一幕是,「香蕉姐」拿著手機對好心救助女兒的司機說
  •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將軍,64年未回國,如今女兒女婿,家喻戶曉!
    但是他們對於曾經所犯下的這些罪狀是拒不承認的,而且在國際上也查不到任何關於南京大屠殺的資料,直到南京的女兒張純如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寫出了《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由於她的努力南京大屠殺的重要證據《拉貝日記》才得以公諸於世, 也正是由於她的這本用命換來的著作,歐美國家的學術界以及普通人才有機會,重新審視這段殘酷的歷史
  • 女兒被困國外,孟晚舟的母親,任正非的前妻做了什麼呢?
    而當時財務部門的負責人正是任正非的大女兒孟晚舟。 一個人的成就除了與教育相關之外,還與他的家庭環境相關。孟晚舟從小就跟隨任正非在華為公司內部打拼。
  • 女兒逼死自己的母親,包拯呵斥小俠艾虎,留下悔恨的淚水!
    上回我們講到葉芳被引到開封府,一見公孫策就急的相見自己的女兒,可憐天下父母心吶,公孫策先是讓葉芳見以為故人田媽,田媽告知她自己帶走的是玉蓉,而玉蓉就是這些天一直在眼前的蓉兒,母女兩相認那心情激動的難以平靜下來,可不是嘛二十多年找不見女兒好不容易都找到如何能平靜下來,公孫策還是告訴葉芳艾政之死就是馮浩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