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拉近與貓的距離?研究發現,只要慢速眨眼,貓會主動接近人

2020-12-01 騰訊網

貓和狗是如今人類家庭中最常見的兩種寵物,它們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因此也受到了不同人群的喜愛。和寵物狗的忠誠、憨厚相比,貓似乎顯得更加機靈和高傲。如何增進與寵物貓的關係成為了許多貓主人困惑的問題,近期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一個普通的表情就可以引起貓的注意,同時可以增進人和貓之間的關係。

如果你養過貓,當你伸手去摸貓的時候它的眼睛會逐漸眯起來,這種表情被認為是「貓的微笑」。根據報導,薩塞克斯大學的動物行為專家麥克堪布和他的研究小組進行了兩個實驗,並且將實驗結果和報告發表在了《自然》期刊上。他們發現,如果人類在面對貓的時候慢速度眯起眼睛,貓也會以相同的方式進行回應,這有利於建立起人與貓之間溝通的橋梁。

研究人員做了什麼樣的實驗?

在第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設置了對比實驗。第一個實驗裡志願者在面對一隻貓時不做任何互動,然後觀察貓的反應。第二個實驗是讓志願者對著貓慢慢地眯起眼睛,然後實驗人員觀察貓的行為和面部表情的變化。結果發現貓在看到人眯起眼睛後,也以相同的方式回應人類,接下來志願者靠近貓的時候它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反抗。

在第二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對小貓展示不同的面部表情,除了眯眼睛外其它表情都趨於中性,即表情幅度不會很大。在不同表情出現的情況下,貓幾乎都是瞪著眼睛看著志願者,而當志願者眯起眼睛並伸出手時,貓竟然主動靠近伸出去的手。這說明眯眼睛的方式和其它表情相比,在接近貓的時候更有效果。

為什麼貓會做出這樣的反應?

如果你在平日裡有觀察貓的表情,就會發現它在躺著時都會眯著眼睛,這是它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行為習慣。因此當人類做出同樣的表情時,貓會認為做出表情的是同類,因此會放下防備主動靠近。對於眯眼睛這一行為,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貓在感覺到危險氣息時會持續注視周圍的環境,而適當的歇息能夠緩解它們的疲勞。

研究人員認為,眯眼睛是打開人與貓溝通大門的另一種方式,因為人主動做出眯眼睛的表情,除了在向貓傳達「我是同類」的信息之外,還向它傳達周圍環境沒有危險的信號。貓作為一種十分機警的動物,能夠得到類似同類的安全信號,自然不會錯過放鬆的機會。因此緩慢地眨眼,即眯眼睛,能夠得到貓咪的認可,從而拉近了人和貓的距離。

人類和貓是如何走在一起的?

這一發現告訴我們,儘管貓咪平時看起來有多高傲,還是有方法拉近和它的關係。了解貓與人類更多的互動細節,有助於改善貓的處境和生活情況,讓貓主人知道不是一味地投食和擼貓就能獲得貓的認可。貓進入人類社會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時間,那麼它們最初是因為什麼而進入人類社會?難道它們不怕被人類抓起來吃了嗎?

之前有研究指出,最早進入人類社會的野貓並非通過馴養而取得人類的信任,而是通過捕捉齧齒動物來獲得人類的信任。早期人類將收穫的農作物儲放在一起,這就容易引來老鼠等齧齒動物的破壞。齧齒動物的出現引起了野貓的注意,野貓逐漸意識到有人類在的地方就有食物,而人類也需要它們來消滅破壞食物的動物,於是它們卸下對人類的防備進入人類社會中。

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是能在寵物貓的身上發現它們擅於抓老鼠、十分警惕等特點,這都是它們的祖先遺傳下來的。貓身上還有許多值得研究的細節,隨著越來越多細節被披露,人類與貓的距離也會越近。

相關焦點

  • 超會撩人的奶牛貓,主動送貨上門求碰瓷:鏟屎的,缺貓嗎?
    喜歡貓咪可以關注下「胡公館」,分享養貓知識、救助故事、種草貓物,帶你走進貓的世界!想養貓,有人會選擇直接去寵物店購買一隻,也有人會選擇將合適的流浪貓領養回家,還有的人會接受朋友的饋贈,獲取貓的方式或許多種多樣,但能真正遇到自己的天選之貓無疑才是最讓人羨慕的。
  • 10個關於貓的藝術創意,對貓無感的人,也會愛上它們
    我們普遍認為古埃及人是馴養貓最早的人類之一,他們將貓奉為聖物,要知道在當時虐待貓會被處刑的,由此可見,古埃及人對於貓的喜愛程度絲毫不遜色於現代人。 貓這種可愛的寵物,不僅俘獲了普通人的心,還成為諸多藝術家的創作題材,我們可以看到以貓為主題的雕塑、油畫、插畫、素描等等。這些藝術創作極力將貓最可愛的特徵放大,就是讓人更喜歡它們。
  • 如何與家裡的貓建立牢固的關係?
    當貓的基本需求得到照顧時,它們才更可能會尋求陪伴當然,養貓的人會說這些都是胡扯,他們和貓的關係與狗和狗主人的關係一樣牢固。但是,為什麼貓在大眾心目中一直會有冷漠、不友好形象呢?它們真的是這樣的嗎?至少,貓獨具個性的形象並沒有影響它們的受歡迎程度。據估計,僅在英國就有多達1000萬隻家貓。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大約25%的家庭至少養了一隻貓。
  • 貓是液體還是固體?貓屎咖啡是誰的大便?5個關於貓的奇妙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創立於1991年,它是模仿諾貝爾獎的頒獎形式,在每年9月會在哈佛大學的劇場舉行發布會和頒獎典禮。獎勵哪些乍一看就很好笑,但是之後能引發人們的思考的科學研究。我了解了一下,發現還有不少研究貓的。5個關於貓的搞笑諾貝爾獎,你知道幾個呢?一、貓是固體還是液體?
  • 養了幾年的貓,才發現原來我家貓有「特異功能」?
    但鏟屎官們沒有想到的是,看似平凡的喵主子,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可能是來自「喵星」的緣故,貓咪們身上總會有散發著一種讓人難以揣測的神秘感。萌貓覺得養貓最大的樂趣就在於貓咪的「神秘」,我們很難徹底去了解一隻貓咪。
  • 用貓薄荷影響貓自主行為的做法是否合乎道德?貓薄荷該如何使用?
    很多養貓的鏟屎官一定見識過貓薄荷的威力:平日裡溫柔可愛的小貓竟然會沉迷於幾片「碎葉子」之下,並表現出一種「難以啟齒」的做作姿態。貓薄荷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吸引我們的喵星人?它們又是如何影響貓咪行為?貓薄荷安全嗎?貓咪攝入過多的貓薄荷又會怎樣?
  • 像貓那樣「緩慢眨眼」 你和貓主子的關係將變得更親密
    這種行為雖然會使貓主子覺得既熟悉又有點兒奇怪,但確實能讓它們主動接近並認同人類。論文作者之一、英國蘇塞克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ussex)心理學家 Karen McComb 說:「我作為一個研究動物行為的鏟屎官,能夠證明貓和人類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親密交流,這真是太棒了!」
  • 野貓與家貓有什麼區別?它們是如何生存的?
    野貓、家貓、流浪貓許多人認為野貓的習性就像家貓一樣,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因為早在距今約4500年前,人類就已經將部分的野貓馴化為了家貓,經過了幾千年的與人相處,家貓與野貓在習性上已經有了較大的區別,尤其是一些寵物貓,它們無論是從食性還是習性上與野貓已經迥異。
  • 網友自帶吸貓體質,出門釣個魚還能被貓看上,現在流行貓吸人了?
    撇開那些從寵物店買來的品種貓不說,一部分主人會選擇以領養代替購買的方式養貓,還有一小部分人就是在路上走著走著一不小心就成了鏟屎官了!這些自帶「吸貓體質」的人,可真讓人羨慕啊!很多人都納悶了:為啥我就遇不上這種好事兒呢?
  • 走丟的貓,會自己找到家嗎?
    它們的方向感到底如何呢?  其實早在1922年,一位名為Francis H. Herrick的教授就針對貓咪能否找到回家的路做了這樣的試驗。    該實驗中,Herrick教授選擇了一隻健康強壯的母貓,她正撫育幾隻快斷奶的幼貓,選擇它的目的是為了使此次實驗的貓咪有足夠的歸家信念。
  • 一項科學研究表明,貓和人比狗更容易動情
    通常,寵物的主人認為貓是冷的,狗是親戚。狗和狗經常與人交往,依附於人,躺在他們的腳下,相反,貓對主人往往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樣子,或者躲在角落裡睡覺。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可能低估了貓與主人的親密關係。就像狗一樣,他們對主人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
  • 養貓就像談戀愛,你對貓咪越好,它越不知道珍惜
    而在養貓這件事上,也是如此;你為貓咪付出了時間,金錢,精力;你變得委屈,討好,委曲求全,你只想要你家貓咪主動跑到你身上,求你抱抱它。但是,你換來的常常是貓咪的冷臉相待,貓咪還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似乎在跟鏟屎官說:「你求我啊,求我的話,我就考慮要不要接近你。」
  • 科學真相:養貓的人會被寄生蟲「操縱」大腦?
    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們在老鼠體內發現了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之所以這種微小的寄生蟲會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是因為他們發現感染了剛地弓形蟲的老鼠會變得很奇怪。比如正常的老鼠會害怕貓的氣味,但是當老鼠感染了剛地弓形蟲後,就會變得不僅不懼怕貓,而且還會主動靠近貓。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那些吃了被剛地弓形蟲感染的老鼠的貓,也同樣會被感染剛地弓形蟲。原來,貓就正是剛地弓形蟲的目標——最終宿主。
  • 美科學家最新研究:貓究竟是如何對待人類的?
    海外網3月30日電 美學者們研究發現,在與人類交流和吃食兩項活動之間,貓咪們甚至更加傾向於選擇與人類進行交流。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來自俄勒岡州國立大學的美國學者們針對四類貓的活動進行了研究:與人類進行接觸交流、吃食物、玩玩具以及聞氣味。學者們依次分別取消上述的刺激因素,此後則讓貓咪們在玩玩具、吃食物、進入有好聞氣味的環境以及進入與人類交流的空間四個選項中間進行選擇。
  • 貓薄荷用多了會讓貓上癮?成分天然無害卻也不可濫用
    在貓界,一直存在著一種對貓來說堪比貓界「大麻」的植物,名為貓薄荷。聽說只要是貓咪聞到了貓薄荷的味道,就會為之瘋狂,跟平時的樣子完全判若兩貓,還會眼神迷離,異常陶醉,就像吸食了「大麻」一樣。有的鏟屎官會因為江湖上的這種傳說,會買來一些貓薄荷給主子們使用,結果只會換了它們的白眼:這啥玩意兒,趕緊拿走,或者乾脆無視。
  • 又有一種貓語被破譯:眨巴眼
    文章來源:果殼  貓不僅會用不同的叫聲、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需求等社交信號,也會用表情來「說話」。  最新的研究指出:緩慢地眨眼,可能是貓和人之間表達善意的一種方式——「貓的微笑」。  實驗結果顯示,當貓接受到緩慢眨眼的刺激後,會更願意接近實驗者伸出的手。鑑於動物主動接觸的行為一般被認為代表愉悅的情緒,這可以解讀為貓看到人衝它眨眼後,貓的心情也會更好。
  • 薛丁格的貓讓人害怕的有哪些?結果可能超出你想像
    在最早人們開展光子和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時,會發現單個光子或電子總會莫名其妙地同時通過兩條縫,也就是說單個光子或電子在過雙縫時,處於同時經過左縫和右縫的疊加狀態。而當人們試圖觀測到底是怎樣一種疊加狀態時,光子或電子會瞬間退化為單個粒子狀態。總之,讓人無法觀測。
  • 闢謠,喵叫原是貓與人溝通的獨特語言,聽懂貓語更好了解愛貓狀態
    很多人一直覺得狗狗叫是汪汪汪,那麼貓咪叫是喵喵喵,但是實際上貓咪的叫聲到底是怎麼樣的呢?ps:本文重點內容已標黑,便於大家閱讀,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網友表示,在自己辦公室裡養貓太吵了,總是喵喵喵叫,吵得人都沒辦法正常工作了!(⊙o⊙)啥?貓咪的叫聲嗎?不,全是人的聲音啊!
  • 闢謠:貓不能遛?掌握正確的遛貓方式,你的貓也許可以遛!
    還有一些寵物主,竟然會每天讓貓自己出去玩,既不使用牽引繩,人也不跟著。也許一次兩次貓會自己回來,但外面情況複雜,萬一出現意外呢?這約等於散養,也約等於讓貓去流浪了。這樣的大環境下,本不應該倡導遛貓。所以如果你不想給貓戴牽引繩,那麼這邊建議不要遛貓呢!不要拿貓的性命安危去碰運氣。不管是遛貓還是遛狗,第一要素就是要戴牽引繩,保證寵物的安全是最最重要的!
  • 2017搞笑諾貝爾獎出爐:「貓可不可以是液體」研究獲得物理獎
    因為真正的諾貝爾獎,是讓人肅然起敬而又距離感,而搞笑諾貝爾獎,則喜感十足,相當於逗比版的諾貝爾獎。大家會說這樣的發明富於想像力,對真正偉大的科技發明可能有啟發,而且也有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但是這樣的發明讓人很開心,而且得獎的人也欣然前往,不像金酸莓獎、近掃帚獎得了都覺得丟人,來領獎都得自我檢討。這個獎歡樂多了。美國時間9月14日,新一屆的搞笑諾貝爾獎又新鮮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