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葉惠方:傾所有 為蒼生
人物小傳
葉惠方,1917年7月出生,廣東臺山人,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創始人,全軍計劃生育領導小組首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月19日上午8點,寒風呼嘯的北京,氣澄天高。在解放軍總醫院西院的告別廳裡,一場特別的告別儀式正在舉行。現場播放的不是低沉的哀樂,而是歌曲《雪絨花》。聽說,這是葉惠方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
婦產科專家、百歲大醫葉惠方已經安靜地離開了人世。遺體告別儀式的當天,這位一生奉獻的老人,在家人的幫助下,完成了她最後一個心願:捐獻遺體用作醫學研究。
醫者至精
「我們很感動,很欽佩。幾十年來,葉大夫一直都是我們的師長,是我們的前輩,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繼承她的遺志繼續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郎景和說。
葉惠方是我國婦產學先驅林巧稚的嫡傳弟子、得力助手。她在國內開創了「無痛分娩法」,推行了產房一切為了病人的「無聲運動」,並創下剖宮產率在北京所有醫院婦產科最低的紀錄。她還在國內率先開展婦產科免疫學及遺傳學研究,在全軍最早開展內分泌測定和染色體測定。
1954年,已是林巧稚主要助手的葉惠方,從位於市中心的協和醫院來到京西解放軍總醫院的前身—軍委直屬機關醫院支援工作。3年之後,她沒有按照當初與恩師的約定再回協和,而是留了下來,一幹就是一輩子。
一個懷孕4個月的患者,因食慾差、腹脹就醫檢查,結果發現轉氨酶嚴重超標。多數醫生建議她中止妊娠,否則將嚴重危害大人的肝臟;如果繼續妊娠,需服保肝藥,孩子又會受影響。心如刀絞的孕婦在幾乎絕望之時,慕名找到了葉惠方。經過對所有檢查結果一一分析後,葉惠方認為她轉氨酶高並非肝炎造成,並建議她保住孩子,定時隨診。不出葉惠方所料,這位婦女後來轉氨酶一直停留在一個穩定的基數上,幾個月後,生下了一個胖兒子。
1992年,我國開始實行專家門診制度後,作為全國知名專家,葉老卻堅持出普通門診。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想為老百姓省點錢。如今,她的遺體已經捐給協和醫學院用以教學。
「葉老是我們301醫院婦產科的奠基人,也是我們第一任主任,她的一生都是為了病人,為了祖國的醫學事業。」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宋磊如此評價心中的葉老。
師者至誠
44歲時,葉惠方就已是婦產科領域公認的「一把刀」。在事業如日中天時,她把更多機會留給了年輕人。看著婦產科事業後繼有人,她就感到快樂、充實。
葉惠方一生淡泊名利。她培養出的業務骨幹、研究生和知名專家近百名,主編及翻譯的醫學書籍有10多本。其中,《婦女更年期保健70問》一書自1992年5月份出版以來,至今已連續再版7次,印數達幾十萬冊,成為醫學科普書系中的暢銷書。
退休之後的葉惠方沒有閒著。她全身心地投入到義務英語教學中,為醫院年輕醫務人員開設英語學習班和研究生學員英語補習班,為其他工作人員和家屬、子女開設英語輔導班,90多歲依然如此。
在葉惠方眼裡,治病救人始終至上。上世紀60年代,國內婦產醫學界認為,患有心臟病的人禁忌剖宮產,否則患者會死在手術臺上。1964年,葉惠方打破了這一禁忌。當時內分泌科收治了一位患有嚴重心臟病的產婦,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孕婦和胎兒的生命,葉惠方決定鋌而走險。有人勸她不要拿名聲和地位開玩笑,她說:「兩條生命啊,眼睜睜地看著生命在眼前消失而不試一試,那叫什麼醫生!」膽大心細的她最終帶著患者成功闖過了「鬼門關」。
奉獻一生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在葉惠方半個多世紀的從醫生涯中,不知有多少病危的嬰兒、產婦因為輸入了她的鮮血而獲得新生。
「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我們一定要把她的忠誠,她的執著,她的仁愛和大我的精神發揚光大。」解放軍總醫院婦產科主任孟元光說。
葉惠方一生簡樸,一生捐獻。走進這位老人的家,簡陋得不能再簡陋:客廳裡的老式桌子和兩把椅子,是當年婆婆家給的;椅子座位的木板塌陷了,墊上一塊小布墊還在用;兩個黑色木箱,是她的爺爺當年漂洋過海到美國修鐵路時使用過的;一個白色的瓷壺,是上世紀60年代的……環顧房間,沒有一件稱得上時尚的家具擺設。
葉惠方在老家廣州鬧市區有一幢時值數百萬元的祖宅。她先後7次坐著火車硬座南下廣州,最終將房子捐給了一所學校。學校要為她樹碑立傳,可她連交接儀式都不參加,籤完字就悄悄走了。
在向解放軍總醫院黨委遞交的一封信中,已退休的葉惠方提出將她的15000元存款捐贈給她曾工作過的婦產科。「當我病危時不要做無謂的搶救,浪費人力物力……我的遺體可以用作醫學研究……」這是老人最後的饋贈。
葉惠方臨終前一周就不吃不喝。女兒點上幾滴水,她都會輕輕擦去。她這樣做,是為了給醫學研究捐獻出更加純淨的遺體。
她最為遺憾的是,自己沒有太多的精力再教教孩子們,教教其他的課程了。她是非常希望自己還有能力再做一點事情,服務於社會。「在這一點上,她盡了自己的力量,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葉惠方的兒子王澤養如是說。
大德者必得其壽。以醫載道、救助蒼生,這是百歲大醫葉惠方的純粹一生。她用自己的純粹鑄就起一座令人仰望的豐碑,留給後人無盡的精神財富。
(記者 李萬祥 通訊員 羅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