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蒼生在上》——從抗擊「非典」到「新冠」疫情,全面展現...

2020-12-06 廣州日報

今日上午,

非虛構文學作品

《鍾南山:蒼生在上》

由花城出版社隆重推出。

記者今早在花城出版社獲悉,該書由廣東著名作家熊育群創作,在《收穫》雜誌刊載後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該書記述了醫者鍾南山的感人故事,及其身上可貴的脊梁精神。鍾南山是嶺南知識分子最典型的代表,以仁心為本心,敢醫敢言。

本書側重描寫了在 「非典」「新冠」這兩場「戰疫」中,鍾南山所履行的醫者責任。同時穿插了鍾南山的家學淵源、成長求學經歷,他所帶領的團隊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等故事,立體地展現了這一位備受敬仰的院士形象。鍾南山令人景仰的學術勇氣、高尚的醫德和深入的科學探索給予了人們戰勝疫情的力量。

《鍾南山:蒼生在上》在權威文學雜誌《收穫》上首發,獲《新華文摘》《光明日報》《散文海外版》轉載,「學習強國」首頁推薦。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文藝報》《文匯報》等媒體報導。

魯迅文學獎得主,廣東文學院院長傾情力作

《鍾南山:蒼生在上》作者熊育群自2003年「非典」期間便採訪過鍾南山,積累了大量素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又對鍾南山又進行了深度採訪,記錄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和幹部群眾感人的抗疫故事。熊育群作為廣東文學院院長、廣東省作協的重點作家,曾獲多個重要文學獎項,國內外皆有知名度,寫作功力深厚,語言淳樸,蘊含深情。

文學致敬,還原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鐘南山

《鍾南山:蒼生在上》以六個獨立而又相連的章節,對兩場相隔17年的疫情的觀察與採寫,從鍾南山家庭成長環境,到他的求學之路、愛情與婚姻、醫學追求……從最普通平凡的日子到充滿挫折的人生命運,在時代變遷與複雜嚴峻疫情的廣闊背景中,以大量翔實豐富的細節,刻畫出了一個立體又真實的人物形象。

手繪,還原抗疫實景

書中穿插了20幅手繪插圖,再現鍾南山一線抗疫實景。由四位分別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明天教室的插畫師,以近百幅現實照片為藍本,歷時一個月創作而成。裝幀典雅,唯美珍藏。

(熊育群,資料圖)

作者簡介:

熊育群,廣東文學院院長,同濟大學兼職教授、傑出校友。作品獲得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第十八屆百花文學獎、第十三屆冰心文學獎等,個人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廣東省文學領軍人才等。

出版有詩集《三隻眼睛》《我的一生在我之外》,長篇小說《連爾居》《己卯年雨雪》,散文集及長篇紀實作品《春天的十二條河流》《走不完的西藏》《羅馬的時光遊戲》《路上的祖先》《一寄河山——大地上的遷徙》等20餘部。《己卯年雨雪》《西藏的感動》《無巢》《生命打開的窗口》《我的一生在我之外》等作品在德國、俄羅斯、義大利、匈牙利、埃及、約旦、日本、英國等國翻譯出版。

媒體推薦

在《鍾南山:蒼生在上》中,作家沒有醉心於去收集八卦和簡單的講故事,而是儘可能多層次多側面地去展現鍾南山作為醫務人員的典範、作為一名國士,或者說作為知識分子代表的豐富斑斕的精神世界。

——《人民日報》

《鍾南山:蒼生在上》這樣一部富有社會視野的非虛構重磅作品,顯示了文學創作的專業視角,呈現了中國原創文學的歷史感和使命感。

——《光明日報》

《鍾南山:蒼生在上》

熊育群 著

花城出版社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吳波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

相關焦點

  • 流感、非典、新冠,哪一種傳染性更高?鍾南山院士給出這樣的答案
    新冠肺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由新冠病毒作用於機體細胞造成,如今已經在全世界造成了350多萬人感染,遠超17年前的非典疫情,可見新冠病毒的傳播率也是極強的。將新冠病毒與造成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的流感病毒,和導致非典出現的SARS病毒相比較,哪種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呢?
  • 戰「疫」中的鐘南山:守護蒼生
    在會議中心住下,鍾南山的神經仍是緊繃的。武漢出現的病例讓他高度警惕。這一路奔走,如同在夢境中穿行,不只是空間在跨越,時間似乎也在這個時刻恍惚。17年前那場令國人記憶深刻的抗擊非典戰爭中,鍾南山臨危受命,擔任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那一年,也是春天,疫情在廣東突然出現,不久,北京等地開始傳播。疫情最初在廣東河源、中山、佛山發生,患者急急送來廣州。
  •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
    習近平強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 李紅濤 韓婕:新冠中的非典往事:歷史類比、記憶加冕與瘟疫想像
    這是《財新周刊》報導《不明原因肺炎忽現》開篇的文字。這篇報導出街的日期——2020年1月20日——堪稱新冠疫情的分水嶺。在此之前的2019年末,網絡上出現武漢重現SARS的傳言,一時間人心惶惶。2020年初,官方闢謠,確認「未知病毒」並非SARS,而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1月20日晚,鍾南山院士通過央視宣布新冠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在此之後,一場最終在全球蔓延開來的新冠疫情拉開了序幕。
  • 【團·分享】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每一頁都讓人心疼
    > 在有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記憶中 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月20日 這天,國家衛健委組織召開記者會 高級別專家組通報 新冠病毒已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 570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圖書選題分析(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圖書出版界動作迅速,緊跟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本著解釋疑惑、消除恐慌、端正視聽、疏導情緒的原則展開工作,利用自身全面、完整、準確、科學、權威的內容資源,藉助各種媒體、渠道以及數位化、網絡化技術,快速策劃了一大批疫情防治、知識科普、抗疫宣傳、心理輔導等專項選題,集合調配豐富的出版資源,以公益的方式,使公眾在短期內對疫情有了快速了解和預防治療把握,形成了一次成規模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出版活動
  • 2003年「非典」老照片:每一張都刻骨銘心,圖3鍾南山在診治病人
    【新護士授帽儀式】2002年12月22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研所接診的一位肺部感染患者,該患者是從廣東河源市人民醫院轉來的,隨後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隨行醫生、護士和司機也發生感染。次年1月,河源市人民醫院多名醫務人員染病。當時誰也沒想到一場抗擊「非典」的戰役就此開始。
  • (抗疫先進事跡)鍾南山:健康所系 生命相託
    新華社廣州11月10日電題鍾南山:健康所系 生命相託 新華社記者肖思思、徐弘毅 17年前,抗擊「非典」勇挑重擔;今年,抗擊「新冠」再次出徵。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付出的代價很大。
  • 全球新冠疫情科學預測系統上線 鍾南山參與開發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新冠疫情科學預測系統上線 鍾南山參與開發中新網廣州11月27日電 (蔡敏婕)廣東省南山醫藥創新研究院27日晚發布消息稱,全球新冠疫情科學預測系統(公測版)上線。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帶領核心研究團隊並聯合第三方專業的人工智慧團隊對中國,尤其是高風險地區的疫情進行了流行預測,此本土開發的預測模型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了科學支撐。
  • 前沿研究丨鍾南山院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本文選自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作者:劉薇,關偉傑,鍾南山來源:Strategies and Advances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教授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 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陳秋霞 攝  (聚焦東博會)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菲期待與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緊密合作  中新網南寧11月28日電 (馮抒敏 陳秋霞)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27日在廣西南寧表示,菲律賓期待與中國在新冠病毒疫苗的使用方面進行更多合作,菲律賓已經計劃從中國進口疫苗。
  • 鍾南山:戰勝疫情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漂亮話而是必須要建立的牢固信條
    「在新冠和其他各種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一般的漂亮話,而是需要長久堅持的、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2020年10月30日,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中國抗擊新冠和非典疫情的領軍人物、共和國榮譽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發表了視頻致辭。鍾南山表示,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環境,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尋找科學應對之道非常重要。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同一天,輝瑞製藥帶來了新冠疫苗的好消息,他們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共同開發新冠mRNA疫苗能有效阻止90%的感染。Engineering的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 女藝人沈佳欣公開質問鍾南山院士的目的是什麼?
    鍾南山院士得獎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次我都會感動到淚奔 ,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 ,瀟灑的走到領獎臺上 ,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給他戴上那枚勳章 ,鍾南山面上的表情非常凝重 ,他懂得那枚共和國勳章的分量,也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 。
  • 非典沒有特效藥是怎麼消失的?除了天氣變暖,這2點也很重要
    在對新冠病毒了解不深的時候,很多中國人以為這是「非典」的再次回歸,因為新冠的很多症狀和非典很像。最後有相關的研究報告出來,將近年爆發的新冠和當初的非典進行了相關的基因序列對比,最後發現這兩種病毒還真有相似之處,但是本質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 鍾南山的手印紋路,你看懂了嗎?
    他先將左手放在印泥上,再用右手覆蓋其上,用力按壓,按出左手手印。然後,再換一盒印泥,按出右手手印。他的動作緩慢,神情鄭重,整個過程充滿儀式感。其實,早在看到鍾南山的手印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認識鍾南山的手。這是一雙跟死神搶奪生命的手。17年前抗擊非典時,他的一聲「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為多少重症患者重新打開生命之門?
  • 燕之屋向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捐款100萬元 企業總計抗「疫」捐款已達...
    燕之屋向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捐款100萬元 企業總計抗「疫」捐款已達200萬 當前,國內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廣大醫務工作者、醫學科研工作者正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第一線
  • 18線女藝人在網上公開質疑鍾南山,她的目的是什麼?
    鍾南山院士得獎的視頻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次我都會感動到淚奔 ,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 ,瀟灑的走到領獎臺上 ,我們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給他戴上那枚勳章 ,鍾南山面上的表情非常凝重 ,他懂得那枚共和國勳章的分量,也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 。
  • 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新冠疫苗的主研人員是從我們甘南走出去的藏族漢子。今天,甘南頭條特意編發此條通訊員來稿,就是為了讓大家記住這位不平凡的幕後英雄——楊曉明!——編者按第一個接種新冠滅活疫苗的甘南人——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楊曉明
  • 鍾南山院士獲得此項殊榮是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我想來想去,只不過還是個醫生」——鍾南山為了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弘揚他們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授予下列人士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 一、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 二、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