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新冠疫情科學預測系統上線 鍾南山團隊參與開發
中新社廣州11月27日電 廣東省南山醫藥創新研究院27日晚發布消息稱,全球新冠疫情科學預測系統(公測版)上線。該系統由中國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開發。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帶領核心研究團隊並聯合第三方專業的人工智慧團隊對中國,尤其是高風險地區的疫情進行了流行預測,此本土開發的預測模型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了科學支撐。
-
全球首個!蘭州大學研發的這一系統被鍾南山院士兩次點讚
鍾南山說,根據蘭州大學開發的新冠疫情預測模型預測,在政府的強力幹預下,吉林、河北、黑龍江的疫情將在2月上旬基本控制。假如沒有採取嚴格的防控措施,黑龍江2月底將有13萬人感染,河北2月底將有12萬人感染。
-
預測精準度明顯優於國外預測模型
深圳特區報廣州11月28日電(記者 劉良龍)11月27日晚,廣東省南山醫藥創新研究院發布消息稱,由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發的全球新冠疫情科學預測系統(公測版)正式上線。
-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超過4600萬 鍾南山:中國爆發二次疫情可能性很低
隨著北半球冬季的到來,流感季可能導致新冠病毒肺炎加重傳播,目前全球確診都超過4600萬了,每天依然在高速增長。不過鍾南山表示中國二次爆發的可能性很低。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視頻連線參加了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首屆「健康中國·中醫藥促進大會(西柏坡)高峰論壇」。
-
鍾南山團隊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預測疫情走勢
楊子峰介紹,在這次疫情中,最困難的時候,團隊成員把實驗室當家,一套防護服穿著就不脫了,累了困了就簡單席地而眠,為了搶時間攻關,科研團隊經常圍在一起進行頭腦風暴。今後疫情將會如何發展?什麼時候才算平安度過疫情?在鍾南山院士的領導下,在以往研究流感的經驗基礎上,迅速組織建立起大數據、人工智慧的預測團隊。
-
鍾南山:應對疫情,全球合作已是共識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應對疫情,全球合作已是科學界的共識,這絕不是一句空話,必須切實執行。他表示,近兩個多月來,見證了各國科學家為應對疫情做了大量研究和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意見,如何將新冠病毒
-
榜樣的力量#萬博思圖新冠全球疫情地圖
為了追蹤全球疫情演變,同時幫助國內做好國際人口流動管控,萬博思圖再次緊急上線新冠全球3D數據地圖疫情,以強大的系統交互、酷炫的視覺體驗,實現對全球疫情的可視化追蹤呈現。 2、2020年5月5日項目一期上線 克服了數據源獲取、前端可視化呈現等眾多挑戰,歷時1個月,萬博思圖新冠全球疫情地圖一期重磅上線,並正式面向大眾開放。
-
前沿研究丨鍾南山院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大流行給全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中國迅速採取有效措施,遏制了大陸地區病例的激增,並有效控制了這一流行病的蔓延。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教授科研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10期「新冠病毒肺炎專刊」上撰文,總結了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戰略與進展。
-
蘭州大學研發的這個系統被鍾南山院士點讚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現場解答多個公眾關注的疫情防控問題時,對蘭州大學研發的「全球新冠疫情預測系統」點讚。鍾南山表示,天氣冷是病毒生長傳播的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吉林、河北的患病人數遠遠超過2020年6月發生在北京新發地的疫情,現在看來疫情擴散形勢比較嚴峻,原因之一是冬天天氣冷,有利於病毒生存和傳播。鍾南山說,蘭州大學研發的全球新冠疫情預測模型是相當可靠的。根據這一模型預測,在政府的強力幹預下,吉林、河北、黑龍江的疫情將在2月上旬基本控制。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識:聯合科學力量抗擊新冠疫情
但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科學家無法迴避這個全球矚目的話題,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成為與會科學家的共識。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致辭中表示,要解決當前危機以及未來疫情大流行需要依賴科學,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大學、研究所、工業界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病毒,探索新的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
-
鍾南山院士分享中國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略和進展
同一天,輝瑞製藥帶來了新冠疫苗的好消息,他們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共同開發新冠mRNA疫苗能有效阻止90%的感染。為了加快新冠肺炎的檢測,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CRISPR/Cas系統的快速、準確、便攜的檢測方法。該系統不依賴於實驗室儀器,檢測結果可以通過肉眼觀察。
-
Nature 子刊重磅:騰訊與鍾南山團隊發布新冠危重症 AI 預測模型 Cox
,全球已確診病例數突破1437萬,死亡數超過60萬,並存在進一步爆發的風險。因此,快速識別出這類有潛在重症風險的患者,對於抗擊疫情意義重大。通過回溯1393例外部患者的檢驗數據,該模型的預測性能也得到了實踐驗證,證明了模型的可靠性與有效性。
-
鍾南山院士聯手哈佛大學攻堅新冠病毒;我國首顆5G衛星通信試驗成功...
鍾南山院士聯手哈佛大學攻堅新冠病毒近日,鍾南山院士及其團隊在廣州與哈佛大學醫學專家再次進行了視頻會議,就新冠肺炎快速檢測診斷、臨床救治、藥物篩選、疫苗研究、流行病學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研討。哈佛校長Lawrence S.Bacow表示,哈佛大學非常感謝有機會參與攻克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他對哈佛大學和鍾南山率領的廣州呼研院共同合作、發揮各自科研優勢攻克新冠病毒肺炎充滿信心。鍾南山院士表示,相信通過三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儘快形成一批科研成果,一定能對疫情防控、患者救治起到積極作用,最終徹底消除新冠病毒對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脅。
-
我國疫情預測模型遭權威期刊退回!鍾南山等人用 LSTM 力證「早發現...
對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的智能預測模型構建與驗證是當前的工作重點。不過,在 2020 年 2 月 27 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鍾南山院士在談到疫情的預測時表示:疫情開始時,國外有流行病學家用權威的試驗模型,預測 2 月初中國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將達 16 萬人。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共談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
但是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讓科學家無法迴避這個全球矚目的話題。應對新冠疫情,世界需要理性的聲音。今年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聯合科學力量對抗新冠疫情成為共識。主辦方供圖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致辭中表示,要解決當前危機以及未來大流行需要依賴科學,疫情應對是全球科學合作典範。大學、研究所、工業界的科學家探索研究病毒,研究新的診療手段防止疫情傳播。全世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災難,也從來沒有過的科學合作,未來肯定會得到解決,人類從中學到經驗教訓能夠解決未來人類問題挑戰。
-
新冠疫情傳壞消息!世衛公布研究新進展,鍾南山擔心的還是發生了
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爆發,世界各國都陷入疫情當中。我國採取有效措施很快將疫情遏制住。可隨著天氣轉冷,疫情在很多國家開始捲土重來。隨著隆冬的來臨,很多病毒開始肆虐,而人們最為之擔憂的就是新冠病毒。
-
鍾南山: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是新課題
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研討會並提出一個新課題:新冠病毒通過環境傳播。他說,「這是一個新問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研究預防,更快篩查被傳染者。
-
我國14個新冠疫苗進入I期臨床試驗 鍾南山:「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
通過視頻,「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以「新冠肺炎治療進展」為題做了主旨報告,多角度分享了新冠肺炎防治的獨特經驗。鍾南山表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在新冠患者中的佔比在20%至40%,其重要特點是有比較強的感染性,需要重視。如果發生不明來源的聚集性發病時,社區內進行全民的RT-PCR篩查是必要的。
-
鍾南山:戰勝疫情需要更高級別、更緊密的全球合作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楊有宗 周琳)「怎樣以科學的手段把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儘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進行視頻致辭
-
新冠疫情再傳壞消息!鍾南山發出提醒: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新冠持續下人們對這種強傳染性病毒的認識也越來越深,不過一直以來我們或許還是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