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北美影評:史上最強B級片——《磨坊電影》

2020-12-05 搜狐網

  很顯然,這個題目很「不藝術」:藝術家們不會像俺這樣成天賊溜溜盯著女人的玉腿看;這個標題甚至很「不科學」:因為《磨坊電影》(Grindhouse)中那位火辣MM安在腿上的,是一支改良版的M16A2(裝有榴彈發射器和……刺刀,瀑布汗~~),在輕兵器分類中屬於攻擊型步槍(Assault Rifle),不屬於機槍(Machine Gun)。

  不過,「藝術」、「科學」與「磨坊電影」的關係,就像舊社會地主夫婦與佃農之間的關係一樣:熟悉是熟悉,但卻是相互鄙視、背後諷刺的那種熟絡。為了做一個脫離高級趣味的純潔的人,俺決定站在「磨坊電影」一邊,所以自然得採用一些很不藝術、也很不科學的文風嘍,這樣好沾一點「磨坊電影」的趣味性。

 

  要體驗「磨坊電影」的樂趣,其實不必長篇累牘,一分鐘就夠了。因為單是《磨坊電影》中那四個「假冒偽」的預告片,已經足夠把人笑翻天了。按照電影院播放的順序,小羅(Robert Rodriguez)的《墨西哥刀王馬靴底》(Machete)是一個俗到不能再俗的復仇故事,有趣的是,它與最近上映的《狙擊生死線》(Shooter)在情節設定和故事演進模式上基本一模一樣。可是,臉部就像月球表面一樣「光潔」的Danny Trejo顯然要比一臉呆氣的Mark Wahlberg有趣而生猛得多。

且不說揸一身小馬哥似的披風、然後掛上幾十把長短不一砍刀的造型是多麼的拉風,單是在摩託車上裝一架六管轉筒式機槍,就覺得是一項非常有創意的舉動:一切都顯得那麼誇張到好玩,煞有其事到令人噴飯,可謂不折不扣地體現出B級片的樂趣。

  Rob Zombie同學導演的名為《黨衛軍的女狼:鬼畜拘束窒息男根涙地獄》(Werewolf Women of the S.S.)的預告片,是故意很粗糙的那種融合類型片的樂趣,可以看成是對「女監調教」、「納粹SM」、「狼人」這幾個類型的混合,恐怖是不可能的,色情是一定的,單單預告片中那幾個白嫩的豐乳肥臀,已經足夠讓人眼前「皮鞭與蠟燭齊飛」了。更好玩的是,預告片中還有一位神秘巨星驚喜露面哦,至於是誰,俺先不透露了;只想說該同學最近演出了一部帶「星雲鎖鏈」的大爛片,而他在《黨衛軍》中的造型,就是在類型片系列裡名聞遐邇的東方不死毒王傅滿洲(Fu Manchu),連中國迷信都扯進來了,你說好不好玩?

  Eli Roth執導的《感恩節人體火雞喋血秀》(Thanksgiving)與Edgar Wright執導的《恐怖無法說「不」》(Don’t)是四個預告片中的上品,兩者都極其精準地把握了那一類型片精髓,並在exploitation的程度上做到了極致。自從有所謂「肢解電影」(Slasher Film)以來,西方文化中的各大節日都變得血淋淋了,如今Eli Roth又攻克了感恩節這個最後的堡壘,從而使得荷爾蒙分泌過多的「荸薺」們在一年四季都能方便地被各色殺人狂屠宰,何等令人興奮啊,真乃祖國山河一片「紅」也!預告片中有個蹦蹦床上的鏡頭,噢賣嘎地,反正劇場裡所有男生都發出了不敢相信的驚呼……為啥沒有女士的尖叫?因為她們來不及呻吟就暈過去了……如果Eli Roth未來的《人皮客棧2》能做到一半這樣的惡趣味,那Cult迷就足以敲鑼打鼓了。《恐怖無法說「不」》則以精煉的手法,將局限空間內可能發生的靈異恐怖事件一網打盡,顯示出Edgar Wright那「一覽眾山小」的非凡頭腦;最有趣的,是預告片的鋪排模式巨傻無比,仿佛剛學會排比的小學生亂造句似的,一個個快速切換的「don’t」極盡聒噪,卻又在沒有任何轉折或高潮的情況下來了個「禿尾巴」似結尾,聰明的內容與搞笑的手法,與B級片的氛圍實在是再融洽不過了。

 骷髏頭印在車身上好酷

  四個預告片佔盡「假冒偽」三字,卻唯獨不「劣」。預告片已如此醒目,正片的風頭是否被蓋過了呢?絕對沒有!相反,正因為有預告片的開胃作用,兩部正片大餐才顯得更加誘人。但是,在欣賞兩部正片時,不同喜好的觀眾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映。

  對於正常B級片愛好者而言,小羅的《恐怖星球》(Planet Terror)顯得更為鬼馬,樂趣也來得更為直觀熱烈。

  既然是殭屍片,那就不可避免地涉及「惡趣味」。所謂「惡趣味」,是指故意以誇大的手法表現一些在日常情境中會令人不適的畫面來衝擊觀眾的視覺底線。這裡必須強調的是「日常情境中會令人不適」,換而言之,《恐怖星球》的這些惡趣味表現,在其特定的氛圍中不但不會令人不快,反而會有如飲甘霖的大釋放與大自在的感覺。那種感覺,就仿佛一個被修女老婆禁慾了100年的哥們突然看到飯飯家的一堆毛片——那是怎樣一種幸福啊~~

  美式殭屍片向來是不憚於表現血腥的,尤其當這些殭屍是「活跳屍」類型時。俺們都知道,香港的「天師捉鬼」類型,捉的是躺在地下N年的屍屍,血肉都被泥土榨乾了,因此屬於「幹」派。美式殭屍片中雖然也有玩「幹」派的,但不是主流。所謂惡趣味,那非得「溼」派殭屍不可,因為這樣滴滴答答、膿腫變形的玩意兒,比樸實乾癟的同類,更具有視覺衝擊力。也許大夥都已經在《撕裂人》(Slither)那樣的電影中,見識過「溼」派殭屍的變形效果了。《恐怖星球》中變形並非重點表現層面,大家變是變了,最多臉上此起彼伏冒些小泡,舌尖膿包擠破濺出一小團番茄醬之類的,無傷大雅。作為龍套的大堆變異殭屍們,雖然都很「新鮮水靈」,但近景鏡頭不多,所以應當不算有多恐怖。

準備幹嘛去呢?

  其實,血腥本身既不恐怖也不有趣,它必須和暴力結合才會發揮出效果,而怎樣結合,就決定了最終結果是「殘忍」還是可以欣賞的「有趣」。具體結合的技術不談,鏡頭背後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只要導演願意,那些血腥+暴力場景,想要它恐怖就恐怖,想要它好玩就好玩。《恐怖星球》無疑是屬於後者。為了突出血腥效果,以符合B級片exploitation的特徵,小羅故意採用了「亞式飆血法」,也就是香港電影過去所採用的血包。不過,小羅所用的血包,無論是容積還是數量,恐怕都是空前的。這樣一來,當殭屍群被俺們的英雄們打靶時,那種血舞飛揚的感覺,讓人仿佛置身雲南少數民族的「潑水節」,不過顯然,這裡應改成「潑血節」才是。看完《恐怖星球》,更增添了俺做龍套演員的一個信念:要麼不做,要做必做殭屍龍套,且不說那樣雞雞歪歪地走路是多麼地好玩,單是被子彈打得渾身血包一齊爆開、然後自己在漫天血箭中抽搐婉轉、搔首弄姿、盡情呼號的快感,哪是Rave派對所能比擬的呢?舞在我身邊的殭屍,今天你High了嗎?^_^

  也許有同志還是看不慣電影裡的血腥,尤其是針對「正義」這一派時。《恐怖星球》中死得最慘的,恰好是位副警長,確切的說,他被活生生地分解了。呃~聽起來很過分不是?不過,如果諸位了解到扮演該副警長的,是好萊塢資深特技化妝師Tom Savini之後,恐怕就不會那麼同情了。考慮到他在《13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系列、《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恐怖怪物秀》(Creepshow)系列、《夜夜破膽》(Necronomicon)等經典恐怖電影中,沒少設計出超級搞怪恐怖的死法,那他在《恐怖星球》中的遭遇,就不僅不悲慘,反而讓人有種「你丫也有今天」的善意快感。

  既然是惡趣味,又怎能不提性與裸體呢?可惜小羅讓俺小小的失望了,明明有好幾個女配角,卻個個包裝嚴實,連兩點都沒露一下,小小的分特一下。但這並不表明本片不性感,實際上,單單是片頭Rose McGowan美眉的一段火辣go go dance已經值回票價。不過,在性話題的惡趣味上,還是小昆在片中的角色詮釋得最為完美。尤其是當這樣一個性饑渴而荒唐的傢伙,遭遇身體變異效果時,那種抵死的場景難以用筆墨描述,俺只能藉助最熟悉的迅哥兒的行話來表達:「真的淫男,敢於直面融化的蛋蛋,勇於無視淋漓的雞雞……」而這個角色結局之惡趣味,更是博得了影院裡滿堂喝彩,讓人一想起「機槍腿」,就忍不住想起小昆的無釐頭命運,嘿嘿。

  終於輪到最好玩的「機槍腿」MM了……作為《恐怖星球》的標誌,她無疑是最讓人期待的,而她在片中的表現,比大家期望得還要好玩。周星星在《少林足球》裡證明了「功夫+踢波」是有搞頭的,那麼「槍械假肢+功夫」呢?答案是更有搞頭。大家不妨現在設想一下這樣的設計有什麼玩頭,到看電影時在比較一下是否超出了自己的預期?俺相信,如果給於更多時間的話,小羅會將她打造成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無所不能的超級女戰士的。然而,《恐怖星球》的這種設定,顯然與《最終兵器彼女》那樣的風格,是完全不同的趣味。

  事實上,從機槍腿女郎身上,我們完全可以看到所有B級片的趣味本質:如果以女性玉腿代表高級審美傾向中的「美」的話,砍掉它然後接上一支醜陋的槍械,就表明了B級片故意以粗糙來代替傳統審美的追求;同時,由於槍械與肉體聯動的荒誕性,又代表了B級片實際上「不裝B」、而是充滿自我調侃的瀟灑勁;通過連場勁爆「演出」,機槍腿女郎到最後會給人一種奇怪的和諧之美——仿佛那玩意就應該長在她腿上,而她那曼妙的身段就應該配支機槍腿才顯得更嫵媚……於是,一個以好玩為目的的邪典維納斯形象就誕生了!可以說,「我以玉腿換機槍」的模式,失去只是陳詞濫調的枷鎖,迎來的是天馬行空的自由。

  相對於《恐怖星球》,小昆的《金剛不壞》(Death Proof)的趣味性就不是這麼明顯了,甚至乎有不少人會認為它是部大悶片。

  是的,小昆之前的確說過,《金剛不壞》是部Slasher Film。那影迷們發達的腦海裡,立馬會蹦出血腥刺激的畫面來。可不是麼?Slasher Film雖然比殭屍電影多了核心的心理驚悚因素,但對於那些受害者犧牲的場景,還是會不遺餘力、大肆宣揚的。可是小昆的《金剛不壞》初看上去完全不是這回事:畫面乾淨、懷舊、溫馨、瑣碎得一塌糊塗,如果事先不明所以的話,很有可能會以為是什麼美國瓊瑤奶奶拍的家庭生活劇,害得一部分只喜歡所謂「猛片」的觀眾像馬景濤一樣呻吟:我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真的會死人麼?會。但絕對不會是悶死,恰恰相反,是興奮死;當然,前提條件是你必須了解小昆的用意,以及領會該片真正的妙處。

  事實上,小昆還是那個小昆,還是那個充滿惡趣味而好玩的大嘴八卦猥瑣男。《金剛不壞》表面之悶極無聊,正是他最愛開玩笑的方式之一:永遠出人意料。如果仔細分析的話,這意料之外的作品中,又無處不帶有小昆慣有的、招牌式的花招。

   《金剛不壞》中對話極其多,幾乎是從頭說到尾;而且在那嘰嘰喳喳的,是八位風姿綽約的美眉,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八個女人簡直可以吵翻天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金剛不壞》又是部貨真價實的「娘們片」(Chick Flick),可誰說這不是小昆那「七種武器」之一的「以對話揭示角色性格、以瑣碎推動情節發展」呢?在對白本身上,也體現出小昆一貫的拗口而犀利的特色,最典型的當屬第一部分中Sydney Tamiia Poitier扮演的角色,繞口的對白堪比《低俗小說》中的Samuel Jackson。其實,這些對白的內容,只要你能聽進去的話,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雜亂無章。除了女孩子家長裡短、八卦緋聞之外,還有大量對電影與汽車的見解。例如,觀眾顯然能從Zoe Bell這個角色身上,感知她作為特技替身,對於1970年款道奇「挑戰」型跑車的喜愛,而該款汽車,正是經典追車動作片《逝點》(Vanishing Point)中那映在整整一代人記憶中的身影。可惜的是,對於目前商業市場的主流觀眾來說,片中所提到的那些名詞仿佛都很遙遠,更別提被片中角色用來做調情暗號的羅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的那首詩了……可是,這正體現了小昆對於六七十年代B級片黃金時代的喜愛哦,可以說通篇他都在不動聲色地營造那種氛圍。與小羅的外露不同,小昆這次把樂趣融入到他的電影語言裡,要想一一體會,還非得進行電影技法讀解不可。

  好在《金剛不壞》中還有兩段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追車場景,這多少可以滿足坐等「刺激」鏡頭出現的觀眾的胃口。也許看慣了麥可貝炫目多機位+CG修飾追車鏡頭的觀眾,對於片中充滿復古風情的「硬橋硬馬」的追逐不甚滿意,認為不夠「氣勢」。可要真按照小貝的方式拍了,那就不是六七十年代的風韻了。更何況以真人特技而論,Zoe Bell美眉在時速120英裡的汽車頂上玩的那套雜技,應當能讓有駕車經驗的同志們手心裡捏一把汗吧。而前一段汽車特技秀,更是完美展現了老一輩模型特技師們的天賦,所有這一切,都是再燒錢的CG也複製不出來的。

  真實無法複製,電影的樂趣其實也很難複述。勉為其難地羅嗦了這麼多,也只不過給個大概輪廓而已。《磨坊電影》中同時體現的原汁原味的B級趣味,以及昆羅二位新注入的猛料,是需要時間與眼光去消化的,絕對不是一聲「太爽了」就完事。看得越多,你可能獲得的樂趣更大…..

  

(責任編輯:宋宋)

相關焦點

  • 獨家網友影評:《猩球崛起2》比第一部更好看 瑟金斯深情傳神
    獨家網友影評:《猩球崛起:黎明之戰》(以下簡稱《猩球崛起2》)於7月11日在北美上映,首周三天拿下7300萬美元票房,成為當周的周末票房冠軍。與此同時,該片的質量也獲得了北美觀眾與媒體的認可,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1%,IMDB評分也達到了8.6分。
  • 獨家網友影評:《失戀33天》火得有點離譜!
    獨家網友影評:宣傳策略二是檔期選擇恰當,話題製造切合。  獨家網友影評:作為大陸青春時尚片的範本,《失戀33天》繼續了《杜拉拉升職記》的題材定位,即關注大都市的職場男女,這一點明顯區別於臺灣校園青春片,鑑於其對主流觀影人群生活的貼近,作為一個類型應該有更大的市場空間。畢竟,這些年來更貼近生活的電視劇已經屢屢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導演滕華濤此前的熱播劇《蝸居》就是一例。
  • 地心營救影評 災難題材電影洗滌心靈
    地心營救影評 災難題材電影洗滌心靈時間:2016-07-07 21:17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地心營救》根據被稱為史上最牛營救的智利礦難營救事件改編,影片講述了33個男人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被困地心深處,出路被塌陷的巖石全部封死,整整69天,兄弟同心,一路衝關的故事。
  • 北美票房|《星球大戰9》略遜預期,《貓》慘遭滑鐵盧
    聖誕將近,上周末的北美電影總票房呈現升勢。《星球大戰9》劇照不過,相比業界此前預期的兩億美元朝上的開畫票房,如今這個成績略有差距,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該片影評並不十分理想的事實。歷史上,所有星戰系列電影,以往僅有一部200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星球大戰:克隆戰爭》(Star Wars: The Clone Wars)只拿到B級的觀眾評分,此外全都是A級或A-級。
  • 歐美影評網站爛番茄的創意,居然和成龍電影有關!
    很多關注和喜歡我嗎紅顏秀的朋友都知道,紅顏秀專注於歐美影視劇的安利和影評,往期的推文中也多次截圖影評在爛番茄上的各項指數!爛番茄是美國一個網站,類似於中國的豆瓣,以提供電影相關評論、資訊和新聞為主,每天獨立訪問的IP用戶大概超過了200萬。
  • 新片《制裁特攻》登頂北美周末電影票房榜
    新華社洛杉磯7月22日電(記者高山)本周北美周末電影票房榜前五名全部是續集電影,其中新上映的兩部影片《制裁特攻》與《媽媽咪呀2》展開激烈爭奪,前者險勝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榜。由索尼公司發行的動作驚悚片《制裁特攻》本周末在北美上映後取得3582萬美元的票房成績。該片是2014年影片《伸冤人》的續集。兩部影片都由安東尼·福奎阿執導,黑人影星丹澤爾·華盛頓主演。《制裁特攻》講述了一名退休特工以身犯險為被殺害的老友報仇的故事。這是丹澤爾·華盛頓從影數十年來出演的第一部續集電影。
  • B級片愛好者,看過來
    話不多說,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cult影史上不可忽略的經典——變蠅人系列。1958年,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推出了一部小成本的科幻恐怖電影《變蠅人》(The Fly),自此開闢了於影史上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的「蒼蠅熱」。
  • 《海洋奇緣》曝中國獨家海報 狐尼克兔朱迪助陣
    今日影片發布一款中國獨家海報,《瘋狂動物城》主角兔朱迪和狐尼克與這次的主角莫阿娜身著草裙共舞,傾情助陣《海洋奇緣》!  狐尼克、兔朱迪助陣中國獨家海報 《瘋狂動物城》原班人馬打造新經典  作為迪士尼第56部動畫長片,《海洋奇緣》也是繼《瘋狂動物城》之後,迪士尼團隊又一重磅新作。
  • 北美票房|影評人嫌棄觀眾愛,《波西米亞狂想曲》獨佔鰲頭
    上周末的北美電影市場,新片紛紛開畫,而且成績喜人,一舉佔據票房榜前三位。要知道,今年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還要追溯到早春二月。《波西米亞狂想曲》20世紀福斯出品的傳記音樂片《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以5000萬美元的周末票房高居鰲頭,遠超業界預期。該片早在2010年便開始立項,製作周期長達八年之久,整個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去年,影片拍到三分之二的時候,導演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X戰警》)忽然被福斯開除出局。
  • 史上驚心動魄的十大災難片
    據說,要抗拒這種對災難的恐怖情緒,握著伴侶的手,安全地躲進沙發裡,一起看上一套經典的災難片,倒不失為一種理想的發洩和疏導的方式呢。   在電影的歷史長廊上,曾經有不少驚心動魄,又啟發人心的優秀災難片,影片所描述的在災難中凸顯的人性和真善美的本質,總令我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本文就帶大家依照上映的新舊次序,一起來回憶一下,全球最令人驚心動魄的十大災難電影吧。  1.
  • 從B級片經典到黑暗宇宙 深扒環球怪物角色黑歷史...
    ▋B級片的黃金時代  所謂怪物電影,最初屬於恐怖片的一個亞類型,而恐怖片則屬於B級片範疇。B級片顧名思義,是相對A級製作出現的影片。它的誕生是作為大投資A級片的平衡與保險存在的,但它憑藉低廉的成本在二十世紀前期成功地在大銀幕上分得了一杯羹。  在20年代後期,美國的電影產業初具規模,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華納和雷電華名列實力最強的五大製片廠,而環球當時規模尚小,所以相較製作周期較長的A級片,B級片成為了環球的最佳選擇。
  • 北美票房:《愛寵》連奪冠《超能敢死隊》居亞
    新上映的臥底題材電影《潛伏者》,周末三天票房528萬,首周票房674萬美元,影評熱捧主演「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他的雙重角色如火焰般耀眼。」伍迪·艾倫的《咖啡公社》在北美五家影院小範圍上映,截至周日收穫35萬美元,平均每家影院收穫7萬美元,成為2016年平均單家影院收入最高的電影。
  • 豆瓣8.7,電影史上的神片!
    在人類電影史上,有這樣一部神奇的電影。百分之九十的人第一次看,都會一頭霧水。它在講什麼?完全看不懂。於是在電影面世初期,一部分人毫不客氣打下差評,認為這是他看過最爛的電影。奇妙的是,這部電影卻在當年獲得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獎提名等各種獎項。
  • 《獨立日2》獨家揭秘 史上最強外星人到底什麼樣?
    1996年一部叫《獨立日》的電影,讓全世界的影迷感到驚喜和瘋狂!
  • 中國電影史上的那些第一次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電影編劇是濮舜卿,1925年創作《愛神的玩偶》。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電影導演是謝採真,1925年自導自演《孤雛悲聲》。中國第一部系列影片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火燒紅蓮寺》(18集)。第一部動畫片:動畫片是美術片中的一種重要類型。中國的美術片就是從動畫電影開始的。
  • 影評怎麼寫?可以拿部電影舉例嗎?
    影評全稱電影評論,屬於一種特別寬泛的體裁,它和文學評論有點像,但是因為其有影像和聲音的形式,所以可評價的範圍更加廣泛。在我看來,浩如煙海的影評其實主要從兩個角度分類,內容上和技術上。技術上一般比較專業,比如拍攝、鏡頭運用、燈光、演員表演、結構形式等等。
  • 爛片避雷針+專業影評寫作指南=《如何寫影評》
    對球迷來說,合作最默契的球隊+個人技巧最強的球員+最公正的裁判+專業的評論員=妙趣橫生。對球迷來說,合作最默契的球隊+個人技巧最強的球員+最公正的裁判-專業的評論員=索然無味。同一場球賽,相對於沒有分析評論能力的球迷來說,熟練掌握規則且有能力進行智性分析的球迷能夠享受到更多微妙的愉悅。
  • 360今日獨家首發《最強大腦》同名遊戲
    原標題:360今日獨家首發《最強大腦》同名遊戲 都敏俊xi在等你   3月21日,2014最火爆的綜藝節目《最強大腦》同名改編手遊今日在360獨家首發啦!   5A模式 讓你的大腦極速運轉  《最強大腦》分五種類型。
  • 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最賣座科幻電影前10名,電影票房數據
    科幻電影,在全球電影市場上只有好萊塢一家獨大。經濟全球化進程帶動了好萊塢電影走向全球市場,然後稱霸全球,在科幻電影方面更是難逢敵手。精分君整理了北美電影票房排行榜,最賣座科幻電影前10名,一起來看看吧!
  • ...演出」 歷史傳奇電影《蘇格蘭瑪麗女王》獨家影評 – Mtime時光網
    首次執導電影的英國女導演喬希·羅克拍攝的《蘇格蘭瑪麗女王》散發一股獨特的魅力。      羅克執導的瑪麗女王的故事擁有華麗花俏的妝容服飾、壯闊的蘇格蘭風景、複雜曲折的故事。飾演蘇格蘭瑪麗女王的西爾莎·羅南,與飾演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瑪歌特·羅比都給出超過以往的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