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都是黑科技的物種,令人懷疑它到底是不是地球本土生物?

2020-12-04 幻之獅

提到皮皮蝦這種海貨,相信很多人會認為那絕對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皮皮蝦這種美味的食材能夠被放上餐桌還有另一番不為人知的故事。

話說1975年的時候,加州的外海出現了很多長相奇怪的蝦,吃上去味道非常可口。但是要想吃到這些美味的蝦子並不太容易,因為他們極具攻擊力,長在其頭部的類似小拳頭的東西一下就能夠把人的手指打出一個血口子。

後來一位生物學的教授開始研究這種生物,看看能否馴化它們成為人類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的菜餚。沒想到一直被放在魚缸當中的皮皮蝦由於受到了刺激,一個拳頭揮過來直接擊碎了魚缸。

這個時候,大傢伙才意識到這玩意兒的厲害,於是開始了對它的深入研究。不研究則可,這一研究卻發現這玩意兒簡直就是地球生物界的王者。它可不僅有著可以瞬間擊碎應付的一對「拳頭」,還有著可以說是最頂配的眼睛以及人類至今也無法理解的聲光通訊系統。下面咱們就一一介紹一下。

有人對皮皮蝦專門做過力量實驗,其頭部下面的那一對不到7毫米的小拳頭的擊打力量竟然可以瞬間達到150公斤,而出拳的速度是三千分之一秒。換一個說法就是,從零加速到80公裡每小時所用的時間僅僅需要三千分之一秒。換算一下其加速度大於地球重力加速度的1萬倍。而人類要想將火箭推入太空只需要10個重力加速度。如此一比較你還會覺得皮皮蝦只是一個平庸無奇的餐桌美味嗎?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由於皮皮蝦出拳的速度太快了,以至於能夠產生「超空穴效應」,在一次出拳之後,緊跟其後還會產生一個強有力的空穴衝擊波,以至於目標會遭到兩次致命打擊。

研究發現,皮皮蝦出拳時產生的超空穴效應所產生的氣泡會在瞬間坍縮,並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以至於能夠瞬間將周圍的水加熱到6700攝氏度,要知道這個溫度甚至超過了太陽表面的溫度。而這就是傳說中的「聲致發光效應」。原來皮皮蝦每天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著人類武功的最高境界——唯快不破啊!

說到這,有人可能會問,這麼厲害的角色怎麼可能乖乖聽話被我們放上餐桌呢?當然,能供人類食用的皮皮蝦絕非此品種,而是略好於錘子皮皮蝦的長矛皮皮蝦的一種,否則從廚師到廚房都會被皮皮蝦掀翻。其實,休要說是廚房,就是在水族館當中你也不可能見得到,因為他們恐怕比讓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魚還厲害,所到之處便幾乎沒有活物可以逃脫。

當然,也有人會問,如此巨大的極大力度,皮皮蝦自己又是如何承受的呢?

原來在皮皮蝦的錘子表面有三層特殊的納米結構,能夠吸收能量,並抑制龜裂。有研究發現這一結構比人類已知的任何結構都更具抗衝擊性。倘若利用這樣的仿生材料做成防彈衣或者坦克等的裝甲,那簡直是宇宙級的裝備啊。事實也的確如此,科學家們也正在著手研發當中。

從皮皮蝦的外觀來看,你可能認為它只有一對眼睛,但其實那兩個圓泡泡裡面有三對瞳孔,也就是6個。這又是什麼概念呢?毋庸置疑肯定是跟視覺有直接的關係。具體上來說,從顏色的辨識度和空間感等視覺能力上肯定會有所體現。

就拿顏色來說,人類的眼睛算是哺乳動物的頂級級別了,但人類也只能辨識三種原色,也就是紅綠藍。雖然只有這僅僅三種原色,但也足以讓人類看到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了。

當然在整個生物界,像人類這樣的級別並不是最高的,比如咱們常見的蝴蝶就可以辨識出5種原色,也就是蝴蝶眼中的世界比我們人類更絢麗。

按理說,蝴蝶已經算是生物界感光能力最頂級的生物了。但是皮皮蝦絕對是王者中的王者,它竟然可以辨識出16種原色。像什麼紅外線、紫外線之類的對於皮皮蝦來說都是最基本的標配,再加上6個瞳孔的協同效應,皮皮蝦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呢?或許人類窮其一生也無法想像吧!

其實,皮皮蝦身上讓人大跌眼鏡的黑科技還有很多,比如可以通過聲波進行交流,這絕對顛覆類人的常識,一個沒有任何社會性的物種竟然會聚集起來通過聲波開會,多令人不可思議啊!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皮皮蝦之間的交流方式不僅僅局限於聲波,甚至可以用光學信號進行交流。剛才咱們說了,皮皮蝦能夠識別16種原色,所以皮皮蝦看皮皮蝦和我們人類看皮皮蝦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通過甲殼反正出無數種顏色甚至偏正光,而這些炫目的顏色就只有它的夥伴可以看到。

倘若皮皮蝦大軍衍生出智慧,想傳遞個情報啥的,恐怕人類也只能望塵莫及了。話說,皮皮蝦即便是集各種黑科技於一身,但卻至少有4億年未曾有任何進化了。也就是說,皮皮蝦早在4億年前就已經進化到如此先進的地步,試問你還會覺得它是本土物種嗎?

相關焦點

  • 2020地球怎麼了?13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地球輪迴成定局
    年專家表示一些宣布滅絕的生物又重新出現了,那麼它們的出現是不是意味著地球環境出現了好轉了呢?例如,荷蘭短翅水雞在1898年被宣布滅絕,短短50年後,人們再次發現了它。侏儒眼鏡猴,1930年之前沒有發現任何標本,80年後,探險隊又發現了它。黑長臂猿,1950年它們被認為已經滅絕,在2006年再次被發現。
  • 中科院公布5個深海新物種,地球到底在經歷物種滅絕還是更替?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8月1號對外公布了5個新發現的海洋物種,目前新發現的物種大多都在此前難以勘測的深海領域,由於技術的突破人類已經探索了海洋95%以上的區域,深海區域的生物有一套特殊而獨立的生態系統,在這些高壓而黑暗的區域中能發現完全有別於其它地方的生物,下面來看看這5個新發現的物種到底是什麼吧。
  • 高交會|深圳本土企業的黑科技到底有什麼玄機
    &nbsp&nbsp&nbsp&nbsp中國科技第一展」之稱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已經走過了19年,第二十屆高交會將於11月14日至1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11月15日下午,第一場記者服務廣場請來了深圳本土科技企業,讓記者得以進一步了解今年高交會亮相的
  •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
    科學家發現「神秘生物」,不用呼吸就能生存,懷疑不是地球生物!從地球上出現生命到現在,有很多的物種都已經消失不見了,但是在舊事物消失的同時,也會有新生命的出現,為了維持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不得已必須要反映出一些新的物種。對於這些物種的出現和地球上生命的進化,人類還有很久遠的道路要走,還有很多人類用肉眼無法看到的微生物隱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 2020年地球怎麼了?136000年前的滅絕物種再現,地球輪迴成定局
    地球上的生物發展演化,按照達爾文進化論是由簡單到複雜的一個過程,38億年前一些有機大分子,它們可能是來自於外太空,或者通過自然反應在地球上形成。這些有機大分子在地球的原始海洋中,某些偶然的機會聚集在一起,某些機制下形成了簡單的細胞。
  •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生命力能頑強到讓人懷疑人生!
    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人類是地球上最頂端的生物,也是這個地球上最強的生物。但是,地球上還有一種生物的生存能力比人類更強。它可以在地球上任何極端的環境下生存,不死不滅。這種生物號稱地球最頑強的生命力,據說地球毀滅了它都不會死。那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呢?其實,它就是水熊蟲。
  • 2020年地球怎麼了?136000年前的滅絕物種再現,地球輪迴成定局
    2020-11-24 19:38:17 來源: 圈圈電影 舉報   地球上的生物發展演化
  • 消失113年巨龜重現地球,消失的生物為何出現?它到底在哪裡?
    作者:文/虞子期我們都知道,生物的進化是符合一定規律的,同時也遵守「出現與消失」的定律,如今還沒有看到任何一種生物逃過這個節點,包括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具有生命時間的「刻度線」。而近些年來,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確實人類的壽命是在不斷地延伸之中,但是相對於自然狀態之下,對於一些除人類之外的野生生物來說,消失或滅絕卻加速了。
  • 消失113年巨龜重現地球!消失的生物為何出現?它到底在哪裡?
    作者:文/虞子期 我們都知道,生物的進化是符合一定規律的,同時也遵守「出現與消失」的定律,如今還沒有看到任何一種生物逃過這個節點,包括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具有生命時間的「刻度線」。
  • 入侵物種禍害全球,本土生物打不過外來者,最重要原因長期被忽視
    你能怎麼著~其實國內同樣被入侵物種困擾著,我國生態環境部會定期發表《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截至去年的數據,全國已經發現660餘個入侵物種!植物比如水葫蘆,動物比如福壽螺、牛蛙、羅非魚等,有的本地從來沒有這類生物,而有的入侵物種卻能從當地找到一些表親。
  • 非本土物種:好還是壞?
    有些非本土物種對環境的直接影響雖小,但卻能波及整個生態系統,對土壤性質的改變就在此列。植物群落中出現了一個新物種,這個新物種沒有參與原有機整體的進化,必須密切關注這個新物種。有些外來物種是可以被徹底清除的,加拉巴哥群島就有成功案例:人們清除了27個有害外來物種以減輕對本土物種的損害。有害的入侵性物種需用生物手段、化學手段和機械手段加以清除。
  • 地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秘密:生態穩定推進了物種多樣性
    研究表明,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如澳大利亞的戴恩特裡雨林和厄瓜多的雲林,由於長期以來生態穩定,使得進化能夠不受幹擾地向前推進,因此物種數量非常豐富。但是,這些發現也突出了氣候變化對地球上一些最不尋常的地方構成的威脅。
  • 史前「黑科技」不斷被發現,是不是在證明,地球人類曾多從毀滅
    在太陽系當中,我們不可否認地球是非常特殊的一顆,因為它擁有完整的生命系統,也有孕育生命的能力,地球自從出現現在已經過去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同的生命體開始出現。在46億年的時間裡面,人類的歷史只有20萬年,這顯得太過於渺小和微不足道。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已滅絕物種卻頻頻重現,地球環境或在變好?
    最近有很多新聞,讓我們看到了曾經消失在地球上的生物,又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人類開始懷疑到底地球經歷了什麼,是不是地球的環境正在逐漸變好,或者是地球會不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發生,要知道地球的生命進展是經過了非常漫長的時期,在地球形成幾億年之後才有生命的誕生,而生命的進化更是長達了好幾十億年,在漫長的時間當中也有上百萬個物種出現在地球上。
  • 外來物種有助修複本土紅樹林
    外來物種有助修複本土紅樹林 2015-08-29 科技日報 王怡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中山大學生態與進化研究所所長彭少麟及其科研團隊找到一種用外來紅樹林品種控制入侵生物互花米草的生態模型,據介紹,這種方法能有效改善本土紅樹林的生長;同時,這一措施還能保證外來紅樹林植物在完成其使命後自然滅亡,從而避免了一種新的物種入侵。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紅樹林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
  • 淘汰上千年的滅絕生物,如今重現地球,背後隱藏著什麼?
    地球在宇宙中已經誕生了46億年,有了根深蒂固的根基。它是眾多星體中最特殊的一顆,擁有智慧的星球,孕育了無數的生命,每個生命漸漸形成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性。在發展的過程中,地球總共經歷5次物種大滅絕,尤其是恐龍一夜間的銷聲匿跡,令人印象深刻。
  • 章魚真不是地球物種?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章魚是地球上讓科學家們難以研究透徹的物種,在許多方面,章魚與人類很相似,甚至在一定的條件下,章魚可能超過了人類,所以很多科學家們逐步懷疑,章魚可能是來自地球的物種,而並非是地球的「本土物種」。
  • 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不是三維空間?
    而另一種是一種非常小的管子,比人的毛細血管都要薄,而且還是捲曲狀的就算仔細觀察都不是很容易發現的。但是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還是證明了在我們生活這個宇宙空間裡是有維度的。而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三維空間,而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不是三維空間。什麼是三維空間說到三維空間,那咱們就要先得知道,是什麼組成了三維空間。
  •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物種起源,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這可能就是大部分中國人,連想都不用想,脫口而出人是由猴子進化而來。正如資本家剝削工人一樣。反正不需要證明,也不需要去懷疑。《進化論》到底科不科學?不妨聽小編稍作論證。其一:《進化論》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結論。它不過是通過一些考古片段,所作的有限推斷。就小編而言,更願意相信神創造人類,而不是猴子進化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