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茲我是聽說過的,是電磁波的數量單位,是紀念證實電磁波的存在的德國物理學家亨利希·魯道夫·赫茲。想當年,我高考物理考了年級第二可以保送北大,雖然多年後我從事中醫藥行業離物理漸行漸遠,但是聽到物理名詞,還是忍不住好奇。太赫茲的意思大概就是用電磁波這種物理醫療手段太神奇吧。
後在網上查知,太赫茲波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才被正式命名的,在此以前科學家們將統稱為遠紅外射線。太赫茲波是指頻率在0.1THz到10THz範圍的電磁波,波長大概在0.03到3mm範圍,介於微波與紅外之間。它與人體細胞是同頻共振每秒鐘上億次振動,可以激活人體惰性細胞和休眠細胞,打通微循環,促進血液循環,排溼排寒,提高人體基礎體溫,提升免疫力,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它被科學家稱為改變世界的十大科技之一,40分鐘太赫茲理療,效果超過10次艾灸,,40次按摩,效果很神奇。
我知道電磁輻射是雙刃劍。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的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洩露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場。人類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太陽及其他星球也從外層空間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圍繞在人類身邊的天然磁場、太陽光、家用電器等都會發出強度不同的輻射。電磁輻射是物質內部原子、分子處於運動狀態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
電磁輻射根據頻率或波長分為不同類型,這些類型包括(按序增加頻率):電力,無線電波,微波,太赫茲輻射,紅外輻射,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瑪射線。其中,無線電波的波長最長而伽瑪射線射線的波長最短。X射線和伽瑪射線電離能力很強,而電離輻射則對人體影響為累積性。其他電磁輻射電離能力相對較弱,而更低頻的沒有電離能力,對人體影響為即時性,類似聲波影響,
利用電磁波治療疾病的方法古今有知。比如艾灸,利用點燃後的艾草一方面溫通血脈,一方面發射紅外線,激發細胞活性,具有與針灸類似的功效。還有砭石療法,據傳在山林地區,夏天晚上入山睡一覺,第二天神清氣爽,百病頓消,其實原理就是加熱礦石,以激發礦石產生電磁輻射,對人體病灶部位進行治療,比如現代的溫灸理療床等醫療設備。
現在想必大家對太赫茲也有概念了,通過電力激發物質產生太赫茲波,既不強烈得使分子原子電離,又能使之活動增加,內動頻繁,從而打通淤阻,達到通經活絡,補充能量的效果。
如今,國之源的小神吹利用太赫茲波治療了不少疾病,比如鼻炎,關節炎,無名腫痛等等,小神吹吹出了大健康。簡單的原理和方便的實踐讓太赫茲蜚聲中華大地,你若是一位善待生命的人,不妨家家常備太赫茲,健康快樂最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