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套真空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在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

2020-12-06 儀器信息網

太赫茲有著光明的應用前景,還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中心自成立以來,為太赫茲科學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合作發展平臺,也標誌著我國以「國際前沿、世界一流」為目標的太赫茲科學研究邁入了嶄新階段。


2018年6月,應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中心對真空環境下進行太赫茲近場光學研究的需求,QD中國工程師配合德國neaspec公司立即展開積極響應並為客戶量身定製了首套真空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HV-THz-neaSNOM),並已成功安裝。

 

圖1: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中心安裝調試現場

 

 

圖2:真空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HV-THz-neaSNOM)

 

電子科技大學太赫茲中心原有一套大氣環境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THz-neaSNOM),空間解析度~50nm、寬太赫茲時域近場響應波段0.5-2.2THz。由於更進一步的科研需要,客戶需在更加嚴格的真空條件下進行太赫茲實驗。為了滿足客戶的實驗需求,德國neaspec公司在原有大氣環境THz-neaSNOM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低溫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Cryo-neaSNOM)技術,設計了新的真空腔體系統,改進了原子力顯微鏡布局,並重新設計了光路,最終成功研發出了首套真空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HV-THz-neaSNOM)。


該套系統成功地繼承了德國neaspec公司THz-neaSNOM的設計優勢,採用專利保護的雙光路設計,完全可以實現真空環境下太赫茲波段應用的樣品測量。HV-THz-neaSNOM在實現30nm高空間解析度的同時,由於採用0.1-3THz波段的時域太赫茲光源(THZ-TDS),也可以實現近場太赫茲成像和圖譜的同時測量。這極大地滿足真空環境中太赫茲近場光學研究的需求,可以減少大氣中水對太赫茲波段的吸收影響,能更好地保持樣品的潔淨,為用戶進一步集成真空設備提供了基礎。

 

 

圖3:系統理論培訓

 

 

圖4:現場實時操作培訓

 

太赫茲波有極強的穿透性,對不透明物體能完成透視成像,用來做半導體材料、生物樣品等的檢測是其應用趨勢之一。該套真空太赫茲波段近場光學顯微系統(HV-THz-neaSNOM)的集成,將在生物應用、半導體元器件和相變材料載流子等研究及領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為廣大太赫茲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實際研究工作中的便利和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美國RHK Technology公司首套太赫茲近場顯微用Beetle STM系統在...
    原子級電流的超快控制對納米電子未來創新和應用至關重要。之前相關研究表明,通過將皮秒級太赫茲脈衝耦合到金屬納米結構可以實現納米尺度上極度局部的瞬態電場。  近年來太赫茲近場顯微掃描探針系統(THz-STM)已成為當前材料表徵的一種熱門手段,引發了國內外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
  • 自旋太赫茲源近場超分辨鬼成像顯微術
    Nature子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發表論文,他們利用一種新穎的高效薄膜太赫茲源——自旋太赫茲源(Spintronicterahertz emitter, 簡稱STE),結合計算鬼成像技術,設計並驗證了一種超衍射分辨的太赫茲顯微儀(GHOSTEAM),可以對近場目標實現微米量級的太赫茲波空間分辨。
  • 太赫茲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二、太赫茲基礎技術發展現狀 太赫茲基礎技術主要研究如何產生、探測和控制太赫茲波,包括產生太赫茲波的太赫茲源、探測太赫茲波的各類探測器、傳輸/ 調製太赫茲的各種器件等。
  • ...公司推出全國首套近、中紅外散射近場光學顯微鏡(NeaSNOM)在...
    2013年7月,中國首套近、中紅外散射型光學顯微鏡 NeaSNOM系統在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完成安裝和調試,順利驗收。用戶作為納米材料、器件領域的專家,對於NeaSNOM系統在近、中紅外波段仍能取得納米級空間解析度成像的性能,感到十分滿意。
  • 復旦大學團隊實現手性光控制的高效光學近場調控
    ,因此具有亞波長分辨和局域近場增強等奇異光學性質。為了驗證該概念,首先根據瓊斯矩陣理論指導在太赫茲波段設計出偏振轉化(相對)效率近100%的人工原子,設計並製備出沿x方向具有線性幾何相位分布的超構表面耦合器,可以實現高效率方向可調表面波激發,其耦合(絕對)效率超過60%(中心工作頻率為0.4THz),並通過太赫茲近場掃描系統表徵了體系中激發的表面波形貌(圖二);之後,該團隊設計製備了第二塊超構表面,分別在x和y方向上都引入了特定的幾何相位分布,實現了在左右旋圓偏振太赫茲光照射下激發出聚焦或發散的表面波
  • 太赫茲波段三維漸變介電常數陣列天線
    作者 / 林斌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1/372157.htm*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編號:JAT160646)林斌(1984-),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微波射頻器件設計、太赫茲波段器件設計。
  • 掃描近場光學顯微技術(SNOM)書寫的發展史詩
    「掃描近場光學顯微技術」 最早由科學研究工作者Edward Hutchinson Synge提出。因此,對於sub-um的納米材料檢測成像時,傳統近場光學顯微鏡只能採用有限波長範圍的可見光,且難以獲得高清圖像信息。在中紅外領域,近場光學顯微技術對納米結構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 華中科技大學超高分辨掃描近場光學顯微成像和光譜系統採購項目...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華中科技大學超高分辨掃描近場光學顯微成像和光譜系統採購項目 > 品目 貨物/通用設備/儀器儀表/光學儀器/其他光學儀器 採購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行政區域 武漢市 公告時間
  • 我國太赫茲研究領域的實驗室概覽(圖)
    本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1.太赫茲波譜研究;2.太赫茲成像研究; 3.太赫茲與紅外無損檢測研究; 4.太赫茲與物質相互作用。  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1.應用全新的超快光學方法-時域太赫茲波譜法,進行半導體材料和器件內超快電子的檢測;同時設計開發新型的半導體超快電子器件。2.利用太赫茲波對物質進行研究;如通過太赫茲波和生物分子的作用,來鑑別區分不同類型的中草藥,毒品等;通過太赫茲波和液晶材料、半導體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研究材料本身的一些物理特性。3.超高頻電磁通信和傳輸及其器件的開發。
  • 聚焦| 散射式近場光學技術開創者-Fritz Keilmann教授 訪問中國...
    Fritz Keilmann教授任職於德國慕尼黑大學(Ludwigs-Maximilians-Universität),主要從事紅外納米顯微和光譜研究,自本世紀初起與Rainer Hillenbrand(現任教於西班牙nanoGUNE研究中心)等學生研究並實現了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的開發和搭建工作
  • 國產廠商首發新品:太赫茲三維層析成像系統
    青島青源峰達太赫茲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及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公司,致力於太赫茲基礎技術、系統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發設計,重點領域為醫學及工業檢測領域。公司成立以來,已發布了QT-TS1000高精度太赫茲時域光譜系統和QT-TS2000快速太赫茲時域光譜系統兩款新產品。
  • 【科普課堂】太赫茲技術--改變未來世界的」超級波
    和微波一樣,太赫茲其實也是一種電磁波。太赫茲通常是指的是0.1~10太赫茲(1太赫茲=1012赫茲)這個頻段內的電磁波。這個波段正好位於微波和紅外的交界處。也就是說,(頻率)向下走就是微波、毫米波,(頻率)向上走就是紅外、可見光,它處於一個過渡區域。
  • 【科普課堂】太赫茲技術--改變未來世界的」超級波「
    >和微波一樣,太赫茲其實也是一種電磁波。太赫茲通常是指的是0.1~10太赫茲(1太赫茲=1012赫茲)這個頻段內的電磁波。這個波段正好位於微波和紅外的交界處。其實,毫米波也可以做同樣的事情,但是相比於太赫茲,毫米波的波長更長,空間解析度也就更差一些。目前,國內有好幾家企業在做太赫茲的安檢系統,並且已經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使用了。太赫茲安檢示意圖
  • ...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最新研究進展與應用
    然而,光衍射效應將傳統光學探測的最小空間尺度約束在亞微米量級,無法實現納米尺度下光學結構的表徵。因此,新發展起來的、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因突破衍射極限,將光學探測的空間解析度拓展到了10 nm尺度而備受關注。
  • Nature、Science共賞|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最新研究...
    然而,光衍射效應將傳統光學探測的最小空間尺度約束在亞微米量級,無法實現納米尺度下光學結構的表徵。因此,新發展起來的、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因突破衍射極限,將光學探測的空間解析度拓展到了10 nm尺度而備受關注。
  • 太赫茲:你們想蹭我熱度,起碼把名字叫對了好嗎?
    簡而言之,太赫茲波照一照,變身蜘蛛俠不是夢。不得不說該產品推薦勾起了物理君強烈的好奇心,於是在網購平臺搜索欄中輸入了「太赫茲」三個字。於是又發現了更多「高科技」保健產品。有針對年輕市場的,「纖體養生,活化機能」的「生命光線」「正能量」手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抗時光,重塑立體輪廓」,「每秒釋放1兆次太赫茲波」的多晶矽美容儀自然少不了。
  • 石墨烯太赫茲外差混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專用集成電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器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再次合作,在高靈敏度石墨烯場效應電晶體(G-FET)太赫茲自混頻(Homodyne mixing)探測器的基礎上,實現了外差混頻
  • 可能引發科學技術革命性發展的太赫茲技術
    而廣義的太赫茲波頻率範圍可包含整個中紅外和遠紅外波段,頻率最高可達100THz。由於太赫茲波在電磁波譜中的位置十分特殊,它處在電子學和光子學的交叉領域,所以既不完全適合用經典的光學理論來解釋,也不完全適合用電子微波理論來研究。因此,以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太赫茲波段被認為是電磁波譜中的「禁區」。
  • 雙特太赫茲波是什麼? 太赫茲理療問答
    答:太赫茲波是介於紅外線和微波之間的一種電磁波,所以具有二者的一些性質。如直線傳播,以及能穿透大範圍的非導電材料。維基百科上的資料顯示,從溫度高於10攝氏度的任何物體上都能發射太赫茲波,也就是說,幾乎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和物質都在放射著太赫茲波。
  • 第五屆全國太赫茲學術交流會上,專家呼籲:打造太赫茲國防科技與...
    科技日報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隨著太赫茲基礎器件日趨進步、功率性能等指標穩步提升,國內太赫茲領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太赫茲通信、太赫茲雷達、太赫茲生物特徵識別、太赫茲安防檢測等應用應運而生,波譜儀、安檢儀等正逐步走進我們的生活。  這也使得在國防科技大學舉辦的此次會議匯集了包括吳一戎、呂躍廣、崔鐵軍3位院士在內的,全國近400多名從事太赫茲技術研究的知名專家和優秀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