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交流
為加強與用戶的溝通交流,準確把握客戶的需求,使產品更好的為科研工作者服務,今秋11月,s-SNOM散射式近場光學技術開創者-慕尼黑大學Fritz Keilmann教授到訪中國上海、深圳、廣州等地,與中國科學家進行了廣泛地探討合作。
Fritz Keilmann教授任職於德國慕尼黑大學(Ludwigs-Maximilians-Universität),主要從事紅外納米顯微和光譜研究,自本世紀初起與Rainer Hillenbrand(現任教於西班牙nanoGUNE研究中心)等學生研究並實現了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的開發和搭建工作,而後作為主要奠基人成立了全球知名近場光學設備研發供應企業——德國neaspec公司。
此次中國之行,Fritz Keilmann教授先後到訪了上海理工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等院校的neaspec優質用戶,對中國近場技術近年來的長足發展印象深刻,另外,Fritz Keilmann教授還先後參加了深圳先進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報告題目:THz Near Field Mictroscopy),中山大學近場技術研討會(報告題目:Surface-guide slow light for nanoscopy),與現場老師和同學深入淺出地交換了意見和看法,並獲得一致好評。Fritz Keilmann教授也非常期待明年的中國之行可以與更多的學術友人建立廣泛的聯繫和合作。
圖一:左上:Fritz教授參加深圳先進科學與技術國際會議;右上:Fritz教授參加中山大學近場技術研討會;左下:Fritz教授和上海理工遊冠軍老師(莊松林院士團隊)及組員合照;右下:Fritz教授參觀中山大學陳煥君老師(許寧生院士團隊)實驗室。
▪ 新品推出
近期,德國neaspec公司又推出了第三代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簡稱s-SNOM),其採用專利的散射式核心設計技術,極大的提高了光學解析度,並且不依賴於入射雷射的波長,能夠在可見、紅外和太赫茲波段範圍內,提供優於納米空間解析度的顯微和光譜測量。目前,第三代散射式近場顯微鏡已成功集合了納米傅立葉紅外(nanoFTIR),針尖增強拉曼(TERS),納米超快光譜(nano-ultrafast),納米太赫茲(nano-THz)等多種功能,並可以提供低溫(10K)、超高真空(10-9mBar)等極端測量環境,在等離基元、納米FTIR和太赫茲等眾多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許多重要科研成果。
圖二:neaspec最新近場系統可集成納米傅立葉紅外(FTIR)、納米超快光譜(ultrafast)、針尖增強拉曼(TERS)和納米太赫茲系統(THz)。
【進展參考】
1. 薛孟飛, 陳佳寧. 基於掃描探針技術的超分辨光學成像和譜學研究進展[J].物理, 2019, 48(10):662-676.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