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南電路全球市佔率30%+ 囊括蘋果三星華為

2020-12-05 豐華財經

近階段,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都加強了上市公司調研,從行業來看,機構最關心的還是科技和醫藥兩大方向。

這一點在一季度機構持倉的統計中也反映出來。在炙手可熱的電子行業中,籌碼集中度相當之高。

基金持倉前十名的電子行業股票中,二級行業來看,絕大部分隸屬於半導體,其中聖邦股份(300661)的持倉比例最高,達到36.36%,其次是卓勝微(300782)、韋爾股份(603501)和兆易創新(603986),基金倉位都超過20%。

不僅如此,其中一些公司還得到QFII、社保基金的持有,例如深南電路(002916)同時被基金、QFII、社保三大機構持股,QFII持倉3.3%、社保持有2.13%。

這些機構重倉的科技股,絕大部分得到了業績上的正反饋。一季度扣非歸母淨利潤大都保持快速增長,三年扣非業績複合增速也都一如既往的穩健。

當然,今天我們重點分析的是深南電路(002916)

深南電路(002916):

公司於1984年成立,專注PCB(電路板)業務,內資PCB龍頭企業。2008年提出業界獨特的「3-In-One」業務布局,2009年進入封裝基板領域,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無線基站射頻功放PCB供應商、亞太地區主要的航空航天PCB供應商,擁有華為、諾基亞、中興、柯林斯航空、霍尼韋爾、GE 醫療等全球頂級客戶。

中航國際控股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中航工業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公司控股及參股子公司中,無錫深南與南通深南為PCB、電子裝聯、封裝基板等產品的生產製造;歐博騰和美國深南從事銷售、技術提供、材料採購等業務;華進半導體則是與國家發展基金、長電、通富、華天等封測領域領先企業共同成立,公司佔比7.1%。

公司2009年切入上遊半導體封裝基板領域,成為國家02重大專項承擔單位,填補國家在封裝基板領域的空白,技術持續發展鞏固公司行業龍頭地位。據2017年Prismark報告指出,深南電路位列全球PCB企業第21名,是前三十大廠商中唯一的中國內資企業。

公司聚焦高中端製造,所生產的背板、高速多層板、多功能金屬基板、厚銅板、高頻微波板、剛撓結合板、封裝基板等產品技術含量高,應用領域相對高端。矽麥克風封裝基板用於蘋果、三星等智慧型手機中,全球市佔率超過30%。

業績持續高增長

2014-2019年收入 CAGR為24%,歸母淨利潤CAGR為45%。主要受益於通信、工控醫療、伺服器等下遊需求增長,三大業務穩定向好;產能利用率處於高位,運營效率和成本管控良好,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2020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4.98億元,同比增15.47%,環比雖然略低於2019年第四季度的 28.66億元營收,考慮到一季度有春節及疫情影響,因此屬於正常情況。

主要客戶

公司產品定位中高端,通信是最大下遊市場,PCB產品主要面向通信、工控醫療、航空航天、伺服器等領域。憑藉大批量供貨並及時交付的能力、優質穩定的產品質量以及卓越的企業管理水平,公司與華為、中興、三星、諾基亞,霍尼韋爾、GE 醫療、博世、比亞迪、聯想、日月光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優質且穩定的客戶資源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IC載板的前5大客戶分別為歌爾股份(12.77%)、長電科技、安靠、瑞聲科技、HANA。

行業趨勢

5G基站天線PCB價值量提升

5G AAU將振子、功放、濾波器等集成到PCB,組件數量的增加將提升AAU的PCB面積,同時對高頻材料傳輸性能和需求更高,AAU中PCB價值量將大幅提升。

5G基站容量、通道數量相比4G提升,5G基帶將在頻率速率、層數、尺寸以及光電集成上對PCB提出更高的要求,總線速度從25Gbps向56Gbps發展,核心設備高速PCB層數達到40層以上,BBU中PCB價值量將明顯提升。

5G基站數量約為4G的2倍。據工信部2019年通信行業統計公報,19年全國共建成5G基站超過13萬個,預計中國5G宏基站總出貨量將達到553萬個,保守預計,全球宏基站總需求將超過 1100 萬個。

5G基站數量的增加將直接拉動PCB的需求增加。根據測算,5G宏基站PCB單站價值約為1.25萬元,2020年全球5G宏基站拉動的PCB市場空間約為190億元、中國市場約為95億元,到2022年建設高峰,全球PCB市場規模約為257億元。為公司帶來基站PCB的確定性增長。

雲計算高景氣驅動通信PCB增長

據 Gartner,2021年全球公有雲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891億美元,增速達到16%。據中國信通院,2021年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將達到1298億元,同比增速達37%。雲計算帶動數據中心、伺服器出貨復甦,從而伺服器PCB需求持續增長。

Prismark 最新數據預計2022年全球PCB整體規模達688.08億美元,2017~2022年CAGR為 3.2%,其中單/雙面板和多層板市場規模為352.76億美元,佔比超過50%。

(作者:秦亮執業證號:A0680616110002)

相關焦點

  • 去年Q4亞洲市佔率:蘋果居首 三星小米排排坐
    據臺灣《電子時報》報導,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資料顯示,在2014年第四季度中,蘋果在亞洲市場以16%的佔有率穩居首位,三星電子以3%的差距排名第二,第三到五名則被國產手機廠商瓜分,依次分別是小米(9%)、華為(7%)和中興(4%)。
  • TrendForce:臺積電2021年底將囊括近六成先進位程市佔
    集微網消息,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臺積電積極擴張5nm製程,2021年底將囊括近六成先進位程市佔。觀察目前最先進的5nm製程,臺積電在華為海思遭美禁令限制後,2020年初才量產的5nm製程僅剩蘋果唯一一個客戶,即便蘋果積極導入自研Mac CPU及應用於伺服器的FPGA加速卡,其總投片量仍難以完全彌補海思空缺的產能,導致5nm稼動率在今年下半年落在約85~90%。
  • 五大洲智慧型手機佔比分析,三星、華為、蘋果三分天下,小米亮點
    根據該報告可以看出,當前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依舊是三星、華為、蘋果三分天下的局面,三大手機廠商佔據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51%,頭部優勢明顯。見下圖:下面,我們看一下五大洲手機市場的佔比情況:1、亞洲:在東亞、東南亞、南亞市場,華為無可爭議的王者,佔據19%市場份額,小米、vivo和OPPO分別佔據14%份額,三星10%。
  • 五大洲手機銷量排名, 三星強勢, 華為無第一
    蘋果34%2. 三星24%3. LG 17%4. 中興11%5.聯想 5%北美洲市場,主要是加拿大和美國,這裡算是蘋果的主場了,以34%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全球老大三星只能以24%的市佔率屈居第二。而排名三、四、五的三家手機廠,在國內的銷量排名已經不太靠前的企業了,LG手機退出了中國市場,中興最近還發布了一個摺疊手機,聯想的MOTO在國內聲響太低了。歐洲:1.
  • 遠超華為蘋果三星
    360手機奇酷旗艦版是一款顏值與實力並存的智慧型手機,在外觀方面,採用6.0英寸2K夏普陽光屏幕,1.4mm全球最窄邊框,屏佔比高達83%的水平,2.5D弧面玻璃全金屬機身設計;而華為Mate8以及iPhone 6s Plus
  • 幾乎沒有短板的5G手機:屏幕勝三星,聲音勝蘋果,相機勝華為
    結果顯示,小米10 Pro的屏幕勝三星、聲音勝蘋果,相機勝華為,是一款強大的頂級智慧型手機,國際版叫價1000歐元(折合人民幣7724.3元)的確很值。小米10 Pro的正面搭載一塊6.7英寸的OLED屏,屏幕解析度為2340*1080,像素密度為386ppi,最高支持90Hz高刷新率。
  • 三星被「峰終定律」打敗,蘋果會是下一個?
    在三星受阻之後,本該成為瓜分三星市場一員的蘋果,卻並未迎來理想中的場景。在2013年三星國內市場佔比開始大幅下滑之前,蘋果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在12%左右,2014年三星市場佔比大幅下跌,蘋果依然維持在11%左右,而到2018年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體量已經被分食殆盡之時,蘋果的市場佔有率不升反降,僅剩9.1%。
  • 深網|中國手機徵戰海外:OV稱霸東南亞 華為準備猛攻非洲
    2在東南亞手機市場,華為市場份額不及OPPO和vivo。在菲律賓,OPPO市佔率29%,超過三星的19%;在印度尼西亞,OPPO市佔率26%,超過三星的24%。 3隨著華為、小米、OPPO等加大非洲的投入,且主攻傳音控股比較薄弱智慧型手機領域,傳音控股在非洲市場份額有被蠶食的風險。
  • 蘋果去年在全球十大手機銷量中佔60%:華為無機物躍居榜首
    3月2日消息,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駁介紹顯示,2019年在智慧型手機銷量的世界十大車型,蘋果的iPhone有六個名單,其中排在第一位iPhone XR。數據顯示,蘋果、三星和OPPO進入前十具體地講,世界十大暢銷車型如下:iPhone XR,iPhone 11,三星Galaxy A50,三星Galaxy A10,A5 OPPO,iPhone 8,三星Galaxy A20,iPhone 11 Pro的最大,iPhone 7和iPhone XS最大。
  • 汽車電子領域前景廣闊 深南電路、鵬鼎控股等PCB企業獲機構密集調研
    據記者統計,10月28日-11月17日期間,深南電路、崇達技術、鵬鼎控股、博敏電子四家PCB行業上市粵企共接待涵蓋券商、基金、銀行、資管等在內的52家機構調研。深南電路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則表示,8月中下旬之後,通信市場需求出現波動,對公司三季度業績帶來一定影響,產能利用率較高峰期有所回落。
  • 中偉股份:市佔率全球14%國內50%國際領先的鋰電池新秀
    海外對前驅體工廠存在嚴格生產限制,因此全球前五大供應商中僅優美科、田中佔據一定市場份額,中國企業有望憑藉加速擴產實現全球替代。三元前驅體行業向頭部集中,中偉股份2020年市佔率上升至18%。 客戶情況: 公司三元前驅體與四氧化三鈷產品第一大客戶分別為LG和廈門鎢業(600549),2019年營收佔比分別為38%/30%。核心產品是LG化學、三星SDI的一級供應商,是ATL、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的二級供應商。
  • 2021年,預估小米市場份額全球第三,華為或將跌出前六
    三星、蘋果穩居冠亞軍,小米則有望取代華為成為全球的季軍,OPPO、vivo緊追其後,華為的排名將從2020年的第3名跌出全球前六,落後於「非洲手機王」傳音之後,名列第七。華為手機出貨量下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受美國禁令的影響,既缺少先進晶片的供給,也無晶片製造能力,目前華為5G手機晶片僅有庫存,極大地限制了明年的手機出貨量。
  • 國巨旗下奇力新併購美磊 市佔率邁向全球電感前三大
    未來除了搶攻高階產品的市佔率之外,並且預期在資源整合後營運將更具規模,在成本及競爭力上能維持優勢,對抗其他廠商在中低階產品的價格戰。aMaesmc新奇力新資本額達新臺幣30.3億元,全年營收上看新臺幣170~180億元,全球市佔率「坐四望三」,其Molding Choke月產能將近8億顆,超越乾坤成為產能王,這也是國宏團在MLCC、晶片電阻之後,第三個擠入全球前三大被動組件產品,全球市佔估達11%,順利擠入電感產業第一領先群,因為美磊的加入,國巨集團在被動組件的市場終將維持大者恆大的態勢。
  • 預估2021年智慧型手機生產量將達 13.6 億部 全球席次依序為三星...
    打開APP 預估2021年智慧型手機生產量將達 13.6 億部 全球席次依序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 動點科技 Steven L 發表於 2021-01-05 17:03:11
  • 蘋果華為三星三大旗艦拍照對比:拍得最好竟是Ta!
    除了有「科技圈春晚」之稱的蘋果秋季發布會之外,三星Note系列與華為Mate系列都會選擇在這一年之中的黃金時間推出自家旗艦產品。」,而三星介於蘋果和華為之間。,而iPhone 11 Pro Max則稍微小一些位居第二,這樣的結果也與官方公布的數據非常相符(蘋果廣角度數為120°,三星為123°),不過我們注意到華為Mate 30 Pro的廣角度數是三部手機中最小的。
  • 華為扳回一局,4款5G手機全球銷量前十,小米竟無緣
    在Q3季度海外手機出貨量出現了明顯下滑趨勢,歐洲市場逐漸被三星、蘋果和小米瓜分,就連這一次雙11手機銷量都輸給了小米手機!儘管總體銷量出現下滑趨勢,好在華為5G手機還是保持超高競爭力,作為一家老字號的通信巨頭,華為也是完全有能力打造更好的5G手機!
  • 2020年Q3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分析:三星重登榜首 蘋果降至第四(圖)
    原標題:2020年Q3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格局分析:三星重登榜首 蘋果降至第四(圖)   近日,IDC發布全球智慧型手機
  • 華為缺芯三星得利 全球市場份額爭奪戰誰將大獲全勝?
    是的,這樣的說法確實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夠得到印證,就比如說2020年的華為。 華為經過多年的耕耘終於在今年4月份成功的超越了三星,憑藉著21%的市場份額登上了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按照正常的發展,華為應當是越戰越勇的,能夠牢牢地把持著銷量第一的名頭直到下一個挑戰者的出現,一如當年諾基亞取代了摩託羅拉,三星取代了諾基亞。
  • 這個半導體設計龍頭,今年將是從1到N的發展,市佔率將大幅度上升
    韋爾股份:21年將是從1到N的發展,市佔率將大幅度上升韋爾股份併購豪威成為全球領先的CIS廠商,內生外延並舉卡位A股半導體設計第一龍頭。韋爾股份韋成立於2007年,2017年上市。豪威是全球領先的CIS提供商,2019年豪威收入約98億元/14億美元,全球市佔率約為8%,淨利潤約11億元。韋爾股份本部業務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從模擬IC到功率IC再到射頻IC,公司深耕半導體領域加快產業優質資源的有效整合。我們強調韋爾半導體本部設計業務的競爭優勢。
  • ...牽手三安光電布局Micro-LED;蘋果華為等拉動 京東方智慧型手機...
    維信諾發布全球首個可量產屏下攝像解決方案;TCL科技牽手三安光電布局Micro-LED;蘋果華為等拉動 京東方智慧型手機OLED屏全球營收份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