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

龔婷 發表於 2018-03-15 16:06:02

近日,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合作,首次將在光通信、生物成像、雷射雷達(LIDAR)系統中廣泛應用的兩種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和超透鏡結合到了一起,成功地製造出位於MEMS平臺頂層之上的超透鏡。

背景

前不久,筆者剛介紹過美國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科研人員開發的大面積自適應超透鏡(metalens),它有望成為未來的「人造眼」。

超材料和微機電系統(MEMS)兩項技術看似無關,但是科研人員在嘗試將它們結合。例如,美國杜克大學科研人員就結合這兩項技術,設計出了首個具有紅外線發射特性的超穎材料裝置,它不僅能夠顯示出迅速變化的紅外線圖案,還可用於廢熱利用。此外,這種可重構的超穎材料還有望應用於動態紅外線光學隱身鬥篷,以及紅外線範圍內的負折射率介質。

創新

近日,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合作,首次將在光通信、生物成像、雷射雷達(LIDAR)系統中廣泛應用的兩種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和超透鏡結合到了一起,成功地製造出位於MEMS平臺頂層之上的超透鏡。

下圖是集成到MEMS掃描器中的基於超表面的平面透鏡(方片)的近距離視圖。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通過結合高速動態控制和精準波前空間處理的優勢,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這幅圖像由阿貢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中心的光學顯微鏡拍攝。

(圖片來源: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

下圖是集成到MEMS掃描器中的基於超表面的平面透鏡(圓形)的近距離視圖。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通過結合高速動態控制和精準波前空間處理的優勢,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這幅圖像由阿貢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中心的光學顯微鏡拍攝。

(圖片來源: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

阿貢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中心(美國能源部的一個科學用戶設施辦公室)納米製造和裝置小組的負責人 Daniel Lopez、Capasso 以及四位合著者在《 APL Photonics》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基於MEMS技術的動態超表面透鏡」("Dynamic metasurface lens based on MEMS technology." )的論文,描述了相關研究成果。

最終的研究成果是一種新型紅外光線聚焦系統,它集合了這兩項技術的最佳功能,縮小了光學系統的尺寸,可用於無人駕駛汽車和貨車的周圍環境掃描。

技術

超透鏡比現有透鏡更輕更薄,並可以使用與製造計算機晶片同樣的技術製造。與此同時,MEMS 也是由可移動的微型鏡子組成的小型機械裝置。

Daniel Lopez 表示:「這些裝置對於如今的許多技術來說都很關鍵。它們已經遍布各個領域,從激活汽車安全氣囊到智慧型手機的全球定位系統,都可以看到這些裝置的身影。」

在論文中,科研人員描述了他們是如何製造和測試這種新型裝置。這些裝置的直徑是900微米,厚度是10微米(人類頭髮絲的厚度約為50微米)。

在這兩項技術融合的光學系統中,MEMS 鏡子反射掃描光線,然後超透鏡會聚焦這些光線,並且無需額外的光學組件,例如聚焦透鏡。阿貢國家實驗室和哈佛法大學的團隊成功地將兩種技術結合到一起,而不會影響彼此的性能。

最終的目標是,通過使用如今製造電子器件的同樣技術,製造光學系統所有組件:MEMS、光源和基於超表面的光學器件。Lopez 表示:「然後,從根本上說,光學系統可以與信用卡一樣薄。」

目前,在阿貢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中心、SEAS以及哈佛大學納米系統中心(美國國家納米技術協同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的科學家們正在合作進一步開發兩項技術的新型應用。

價值

這些位於MEMS上的透鏡裝置,將會推進LIDAR系統,用於為無人駕駛汽車引路。作為對比,目前的LIDAR系統掃描其緊鄰的障礙物時,直徑只有幾英尺。

Lopez 表示:「你需要特殊的、大型的、笨重的透鏡,而且還需要機械物體來移動它們,這樣會變得緩慢且昂貴。」

Capasso 表示:「這是史上首次成功地將MEMS技術和超透鏡技術相結合,他們的高度兼容的技術實現了這一目標,將為光學系統帶來高速和敏捷,以及前所未有的功能。」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mems傳感器現狀_mems傳感器製作工藝
    打開APP mems傳感器現狀_mems傳感器製作工藝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03:09   mems傳感器研究現狀   1、微機械壓力傳感器   微機械壓力傳感器是最早開始研製的微機械產品,也是微機械技術中最成熟、最早開始產業化的產品。
  • 美研究者實現基於MEMS的可重構超透鏡
    人造的亞波長金屬和/或介電模式使得超表面具有特殊的光學性質,該性質可通過在2D平面上排布納米光學元件來進行調諧,從而模擬常規體光學透鏡的相位分布。在該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雖然超表面研究並不是新技術,但它們往往是靜態的。因此,將超表面安裝在如2D掃描器等靜電驅動MEMS平臺會上開闢新的應用領域,目前這些領域往往正在使用較重的傳統透鏡。
  • 光線傳感器工作原理_光線傳感器的作用
    打開APP 光線傳感器工作原理_光線傳感器的作用 發表於 2019-09-17 10:38:31   光線傳感器工作原理   光線傳感器其實是根據光電效應的原理起作用的。
  • 新型超透鏡:將超表面與液晶技術結合起來
    背景500多年來,人類已經掌握了將玻璃做成透鏡使光線發生折射,然後彎曲或組合這些透鏡,使近距離和遠距離圖像放大以及變清晰的技術。這與玻璃透鏡的方式大致相同,但卻不像玻璃那樣與生俱來地受&34;制約。這項技術在2019年被世界經濟論壇(WEF)評為十大新興技術之一。它表明這些越來越小、越來越清晰的透鏡很快就會出現在照相手機、傳感器、光纖線路以及諸如內窺鏡之類的醫學成像設備中。
  • 哈佛大學成功研發全玻璃、釐米級全光譜超透鏡
    來源:映維網 作者 廣州客超透鏡平面主要通過納米結構聚焦光線,而它有望徹底改變從顯微鏡到照相機,再到傳感器和顯示器的一切。但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透鏡都能做到閃光片般的大小。儘管這種尺寸已經能夠在特定應用中實現出色的效果,但在弱光等透鏡需要大於瞳孔的條件下,我們需要更大的透鏡,比如說虛擬實境應用。現在,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全玻璃、釐米級的可見光譜超透鏡,並可以通過常規晶片生產方法進行製造。這份研究已經發表在《Nano Letters》期刊中。
  • 科學家開發出動態超表面透鏡技術—新聞—科學網
    從數位相機、纖維光學中的高帶寬到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實驗室設備,透鏡技術在各個尺度均取得進展。
  • mems傳感器有啥優點
    打開APP mems傳感器有啥優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21:25   mems傳感器有啥優點   MEMS是指可批量製作的,將微型機構、微型傳感器、微型執行器以及信號處理和控制電路、直至接口、通信和電源等集成於一塊或多塊晶片上的微型器件或系統。
  • 美國研製出可增強光線負折射率超材料
    本報訊 (劉文)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新研究預示著,研究人員能據此研發出功能超強的顯微鏡、計算機甚至隱形鬥篷。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
  • 負折射率超材料實現光線增強
    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
  • 手機光線傳感器是什麼 有什麼作用
    人們的生活也是更加的愜意了,就拿一個小小的手機來說,別看一個小小的手機看起來體積不是很大,但是,手機的內部卻是裝著大大小小數個功能不同的傳感器。就比如說最常見的傳感器之一:加速度傳感器、此外,手機上還配備了陀螺儀、距離傳感器、計步器,更高端一點的手機甚至還配備了氣壓傳感器、能測量氣壓以及溫度傳感器和有害輻射傳感器。下面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手機上最常見的手機光纖傳感器。
  • 半導體mems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
    「C-Q-T」電容傳感理論,專利組合中2個核心發明專利已授權;基於該專利組合的第1代產品可基於1.8V驅動電平穿透200um以上保護介質,在綜合性能上超越第1代Touch ID;基於該專利組合的第2代產品可穿透350um以上保護介質;第3代產品正在研發中,設計指標為450um普通強化玻璃穿透能力。
  • 中波紅外偏振操控超表面功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Miroshnichenko團隊合作,利用超表面對中波紅外光子偏振、相位和色散等維度的獨特操控能力,提出了一種可用於中波紅外偏振探測集成的高效多功能偏振-色散調製超構光子器件,相關成果於9月12日以Mid-Infrared Polarization-Controlled Broadband Achromatic Metadevice為題在線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 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折射作用
    我們都知道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但是什麼是會聚、什麼是發散?為什麼透鏡對光線有這種作用呢,理解這些對我們學習透鏡的有關知識非常重要,下面老師就運用動畫來給大家展示它們的本質!第一步,我們先來回憶前面總結:三稜鏡對光線的折射規律是:它總是將光線向更寬厚的底邊方向偏折!第二步: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 研究人員受跳蛛啟發研發超透鏡 結合高效算法可測量深度距離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SEAS)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緊湊且高效的深度傳感器,可用於微型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小型可穿戴設備、或者輕量級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頭顯。該設備結合了一個多功能、平面超透鏡與一個超高效的算法,可以在單個鏡頭中測量深度。
  • 上海技物所在中波紅外偏振操控超表面功能器件方面取得進展
    透鏡作為最簡單、最常見的光學元件,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拍照手機、專業攝影的數位相機,抑或是用於觀測宇宙起源、天體運行規律的天文望遠鏡,無一例外都需要藉助透鏡來實現其精密而複雜的功能。傳統的光學元件幾乎都是通過機械研磨拋光來實現特殊的曲面構型,其存在體積和重量大、光子調控維度單一、難於集成等問題,尤其對航空航天等對體積、重量更為敏感的領域造成了嚴重製約。
  • mems器件,我國唯一與國外差距較小的晶片領域
    其主要產品有MEMS麥克風,微馬達,mems光學傳感器,MEMS壓力傳感器、MEMS陀螺儀等。現在在電子產品,醫學,汽車和航天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像現在手機中就有數量不等的mems傳感器,iphone4擁有4個mems傳感器,三星note系列旗艦則擁有8個傳感器。像手機的麥克風,攝像頭,加速度計等產品,現在都使用的是mems產品。
  • MIT 實現「超表面」透鏡技術新突破,快速繪製各種光學效果圖案...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光學透鏡是一種曲面透明塑料或玻璃,而顯微鏡,眼鏡和相機等設備都通過它們來聚焦光線。在大部分情況下,透鏡的曲面形狀自數個世紀前的誕生日以來就沒有發生過太大的變化。但在過去十年間,工程師已經開出一種名為「超表面」的超薄材料。超表面可以實現遠遠超過傳統曲面透鏡的光線技術。
  • 創紀錄的超透鏡可能會革新光學技術
    我們許多人每天都在跟透鏡打交道,比如糾正視力的眼鏡或放大鏡中的鏡片即為透鏡。透鏡(英語:lens)是一種將光線聚合或分散的設備,通常是由一片玻璃構成,也有由樹脂或水晶等透明材料製成。現在,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創紀錄的、超薄超透鏡(ultrathin metalens),它使用一系列細小的、相互連接的波導,類似於魚網,以創紀錄的效率將光聚焦在從可見光到紅外的波長範圍內。如圖所示超透鏡的示意圖,它由微小的鈦波導構成,右邊是單個波導的示意圖。
  • 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畫法
    物理知識每天學一點                                     凸透鏡的光路圖中有三條特殊光線
  • MEMS加速度計國產化加劇,智騰微電子率先發力
    隨著國內電子技術發展的成熟,大部分電子元器件製造商開始大力發展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自身技術競爭能力,期望於未來在全球市場大放光彩,同時改善國內傳感器全部靠進口的魔咒。智騰微電子憑藉多年在高端傳感器製造業的經驗,投入大部分精力財力發展國產化mems加速度計製造,填補國內mems加速度計產業不足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