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者實現基於MEMS的可重構超透鏡

2020-11-25 OFweek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和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APL Photonics》期刊發表了題為「Dynamic metasurface lens based on MEMS technology」的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研究人員通過將定製設計的超表面轉移到2D掃描MEMS平臺上,從而創造出極薄的可重構透鏡的操作過程。

人造的亞波長金屬和/或介電模式使得超表面具有特殊的光學性質,該性質可通過在2D平面上排布納米光學元件來進行調諧,從而模擬常規體光學透鏡的相位分布。

在該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雖然超表面研究並不是新技術,但它們往往是靜態的。因此,將超表面安裝在如2D掃描器等靜電驅動MEMS平臺會上開闢新的應用領域,目前這些領域往往正在使用較重的傳統透鏡。

圖為本研究製造透鏡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了盤狀的超表面晶胞(metasurface unit cells)

研究人員開始設計了一種等離子體透鏡,就像圓柱形透鏡一樣,當被單色中紅外光照射(約4.6 μm波長)時,會產生一個線聚焦。這裡的偏振獨立設計晶胞(unit cells)由盤狀的50nm厚的黃金諧振器組成,它們生長在200nm厚的金薄膜頂部400nm厚的二氧化矽層上。由於改變超材料上圓盤的半徑,會改變反射光線的相位,研究人員得以通過在平面透鏡上精心選擇的亞波長直徑的空間分布來創建雙曲線相位分布。用標準光刻技術在絕緣體上矽(SOI)晶圓上製造的0.8 x 0.8 mm超透鏡,能夠以5 mm的焦距將入射光以θ = 45°角聚焦到透鏡表面。

接著,研究人員為了實現動態光控制,將超透鏡剝離並將其轉移到2D MEMS掃描器上,這種掃描器能夠控制透鏡沿著兩個正交軸在± 9°間動態掃描。這是一個可以用來補償離軸入射光,從而修正慧差(comatic aberrations)的應用。

文章指出,對於低角度位移,集成MEMS上透鏡系統(lens-on-MEMS system)並不影響MEMS執行器的機械性能,並可保持聚焦束分布和所測量的半高全寬(FWHM)。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概念驗證的MEMS上超透鏡(metalens-on-a-MEMS)集成可擴展到電磁波譜的可見光部分和其他頻譜部分,用於包括基於MEMS的顯微鏡系統、全息和投影成像、雷射雷達掃描或雷射列印在內的廣泛應用。

圖為在MEMS掃描器上集成圓形的基於超表面的平面透鏡,可實現高速動態控制和精確的波前空間處理(圖片來源: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

但研究人員也設想,通過將這樣成千上萬的超透鏡集成到大型動態可重構的MEMS微鏡上,同時對每個超透鏡進行單獨2D控制,就能創造一種具有獨特光學控制和操作能力的、新型可重構的快速數字空間光調製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研究人員甚至希望通過將單一超表面晶胞(metasurface unit cells)整合到更複雜的基於懸臂的MEMS設計中,使超透鏡本身能重構。

相關焦點

  • 美研究人員將超表面安裝在2D掃描器等靜電驅動MEMS平臺
    導讀: 這種概念驗證的MEMS上超透鏡(metalens-on-a-MEMS)集成可擴展到電磁波譜的可見光部分和其他頻譜部分,用於包括基於MEMS的顯微鏡系統、全息和投影成像、雷射雷達掃描或雷射列印在內的廣泛應用。
  • 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
    MEMS平臺頂層之上的超透鏡。 下圖是集成到MEMS掃描器中的基於超表面的平面透鏡(方片)的近距離視圖。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通過結合高速動態控制和精準波前空間處理的優勢,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這幅圖像由阿貢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中心的光學顯微鏡拍攝。
  • 新型超透鏡:將超表面與液晶技術結合起來
    ,使它們變得「可重構」,從而更加有用。到目前為止,一旦玻璃透鏡被塑造成剛性曲面,就只能以一種方式彎曲光線,除非與其他透鏡組合或者通過物理方式移動它。」超透鏡改變了這一點,因為它允許通過控制光線的相位、幅度和偏振來設計波前。
  • 基於NETFPGA的可重構科學計算平臺
    在基於FPGA的可重構高性能計算的研究領域,國內主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少數幾所大學的相關教授在研究FPGA可重構計算的結構和算法,國內的FPGA可重構計算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國際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尚無通用成品運算平臺,國內主要研究現狀比較見下表。
  • 創世紀:鏡頭革命,從超構表面到超構透鏡
    超構透鏡可以分辨被亞波長距離分隔的納米級特徵,並提供高達170倍的放大倍率,其圖像質量可與最先進的商業目標相媲美,此外超構透鏡還可以廣泛應用於基於雷射的顯微鏡、成像和光譜學。2020年 | 新型超構透鏡:超構表面+液晶近日,哈佛大學Capasso教授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Giuseppe Strangi教授以及義大利卡拉布裡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將納米結構超構表面與液晶技術結合起來,將超構透鏡的研究又推進了一步——使它們變得「可重構」而更加有用,這有望革新光學技術。
  • 半導體mems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
    打開APP 半導體mems企業有哪些_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 發表於 2018-04-08 11:08:28   國內十大半導體mems企業排行榜——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   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屬於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與中科院聲學所、北京郵電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致力於電聲領域前沿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
  • 從超構表面到超構透鏡
    研究團隊基於等離子超構表面設計製造並演示了兩個具有釐米級焦距的平面透鏡和一個角度為β= 0.5°的軸鏡。即使在高數值孔徑(NA)下也沒有單色像差,實驗結果與使用偶極模型的分析計算非常吻合。將納米結構超構表面與液晶技術結合起來,將超構透鏡的研究又推進了一步——使它們變得「可重構」而更加有用,這有望革新光學技術。
  • 深圳先進院等在超振蕩波束與聲學超透鏡研究中取得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以Ultrasonic super-oscillation wave-packets with an acoustic meta-lens(《基於超振蕩波束的聲學超透鏡》)為題於7月30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波在傳播過程中會伴隨衍射現象,即波遇到障礙物時,部分會繞至障礙物後並繼續向前傳播。
  • memsstar 推出新一代微機電系統 (MEMS) 蝕刻與沉積設備
    為眾多半導體與微機電系統 (MEMS) 廠商提供所需的解決方案,蝕刻與沉積設備及技術的領先供應商,memsstar Limited今日推出用於生產微機電系統 (MEMS)的蝕刻與沉積工藝工具 ORBIS™ 平臺。
  • 創紀錄的超透鏡可能會革新光學技術
    傳統的光學透鏡通過玻璃等的厚度變化來調節入射光相位實現聚焦的,這樣的透鏡體積大、笨重、而且只能將光聚焦在有限的幾個波長上。隨著光學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光學透鏡難以滿足如大規模集成、器件小型化、功能多樣化等要求。為此科技人員開發出了超透鏡(英語:metalens)。
  • 科學網—準直透鏡實現LED高效照明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子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近期設計出用於實現LED高效準直照明的透鏡。
  • 儀表今日看點:超透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基因檢測再上新臺階
    1月10日消息,超透鏡的研究近日取得重大突破。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團隊(SEAS)宣布他們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了首個能夠以高解析度將包括白光在內的整個可見光光譜聚焦於一點的超透鏡。今日的儀器儀表行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下面一起來了解詳情。
  • 慧智微電子彭洋洋博士:5G可重構射頻前端技術創新與應用|直播預告
    射頻前端模塊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A、濾波器、低噪聲放大器LNA、開關等元器件組成,是行動裝置實現信號在不同頻率下的收發和無線通信的核心模塊。射頻前端模塊是連接通信收發晶片和天線的必經之路,其性能直接決定著移動終端設備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信號強度、通信穩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標,是保證終端用戶通信體驗的重要保障。
  • 中科院設計出準直透鏡 實現LED高效照明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子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近期設計出用於實現LED高效準直照明的透鏡,可以把LED發出光線的80%聚焦成5米半徑的圓柱,傳出距離光源200米的路面。近日,國際光電領域權威雜誌《雷射世界》的主編John Wallace在LED OPTICS(LED光學)專欄上,對這一新的設計方法進行了專題報導。
  • 科學家開發出動態超表面透鏡技術—新聞—科學網
    從數位相機、纖維光學中的高帶寬到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實驗室設備,透鏡技術在各個尺度均取得進展。
  • 現代工學院李濤研究組在超透鏡成像獲得重要進展:密集...
    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最新成果揭示日珥奧秘近日,現代工學院李濤教授研究組報導了他們在超透鏡(Superlens)研究方面的重要進展。他們通過級聯的直波導和彎曲波導陣列來模擬正折射率和負折射率材料,實現了亞波長的自成像功能。
  • mems傳感器現狀_mems傳感器製作工藝
    打開APP mems傳感器現狀_mems傳感器製作工藝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03:09   mems傳感器研究現狀   1、微機械壓力傳感器   微機械壓力傳感器是最早開始研製的微機械產品,也是微機械技術中最成熟、最早開始產業化的產品。
  • Plasmon Nanojet:超透鏡將光擠入納米空間
    藝術家對超透鏡的構想是將雷射束壓縮為更易於控制的低波長圖片來源:Daria Sokol / MIPT新聞辦公室等離子納米射流:物理學家實現了對等離激元亞波長聚焦的有效機制。俄羅斯和丹麥的研究人員首次對等離激元納米射流進行了實驗觀察。
  • memsstar談MEMS刻蝕與沉積工藝的挑戰
    魯 冰 (《電子產品世界》記者)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3615.htm  不久前,MEMS蝕刻和表面塗層方面的領先企業memsstar
  • 第四代照明光源:準直透鏡實現LED高效照明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信息光子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近期設計出用於實現LED高效準直照明的透鏡。近日,國際光電領域權威雜誌《雷射世界》的主編JohnWallace在LEDOPTICS(LED光學)專欄上,對這一新的設計方法進行了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