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相當於五歲小孩的智商,當一隻烏鴉死亡時,其它烏鴉就會聚集到它遺體周圍,並發出很大的噪音。科學家認為,這些「噪音」其實給予倖存的烏鴉們生存下去的「口號」,類似勵志宣言。
大象是群居動物,一隻大象死亡後,別的大象會一起用象牙卷土將遺體掩埋。象群甚至會在來年再來到這裡,類似懷念和祭祀的行為。
俗話說世界萬物都有靈性,動物們或許和我們的語言不通,但是它們對於伴侶,和子女的生命同樣看重。「烏鴉反哺、羊羔跪乳」說明動物都知道感恩、孝敬的道理,可惜我們有些人活的不如動物。
現在是網絡資訊時代,每個人都可以相對自由發言,由此出現很多「鍵盤俠」、「槓精」和「噴子」,他們不分析事情的真相,也不看起因結果,遇到事情看到話題,不管是非對錯上來就是噴,就是反社會大眾價值觀而行之。他們沒有同情心、同理心,對於同類的受傷不屑一顧,不負責任的言語如利劍一樣,傷害別人,自己也沒有得利。
不要再拿「莫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的話蒙蔽自己,這句話的本意是沒有經歷他們的苦楚,我們不要妄下斷言,並不是說要我們不要善良。
善良和懦弱是兩回事,善良是品德,懦弱是缺點。不與人爭、少詆毀別人是一種負責任的品德;而懦弱,是明知道是非黑白但是不敢面對,不敢說話,這反而是缺點。
在生物鏈上人類是高級動物,但是不代表每一個人都品格「高級」,這個高級與財富無關。與個人修養有關,我覺得每個人在發表言論的時候都應該三思再說話,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應該內心慈悲善良。
誠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別人也很難左右,但是如果我們擁有善良包容的情懷去看待我們自己和動物們,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可以變得更優秀一些?烏鴉和大象都會憐憫自己的同類,我們為何不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呢?
只要人人都有愛,社會會更加和諧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