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數據的秘密:牛市中散戶為什麼會虧錢?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少數派投資

作者: 王煜東

隨著股指持續上行,牛市論調再度甚囂塵上。在多數人眼中,牛市是發大財的機遇,躺著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於是砸鍋賣鐵也要趕緊入場搶錢。

看似暴利的背後,卻是冷冰冰的現實:

多數人在牛市中並不能賺到錢,熱氣騰騰的喧囂繁華,卻往往成為了「大魚吃小魚」的財富再分配。

在牛市中,散戶為什麼還會虧錢?

近日,清華、復旦幾位學者在一篇名為在金融泡沫和衝擊中的財富再分配》的報告中,以上交所交易數據為依據,詳細闡述了這一問題。基於上交所4000多萬個帳戶的個人持有量及每日交易基數,實現了對滬市投資者全樣本、細顆粒度的全覆蓋。

誰賺走了牛市的錢?

交易帳戶分為三類:家庭、機構、公司(含交叉持股及其他,如「國家隊」),按市值份額看,公司佔有64%的份額,機構11%、家庭25%。其中,公司帳戶份額雖高,但交易量很少。

2014年7月1日到2015年6月12日,家庭帳戶累計流入1.1萬億元人民幣,機構、企業帳戶分別累計流入資金為800億、-1300億元,家庭帳戶是牛市的主要支撐。

而公司帳戶則在牛市高位先於家庭帳戶減倉、表現為持續流出,產業資本及時兌現、獲利豐厚。這啟示我們要重視產業資本行為的潛在信號。

對於家庭帳戶,又分為4組:0-50萬(WG1)、50-300萬(WG2)、300-1000萬(WG3)、1000萬以上(WG4)。它們初始財富量相似,但帳戶數量差異很大,佔比分別為85%、12.5%、2%、0.5%。

這意味著,少數人控制大部分股市財富。

14-15年,WG1-WG4四組累計收益分別為-2500億、-420億、440億、2540億,最低85%的家庭初始帳戶價值損失28%,最高0.5%家庭的收益卻達到了31%。

同時,WG4組佔家庭部門財富的份額從26%提升到32%,而覆蓋85%帳戶數量的WG1組的份額卻從29%下降到22%。

這說明,牛市期間財富從散戶手中轉移到了富裕家庭。

正如格雷厄姆所言,「牛市是普通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由此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下文我們用數據來說明。

啟示1

大戶主導牛市行情,散戶死於搶反彈

一般而言,大家會認為,牛市的最後一棒會由中小散戶來承接,當大媽們也衝向股市時,往往牛市就快結束了。

但是,從交易所數據來看,牛市期間反而是大戶(WG4)在主導行情演繹。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機構、企業帳戶的增量資金也都是很有限的,只有家庭帳戶在持續買入。

截止2015年6月12日(牛市頂峰),四組家庭帳戶從小到大累計流入股市的資金分別為-1280億、2800億、2820億、7090億元,代表中小散戶的WG1組反而是在流出。

這說明在牛市中,中小散戶並不是簡單地急吼吼追漲,而是一直在猶豫、乃至錯失上漲機會,收益明顯跑輸。

與此相反,高峰過後,6月12到8月26日兩個月時間,上證綜指從5166點跌到2927點,四組的調整流量分別為3280億、1170億、-790億、-3650億元。

代表富裕家庭的WG4組快速離場,而中小散戶卻在逆勢博反彈。

這與我們的直觀感覺相悖,中小散戶並非簡單死於追漲,而是過早減倉、過早抄底,導致收益大幅跑輸。

啟示2

中小散戶的虧損

是機構、大戶的主要收益來源

在指數絕對漲幅有限的情況下,市場往往陷入存量博弈困境,此時機構、大戶們賺到的錢往往來自於散戶的虧損。

我們以不同類型投資者對個股的周成交量除以該股可交易的股份數,反映該類投資的交易特徵,可以發現如下規律:

1.大戶(WG4)與最底層的兩組的交易呈現顯著負相關,相關係數分別為-0.27、-0.26;

2.機構基金經理與排名倒數三名的家庭群體之間的交易相關性分別為-0.26、-0.28、-0.26,而與大戶(WG4)的交易相關性在統計上是不顯著的-0.03。

這意味著,大戶(WG4)與機構投資者往往與中小散戶逆向操作,而大戶(WG4)與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相關度不高。

既然是逆向而行,必有對錯之分,博弈雙方的地位顯然是不平等的。

數據顯示,大戶(WG4)每周流入一隻股票的資金增加一倍標準差,則預測下周的回報率將會提高0.44%,底層家庭(WG1)僅為-0.48%。該差距在牛市階段得到強化,達到市場平淡期(12年1月到14年6月)的4倍以上。

牛市期間,大戶的信息、資源優勢更好發揮了作用,博弈中明顯佔優。

啟示3

大戶偏好押注短期反轉

能更好捕捉公司基本面變化

另外,1000萬以上組的大戶選股能力優於50萬以下組的中小散戶,具體表現為如下幾點:

1. 股市繁榮期,1000萬以上組的貝塔係數顯著提升,主動暴露市場風險,而50萬以下組卻在遠離高貝塔公司。而在蕭條期,1000萬以上組退出高貝塔股票,而50萬以下組卻提升明顯;

2. 繁榮期,1000萬以上組是大盤股、價值股、可融資股票的淨買家,而50萬以下組在淨賣出。

3. 從周資金流入看,1000萬以上組更多押注於短期反轉(流入與此前收益率負相關)。而其餘3組都在追逐短期股票收益(流入與此前收益率正相關);

4. 即便疊加上貝塔、市值、帳面市值比、是否為融資標的4個因子,1000萬以上組的資金流入對未來股票回報仍有顯著的正向意義。這說明,1000萬以上組更好的選股能力不能簡單用上述可觀察的公司標籤特徵來解釋。同時,該優勢在市場高波動階段進一步擴大。

5. 公告前1000萬以上組資金流入與公告期股票累積收益率有明顯正向關係,而50萬以下組卻是負相關。這意味著,1000萬以上組更好地捕捉到了公司基本面變化。

總結

綜上所述,對於牛市期間的交易對手行為特徵,我們總結如下:

1. 大戶而非中小散戶是牛市的主導力量,他們的風格偏好決定牛市演繹方向。

2. 中小散戶往往在上漲中過度悲觀,下跌時過度樂觀,死於抄底,而非追漲。

3. 機構、大戶行為模式與中小散戶表現出明顯逆向,且具備信息資源優勢。

4. 大戶資金偏好大盤股、價值股,傾向於押注短期反轉個股,且能較好捕捉上市公司基本面變化。

5. 重視產業資本行為的潛在信號價值。

相關焦點

  • 去中心化交易所將在下一個牛市中誕生巨頭
    在每一個牛市,都會快速的爆發出數字交易所黑馬,上一個牛市特別的爆發生長出幣安,只用半年時間,成長為交易所巨頭,進入交易所一級序列。今天,對比公開數據,火幣沉澱資金超過87億美金,可見一線交易所絕非等閒之輩。而新的牛市,如果新進闖入企業權益通證,那這個規模會放大至少十倍以上量級,甚至以後未來的百倍、千倍、萬倍,數字資產交易會逐漸取代傳統的股票交易。
  • 熊市虧得慘,牛市不賺錢,散戶到底錯在哪裡?(代本專欄序)
    也許您會說,大牛市,閉著眼睛都能賺錢呢!是的,可是,那時候沒錢沒知識的我,就這樣錯過了!而現在,我認為,當初我就算有錢有知識,也未必能賺到錢,因而不能算作「白白」,反而可以說是「有幸」錯過了……據數據統計,2007年牛市中,散戶的賺錢情況並不理想。
  • 著名經濟學家朱寧:牛市已到,但散戶在今後6-12月裡更容易虧錢
    來源:德林社來源:騰訊財經牛市是不是真的來了?散戶如何避免牛市虧損厄運?註冊制改革會給中小企業及投資者帶來怎樣的影響?散戶投資創業板時如何規避風險?爆款基金要不要追?這些當下的投資熱點問題,都在直播中一一得到解答。
  • 中國股市:股市中傾家蕩產的比比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進入?
    中國股市:股市中傾家蕩產的比比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進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每位股票投資者應該都聽過這句話,開戶時,券商經理都會向投資者宣貫股市的風險,股市有風險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投資需謹慎的忠告並沒有多少人真正遵守,跟風交易,融資槓桿的交易思路大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遵循?
  • 散戶註定只能虧錢?瞬間清醒
    為什麼?以免它把自己吃掉。但在股市中卻不同,大部分人買股票都喜歡買有莊股,說有莊股拉猛,能漲得快,最好是強莊。草原上的羊吃什麼?吃草。它會選擇去有狼的地方嗎?狼是非常強壯的。絕對不是。這是股票人的自我定位上的錯誤,你本來就是一隻羊,吃草就行了,這個草就是找個業績良好的股,在合適的價格下把它買下來,然後每年等紅利發股升值。
  • 牛市才是天坑!巨震當前 這三件事至關重要!
    根據學術科普平臺VoxChina的數據,從2014到2015年,在大牛市與股災期間,中國居民面對的財富不平等現象反而在加劇:在這一時期的活躍交易中,股票市場前0.5%的家庭獲得了收益,最低的85%的家庭損失慘重,高達2500億人民幣。 通過上交所,我們獲得了約4000萬帳戶的詳細持有量和交易記錄。
  • 散戶言道:還不是要當韭菜,為什麼這麼說?
    散戶言道:還不是要當韭菜,為什麼這麼說本年度最熱調侃當屬「2020什麼也沒做,光見證歷史了」。2020年初,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席捲世界。與100年前人們的恐懼和束手無策相比,100年後的人們尚能用科技的高度築起防火牆。
  • 調整比特幣單位或會成為開啟牛市的鑰匙
    儘管褒貶不一,但是時不時會在各類媒體中看到一些關於「比特幣」的新聞。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都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比特幣會價值 1 萬多美元,大約 7 萬人民幣左右。對於比特幣究竟是不是值這麼多錢,並不是本文要討論的,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當我們在使用中文討論比特幣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用「個」來當作比特幣的量詞,而這往往是造成很多誤解的來源。
  • 新手買股票,如何不虧錢?
    但為什麼我還是會建議你,在有時間、精力和有閒錢的前提下,參與權益類投資呢?因為從長期來看,權益類投資,收益遠遠超過現金、債權和商品類的投資,所以,想要讓財富穩健上升的,股票是你始終繞不開的投資品。特別是在牛市,股市越上漲,吸引進來的新股民就越多,往往這個時候,你很容易買在牛市高點,買得太貴了。
  • 比特幣價格時隔三年再創歷史新高,什麼是本輪牛市的基礎?
    根據Coin Metrics的數據,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的正相關性仍然強於0.4以上。隨著市場進入新的牛市周期,不少投資者擔憂比特幣會重複2017年底的走勢。在2017年12月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後,比特幣的價格曾在短短兩個月內迅速跌至5947.40美元。
  • A股復盤記:大片冰川,一撮火焰,結構性牛市?還是結構性股災?
    有人說這是「結構性牛市",你看滬指已經3500了,也有網友說是「結構性股災」,散戶的票跌成狗。 剛剛,我大致分析了今天的A股盤面,整體來看,目前市場還在延續「基金抱團取暖」的單邊行情,而且這種單邊行情交一個月之前更加明顯,甚至愈演愈烈。全天來看,剔除停牌的,今日參與交易的股票共4153隻,其中784隻是紅色收盤,佔比19%;綠色收盤的有3317隻。
  • 本輪比特幣牛市原因是什麼?
    11月以來,灰度信託等海外投資機構持續釋放加持比特幣的消息,比特幣也距離突破2017年12月的高點越來越近,市場上關於這輪牛市的定義則是機構牛,相較於過去兩次牛市來講更加穩定。然而在比特幣價格狂歡期間,市場情緒似乎並不高,與以往兩次牛市相比存在巨大反差,甚至有網友調侃這次牛市是「餅哥」一個人的寂寞。
  • 股市中是散戶和莊家之間的博弈?動真格散戶將會成為莊家的提款機
    4、不喜歡空倉很多散戶都不喜歡空倉,不管股市行情如何,只要帳戶上有錢,就總想進點股票。實際上,在股市中真正能夠賺錢的投資者都是非常重視輕倉或空倉的,在股市中能夠學會休息,就等於成功了一半。等散戶們加倉完,莊家再製造一波大的下跌走勢,散戶們還能不能堅定持有,這就很難說了。3、散戶被套牢,莊家離場,股價會一直波瀾不驚按照題設所說,如果散戶們團結一致,要跟莊家死扛到底,那麼莊家也沒轍,玩不過只能跑。但是,由於股價遭到莊家打壓,再加上莊家離場,股價會一直處于波瀾不驚的狀態。
  • 失落的囤幣黨,持續升溫的DeFi生態,以太坊仍是未來牛市的發動機
    在這個過程當中,大部分人似乎沒有從312大風暴中還沒有醒來,老韭菜們都害怕了。等到清醒之時,市場已經成為山寨幣的狂歡牛市。不僅錯過了流動性挖礦、也錯過了預言機、錯過了整個DeFi生態,從COMP到BAL到YFI,從LINK到NEST到BAND。一些幣圈新韭菜的做法則完全不同,初生牛犢不怕虎,追熱點,偏愛冒險,敢於梭哈,一些先知先覺的人已經從這波山寨市牛中賺到了不少錢。
  • 配資平臺牛市「跑路」的秘密 交易軟體有貓膩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線下配資公司客戶絡繹不絕,而近期爆出的配資平臺卻頻頻「跑路」,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經過記者調查,發現原因出在交易軟體上,配資平臺「寶牛e配」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交易軟體只能用公司提供的資產管理交易系統。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類線上配資平臺可能並非真正的配資公司,其交易軟體可能是模擬軟體。
  • 假如現在是牛市 和2017年的牛市有什麼不同?
    牛市的判斷依據價格;時間;短期的牛市: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斷創出本時間內新高。 長期的牛市:不斷創出歷史新高。長期的牛市一定是有短期的牛市構成。現在是確認的短期牛市,正在構建長期牛市不論是從2018年11月還是從2020年3月起始計算,現在都已經是牛市,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創出新高。比特幣周線走勢時間標示圖什麼時候確認是長期牛市?
  • 牛市的邏輯:三級火箭推進理論
    今天我們就簡單說一下牛市的邏輯,開宗明義,目前牛市的邏輯還沒有完全確立。本文不會給你展示多少了新增地址、google搜索btc的關鍵詞、或者貪婪恐懼指數,這些數據有用,但是並不是最關鍵的。本文提出一種新穎的市場觀察方法,命名為三級火箭推進理論。這個理論就像晶片製造的摩爾定律一樣只是一個經驗理論,並不是嚴格的數理論證。
  • 數據顯示:加密貨幣交易所持有BTC下降,大量資金流入鯨魚手中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火星一線文 | 梁雨山火星財經APP一線1月11日報導,根據CryptoQuant數據,近一年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比特幣持有量持續下降。上圖顯示,在2020年3月中旬的流動性危機期間,加密貨幣交易所錢包中持有比特幣達300萬峰值,當時1枚比特幣價格暴跌至4000美元以下。
  • 《China Daily》頭版頭條:宜信怎麼看牛市?
    牛市來了,然後呢?」 買一份7月14日的《China Daily》日報,或是瀏覽China Daily公眾號,可以看到頭版頭條中,宜信財富董事總經理、資本市場負責人、產品策略負責人王浩宇接受《China Daily》的專訪時,對於牛市的最新見解。
  • 2020牛市殺手大盤點
    也許,綿延十年多的牛市在這一年就將宣告壽終正寢,而原因卻未必是來自遙遠的中東——美股市場不顧一切地狂飆突進,持續走高,讓華爾街上許多人為之喝彩,但同時也讓緊張感爬上了這些人的心頭——大盤越是上漲,他們就越擔心牛市行將結束。事實上,類似眼下美伊關係突然緊張之類的地緣政治麻煩在華爾街長長的2020年擔心清單上也只不過是其中一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