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國家實驗室,9省份大比拼;這個行業中,全球逾10萬工人感染;科學家找到了藏在大腦裡的「瞌睡蟲」

2020-09-05 科技新聞聯播

衝擊國家實驗室,9省份大比拼!誰將勝出?

投資20億,邀請19位院士「問診把脈」。近日,河南省籌建黃河實驗室的消息廣受關注。該實驗室預計年內掛牌,河南省省長親自「掛帥」擔任理事長,旨在為衝刺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與此同時,河南省還計劃籌建同級別的嵩山實驗室。

不過,衝擊國家實驗室,河南只能算是後來者。自2017年起,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安徽、四川等多個省市紛紛投入重金、聘請學術「大腕」,甚至領導親自「掛帥」,為布局國家實驗室躍躍欲試。目前,我國共有20個已建、試點和在籌國家實驗室。

全球所有人或能使用同一種疫苗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對27000多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遺傳序列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該病毒變異位點有限,這表明全球各國人民或可使用同一種新冠疫苗。這一最新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為表徵新冠病毒自疫情暴發以來發生了哪些變化,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WRAIR)摩根·羅蘭領導的研究團隊將來自84個國家/地區的樣本的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了對比,並對變異進行了梳理。分析表明,跨新冠病毒基因組多樣性有限:只有11個位點顯示具有大於5%的多態性。迄今為止,新冠病毒基因組的進化主要是隨機過程,而非適應性選擇。

我國科學家找到了藏在大腦裡的「瞌睡蟲」

春困夏乏秋打盹,人類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狀態中度過。當困意襲來,假如你還不能放下手頭的工作,需要強打精神,此時人體睡眠穩態調節系統就會發揮作用。那麼如何通過調節睡眠穩態系統讓人在清醒與睡眠之間自由切換呢?科學家們在大腦的基底前腦區裡找到了讓人產生困意的「瞌睡蟲」。

9月4日,《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基底前腦區穀氨酸能神經元參與睡眠穩態因子腺苷的動態調控》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利用新型遺傳編碼的腺苷探針,發現基底前腦區的穀氨酸能神經元對於睡眠壓力的積累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進一步揭示了睡眠穩態調控的神經環路機制,為探索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參考。

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這個行業中,全球逾10萬工人感染

德國最大肉聯廠近2000人確診、美國逾4萬名肉廠工人感染……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多國食品加工廠,尤其是肉類工廠,淪為病毒肆虐的「重災區」,引發廣泛關注。從肉聯廠到海鮮加工廠,從泡菜廠到甜品工廠,新冠病毒在這些地方大規模肆虐。

目前,英國政府已對食品製造業發布了安全工作規則,包括要求員工在可能情況下維持兩米距離。德國政府也宣布了肉類行業的一系列改革,包括禁止屠宰場聘僱外包員工,並對違反勞動法規的企業處以3萬歐元罰款。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報告也建議,放慢生產速度,在工人間設置隔離屏幕,每個人都戴口罩,自我隔離者有工資補償。

全球十大科技富豪一夜損失440億美元

美東時間9月3日,美股創下6月份以來最大跌幅,其中損失最大的是亞馬遜CEO貝索斯,其身價暴跌90億美元。貝索斯前妻斯科特身價也下跌了32億美元,就在前一日她剛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女性。此外,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價暴跌85億美元,比爾·蓋茨資產縮水29億美元,扎克伯格損失42億美元,馬雲則損失16億美元。

航天育種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

近日,在甘肅蘭州召開的草業航天育種專題研討會上,經過神舟三號飛船搭載選育的中天1號紫花苜蓿草種備受關注。航天育種在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建設等諸多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培育的小麥、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園藝作物新品種累計種植推廣面積超過240萬公頃,增產糧食約13億公斤。據估算,航天育種創造直接經濟規模超過2000億元。

與常規地面輻射育種突變相比,航天搭載空間誘變產生的突變材料具有成活率高、變異頻率高、突變幅度大、穩定性強、育種周期短等優勢。育種專家們藉助載人航天工程提供的平臺,利用特殊的空間環境培育出農作物新產品,極大提升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科技部發函支持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9月4日,科技部網站公開發布「關於支持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函」。科技部函復湖北省人民政府:支持武漢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強化技術研發和創新應用,促進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強政策和機制創新,營造有利於人工智慧發展的良好生態。
科技部還表示,將積極配合湖北省推進武漢試驗區建設,協調研究解決相關政策問題,加強工作指導和資源對接,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和政策措施並予以推廣。建立監測評估機制,跟蹤評估試驗區建設進展情況,根據評估結果給予激勵和支持。

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發布

4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今年全國共有12位教師入選,比往年多出兩人,這是因為考慮到抗疫特殊情況,增加了2個高校附屬醫院優秀教師名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教授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等榜上有名。

美國學校開學面臨電腦荒

美媒調查發現,美國各地學校在籌備筆記本電腦和其他網絡學習設備時,面臨長達數月的短缺和延誤。聯想、惠普和戴爾已經通知學區,他們還缺近500萬臺筆記本電腦。美媒稱,川普政府對中國供應商的制裁加劇了電腦短缺。

來源:中國新聞網、人民網、澎湃新聞、科學網、中國科技網等

相關焦點

  • 衝擊國家實驗室,9省份大比拼!誰將勝出?
    近日,河南省籌建黃河實驗室的消息廣受關注。該實驗室預計年內掛牌,河南省省長親自「掛帥」擔任理事長,旨在為衝刺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與此同時,河南省還計劃籌建同級別的嵩山實驗室。不過,衝擊國家實驗室,河南只能算是後來者。
  • 我國科學家找到了藏在大腦裡的「瞌睡蟲」
    科學家們在大腦的基底前腦區裡找到了讓人產生困意的「瞌睡蟲」。9月4日凌晨2點,《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基底前腦區穀氨酸能神經元參與睡眠穩態因子腺苷的動態調控》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利用新型遺傳編碼的腺苷探針,發現基底前腦區的穀氨酸能神經元對於睡眠壓力的積累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進一步揭示了睡眠穩態調控的神經環路機制,為探索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參考。
  •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找到藏在大腦裡的「瞌睡蟲」
    春困夏乏秋打盹,人類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狀態中度過。當困意襲來,假如你還不能放下手頭的工作,需要強打精神,此時人體睡眠穩態調節系統就會發揮作用。那麼如何通過調節睡眠穩態系統讓人在清醒與睡眠之間自由切換呢?科學家們在大腦的基底前腦區裡找到了讓人產生困意的「瞌睡蟲」。
  • 數讀12月2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確診逾60萬例 累計逾6474萬例 美國...
    中國以外新增確診病例逾62.6萬例,累計確診病例逾6465萬例,累計死亡病例逾149.2萬例。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20萬例 單日新增死亡病例創新高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3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4270305例,累計死亡279334例。
  • 科學家找到了10秒內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
    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縮短檢測時間。訓練有素的狗可以嗅出疾病特有的氣味,已經在芬蘭赫爾辛基機場部署。在實驗室條件下,一隻狗需要大約10秒的時間來進行測試,它幾乎可以100%地識別新冠病毒。這些狗將在赫爾辛基的機場 「工作」,對乘客進行檢查,而這個項目可能比用傳統手段對每個過關的人進行檢測更便宜。芬蘭是歐洲第一個在機場試點新冠病毒嗅探犬測試的國家,但其他國家已經實施了類似的大規模測試項目。ET、Kossi、Miina和Valo這四隻狗在周三「找到了新工作」。它們的職責是嗅出經過赫爾辛基機場的COVID-19患者。
  • 科學家新識別月球上逾10.9萬個撞擊坑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科學家們通過機器學習方法,在月球表面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9萬個撞擊坑。據該論文介紹,撞擊坑分布在月表的大部分區域。然而,識別撞擊坑數量的人工和自動方法在計算精確總數時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比如,自動識別方法一般很難發現不規則或退化的撞擊坑。
  • 【抗擊疫情】全球逾70萬人死於新冠!新冠可直接感染人中樞系統...
    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5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已追蹤同航班的密切接觸者145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 新疆遼寧疫情快速發展勢頭被有效控制 國家衛生健康委5日表示,7月中下旬以來,新疆烏魯木齊和遼寧大連相繼發生了聚集性疫情。目前,兩個地方疫情快速發展的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控和救治包括溯源等工作都在有序推進中。
  • 孫悟空的兩種瞌睡蟲法力有什麼不同
    瞌睡蟲是什麼?是一種爬在臉上就能讓你熟睡過去的蟲子,跟現實生活中的麻醉劑差不多。不過瞌睡蟲肯定沒有麻醉劑毒副作用大,它對大腦沒有影響,用的時候也不用考慮劑量的多少,只要有這種東西就行。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在跟敵人的作戰中,曾多次運用到瞌睡蟲。
  • 早讀:疫情時代的航空業新榜單——新巨頭隱現,10萬工人失業
    之前的其他榜單,譬如Defense News全球防務企業100強,引用的數據是企業前一年的業績收入。而《財富》的榜單中數據是「實時」的,基本截至今年7月31日,因此,這份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也反映了新冠病毒大流行時期的全球經濟冷暖。
  • 全球新冠死亡逾125萬例 印度確診人數超850萬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新冠死亡逾125萬例 印度確診人數超850萬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電 綜合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疫情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7日16時33分(北京時間23時33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達49106931例,其中死亡病例為
  • 科學家體內藏著什麼秘密?愛因斯坦大腦被盜,愛迪生卻被取走這個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發展,而在發展過程中,世界各地出現了很多為人類世界做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們。面對這些科學家,我們本應深深銘記著他們,敬仰著他們的,但是,卻有人對這些科學家「大不敬」。
  • 新疆大排查,2天17人感染!回國航班增加!這個國家動物感染!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7月18日5時38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超1392萬例,死亡超59.3萬例。目前,全球已有美國、巴西和印度三個國家的確診病例破百萬。美國確診超362萬,白宮發言人堅稱學校要複課,「科學不應該擋道」。但加州已出臺秋季入學新規,學校所在縣若在疫情監測名單上將關閉。
  • 科學家們在冰凍環境中找到的10大神奇發現
    但寒冷和冰層的力量可不僅於此,因為地球上有不少地方常年保持在極度寒冷的狀態之下,例如南極和北極,以及其它一些高海拔的環境中,它們長久以來都處於低溫環境下,因此將一些擁有悠久歷史的事物保存了下來。在今天的文章裡,我們就要和你介紹,科學家們在冰凍環境中找到的10大神奇發現。
  • 2020年前9月越航預計損失逾10萬億越盾
    近日,越南國家航空公司(Vietnam Airlines)公布了2020年前9月經營業績。  疫情爆發之後,越航為維持生產經營活動立即採取強有力措施應對疫情影響,2020年前9月越航營業收入累計接近24萬億越盾,相當於2019年全年計劃的41.7%。
  • 《最強大腦》迎中日腦力競技 史上最強實力比拼
    》上周終於引爆萬眾期待的國際PK賽,這場中德腦力競技更是以2.306的收視率直接衝擊第二季《最強大腦》的收視新高。選拔賽中兩人沉著應對,勢均力敵,直逼心算極限!強強聯手,他們為中國的榮譽而戰!  日本隊:spec大集合!  Spec——擁有特殊能力的人。日本戰隊就是由一個個spec組成!他們擁有超凡能力,他們挑戰人類極限!
  • 數讀12月21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確診超52萬例 累計逾7763萬例 美國...
    海外網12月22日電 Worldometer網站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2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7633704例,累計死亡病例1707482例;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526768例,新增死亡病例8874例。
  • 全球新冠確診日增創新高 巴西累計確診逾100萬例
    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20日8時33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863萬例,累計死亡超45.9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18日全球新增病例是疫情暴發以來最高,病毒仍在迅速傳播;巴西累計確診超過100萬例;歐洲多國聚集性感染頻發;中東疫情反覆,伊朗一方艙醫院重啟;澳研究顯示,監測汙水中病毒有助預防疫情二次暴發。
  • 他在B肝病毒感染研究「迷宮」中找到了「門」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發布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報告病例數第一的乙類傳染病。日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藉其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
  • 孫大聖慣用的瞌睡蟲是否真實存在?
    那這個瞌睡蟲這詞兒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這種蟲子是真實存在的嗎?最早的時候兒瞌睡蟲三個字兒,按照《西遊記》裡面設定,瞌睡蟲應該是一種寄生蟲,不過這種蟲子不咬人,它就是寄生,而且還能被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