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養生(深度好文)

2021-01-15 微時區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依靠動物的血生存,野馬是它們的目標。

但很多奔跑得非常厲害的野馬,居然都拿這種蝙蝠沒辦法。

動物學家研究後發現,其實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並不足以令野馬死去。野馬死亡真正的原因在於自身的暴怒。

原來,大多數野馬被咬後,會急於擺脫蝙蝠而不斷狂奔,最後往往勞累致死。

唏噓之餘,卻猛然驚覺:野馬對蝙蝠的態度,不正如我們遭遇困境時的模樣嗎?

若淡然視之,挺過了坎坷,最多留下幾個小包,日子久了甚至連小包也會淡去;

若惱羞成怒,「生活中的蝙蝠」不僅會讓你摔個鼻青臉腫,更有甚者還會要了你的命。

《黃帝內經》中講:「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會狀態不佳,多數和情緒有關。

情緒不好,用再多的護膚品都留不住年輕的容顏;用再好的保健品都難保身體的康健。

01

別讓壞情緒,趕走好心情

《情緒革命》一書中說:「情緒生病比身體生病更可怕。」

深以為然。

還記得那個像海綿寶寶一樣燦爛微笑的金馬獎影后——馬思純嗎?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她坦言自己在長期服用控制情緒的藥物,而這個藥物容易讓身體發胖。

嘉賓起初不以為意道,「那就別吃唄」,但馬思純接下來的話卻讓人格外心疼:

「不能不吃,需要靠吃藥來控制情緒。」

當情緒最糟糕的時候,她會感到很無助,腿會發軟,從床到房門口僅僅幾步之遙都不停地喘氣。

為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她只能依賴藥物,為此3天內胖了8斤。

馬思純無奈地笑笑說:「這種(情緒差)和胖比起來,還是胖比較好。」

情緒於身體而言是一種能量,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心裡的正能量降低了,外面的負面情緒就進來了。

而一旦被負面情緒牽著走,又怎麼能看到前方的風和日麗呢?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便是如此。

天生多愁善感的她,遇事總往悲處想,愛發脾氣,好吃醋,情緒低落是常態,最終抑鬱而終。

人有七情六慾不假,喜怒哀,嗔痴念,都是人之常情。

但若任由情緒肆意泛濫,只會落得個日漸消沉、萎靡不振的下場。

正如和田秀樹在書中所說的:

「人有情緒再正常不過,但是如果不會控制,那就只能淪為情緒動物。」

命運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人活在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低谷期。

但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此時的谷底未嘗不是彼時的谷峰。

不論悲喜,我們都該視之為正常現象,淡然處之,從容面對。

因為身體就像我們心靈的記事本,裡面藏滿了過往所有或悲傷、或歡喜的記憶和故事。

遇到快樂的事情,一顆心也是敞開的,整個人都會處在美好的境遇裡;而當悲傷佔領了心的丘壑,整顆心就是封閉的,遲早一天會走火入魔。

唯有從壞心情中解脫出來,放下玻璃心,你才能擁有長久的自得和歡愉。

02

穩定的情緒,

才是最好的養生

人生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敵人,不是生老病死,不是貧困潦倒,而是情緒不佳。

養生,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

抖音上有這麼一位「吃貨奶奶」,同齡人拿穩筷子都難,她卻有著年輕人都自嘆不如的好胃口。

99歲的她喜吃辣、愛零食、喝燒酒,每天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在想吃什麼東西。

孫女帶她去做美甲、學跳舞、玩遊戲、學化妝、敷面膜……她一概來者不拒。

儘管吃貨奶奶已經年歲近百、滿頭銀髮,但整個人看上去仍精神矍鑠,神採奕奕。

別人向她請教長壽的秘訣,她卻說:「心態決定一切。有些事,吃一頓解決不了的,那就吃兩頓解決。」

就連孫女也說,奶奶心寬,生氣從來不隔夜,像小孩子一樣,簡單純粹、童真自由。

「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了。

很多人遇到快樂的事情心情會大好,連帶著整個人看上去都容光煥發。

可一旦遇到委屈、悲傷、壓力,就會把負面的情緒堆積在身體裡,長此以往,身體就會不堪重負。

待到情緒爆發之時,理智消失,言行失控,不止傷人而且傷己。

人生不如意事八九,若執著於那八九,則心思鬱結,千路萬路都難相通。

而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則事事如意。

很多惹得我們情緒波動的事情,回過頭來看,都是小事。

學會與不愉快的情緒達成和解,儘量讓自己處在輕鬆、愉悅的生活環境中,才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03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方能控制好人生

古人常說,「鬱郁於心。」

人生的境界,說到底還是心靈的境界。

若心胸放寬一點,恩怨看淡一點,為人糊塗一點,則人生大有可為。

那些個凡事都要爭個對錯、辯個高低的,最後受傷害的只會是自己。

當你覺得情緒難以自控時,不妨試試下面這幾個方法吧!

深呼吸,給自己30秒的冷靜期

人在憤怒時,大腦會一片空白,不僅智商會歸零,情緒還難以自控。

深呼吸可以幫助我們平復燥怒的心情,緩解一些負面情緒。

大腦爭取到了一定的思考時間,人才不會做出衝動的事情。

改變面部表情,多微笑

情緒不佳時,人的面部會驟然改變,或眉頭緊鎖,或雙目緊蹙。

身體接收到這樣的信號,就會四面築起高高的城牆,不讓任何人靠近。

所以,即便心情不悅,也要學會自我暗示,為了雞零狗碎的事讓自己愁容滿面,真的非常不值得。

多想想可能會發生的最壞的結果

古人常說:「竭澤而漁」。意思是做事不能只顧眼前,不計後果。

一個人做事太衝動,往往不但事情得不到解決,還極有可能愈演愈糟。

遇事多想想最壞的結果,給自己留條後路,沒有壞處。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轉移注意力

一旦心情不好時,感覺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

這時候儘量讓自己忙碌起來,轉移注意力,別總想著悲傷的事。

當你全身心投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前一刻的煩惱也就拋之九霄雲外了。

出去走走,和可靠的朋友談心

情緒不佳時,人大多喜歡窩在房間裡,獨自憂傷惆悵。

殊不知,平時溫馨的臥室此刻卻像是牢籠一般,不僅困住了人,也捆綁住了思緒,人就越容易胡思亂想。

這時候,喊上一兩個靠譜的朋友,出去散散心,喝喝酒,眼睛看到的地方大了,心也會跟著開闊起來。

很多時候,所謂人生灰暗,也許是那天沒擠上公交車,辛苦一月的全勤獎丟了;

外面忙了一天回來,家裡還有一堆家務等著你收拾,老公卻在沙發「葛優躺」;

加了一周的班趕出來的方案,老闆不是這裡不行、就是那裡不滿意……

有時,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可能惹得心頭不快。

可就像趙樸初大師說的: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既然錯過了昨天的那枝花,又怎能再錯過今朝的這壺茶!

如果可以的話,讓開心的時間再多些吧,總比困在抱怨和憤怒裡要好上千倍、萬倍。

我們來到這世上,無非是為了愛可愛之人,賞悅目之景,食美味佳餚,聽悅耳小曲。

可千萬別因為一顆小疤,壞了整顆碩梨啊!

相關焦點

  • 好情緒才是最好的養生方,生氣讓所有養生都徒勞
    當我們每天在糾結吃什麼東西才最養生的時候,卻忘記了,好情緒才是最好的養生方。「怒喜思悲恐,肝心脾肺腎」,中醫說情緒對應五臟,並對這些產生影響,所以,情緒不好所有養生都是徒勞。
  • 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太多人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養生上,但這種想法是單純地把身體看作一個機器,忘記了身、心甚至身、心、靈一體。 有一位突患肺癌晚期的女士,婚後她一直都跟公婆住在一起。 雖然丈夫一家對她還不錯,但她非常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空間,跟丈夫提過幾次想搬出公婆的家都遭拒絕。
  • 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
    ——詹姆斯·艾倫欲成大器者,謹記以下八律,深度好文)①覺人之詐,不憤於言所謂覺人之詐,不憤於言就是說當我們察覺出別人的狡詐之處時,不要在言語中表現自己的不滿。懂得用理性,用公正平和的態度對待極端和不公正。②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所謂受人之侮,不動於色就是說當我們受到別人的侮辱時,表情上並不表現出憤怒的情緒。
  • 生命之花(深度好文)
    生命之花(深度好文)佛曰:只有內心的平靜才能讓靈魂得以附體,讓真正的生命之花得以綻放生命之花(深度好文)佛家曾注重修禪,所謂的修禪就是禪定他曾經說過一段話:,遇到任何壞事情,要穩定,要安靜,不要著急,一個人活在地球上,他的價值不用賺錢多少衡量,而看是否為人類做點事情。我們如何才能心水之水,如何才能做到內心的平靜,佛家把心靈平靜的過程稱做修行,修行的方法可因人而定,無論用何種方法修行,只要能夠達到心境平靜安寧精神世界即可,而修行以戒、定、慧、為主。
  • 自愈,是世間最好的養生
    後來,工作的忙碌撫平了不安的情緒,精神的充實緩和了內心的焦慮,時間的推移治癒了所有,而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 人到中年,十有九難,所有的劫難,都需自渡,所有的傷痕,也要自愈。 40歲以後,最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爭取,最好的養生是治癒好自己的內心。
  • 一個人的魅力體現在:寬闊的胸襟,控制情緒能力,懂得幽默,忍耐
    大氣是一個人待人做事的風範、態度,而大度是一個人做人處世的氣質、氣度。古人說「大度集群朋。「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身邊必然會有很多知心朋友。對人,對友能」求同存異「是為大度,不以自己的行為標準要求別人,交友的標準只是事業上的志同道合。大度也能表現在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尤其是能夠聽取與自己意見先左的意見。
  •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蠢(深度好文)
    改變自己是神,改變別人是蠢(深度好文) 在不懂你的人眼裡,
  • 重啟(深度好文)
    01情緒重啟有人說:「人,是情緒的產物。」焦慮、衝動、厭煩、憤怒......都是人性的本能。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工作不順,連夜加班趕出來的方案,修改了無數次,最終被領導斃掉,於是你一怒之下辭了職。
  • 閱讀是最好的英語啟蒙(深度好文)
    畢竟,聽說只是一種溝通技能,而閱讀觸及到心靈,改造的是思維方式,塑造的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在家庭英語啟蒙的過程中,最常見的情況是,孩子掌握簡單的聽說技能是不難的,但是閱讀的進步相對來說,就比較緩慢了,一直無法進行自主閱讀,更不用說深入閱讀了。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詞彙量太少,看不懂,慢慢就失去了興趣。
  • 情緒穩定對一個成年人有多重要
    職場中,面對任何人,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不穩定,即使面前是條康莊大道,我們也得挖個坑把自己埋了。03情緒不穩定還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很多身體的疾病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不良情緒是使人致病的一大「元兇」。
  •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這是典型的捧殺,女性要警惕
    這是對「女性」的捧殺,把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捧得高高的,讓很多女性感到驕傲、自豪,然後心甘情願的為男人付出,洗衣做飯,家務全包,任勞任怨,而且還不能有情緒,不然就說:「妻子的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 請把最好的情緒,留給最親的人
    我們做得最錯的一件事,就是把好脾氣留給外人,把壞脾氣留給家人。不知不覺,半生已過,趁現在明白還不算太晚,以後,請把最好的情緒,留給最親的人。因為一點點苦悶就肆意對家人發洩自己不良情緒的人,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傷的往往都是最愛你的人。我們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把最好的脾氣都留給了外人,卻把最糟糕的自己,都留給了親人一個情緒不穩的伴侶,傷害的不僅是愛人還有子女,也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婚姻觀。
  • 深度好文: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
    大家好,我是小編椰子帶你去閱讀,2018年5月2號小編為你推薦,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誰不希望跟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給自己一種自信,也能給別人一種自信,從而更好的激發潛能!微笑是我們生活中一枝永不湖零的花,只要我們用聖潔的心靈去澆灌它,它就會水遠微笑在人間微笑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人人都可以微笑著面對生活。
  • 用實踐證明,父母情緒穩定,對孩子有多重要
    等他情緒穩定下來之後,我問他是剛才怎麼了。 他說那道題怎麼都算不出來,他明明已經很努力了。 我對他說:一份卷子,有做不出的題,很正常啊。學霸也不是每次都100分的。 我又徵求他的意見說:要不咱先不寫,先去姥姥家?
  • 最好的養生方式,其實是管理情緒(建議收藏)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生活越來越忙,情緒也變得越來越敏感。而且,情緒對身體健康也產生著很大的影響,有調查顯示:夫妻之間經常出現情緒問題的人,死亡率比常人高一倍;親子關係不健康導致的情緒問題,會讓死亡率增加50%。你所有的焦慮、壓抑、憤怒、悲傷,都會弱化你的免疫系統,總有一天,變成失眠、頭痛、胃病甚至癌症來傷害你。
  • 後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深度好文)
    記住下面十句話,每一點都十分樸實、具體,建議珍藏好,對每一個人都十分有用! 1 後半生,請學會沉默 有時候,被人誤解,不想爭辯,所以我們選擇沉默。
  • 《墨菲定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的確,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一個人發脾氣或生悶氣會致使人體器官受損,甚至危及生命。生氣還會傷腦失神,因為人在發怒時心理狀態失常,造成情緒高度緊張,失去理智。在這種心理狀態和不良的情緒之下,不但會損傷身體,還會讓自己的精神面貌也越來越差,生活狀態也越來越不理想。
  • (深度好文)
    文/飛魚生活的美好,來自生命的芬芳。人生不是欲取欲求,自然花開花謝,生活有舍有得。成長有剝奪有增添。就讓那些委屈的淚水;茫然的取捨;失敗的迷茫;離散的失落;苦澀的回憶,隨風飄散。心存善念,方得始終;心有平常,笑看悲歡;問心無愧,踏實自然;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 從「情志致病」看《黃帝內經》養生智慧,教你5點情緒養生法
    ~每周二更新~現代醫學認為精神情緒因素是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經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就提出了"情志致病"的說法。請看雪梨教你的5點情緒養生建議:1. 心態要平和"喜則氣緩"、"過喜傷心",意思是心氣動則精神渙散,興奮過度會引起心悸、失眠等症狀。適度歡喜的情緒能夠促進大腦多巴胺的分泌,可以保持人體的健康,使機體得以修復。但歡喜太過,則會損傷心氣。
  • 深度好文——你長得好像一個人
    小妹喝下那碗湯的時候,就知道那是自己的鴿子,但是柱子的廚藝太好了。後來他每天假裝去找鴿子,其實就是去蹭吃蹭喝。慢慢的她喜歡上了柱子,每天假裝在等鴿子,其實是在等柱子對她動心」「最後她等到了」老頭看著老太太問:「我的故事怎麼樣?」來太太說:「我聽的都饞了。」老頭笑了,說:「那我再給你講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