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年考研複習的學生來說。已經到了開始好好複習寫作的環節了。
我也在暑假的時候,結束了一個班的寫作的授課。
也在今天,結束了另外一個強化段的寫作的授課。
我在所有的課堂上,講解地核心的理念大概可以概括如下:
寫作就是不犯錯。先得分,再高分。
可能是因為,自己說地還不夠透徹,或者是因為自己說地次數並不夠多。
依舊有很多很多的學生,會直接間接的問到我各種各樣關於寫作複習的問題。
其中,絕大多數,都集中在「模版」,「要不要背範文」,「現階段要不要開始練習真題了?」等吧。
我一一的進行一下簡單的解釋。
關於模版,是被妖魔化地最嚴重的。
一方面,學生很喜歡模版,因為,所有人都有一種想要走捷徑的想法。
如果只需要背誦一篇模版,上考場之後,直接不需要思考,就寫上去,然後,還能夠得分,豈不是萬事大吉。
但是,這個其實,就是拼一個概率的問題。
萬一老師蒙對了,萬一你剛好背會了,那麼這兩種可怕地極低的概率的事件,結合到一起,就會有一個非常理想的結果。
但是,這種概率,其實和一個人一輩子被雷劈中兩次的概率是一樣的。
其實,所有想要走捷徑的人,最終都會發現,這是一條死路。
真正的捷徑只有一條,那就是不走彎路。
另外一種學生,就是過度地將模版妖魔化。說某某老師說,只要使用模版就一定不給分,就給絕對的低分。
其實,要麼就是這個老師並不懂考研寫作,要麼,就是這個老師所說的,作為學生的你,只聽了自己想要聽的那一部分內容。
其實,本質上,我們是所有人都是不聽勸的。我們在基因上,生理上,只是喜歡,聽那些自己認同的東西。
畢竟,認知的舒適區,才是真正的溫柔鄉。
我先說一下,什麼樣的文章會得0分。
1、偏題。2、用別的語言寫。
偏題很容易的。對於,只背誦模版的學生來說。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只背誦了一篇文章,所以,根本不審題,題目中的要求,什麼也不看,直接寫自己會的那些內容。自然無法:包含內容要點。
用別的語言寫,也是會得0分的。有些學生,覺得自己很聰明,個別單詞實在不會寫了,就用拼音寫。哈哈,以為我們閱卷的時候,看不出來。事實上,你不會因為一兩個單詞不會寫,就得很低的分數的,但是,如果用了拼音,我們完全有理由直接給0分的。因為這個是大綱要求的。
所以,上考場上,君子不自欺了。哪怕用最簡單的語言寫,只要內容完成,只要沒有錯誤,其實都是能夠得到一半的分數的。
所以。關於模版呢,其實是一種思路的總結而已。
為什麼有些人使用模版會得低分呢?
很簡單啊,他寫得錯誤太令人髮指了啊!!!
基本上沒有幾個句子是正確的啊。
背誦的模版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是,自己填寫的地方,全都是錯誤的啊。
我們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給分啊。
而且,和題目也幾乎沒有關係啊。
所以,我給所有聽過我課的學生都說。
寫作,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句子是正確的。
簡單句就很好。能夠寫對是關鍵。
寫作啊,莫裝逼,莫裝逼,裝逼一定會被劈的。
所以,模版可不可以使用呢?可以。但是,前提是,你讀懂題目,你背誦的句子是和文章題目有關的。
所有的題目,其實都是一個完成任務的過程。
所以題目中要求的越多,其實,我們寫起來就越容易,就是將題目中要求的東西,寫下來就好了。
然後,再解釋一個問題。就是圖畫或者圖表中的,主題詞不會寫,會不會直接給一個近乎0分的分數啊。
我直接告訴你,不會!!!
0分,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請放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們的氣質,其實並不具備得0分的潛質!
但是,的確會對分數有影響。
2010年,考研經典考題:文化火鍋既美味,又營養。
很多孩子,不會寫火鍋,於是乎,誕生了各種鍋。包括pan啊,甚至還有guo啊。
很多孩子,就會覺得完了。
但是,那一年教育部閱卷的時候,就明確表示了。只要和鍋有一點點關係都可以。一點點哦,哪怕一點點哦……都不會扣分。
因為,那一年考題,核心的關鍵是,文化融合cultural integration. 這個不會,影響要比鍋大多了。
但是,也不會是致命的。
所以,主題詞不會就不會了。放過自己吧。
當你,放過自己的時候,也就別奢望自己作文,能夠得一個非常牛的分數了。
可以得一個合理的分數,什麼是合理的分數呢,50%到60%的分數。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關於要不要背範文這個問題。
其實,很尷尬的。因為,如果背會了,是一定有用的。
但是,絕大多數人,是背不會的。
我不能給你們一個無法操作的建議……那個是不靠譜的。
就比如說,考研怎麼才能分數高呢?我說單詞量至少7000以上……
似乎沒有錯誤。但是,沒有達成的途徑,其實,這個建議,就和「多喝水」一樣,並沒有任何意義的。
對於優秀的範文啊,將裡面的你自己喜歡的功能句,整理出來,自己記憶一下,才是最有用的。
因為,每一篇文章,其實,都是那些固定的功能句,然後有序的結合起來,最後形成一整篇文章的。
我打個比方吧。
對於圖畫作文來說,對於圖表作文來說,包括對於我們的書信作文來說,「建議」功能,基本上是絕對逃不過的。
那麼建議功能的表達,最常見的就是:
1、sb should do sth. 2、it is necessary for sb to do sth.3、if it is possible, could you please do me a favour to do sth?
句式也多樣了。
內容也完整了。
你還要我怎樣?
我再舉一個例子。其實,當我們提建議的時候,直接從宏觀,中觀,以及微觀,三個角度思考,就足夠了。
政府層面,大眾層面,以及個人層面。
那麼關於個人層面應該幹什麼呢?我以前也在想一些個性化的表達。直到有一天……我不小心看到了一句話。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s could fail to achieve their goal unless there is a will to enforce it.
哇塞,原來,還可以這麼寫啊。我就寫出了。
Without ironclad implementation, I would like to say one bitter fact that the measures mentioned above could fail to achieve their goal.
任何建議之後,這句話,又哪裡有任何的不妥呢?
以上,便是今日隨意的分享。願,對大家有所幫助吧。
其實,今天的內容,是我在一個操場的角落,坐在花臺邊上。周邊,都是一群在軍訓的年輕人們。
我將電腦放在腿上,將自己衛衣的帽子戴起來,只露出自己的雙手……害怕被蚊子咬到……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我胡亂地寫完了,今天的內容……
還回復了一下,自己早起群裡面,孩子們的問題……
嗯,真是一個美麗的,還有蚊子的傍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