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開發出計算機用純磁振子集成電路,所需能量比CMOS晶片少10倍

2020-11-25 電子工程專輯

凱澤斯勞滕工業大學(TUK)和維也納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構造了一個基本電路,利用磁控管代替電子來傳遞信息,從而構成了計算機電路的基本構建塊。根據《自然電子》中描述的研究成果,「強磁半加法器」僅需要三根納米線,並且比最新的計算機晶片所需的能量要少得多。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物理學家正在為追求更小,更節能的計算樹立一個裡程碑:他們開發了一種集成電路,使用磁性材料和磁振子來傳輸二進位數據,1和0構成了當今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的基礎。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新電路極小,採用簡化的2D設計,所需能量比當今使用CMOS技術的最先進計算機晶片少10倍左右。雖然當前的磁振子配置不如CMOS快,但現在可以進一步探索成功的演示用於其他應用程式,例如量子或神經形態計算。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成功的合作

該原型起初獲得了安德裡·楚馬克(Andrii Chumak)的歐洲研究委員會(ERC)啟動資助金,並通過與TUK的助理教授(Jun-Prof)Philipp Pirro博士,以及目前在維也納大學擔任博士後的Wang Qi博士密切合作,四年努力終於結晶。 Chumak在TUK開始工作,現在領導維也納大學的研究小組。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Chumak說:「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設法完成了幾年前計劃的工作,而且效果甚至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 當他第一次提出磁振電路時,他的設計非常複雜。他歸功於該論文的主要作者Wang,使該設計「至少好100倍」。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Chumak說:「我們看到磁控電路可以和CMOS一樣好,但是如果想實施產業化,這可能還不夠。我認為,尺寸必須至少小100倍,而且還要快得多。但是這種電路為二進位數據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例如在非常低的溫度下進行量子電磁學計算。」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皮羅(Pirro)補充說:「我們也有興趣將其電路改造成受大腦功能啟發的神經形態大型計算機。」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怎麼運行的?

納米電路組件的尺寸小於一微米,比人的頭髮還要細,即使在顯微鏡下也幾乎看不見。它包含由磁性材料製成的三根納米線,稱為釔釔鐵石榴石。導線彼此之間精確地關係定位,以創建兩個「定向耦合器」,引導磁振子穿過導線。磁振子是自旋波的量子-看起來就像石頭扔進池塘後,水表面的漣漪一樣,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波是由固態材料在量子水平上的磁序扭曲形成的。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找出最佳的納米線長度和間距,才能得到所需的結果。TUK的Wang主要從事該項目的研究,他說:「這是第三或第四設計。」 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片描述了具有可見原子結構的定向耦合器。自旋波從一根納米線導管跳到另一根納米線,此時導管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來源:尼爾斯·保羅·貝特(Niels Paul Bethe)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在兩個線非常靠近的第一個耦合器中,自旋波被分成兩半。一半進入第二個耦合器,在第二個耦合器中,它們在導線之間來回跳躍。根據振幅,波將離開頂線或底線,分別對應於二進位「 1」或「 0」。由於該電路包含兩個將兩個信息流加在一起的定向耦合器,因此形成了「半加法器」,這是計算機晶片中最通用的組件之一。數以百萬計的這些電路可以組合起來進行越來越複雜的計算和功能。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Pirro說:「通常的計算機通常需要數百個組件和14個電晶體,而在這裡只需要三根納米線,一個自旋波和非線性物理學。」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未來的應用

Pirro目前正在協作研究中心「 Spin + X」框架內,領導著TUK的自旋電子學計算方向,他現在將探索使用magnon電路進行神經形態計算,這種電路處理數據的方式不是二進位的,而是更像人腦。自旋波更適合更複雜的系統,並且具有攜帶更多信息的潛力,因為它們具有兩個參數-振幅(即波高)和相位(即波角)。在當前的演示中,該團隊沒有使用phase作為變量,以使其易於進行二進位數據處理。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如果這種器件可以與CMOS競爭,即使不使用基于波方法的全功率,那麼我們可以確信,在某些情況下,使用自旋波的全功率方案可以比CMOS更高效」,Pirro說。「當然,最終目標是將CMOS和磁性技術的優勢結合在一起。」Pw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純磁振子集成電路
    純磁振子集成電路描述了具有可見由德國凱撒斯勞滕大學(TUK)和維也納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構造了一個基本電路,利用磁控管代替電子來傳遞信息,從而構成了計算機電路的基本構建塊。《自然電子》中描述的"強磁半加法器"僅需要三根納米線,並且比最新的計算機晶片所需的能量要少得多。
  • 什麼叫集成電路_集成電路晶片種類及作用
    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收錄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電晶體可提高几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 半導體、晶片、集成電路、無塵車間具體釋義及區別
    複合時釋放出的能量變成電磁輻射(發光)或晶格的熱振動能量(發熱)。在一定溫度下,電子-空穴對的產生和複合同時存在並達到動態平衡,此時半導體具有一定的載流子密度,從而具有一定的電阻率。溫度升高時,將產生更多的電子-空穴對,載流子密度增加,電阻率減小。無晶格缺陷的純淨半導體的電阻率較大,實際應用不多。
  • 集成電路的分類及應用特點及優勢介紹
    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矽的集成電路。
  • cmos和ccd的區別 cmos和ccd如何區分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縮寫,指的是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用的一種技術或用這種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而常見的感光元件還有CCD,cmos和ccd的區別在哪裡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集成電路的定義、特點及分類介紹
    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號「N」等)表示。集成電路特點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產。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收錄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
  • 未來的計算機長什麼模樣?有生命會呼吸的生物計算機你見過嗎?
    這種計算機的體積相對較小、耗電少、運算效率高、存儲能量大,能在生化環境下甚至能在有機體中進行工作,並能將其內在的分子和外部環境進行轉換。在現實生活中,廣泛的被應用在醫療診治、遺傳追蹤以及生物工程上。隨著新技術的層出不窮,晶片技術的不斷發展,物理對晶片的限制性將會被打破。
  • 集成電路晶片維修中使用鋼網植錫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集成電路是把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Q)、二極體(D)、電阻(R)、電容(C)和電感(L)等元器件及布線互相連接在一起,通過特殊的工藝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矽晶片或其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成為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
  • 歐盟啟動「洞察力」項目開發III-V 納米基CMOS系統晶片
    (原標題:歐盟啟動「洞察力」項目開發III-V 納米基CMOS系統晶片)
  • 矽基集成電路會被終結嗎?
    為提高性能,人們不斷地按照這個規律提高單個晶片上矽電晶體的數量。幾十年來微晶片技術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工藝極限,今天,英特爾的第三代處理器已經用上了22納米工藝。 與集成電路主要不同的是用光子而不是電子作為數據的載體,其傳輸速度快,信息量大。已經製造出一些PICs的器件,成功地用於光通訊,特別是光纖通訊上。但是,由於PICs也是採用光刻技術製造,因此也會遇到器件的臨界尺寸問題。另一個被科學家較為看好的途徑是採用碳納米管 (CNT Carbon Nanotube)來取代矽。
  • 計算的極限——黑洞計算機
    文/心宿二計算機是很多科幻作品中少不了的元素,但是描寫計算機原理的卻不多。《黑客帝國》裡的電腦使用了人類作為能量來源。《銀河系漫遊指南》裡面提到地球是一臺用來計算的超級電腦。《三體》中的超級電腦是基於質子構造出的智子。那麼,假使未來真的有一臺達到理論計算極限的終極計算機,它到底會是什麼樣的?
  • 統治半導體行業半個世紀的CMOS,要被新的電晶體替代?
    >CMOS又稱為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是一種集成電路的設計工藝。1962年,美國RCA公司研製出MOS場效應電晶體。次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術,如今,95%以上的集成電路晶片都是基於CMOS工藝。基於CMOS工藝的晶片製造,需要在晶圓上完成硼元素和磷元素的擴散,進而摻雜製成PMOS元件和NMOS元件,最後得到滿足要求的電路。
  • 10倍國際水平?「超速」的模數混合加速晶片
    也就是說,在同樣面積同樣功耗的情況下,模數混合AI加速晶片可以實現10倍算力提升,使得AI晶片可以更廣泛的應用在IOT領域,尤其是都功耗或者成本比較敏感的領域,促使無處不在的AI成為可能性。高通全球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沈勁曾表示,目前,市場所需的AI晶片是「高能效」,但行業水平僅僅處於高算力階段。
  • 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晶片的微細加工詳解
    微流控晶片的加工技術起源於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晶片的微細加工,但它又不同於以矽材料二維和淺深度加工為主的集成電路晶片加工技術。近來,作為微流控晶片基礎的晶片材料和加工技術的研究已受到許多發達國家的重視。
  • 為什麼說不能用投集成電路的邏輯來投光晶片
    近兩年來,半導體投資已成為投資圈的一大熱點,從大的領域來分,半導體產業可以分為集成電路(約佔80%)、光晶片(約佔10%)、分立器件(約佔6%)和非光傳感晶片(約佔4%)四個領域。在這四個領域裡,光晶片是近兩年來增速最快的領域(如下圖所示,因疫情影響,可能整體增速會有所調整);同時也是目前國產化率相對來說最低的領域之一。
  • 首款生物能量晶片誕生:高中生就懂了
    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細胞維持生命活動的直接能量來源,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卻首次用這種生物能量來驅動晶片。他們將一個傳統的固態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集成電路同一個帶有ATP供電離子泵的人工脂質雙層膜結合在了一起。
  • 分子計算機的運算過程是蛋白質分子與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作用過程
    生物分子組成的計算機具備能在生化環境下,甚至在生物有機體中運行,並能以其它分子形式與外部環境交換。因此它將在醫療診治、遺傳追蹤和仿生工程中發揮無法替代的作用。分子晶片體積可比現在的晶片大大減小,而效率大大提高, 分子計算機完成一項運算,所需的時間僅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維速度快100萬倍。
  • cmos帶隙基準電壓源設計
    帶隙是導帶的最低點和價帶的最高點的能量之差。帶隙的主要作用是在集成電路中提供穩定的參考電壓或參考電流,這就要求基準對電源電壓的變化和溫度的變化不敏感。   帶隙基準技術基本原理   基準電壓源已成為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幾乎所有數字模擬系統中不可缺少的基本電路模塊。基準電壓源可廣泛應用於高精度比較器、A/D和D/A轉換器、隨機動態存儲器、快閃記憶體以及系統集成晶片中。
  • 沙子的逆襲——從二氧化矽到晶片
    ,以及其他以前使用液壓、氣動或機械控制的應用第一批集成電路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為了響應軍方對用於飛彈控制系統的小型化電子產品的需求而誕生的,當時,電晶體和印刷電路板是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常見的印刷電路板,即PCB雖然電晶體使許多新的電子應用成為可能,但工程師們仍然無法製造出足夠小的封裝,以滿足複雜的控制系統和手持式可編程計算器等複雜設備所需的大量元件和電路
  •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但中國對於矽光子技術研發方面人才和資金的大規模投入,使得發展程度上不至晚於美國 10 年之久。 中國在矽光子領域的積累好比是十年磨一劍。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