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光環效應的困擾?

2020-12-01 中證網

   書名:《光環效應:商業認知思維的九大陷阱》

  作者:[美]羅森維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上世紀90年代,IT企業思科曾經是華爾街的寵兒,2000年3月思科以5500億美元市值超越微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無論財經類暢銷書還是各家媒體,對思科讚譽有加,其CEO約翰·錢伯斯也被譽為「天才CEO」。2000年9月,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之後,思科神話破滅,對思科的解讀立馬轉向:高頻收購被質疑,思科企業文化被認為是妄自尊大,「天才CEO」更是被指責為不懂經營。

  羅森維在其所著的《光環效應:商業認知思維的九大陷阱》書中指出,在社會和商業領域,人們的認知不可避免地受到光環效應影響,在光環效應情況下,我們往往放棄自己的思考,從而遭遇嚴重的投資損失。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戰略及國際管理教授羅森維認為,人們對於商業的種種看法、觀點甚至經過精心梳理分析得出的結論,尤其是關於卓越的企業、大公司、市值快速增長公司的成功奧秘,以及陷入危機、衰退、市值迅速跌落的公司的失敗教訓,很大程度上都是不準確的,往往是「事後諸葛」式的原因分析。

  在社會和商業領域,人們的認知很難避免受到光環效應的認知傾向的影響。光環效應很大程度上是有用的,比如,當我們在外旅行而無法判斷哪家餐館好時,往往會選擇在本地光顧過的同一連鎖餐飲企業;許多用人單位在選錄新職工時,會傾向於選擇優秀員工的母校畢業生。

  但問題是在光環效應產生作用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放棄了自己的思考。當我們慣於相信財務績效數據,並想當然地相信數據較佳的企業擁有的各項優勢,據此推斷股價抬升,這一系列的評估和判斷就很可能是錯誤的,有可能帶來嚴重的投資損失。

  書中援引已故的領導力研究專家、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教授詹姆斯·邁因德爾的話,商業圖書和報導基於業績對優秀管理者和公司提出的分析,揭示出的優秀領導力的內涵,如清晰的目標、高效的溝通、準確的判斷等,其實是高層管理者、大公司的共同特徵,只要觀察者足夠細心,總會找到支撐這些特徵判斷的現實依據,從而為良好業績提供佐證。

  但幾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研發、銷售等業務脫節,管理者與員工存在心理距離,某些員工對客戶的尊重程度不高等問題;而高層管理者通常會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戰略、資本運作、人力資本領域,這完全可以被解讀為脫離業務一線。如果某個企業效益不好,這些問題也就很容易成為失敗的合理解釋。

  究竟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是一家好公司?本書分析了企業文化、顧客導向的光環,指出商業報導和研究常常錯誤地將關聯性與因果性混為一談。也就是說,因為公司業績良好,然後發現這家公司重視比如員工培訓,就推斷這是公司取得良好業績的關鍵,這種推斷方法顯然是有問題的。要擺脫光環效應,正確衡量員工培訓、高管培訓對於公司業績的影響,在選取公司樣本時,應當注重隨機性,並將培訓總開支、人均培訓天數、培訓機會覆蓋範圍與業績範圍、增幅及持久性進行對照。

  書中也談到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一些研究者曾以數據證明,企業社會責任會帶來更好的業績。作者認為「可能良好的環保記錄、產品安全性高、社會投資的確能幫助提升業績,但也有可能情況正好相反,因為成功企業在社會責任上能進行更多投資」。也就是說,按照通常邏輯,我們也可以認為,業績更好的公司,才有足夠多的資金用來履行社會責任。

  無論管理者還是投資者,都需要擺脫流行的商業報導和研究所製造的一種假象,那就是符合卓越標準的企業可以長盛不衰。實際上,根據經濟學家的研究,證實從1971年-1980年業績優秀的美國頂尖公司(回報率達39%),在1989年後回報率降至21%。作者解釋說,在市場環境中,由於「模仿、競爭、徵收的侵蝕性作用」,高利潤總會下降。書中指出投資者尤其容易陷入好公司長盛不衰的假象,錯誤地認為企業只要遵循簡單準則就能取得優良業績,從而建立起不切實際的投資回報預期。

  作者指出,流行的商業圖書往往輕視戰略抉擇風險。無論分析多麼細緻,也是基於過去的、靜態化的數據。更重要的是,許多公司的特徵其實多年保持不變,但應對市場、顧客需求等方面挑戰的能力卻存在不確定性,有時判斷出錯會帶來一連串的嚴重後果。

  什麼樣的公司才是好公司?本書的結論是,能夠尊重現實複雜性和模糊性,在得意時謙遜,在失意時堅持。如果企業、企業家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會比較好地兼顧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重視市場、顧客、技術等因素造成的不確定性,敢於冒險但絕不狂妄,敬畏風險但能克服恐懼。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相關焦點

  • 如何擺脫
    光環效應的困擾?
    書名:《光環效應:商業認知思維的九大陷阱》 作者:[美]羅森維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鄭渝川 上世紀90年代,IT企業思科曾經是華爾街的寵兒,2000年3月思科以5500億美元市值超越微軟
  • 如何避免光環效應所引發的心理錯覺
    光環效應又稱為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 整體印象,亦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 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在日常工作中,不少人常常陷入光環效應的誤區。比如有的管理者看到一些下屬的個別缺點,或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工作之餘的衣著打扮看不順眼,就會把他們看得一無是處。
  • 在股市博弈中如何擺脫「旅鼠效應」
    原標題:在股市博弈中如何擺脫「旅鼠效應」    蓋茨基金會主樓入口處鐫刻著基金會一句宗旨:「你若想行得快,獨自走;你若想行得遠,隨群走。」引用的是一句非洲人格言,挺令人鼓舞的。不過,在股市博弈中,你常常不得不「逆勢操作」——「你若想行得快,隨群走;你若想行得遠,獨自走。」
  • 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擺脫「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指在一個籃子裡裝螃蟹,一隻螃蟹很容易爬出來,多放幾隻則一隻也爬不出來了,原因就是螃蟹們會互相扯後腿的緣故。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實有意無意地,都會受到「螃蟹效應」的影響。這何嘗不是「螃蟹效應」在作怪,你被指責,排擠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事,不夠優秀,而是你太優秀,襯託出他們的懶惰和不努力,讓他們看到了自己覺得羞愧,於是便百般詆毀你,希望能把你同化成和自己一樣不再努力的人,所以他們一生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不要羨慕領導有多年輕,薪資有多高,你想想他們的畢業院校,各種證書,各種成績,哪一樣不是辛苦和汗水換回來的,如果他們也沉迷於「舒適區」,不再努力,又怎麼會成為你的領導呢?
  • 如何改變自身胖瘦基因呢?簡單幾招讓你擺脫肥胖困擾!
    如何改變自身胖瘦基因 簡單幾招讓你擺脫肥胖困擾導致人體出現肥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肥胖基因就是一個主要的因素,那麼如何有效改變自身肥胖基因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如何有效減肥吧。第四、 堅持鍛鍊才是正道很多朋友因為比較懶,所以總是找出各種理由來逃避鍛鍊,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總是瘦身失敗的主要原因,想要有效克服肥胖基因給我們帶來的諸多困擾,我們就要多加努力,好好堅持鍛鍊才是擁有好身材的關鍵措施。以上就是幫助我們快速瘦身的幾點主要方法啦。
  • 如何擺脫「鳥籠效應」,記住四點,輕鬆應對
    鳥籠效應,是哈佛大學教授詹姆斯發明的。它的規律就是,一個人偶然間擁有了漂亮的鳥籠,就會不斷地往裡添加一些與之相關的東西。就像擁有了一個精緻的鳥籠,總會不由自主地再買一隻鳥來養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鳥籠效應」很多。例如有個朋友,她之前一直秉承勤儉持家的作風,在一次偶然的活動中,得到了一條珍貴的項鍊。
  • 基因編輯如何擺脫「脫靶」困擾
    但CRISPR技術存在的脫靶效應依舊是影響其能否廣泛應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正確評估、檢測脫靶效應,並提出相應的策略降低脫靶效應,是當前基因編輯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一篇相關綜述,系統總結了當前的基因編輯工具、基因編輯產生的脫靶效應及類型、脫靶效應的機理、動植物的脫靶效應存在的問題;並總結了如何進行sgRNA設計、脫靶效應的評估和預測、避免和減輕脫靶效應的策略,及對預期基因組編輯結果的影響。該論文在線發表於國際綜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
  • 其實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如何擺脫「聚光燈效應」,了解一下
    其實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如何擺脫「聚光燈效應」,了解一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你自己更為關注自己了,在心理學上將這種行為稱為是「聚光燈效應」。其實這在心理學上來說是一個非常普通而又普遍的心理。在心理學上,對於「聚光燈效應」有這樣的定義,「聚光燈效應」又稱為是「焦點效應」。
  • 光環效應:3個方面了解商業認知思維的陷阱,獲得理智決策的能力
    01、為什麼會受光環效應的影響什麼是光環效應呢?光環效應是我們的一種主觀印象,就是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這種效應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呢?舉個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研究,讓上級軍官評價下屬。這個研究要求軍官從智力、體力、領導力和性格等多個方面給下屬打分。
  • 要讓一個男人持續對你著迷,就要懂得運用「光環效應」的原理
    你很著急,卻也不知道該如何說。其實這不是對方不愛你,而是你的身上缺乏「光環效應」。所謂光環效應,就是說,當有人做了一件好事,經過光環效應,就會在他人心裡根深蒂固,覺得這個人是難得的好人,而且進而對方會認為,你這個人具備了善良的特質。女人要想吸引一個男人,就必須學會這一效應,讓男人了解和發現你身上優秀的特質。
  • 孩子還沒嘗試就放棄,「焦點效應」在作祟,父母該如何幫孩子擺脫
    和他說要大膽點,但小樂就是一副膽小的樣子,其實,孩子這是受到了焦點效應的影響。那麼焦點效應是什麼?焦點效應的意思是人們會習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在做出一些令自己尷尬的事情時,會下意識地去看周圍人的反應,會覺得自己成為了他人視覺的焦點,可往往是大家並沒有過多的關注你。所以焦點效應就是一種高估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關注度。焦點效應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傷害?
  • 溼氣危害太大,生活中遠離「3物」,幫你迅速擺脫溼氣困擾
    平時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遠離一些導致溼氣過重的物品,才能夠擺脫溼氣的困擾。一、溼氣危害太大,生活中遠離「3物」,幫你迅速擺脫溼氣困擾1、有寒氣的食物如果體內的溼氣比較重,我們就要遠離一些有寒氣的食物,因為這些有寒氣的食物對於體內溼氣的影響很大,會造成體內溼氣加重。
  • 基因編輯如何擺脫「脫靶」困擾—新聞—科學網
    但CRISPR技術存在的脫靶效應依舊是影響其能否廣泛應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正確評估、檢測脫靶效應,並提出相應的策略降低脫靶效應,是當前基因編輯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一篇相關綜述,系統總結了當前的基因編輯工具、基因編輯產生的脫靶效應及類型、脫靶效應的機理、動植物的脫靶效應存在的問題;並總結了如何進行sgRNA設計,脫靶效應的評估和預測,避免和減輕脫靶效應的策略以及對預期基因組編輯結果的影響。
  • 土星光環的巨大奧秘
    自從伽利略發現土星並不是「唯一的」以來,土星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我不知道在這樣一個如此令人驚訝、如此出乎意料、如此新穎的情況下該說些什麼,」他寫道。他當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他看到了這個行星的光環,一個由冰物質組成的宇宙花環。
  • 人到中年,還想讓男人愛你入骨,就要懂得「光環效應」的原理
    社會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光環效應」,當一個人的某種性格,表現得很突出的時候,就會給他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讓身邊的人都只關注她的優點,而忽視她的缺點。對於光環效應,有些女人天生具備,可有些女人總是適得其反,尤其是那種在婚姻裡,平凡了太久了的中年女人,往往被帶上光環的,是你的缺點,而不是優點。以至於自己的缺點在男人眼中無限放大,婚姻總是不溫不火小吵小鬧,沒有一點新鮮感和激情。那麼,如何好好利用「光環效應」讓自己的婚姻變得鮮活起來,讓男人能再次愛你如初呢?
  • 《煤氣燈效應》:如何認清並擺脫別人對你生活的隱形控制
    當我看了《煤氣燈效應》這本書後,我才發現自己是被隱形控制了。  後來,他在一部電影裡找到了靈感,這部電影的名字就叫《煤氣燈效應》。  在《煤氣燈效應》這本書中,羅賓·斯特恩博士結合自己的從業經歷,選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病例,有理有據地講解了什麼是煤氣燈效應,煤氣燈人是怎麼對人進行精神控制的,我們又該如何逃避這種控制。  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像我一樣,被控制了都沒有意識到,當然,有些人也會有無意識地去操控他人的時候。
  • 莫著急,四種方法幫您擺脫近視困擾!
    孩子近視,佩戴OK鏡可緩解如果在生活中出現近視了,並且是孩子的話,這些人還不能夠進行近視矯正手術,這時他們如果想要擺脫在白天佩戴眼鏡的苦惱。比較不錯的方法就是佩戴OK鏡,這樣在晚上佩戴8個小時之後,便可以順利擺脫白天戴眼鏡的困擾,從而輕輕鬆鬆在白天可以看到清晰明亮的世界。
  • 擺脫職場焦點效應,需要有清楚的自我認知
    焦點效應就是自我放大影響力,認為旁邊的人都很在乎你,自我認為是焦點形成的效應! 我們都有一上臺,或者一開會發言就會緊張的情緒,因為這種緊張而導致恐慌,要向擺脫焦點效應,首先我們要明白焦點效應產生的誘因。那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產生呢?
  • 夫妻相處,想要破解七年之癢,就要明白「光環效應」的真實原理
    夫妻相處,破解「七年之癢」的方法:就要懂得運用「光環效應」的原理。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歸根結底在於習慣性地忽視。一段夫妻長期在一起生活,漸漸發現雙方已經習慣了彼此的存在。無論是對方的優點還是缺點,都一點點暴露出來。
  • 如何擺脫單相思的迷惘
    生活中,常會遇到青年男女訴說單相思給自己帶來的苦惱:「我最近心裡總在想她(他),有時也覺得挺可笑的,可是怎麼也擺脫不了這個念頭,整天神經兮兮的什麼也幹不下去,真不知怎麼辦才好……」。這就是單相思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