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光環效應所引發的心理錯覺

2020-12-06 我們分享

光環效應又稱為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 整體印象,亦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 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人常常陷入光環效應的誤區。比如有的管理者看到一些下屬的個別缺點,或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工作之餘的衣著打扮看不順眼,就會把他們看得一無是處。而看到某人的字寫得好,就認為他思路清晰,辦事果斷、認真、有條理等。這都是光環效應從中作祟。

既然光環效應是一種心理錯覺,我們就應該注意告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光環效應所影響。特別是管理者在進行績效考核時,更要避免光環效應的影響,不可因為被考核者某一項考核指標的突出表現而影響了對其他指標的客觀判斷。

動漫情景小故事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應如何避免光環效應所引發的心理錯覺呢?

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點附加給對方;冷靜、客觀地對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準備;不要按照預想的類型將人分為不同種類;不要以貌取人。

相關焦點

  • 你所認為正確的事情,其實99%以上都是錯覺
    西田文郎的《錯覺的法則》是教你如何識破這些錯覺,並利用這種錯覺特性去豐富自己的人生,頗有些佛家所講的 你認為你的孩子很笨,不善於學習,這是一種錯覺。你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他可能學習做手工非常迅速,而且能做得特別好。或者他很擅長講故事,很有幽默感。你只是陷入了考試分數的錯覺中。 奢侈品就是一種錯覺,它只是滿足了人們炫耀的心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 如何擺脫光環效應的困擾?
    書名:《光環效應:商業認知思維的九大陷阱》  作者:[美]羅森維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上世紀90年代,IT企業思科曾經是華爾街的寵兒,2000年3月思科以5500億美元市值超越微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值錢的公司。
  • 如何擺脫
    光環效應的困擾?
    書名:《光環效應:商業認知思維的九大陷阱》 作者:[美]羅森維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鄭渝川 上世紀90年代,IT企業思科曾經是華爾街的寵兒,2000年3月思科以5500億美元市值超越微軟
  • 光環效應:3個方面了解商業認知思維的陷阱,獲得理智決策的能力
    01、為什麼會受光環效應的影響什麼是光環效應呢?光環效應是我們的一種主觀印象,就是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這種效應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呢?舉個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研究,讓上級軍官評價下屬。這個研究要求軍官從智力、體力、領導力和性格等多個方面給下屬打分。
  • 10個神奇的人類心理效應 你都知道嗎?
    當人們被迫做出某種選擇時,人們對這種選擇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這種心態會促使人們做出相反的選擇,並實際上增加對自己所選擇對象的喜歡。因此,人們在選擇戀愛對象時,由於人們對父母反對等戀愛阻力的心理抗拒作用,反而會使雙方的感情更牢固。但當這種戀愛阻力不存在時,雙方卻有可能分開。
  • 趣談人生三大錯覺;幽靈震動、達克效應及投射效應
    生活版人生三大錯覺:手機在震動、有人叫我,她喜歡我!真正的人生三大錯覺是:幽靈震動、達克效應及投射效應。一,幽靈震動。所謂的幽靈震動綜合症是指手機雖然沒有響起鈴聲,但用戶卻產生這種錯覺。這些用戶已經非常習慣於手機響動,大腦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讓他們產生手機響動的錯覺。研究發現,大約有68%的手機用戶出現幽靈震動綜合症,其中87%的人每周都會感到幻響,13%的人每天產生這種錯覺。幽靈震動會產生很嚴重的哲學問題。我跟大腦是什麼關係?
  • 在裝飾我們的愛家之時,如何避免視覺上的錯覺
    在我們的愛家當中,及空間的大小、寬高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由於視覺所形成的的錯覺作用,特別是這種錯覺在線條、圖案、色彩、光線明暗等客觀因素的作用下,也能使大小、寬高等空間感發生一定的變化。由於視覺對線條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視覺錯感,因此,巧妙的利用視覺這一特點,就能做到在同一個房間,由於美化裝飾時對線條的利用不同,而產生一種正向效應的錯覺,使本來不寬敞的房間變得寬敞起來,本來不高大的房間變得高大起來等等。在美化裝飾居室時,注重水平平行橫線的利用就會使房間變寬,而注重對垂直平行豎線的利用就會使房間高度變高。
  • 實驗表明:感知錯覺與幻覺如何改變我們的自我認知
    因此,所有以為的你是誰,都取決於其它事實,包括你自娘胎裡掉下來的第一天起所面對與經歷的現實。離開了這一切事實,你是誰?什麼都不是!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是錯誤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錯誤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錯覺;如果你所以為的這個「事實」甚至是虛幻的,那麼你所基於這個虛幻事實基礎上的認知,在認知科學上稱為感知幻覺。
  • 這八大心理效應,康師傅、星巴克、泡泡瑪特都在用!
    營銷時代在變,人性心理不變。特別是看了成智大兵老師《營銷心理戰》之後,我發現營銷是「98%的人性心理洞察+2%的營銷知識」。在我們身邊,利用心理效應做營銷的例子,可以說比比皆是。結合《營銷心理戰》提到的幾種常見心理效應,我們不妨來看品牌如何將心理效應為自己所用。潘多拉效應:好奇心越被壓抑,就越會反彈!
  • 團體心理諮詢治療在挽救工作中的運用
    可採用心理暗示現場測驗法與討論相結合的方式來引導其自我反思痴迷其中的重要心理原因。  暗示是指在無對抗條件下,通過語言、表情、姿勢及動作等對他人的心理與行為發生影響,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見和觀點,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動。暗示每個人均有之,只是個體在易受暗示性的水平上有高低。研究表明:邪教痴迷者個性弱點突出,暗示性較高是他們痴迷於其中的重要心理原因。
  • 10個營銷中常見的用戶心理效應(下篇)
    本文將繼續上一篇文章的內容,為大家介紹後5種在營銷當中經常使用的心理效應。我想大多數人都見過這樣一種廣告,它通過文案、圖片或者視頻,講述了一個故事或者陳述了一個觀點,引發了你的強烈共鳴,你進而會幫助其進行傳播或者產生購買行為,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感喚起,內容營銷。人的行為根據持續的時間,分為短期行為與長期行為,而情感喚起由於時間很短,所以一般只對人的短期行為產生作用,而對長期行為無效,這就是「睡眠者效應」。
  • 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心理效應
    所以在開始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一些有關戀愛方面的心理效應,可能會讓你對心動和愛情有更深的了解,有助於你更了解有關戀愛的心思。1、富蘭克林效應富蘭克林說過: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 心理學家:五大心理效應,告別社交恐懼症,助力你為真正社交達人
    社交達人想要好人緣,在團隊中如魚得水,贏得好人脈,心理學家發現,社交達人都懂得這六大心理效應,這五大效應也是應對社交恐懼症最好的療法。3、通過光環效應,打造自我獨一無二標籤第三個是光環效應,心理學曾發現,一旦我們喜歡某個人,我們往往會以偏概全,我們自然而然會在其他方面對他有代入感,會認為他其他方面也很好。
  • 豎條紋顯瘦的錯覺如何「騙」過大腦? 上海科研團隊揭示背後腦神經...
    這些都是「視覺錯覺」在「搗鬼」。今天凌晨,一篇題為《隨著光流:真實光流運動向錯覺光流運動轉換的腦神經機制》的研究論文在《神經科學雜誌》期刊在線發表,主筆的上海科研團隊通過研究揭示了視覺錯覺現象在大腦中是如何產生腦神經編碼機制的。  視覺錯覺有什麼用?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用來形容一個物體或者一件事情只有親眼看見了才相信它是真的。
  • 10個奇怪甚至詭異的心理效應
    儘管這可能令人不安,但每個人都受到心理效應的控制。有些是常見的,有些則是謝天謝地的罕見。 不管怎樣,這些複雜的心理效應許多都足夠強大,凌駕於邏輯和同理心之上。為什麼性別歧視很難改變?為什麼某些陌生人更容易贏得信任?這都是有深層次原因的。就像所有的心理博弈一樣,這些事情也可能變得又美好又怪異。
  • 認識心理錯覺
    5.心理暗示影響你的判斷有時我們會聽到別人誇自己好看,於是我們在照鏡子時,腦海裡就會浮現出別人對我們的評價,通過心理暗示作用,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更加好看。同理,別人對你的否定,也會影響你的判斷。6.太過於關注自己的外表有時候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收拾打扮自己,希望可以收穫別人的讚美和目光。
  • |研究:你認為對的事情,其實大都是「錯覺」
    這就是西田文郎所說的:大腦認為正確的事情,有99%以上都是錯覺。那麼什麼是錯覺呢?錯覺在心理學上是這樣定義的:錯覺是人們觀察物體時,由於物體受到形、光、色的幹擾,加上人們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誤認物象,會產生與實際不符的判斷性的視覺誤差。
  • 研究揭示複雜光流運動視覺錯覺產生的腦神經機制
    由於視覺錯覺令人著迷的特殊性和豐富性,它激發了人類研究真實和錯覺之間的關係以及錯覺在大腦中是如何產生的腦機制,為人們深入解讀大腦奧秘提供了一個重要窗口。雖然Pinna錯覺廣為人知,但它在大腦中是如何產生的腦神經編碼機制迄今不清楚。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也形象的稱之為光環效應追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因為一個歌手寫詞寫的很好而喜歡上他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會喜歡上其他的特點比如你漸漸的會覺得他是世界上聲音最動聽的人
  • 如何用心理引導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巧用戈培爾效應,父母該了解
    想要提高孩子的成績,先是要從心理層面來幫助孩子,如果一個孩子本身是自卑的,再怎麼用題海戰術,他也未必能夠提高成績,因為他不相信自己。那麼,在這裡就要給各位家長提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戈培爾效應,戈培爾效應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指的是謊言重複了100遍後便會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