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效應又稱為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 整體印象,亦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 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人常常陷入光環效應的誤區。比如有的管理者看到一些下屬的個別缺點,或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工作之餘的衣著打扮看不順眼,就會把他們看得一無是處。而看到某人的字寫得好,就認為他思路清晰,辦事果斷、認真、有條理等。這都是光環效應從中作祟。
既然光環效應是一種心理錯覺,我們就應該注意告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光環效應所影響。特別是管理者在進行績效考核時,更要避免光環效應的影響,不可因為被考核者某一項考核指標的突出表現而影響了對其他指標的客觀判斷。
動漫情景小故事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應如何避免光環效應所引發的心理錯覺呢?
不要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點附加給對方;冷靜、客觀地對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準備;不要按照預想的類型將人分為不同種類;不要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