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人生三大錯覺;幽靈震動、達克效應及投射效應

2021-01-15 黑瞳娛樂新視野

生活版人生三大錯覺:手機在震動、有人叫我,她喜歡我!

真正的人生三大錯覺是:幽靈震動、達克效應及投射效應。

一,幽靈震動。

所謂的幽靈震動綜合症是指手機雖然沒有響起鈴聲,但用戶卻產生這種錯覺。

幽靈震動綜合症是預期焦慮的結果,影響近70%的手機用戶。這些用戶已經非常習慣於手機響動,大腦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讓他們產生手機響動的錯覺。

研究發現,大約有68%的手機用戶出現幽靈震動綜合症,其中87%的人每周都會感到幻響,13%的人每天產生這種錯覺。

幽靈震動會產生很嚴重的哲學問題。

我跟大腦是什麼關係?我是獨立於大腦和物質身體外靈魂(意識)

「我」和「大腦」的區別,究竟是「我」控制著「大腦」,還是「大腦」控制著「我」?

二,達克效應。

「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達爾文。

(鮑裡斯在英國脫歐的問題上有很明顯的「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我認為人類整體都有達克效應,人類在與大自然相處的過程中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力量。

三,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

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

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

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應的方法。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達克效應?
    概念達克效應,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上世紀90年代由鄧寧和克魯格開展研究的心理學效應名稱,簡單描述即:完成特定領域的任務時個體對自己的能力作出不準確的評價的現象——能力低者會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顯著超過平均水平,能力高者會低估自己的能力。
  • 手機震動我能反殺她喜歡我 "人生三大錯覺"你有嗎
    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總是會出現一些錯覺,門沒關好,手機好像響了,有人暗戀我?近日,人人網友顧程遠總結了人生三大錯覺:手機震動、我能反殺、她喜歡我,三大錯覺讓不少網友產生了共鳴,大家爭相曬出自己曾經有過的烏龍錯覺事件。
  • 投射效應:我終於明白想法不同,何必強容
    這種看法,用一種科學的解釋叫做投射效應,大意是習慣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所以無論是蘇蘇的直覺,還是蘇東坡的自以為是的佔便宜都是受自身想法的影響。02 投射效應的表現形式在生活和人際關係處理中,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影響力最大的成分來自於自身的認知。大部分時候,我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以為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肯定也是這麼想。
  •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學習園地〗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effect),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 達克效應 通俗點解釋,就是謝博德博士說的:「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什麼都懂,或者低估自己不懂的事情。」
  • 職場效應之:共生效應、投射效應、互惠效應
    共生效應——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我們,都會互相影響職場共生效應:職場中,我們會經常有不同的分工,那就需要不同的是人做,這過程中我們需要儘可能地打開自己,與團隊合作、互相學習、探討,因為我們所有人的經歷、知識結構、技術專長、思維方式等都不一樣,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暴露出自己的短處,讓自己也能學習到別人的長處
  • 達克效應:如何在低谷期,找到開悟之路?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達克效應:如何在低谷期,找到開悟之路?達克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比如常常高估/低谷自己的能力水平等。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自信、知識、經驗』到達了什麼階段?是否陷入了愚昧?
  • 達克效應:揭示了「槓精」真實思維模式
    開始講「達克效應」之前,首先請您回答兩個問題:問題一:買iPhone就是不愛國了嗎?買華為就愛國了嗎?問題二:中醫,真的有用嗎?有人說中醫是巫術,你同意嗎?你試試文章結尾處,發表一下自己真實的看法,我說的是真實看法,不許違心,也順帶看看大家評論。是不是感覺有很多「槓精」跟自己抬槓?
  • 葉老師談教育中的「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D-K 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 達克效應告訴你:為什麼投資理財要持續學習?
    其實這講述的都是心理學中的一種現象:達克效應。什麼意思呢?人們在缺乏足夠積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常常會表現出過度自信、高估自己。但是隨著經歷的豐富和重新定位之後,人們才會對自己的能力有較為準確的認識。「達克效應」的起源而這個效應是如何研究得出的呢?這要從一則小故事說起。
  • 達克效應: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很可怕,而你我都有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達克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聊達克效應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了解一下認知偏差。認知偏差是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者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主要由於人們以根據主觀感受而非客觀資訊建立起主觀以為的社會現實所致。認知偏差其實非常普遍,甚至有一些認知偏差被廣為接受。
  • 網易雲熱評,人生三大錯覺,手機在震動,有人在叫我,他喜歡我...
    ——出自網易雲音樂倫桑《暗戀》熱評「人生三大錯覺:手機在震動 有人在叫我 他喜歡我 」——徐薇《我以為》網易雲熱評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可是你不愛我啊,隔了座火焰山還拿不到芭蕉扇。
  • 從達克效應說起
    這種認知偏差被稱為Dunning-Kruger Effect(簡稱DK Effect,達克效應,也被譯做鄧寧-克魯格效應)。「達克效應」這個名詞最近幾年在國內頗為流行,與這個名詞同步流行的還有這個帶上來中國味道的「達克效應」曲線圖(兩位作者1999年的論文原文中並沒有這個圖)。筆者根據幾個流行的曲線圖略作微調仿製了下圖:
  • 達克效應:為什麼越蠢越是有著迷之自信?
    在心理學上有個叫達克效應可以解釋。簡單說就是,如果你很蠢,你就發現不了自己的蠢,因為發現自己的蠢需要相當高的智力。關於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和自信程度的關係,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張圖:在這張圖上,可以看到,當一個人掌握了一小部分知識的的時候,自信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高峰叫「愚昧之山」。
  • 「心理投射效應」一席談
    03 莊子和惠施在濠水岸邊散步。莊子隨口說道:「河裡那些魚兒遊動得從容自在,它們真是快樂啊!」《莊子·秋水篇》  投射效應是指個人將自己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性格等個性特徵,不自覺地反應於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種心理作用,也就是個人的人格結構對感知、組織以及解釋環境的方式發生影響的過程。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
  • 甜點君談網球運動中的「達克效應」讓你擺脫絕望之谷,踏上網球的...
    網球運動如是,人生亦如是。網球是一項技戰術遊戲、更是一項心理遊戲。巧妙的記分規則,處處彰顯著它獨特的魅力和精密的算法、每一分對敵我精妙的影響。15:30、15:40、30:40、40:40、0:30、0:40等等等等!看似簡單的比分,卻蘊藏著無窮的魅力和智慧。然而今天甜點君並不想多談比分的心理影響,當然後面會談,今天,來談談心理學方面的另一個與網球運動「契合」度十足的「達克效應」。
  • 人生三大錯覺,她喜歡我,是怎麼產生的?
    很多男生一定有過,」她喜歡我」的錯覺, 那這個感覺是怎麼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她喜歡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投射效應,就是通常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別人身上,說白一點就是一種認知障礙。
  • 精選六張錯覺照片及人生三大錯覺
    七,人生三大錯覺:1,她(他)喜歡你!"自古表白多白表,從來姻緣少原因";當你不確定一個人是不是喜歡你時,那就是不喜歡你。表白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成年人需要學會誘惑。2,有人敲門。3,手機震動。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是人就喜歡做夢,誰都想變成英雄或者世界首富,何況總以為有人發信息給你。(正常)
  • 走向開悟:自以為是的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描述就是這種認知偏差,說的是人們往往在缺乏足夠積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表現出過度自信、過於高估自己的水平的現象。用京劇坐科九年的話說: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再學三年,遊刃有餘。對應下圖,就是從愚昧之山,絕望之谷,和開悟之坡。愚昧的人總是在缺乏足夠後驗知識的情況下,對事情進行先驗的判斷。但是,先驗知識往往和實際情況相差巨大。
  • 從達克效應說起,從懵懂無知到超群絕倫,智慧的三個階段
    達克效應,指越聰明的人反而覺得自己越愚蠢,越愚蠢的人反而會覺得自己越聰明。1999年,心理學家鄧寧和克魯格在論文《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中做了一項研究:在一群大學生中,做不同的測試,然後讓他們做出自我評價。結果顯示,測試成績最差的那群人,反而認為自己名列前茅。
  • 人生三大錯覺之外,第四大錯覺
    人生有三大錯覺:手機在震有人叫我她喜歡我每天都在被這三大錯覺困擾,手機在震和有人叫我,其實是我們需要被人牽掛。還有一種蜜汁自信的錯覺是:一學就會。給自己反饋,文字、語音、視頻,很簡單的途徑,告別人生第四大錯覺,一學就會,一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