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開悟:自以為是的達克效應

2020-09-10 開心打告告

霍金在《時間簡史》的開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著名的科學家作了一次天文講演,他描述了地球如何圍繞太陽公轉,太陽又如何圍繞恆星集團公轉。演講結束之際,一個老婦人起立說道:「你講的是一派胡言,實際上,世界就是馱在一隻巨大烏龜上的平板。」科學家露出高傲的表情,答道:「那麼烏龜站在什麼上面呢?」「你很聰明,」老婦人說:「不過,這是一隻馱著一隻,一直馱下去的烏龜塔啊!」我們現在都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圍繞太陽公轉的,如此顯而易見,老婦人關於宇宙的認識是如此的荒謬。但是憑什麼我們就自以為知道得更好呢?我們所深信不疑的東西裡,是否有一天,也會變得像烏龜塔一樣荒謬呢?

美國哲學家房龍在他最著名的著作《寬容》裡寫了這麼一個故事:在無知的山谷裡,住著一個原始的部落,先知長老們繼承著祖先的智慧,人們在山谷中過著平靜的生活。人們從出生就被規定,不許走出過無知山谷,這是神的指示,也是祖先傳下來的禁忌。有一天,一個勇敢的年輕人趁著夜色爬出了無知山谷。多年以後,他回到這裡,告訴大家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無知山谷裡的人們是多麼的落後和愚昧。這不可容忍,而且規矩就是規矩,長老們處死了他。人們逐漸的淡忘了這件事,一切又歸於平靜。

巴金說:「自己無知還以為別人同樣無知,這的確是可悲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高手在民間,也喜歡聽這樣的故事,喜歡張無忌的故事——「撿到一本秘籍,速成幹翻一代宗師」,可惜這種橋段只存在於小說和電影裡,水平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親身實踐和練習,但我們總是在剛入門,或者只懂得理論的時候,表現的過於自信、或過於高估自身的水平。

達克效應描述就是這種認知偏差,說的是人們往往在缺乏足夠積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表現出過度自信、過於高估自己的水平的現象。用京劇坐科九年的話說: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再學三年,遊刃有餘。對應下圖,就是從愚昧之山,絕望之谷,和開悟之坡。

愚昧的人總是在缺乏足夠後驗知識的情況下,對事情進行先驗的判斷。但是,先驗知識往往和實際情況相差巨大。我們用的先驗知識都是從自我出發得到的對問題的看法,我們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測他人,得出的大多是不準確的結果。後驗的知識往往更加可靠,也就是將他人教導或理論知識,與自己的實踐經驗相結合,才能得到更可靠的結果。

相關焦點

  • 達克效應:如何在低谷期,找到開悟之路?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達克效應:如何在低谷期,找到開悟之路?達克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比如常常高估/低谷自己的能力水平等。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自信、知識、經驗』到達了什麼階段?是否陷入了愚昧?
  • 葉老師談教育中的「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D-K 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 創業路上,怎麼從絕望之谷,爬上開悟之坡?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編者按:自己正處在「絕望之谷」還是「開悟之坡」。最近,相信你的朋友圈也被「愚昧山峰」的圖刷屏了...還有美團王慧文的那句話:「有擔當的管理者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把下屬才能夠愚昧之巔推到絕望之谷,之餘能否爬上開悟之坡,就看各人造化了。
  • 甜點君談網球運動中的「達克效應」讓你擺脫絕望之谷,踏上網球的...
    然而今天甜點君並不想多談比分的心理影響,當然後面會談,今天,來談談心理學方面的另一個與網球運動「契合」度十足的「達克效應」。 三、「達克效應」 何為「達克效應」?
  • 達克效應:為什麼越蠢越是有著迷之自信?
    在心理學上有個叫達克效應可以解釋。簡單說就是,如果你很蠢,你就發現不了自己的蠢,因為發現自己的蠢需要相當高的智力。關於一個人的能力水平和自信程度的關係,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張圖:在這張圖上,可以看到,當一個人掌握了一小部分知識的的時候,自信達到了一個高峰,這個高峰叫「愚昧之山」。
  • 達克效應:揭示了「槓精」真實思維模式
    開始講「達克效應」之前,首先請您回答兩個問題:問題一:買iPhone就是不愛國了嗎?買華為就愛國了嗎?問題二:中醫,真的有用嗎?有人說中醫是巫術,你同意嗎?你試試文章結尾處,發表一下自己真實的看法,我說的是真實看法,不許違心,也順帶看看大家評論。是不是感覺有很多「槓精」跟自己抬槓?
  • 什麼是達克效應?
    概念達克效應,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上世紀90年代由鄧寧和克魯格開展研究的心理學效應名稱,簡單描述即:完成特定領域的任務時個體對自己的能力作出不準確的評價的現象——能力低者會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顯著超過平均水平,能力高者會低估自己的能力。
  • 從達克效應說起
    這種認知偏差被稱為Dunning-Kruger Effect(簡稱DK Effect,達克效應,也被譯做鄧寧-克魯格效應)。「達克效應」這個名詞最近幾年在國內頗為流行,與這個名詞同步流行的還有這個帶上來中國味道的「達克效應」曲線圖(兩位作者1999年的論文原文中並沒有這個圖)。筆者根據幾個流行的曲線圖略作微調仿製了下圖:
  •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學習園地〗 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D-K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effect),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 達克效應 通俗點解釋,就是謝博德博士說的:「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什麼都懂,或者低估自己不懂的事情。」
  • 趣談人生三大錯覺;幽靈震動、達克效應及投射效應
    真正的人生三大錯覺是:幽靈震動、達克效應及投射效應。一,幽靈震動。所謂的幽靈震動綜合症是指手機雖然沒有響起鈴聲,但用戶卻產生這種錯覺。幽靈震動綜合症是預期焦慮的結果,影響近70%的手機用戶。這些用戶已經非常習慣於手機響動,大腦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讓他們產生手機響動的錯覺。
  • 從達克效應說起,從懵懂無知到超群絕倫,智慧的三個階段
    達克效應,指越聰明的人反而覺得自己越愚蠢,越愚蠢的人反而會覺得自己越聰明。1999年,心理學家鄧寧和克魯格在論文《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中做了一項研究:在一群大學生中,做不同的測試,然後讓他們做出自我評價。結果顯示,測試成績最差的那群人,反而認為自己名列前茅。
  • 達克效應告訴你:為什麼投資理財要持續學習?
    其實這講述的都是心理學中的一種現象:達克效應。什麼意思呢?人們在缺乏足夠積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常常會表現出過度自信、高估自己。但是隨著經歷的豐富和重新定位之後,人們才會對自己的能力有較為準確的認識。「達克效應」的起源而這個效應是如何研究得出的呢?這要從一則小故事說起。
  • 達克效應: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很可怕,而你我都有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達克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聊達克效應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了解一下認知偏差。認知偏差是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者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主要由於人們以根據主觀感受而非客觀資訊建立起主觀以為的社會現實所致。認知偏差其實非常普遍,甚至有一些認知偏差被廣為接受。
  • 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自以為是世界之中。
    答案;就是我們自以為是思想創造人類的一切文明。 為什麼是不是真理 ,或是科學創造我們文明了?我今天要講就是真理或科學也是人類自以為是了思想。 我們人類一切行為標準都是自以為是的思想,建立起來了組成人類行為程序,安排每人的行為方式造就形形色色的世界。 我們思想建立的愛恨情仇觀。美與醜精神觀。好與壞精神觀。法律 ,規則,制度,軍事,這個教那個派 。
  • 滅霸VS達克賽德,DC暴君比瘋狂泰坦更強的6個理由
    而反生命方程則沒有這樣的反噬效果,可惜達克賽德所掌握的反生命方程直到最後也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我們可以從反監視者莫比烏斯對完全體的反生命方程的發揮來看,反生命方程的確更勝一籌,因為他可以通過吞噬正宇宙不斷地強化自己。
  • 投資中的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 惠勒的故事驚動了康奈爾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戴維這種現象後來由兩位研究者的名字被命名為鄧寧—克魯格效應(也稱達克效應),同時這篇論文也獲得了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頒給那些「乍一看很好笑,實則發人深省」的研究)。
  • 《蝙蝠俠:金童子》小丑和達克賽德合作,最強新神被一個孩子打敗
    而達克賽德用出了自己最喜歡的一招「歐米伽效應」,歐米伽射線看起來外形和熱視線很像,但是它的威力卻更加逆天,這是因為歐米伽射線可以拐彎,並且會自動跟蹤敵人。而這種射線將會把目標徹底湮滅,就算是氪星人的身體素質也無法完全抵抗,反監視者也不能徹底無視。
  • 頂輪與眉心輪|智慧眼與開悟的奧秘
    眉心輪在我們前額中央,頂輪在我們頭頂中央,前者是前後走向的,對應的顏色有紫色和深藍色;後者是往上的,對應的顏色是金色和白色。一般認為眉心輪對應著腦下垂體,頂輪對應著松果體。我們在佛學系統中聽到開悟這個詞,仿佛這是非常高等的成就,如果有一個普通人說自己開悟了,他一定會被群起而嘲,開悟,多麼大言不慚,你頭上有佛菩薩的光輝嗎?你有大慈大悲的心嗎?你有救苦救難的神力嗎?因為在一般人眼裡,開悟這個詞的分量,跟成佛差不多。
  • 一個人開悟的證據是什麼?悟道者直接點破:識別開悟的植物是標誌
    一個人一旦悟道,他就能識別出 開悟 的植物——即明顯表現出進化特徵的植物。,開悟的動物也是例外一個人一旦悟道了,那麼他就理解了宇宙中的物體保持平衡運動的原理,他不但能夠指導人們主動進化,而且如果他去觀察自然界的話,他就會發現普通人不能發現的秘密,包括他輕易就能發現開悟的植物所謂開悟的植物,就是主動在作趨向平衡方向運動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