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奇怪甚至詭異的心理效應

2021-01-09 離離震

儘管這可能令人不安,但每個人都受到心理效應的控制。有些是常見的,有些則是謝天謝地的罕見。 不管怎樣,這些複雜的心理效應許多都足夠強大,凌駕於邏輯和同理心之上。

為什麼性別歧視很難改變?為什麼某些陌生人更容易贏得信任?這都是有深層次原因的。就像所有的心理博弈一樣,這些事情也可能變得又美好又怪異。科學已經發現,人類可以在心理上冬眠,一個人的陰暗面是有數量的,聖誕老人的創傷摧毀了人們對父母的信任。

10、為什麼逆反心理可以被利用

那些用逆反心理讓孩子吃蔬菜的父母,利用了一種有趣的心理現象。 這是一種「反抗」,也就是當人們感到自由受到威脅時,他們是極其容易做出反抗的反應的。

簡而言之,這就是逆反心理。 你讓他認為他的有價值的東西,會被拿走。 在孩子眼裡,青菜沒有價值,西蘭花真難吃。但是選擇權是無價的。 當父母告訴他們不要吃蔬菜時,選擇權就被取消了。 這種綠色的恐懼突然看起來更加誘人了——食用它可以恢復自己選擇的權力!

逆反心理並不是一種無懈可擊的心理操縱形式。 這取決於年齡和反應。 有些孩子會看穿父母的伎倆。 而大部分的幼兒甚至到青少年,都是反應過激類型的,容易上當受騙。

對於成年人,性格冷靜的成年人不太可能被操縱,而那些脾氣暴躁和情緒化的人則更容易在逆反心理中敗下陣來。

9 、注意力分散抹去美麗

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懸掛在羅浮宮的一面光禿禿的牆上。 如果有人認為標誌性的畫布需要更多的宣傳品貼在周邊,彰顯它的價值,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極簡主義的存在是有原因的。

科學家們開始理解藝術博物館幾十年來一直心知肚明的東西: 分心會削弱人們對美的鑑賞能力。

其實你可以經常在學術期刊上看到,研究人員又得出了一個古代哲學家已經很好地表述了的結論。如今亦是如此。

德國著名哲學家伊曼努爾 · 康德曾經說過,美不是物體的標誌,而是情人的主觀感受。康德在他1790年的專著《判斷力批判》寫道: 「被稱為美的事物的特徵在於,它背叛了一種無明確目的的目的性。」

換句話說,在一幅畫或另一件可愛的物品中,眼睛能發現多少令人愉悅的細節,取決於觀看者當時的想法有多清醒。 注意力分散會阻礙大腦中的某些東西,使人看到的美麗減少15% 。

8 、熟悉的陌生人效應

如今,已經不是陌生人一見面就可以相信的年代了。然而,大腦的一個怪癖違反了這個安全規則。

2018年,科學家們發現,當陌生人看起來像過去值得信賴的人時,他們會更快地信任陌生人。 即使那個人只是一個深受你喜愛的情景喜劇角色。同樣,一個像虐待狂前夫或電影黑幫的陌生人可能很難贏得妻子的信任。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們玩一個基本的計算機信任遊戲。遊戲裡會有幾個投資夥伴的遊戲角色,參與者們漸漸發現,一個合伙人總是非常值得信任,一個有點值得信任,還有一個不值得信任。第二個遊戲中,玩家們看到的許多新面孔都是他們在最初的遊戲中相同夥伴的變形版本。當參與者再次被要求選擇一個投資夥伴時,他們一致地選擇與前一個遊戲中值得信賴的夥伴最相似的面孔,並拒絕與不值得信賴的夥伴最相似的面孔。

出於某種原因,這個視覺系統比邏輯有更大的發言權。因為邏輯上講,在沒有關於陌生人的可用信息的情況下是無法區分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的。

7、聖誕老人創傷

一項令人驚訝的分析發現,有很多不信任他人、憤怒的成年人,「病因」是因為聖誕老人是個謊言。一項大型調查發現,大多數孩子在八歲左右就不再相信聖誕老人了。

他們以不同的、有時是奇怪的方式發現了真相。有些人被直接告知了真相,還有一些人當場抓住了父母這兩個「聖誕老人」,或者有人意識到了童話無法符合科學——比如會飛的馴鹿和一個能在一個晚上給數億人送禮物的男人。

大多數孩子在這種幻滅中倖存了下來。然而,一些人後來產生了信任問題。這種困惑的核心是這樣一個問題: 「我父母還撒了什麼謊? 」

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這種效應在一些場合中經常出現。調查發現,大約15% 的成年人仍然感到被深深地背叛了,10% 的人感到徹頭徹尾的憤怒。 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父母試圖延續這種神奇的傳統純粹是一種創傷。

6、未來時間空閒錯覺

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一種情況,某一天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似乎應該把某些事情安排到以後的日子。畢竟,到那時事情應該不會那麼忙亂了。但是當你到達那個時間點,生活就像上周在安排的時候一樣忙得讓人抓狂。

這種認為未來擁有更多時間的錯覺被稱為「未來時間空閒」 。這個詞是在2005年創造出來的,當時有研究表明人類有一種奇怪的反應,參與者認為,他們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的日程安排上會有更多的迴旋餘地,但錢不會。

顯然,更多的時間並不等於更多的金錢。 這可能是因為時間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在重新安排的時候,人們可能不會覺得財政困境,反而會感到時間緊迫。

「未來時間空閒」不僅僅是回過頭來處理被推遲的事情。通常情況是,我們努力工作來騰出未來的時間,以享受空閒時間。不幸的是,這也造成了同樣的錯覺。生活充滿了不可預知和忙碌。儘管為了空出時間表做出了犧牲,但就算是假期,也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自由。

5、隱形鬥篷錯覺

每當人們聚在一起時,就會產生一種奇怪的信念。 當人們排隊等候、與同事一起工作或與陌生人一起乘坐公交車時,就會產生「隱形鬥篷錯覺」。 有人會去注意這些同車的乘客和工作人員的言談舉止和細節,卻認為他們沒有注意到你。

2016年的一項研究證明,人們觀察你的次數比你想像的要多。 參與者被要求在實驗開始前在一個房間裡等待。 然而,讓陌生人一起坐在等候室就是一個實驗,儘管他們只是事後才被告知。

每個參與者都可以描述他們在等候室注意到的其他人的細節,但是他們都確信沒有人會給予他們同樣足夠的關注。

出於某種原因,這種錯覺讓人們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吸收周圍人的信息---- 就像穿著哈利波特的隱形鬥篷一樣。 事實上,幾乎在同一個房間或排隊等候的所有人都會以同樣的方式研究其他人。

4、暫時性全面失憶症

人類的記憶仍然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情感和記憶之間存在著一種有趣的聯繫。 更確切地說,情感和其他心理因素似乎在一些醫學謎團中起著作用。 有種失憶症被稱為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每年每10萬人中只有不到10人。

失憶症突然襲來,抹去了幾個月的記憶。受害者周圍的人可能擔心這是中風或痴呆症的開始,這種失憶症伴隨肌肉無力、含糊不清或永久性遺忘。

事實上,每個患有這種失憶症的人都完全恢復了記憶,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經歷過兩次這種現象。

這個可怕的插曲確實是良性的,沒有任何長期的影響。

儘管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可能的誘因,但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從強烈的情緒和壓力到性行為,都有課呢抹去了他們的記憶。 這種罕見的情況仍然是醫學文獻中最神秘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

3、D因素:內心的陰暗

G 因素衡量一個人的智力。 一系列的測試得出了一個分數,這個分數可以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功、收入、甚至健康狀況。

2018年,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準確地測量一個人的陰暗面。 D因素(Dark Factor)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虐待狂、精神病患者和自戀者在他們的個性中都有一個「黑暗核心」。 至少,儘管存在一些差異,這三種人都傾向於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犧牲其他人的利益。 這種有害的傾向就是 D 因素。

為了制定一個有效的方法來衡量它,研究人員觀察到了九個黑暗特徵。 他們對成千上萬的參與者進行了3項研究,以獲得更多關於自戀、馬基雅維利主義、精神變態、利己主義、道德脫離、心理權利、虐待狂、惡意和自我利益的信息。

然後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看看是否有幾個特徵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經常來講,那些人具備這些特質。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成功地設計了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測試。 它衡量了D因素,以及在考驗道德的問題的情況下走到黑暗面的可能性。

2、為什麼性別歧視很難改變

大多數女性(以及她們的男性朋友和家人)可以列舉出性別歧視、性騷擾和性侵犯對女性的深刻破壞性影響。而在過去,這些行為幾乎是男子氣概的黃金標準。

《科學》雜誌最近證實,堅持這一過時的標準會導致男性的心理問題。

一項針對20000名男性的研究發現,有三種性別歧視傾嚮導致性別歧視者更容易傷害女性、社會行為失調,以及有害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三種傾向包括對女性的支配,極度的自立,以及成為一個花花公子。

由於這種有害的行為助長了暴力和其他不愉快的情況,這些人越來越被社會孤立。這些人大多數不太可能改變,因為尋求幫助與社會刻板印象背道而馳,因為社會規範要求理想中的男人是獨立自主的,不那麼情緒化的。

他們越是孤立和憤怒,就越容易打擊別人(比如女人) ,並尋找志同道合的男人來認可他們自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1、過冬綜合症

人類不冬眠,儘管在長期與世隔絕的人身上也有類似的表現。 2018年的一項研究跟蹤了27名呆10個月在南極的考察隊人員,這10個月包括黑暗的冬季月份。

研究揭示了一種大多數人永遠不會出現的應對機制: 過冬綜合症。 這是一種極端的心理冬眠形式,當人類長時間滯留在像南極洲這樣的環境中時,它就會出現。

這27名人員必須填寫心理測量問卷,記錄睡眠日記,測量他們的情緒健康狀況以及個人應對策略。

在冬天呆在室內會干擾睡眠並且扼殺他們的活力,這一點也不奇怪。奇怪的是,一切都慢了下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呈下降趨勢,抑鬱和對現實的否定上升。 這種意想不到的下降與上述導致這些人員開始麻木不仁漠不關心,還使更嚴重的心理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神奇的是,只有當他們知道這種隔離不是永久性的,過冬綜合症才會發展出來。

相關焦點

  • 10天內兩名四川、江西女孩在廣西北海失聯 有點詭異奇怪!
    江西萍鄉19歲女孩廣西潿洲島失聯 已經是10天內第二例 奇怪!10天內兩名四川、江西女孩在廣西北海失聯 有點詭異奇怪!廣西北海潿洲島,是被譽為中國最美海島之一的一個地方,這裡碧海銀沙,風景優美。但是前不久,這裡發生了有點奇怪、詭異的事情,那就是兩名女子先後在這裡失蹤、失聯。我們曾經聽說、看到、目睹多起失聯案件,最後的結果大多為他殺或性侵。有的是前男友,有的是滴滴司機,還有的是被房客帶走。作為成年女子,一般而言失蹤的可能很少,很可能是自殺或者他殺,或者遭遇了野獸、颱風、地震、火災等災害。
  • 10個營銷中常見的用戶心理效應(下篇)
    本文將繼續上一篇文章的內容,為大家介紹後5種在營銷當中經常使用的心理效應。本文為大家歸納了10個營銷中常見的用戶心理效應:微小屬性策略目標趨近效應認知閉合需求意見參考效應從眾效應睡眠者效應錨定效應中間項效應互惠原則損失效應
  • 10個神奇的人類心理效應 你都知道嗎?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異性。1、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莎翁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 一張奇怪的太空照片:引力透鏡效應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大對勁,因為有些藍色星系看上去形狀十分奇怪。其實,它們都是同一個星系。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科學家解釋說,那些看上去有些詭異的星系都是同一個星系的反射。藍色的星系距離我們要比照片上那些黃色星系要遠得多,也就是說它發出的光線要經過星系團才能抵達地球。
  • 發生在《我的世界》的10起「靈異」事件,曼德拉效應存在的證據!
    01SCP-055的故事:逆模因效應首先,我們來聊聊一個極為詭異的「逆模因」概念。SCP-055便是最早的一個逆模因SCP,自我保守的秘密。所以與之相關的記憶都將被忽略和抹除。儘管SCP內部存有大量有關SCP-055的文獻資料,文字、錄音、甚至照片、錄像等等。
  • 影響生活的14個心理效應,分享給各位
    2、聚光燈效應 有時我們總不經意地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當我們出醜時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但事後馬上就忘了。 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 「聚光燈效應 」只存在於你的頭腦中,而非真實情況的反映。試一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會更好。
  • 木桶效應|心理效應
    心理效應  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
  • 五種奇怪的量子效應
    你可能聽說過薛丁格的貓和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甚至可能是量子糾纏等概念,這些量子現象試圖以無限小的尺度解釋世界,並且自從它們被發現以來在本世紀左右已經相對眾所周知。但除了這,還有許多奇異的量子效應仍然模糊不清。我們來看看其中最有趣的五個。
  • 心理效應|黑天鵝效應
    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的效應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黑天鵝效應」。一般來說,「黑天鵝」事件滿足以下三個特點:有意外性、重大影響性和事後合理化解釋。 「黑天鵝效應」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審視一下你自己的生存環境,周圍發生的重大事件、技術變革和發明,它們有多少在您預料之中?看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現狀如何?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到底是誰篡改了人類的記憶?
    就在人們紛紛懷念他為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時,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許多人清晰地記得曼德拉早就已經去世了。《愛我中華》這首歌的傳唱度非常高,可能許多人下意識唱得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但歌曲的實際歌詞卻並不是「五十六個民族」,而是「五十六個星座」。
  • 第二節 影響藥物心理效應的因素
    第二節 影響藥物心理效應的因素   病人使用藥物後,有無效果,療效多大,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與心理因素有關的列舉如下:   1.文化因素 病人的求醫行為、選擇藥物的習慣與偏見、對用藥的民間傳說、輿論和宣傳、病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等因素都能影響藥物的心理效應。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追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因為一個歌手寫詞寫的很好而喜歡上他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會喜歡上其他的特點比如你漸漸的會覺得他是世界上聲音最動聽的人是你見過最帥的人甚至還會假設他的道德水平也比較高暈輪效應的本質是一種認知偏差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所以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其實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遊戲千萬不要輕易當真
  • 巴納姆效應:「對號入座」背後的心理根源
    巴納姆效應:「對號入座」背後的心理根源心理學:如何成長自己,避免巴納姆效應帶來的暗示結果生活中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當有人用一些看似普通又帶有廣泛性和模糊性的語言來形容一個人時,他會很容易接受這些暗示,並認為這些話是在說自己——哪怕這些話其實與他毫無關係。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誰篡改了人類的記憶?
    正因為記憶對人類非常重要,所以有一個現象一直讓人們十分關心和疑惑不解,甚至有人因此懷疑自己的記憶遭到了篡改,這個現象就是「曼德拉效應」。就在人們紛紛懷念他為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時,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許多人清晰地記得曼德拉早就已經去世了。
  • 時隔近半個世紀 NASA公布阿波羅10號記錄的詭異聲音
    人民網2月22日電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段阿波羅10號任務中記錄下來的詭異聲音,塵封了半個世紀,人們終於揭開了這段被稱為「外星音樂」的神秘面紗。  在阿波羅10號任務中,當太空飛船飛到了月球的背面,因為月球的遮擋,所有和地面指揮中心的通信全部中斷。
  • 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心理效應
    如果你想要使某個人喜歡你,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這會讓別人感受到被認同和尊重,能夠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比如讓你喜歡的人幫你抄個筆記,帶份外賣,買杯奶茶,然後呢?下一次再繼續讓他幫忙抄個筆記,帶份外賣,買杯奶茶,這些小事雖然很簡單,時間長了卻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付出。
  • 心理學堂:拆屋效應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19世紀末,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到了20世紀中期,心理學才有了相對統一的定義。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從1879年德國學者馮特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建立心理實驗室,脫離思辨性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的。
  • 掌握這12種心理效應,讓用戶對你的品牌「上癮」!
    營銷生態在變,但人性和消費心理不變。 為什麼直播間裡的主播會不停提示商品的剩餘量? 為什麼網紅店越是排隊、越能吸引你?為什麼很多月光族少女願意透支信用卡買名牌包?  答案即人性使然。  在我們身邊,利用心理效應做營銷的例子,比比皆是。掌握消費者的心理及行為模式,會讓營銷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心理 | 讓人知之恨晚的七大心理學效應!
    因此,正確地認識、了解、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效應,你就多了一雙洞察人心的眼睛,減少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迷茫。煤氣燈效應煤氣燈效應這個效應的名稱來源於1944年美國的一部驚悚片《煤氣燈下》,這個電影講述了女主角因為繼承了大筆遺產而引來渣男蓄意進行心理迫害欲奪財產的經歷。心理學家根據這部電影,將「煤氣燈效應」定義為:「慢性心理中毒的狀態下認知被摧毀的過程」。其實自卑也源於這種心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