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家利用「微引力透鏡」效應發現褐矮星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次史無前例的合作中,NASA的斯必澤(Spitzer)太空望遠鏡和雨燕(Swift)太空望遠鏡協力觀測到了一起微引力透鏡現象,也就是一顆遙遠的恆星受到其前方天體的引力場作用而發光的現象。微引力透鏡現象有助於發現圍繞恆星運轉的小質量天體,例如行星。在本次觀測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褐矮星。
-
見證愛因斯坦「引力透鏡」的奇蹟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主要目標是搜索環繞遙遠恆星周圍轉動的行星物體,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它不能夠在自己探測的道路上發現極端的相對論現象。在克卜勒觀測沒有核聚變動力的紅矮星KOI—256時,找到了「過境」的信號,由加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菲爾·繆爾海德領導的科學小組不僅找到了行星「經過」的痕跡,而且發現了一個大質量的星體在轉動,這個星體的「過境」具有一些特別的性質,經過了多次確認之後,科學家的結論是這個奇怪「經過」的星體原來是一顆白矮星,屬於恆星的家族,結果就是:為了搜索一個行星,發現的卻是一個由兩個恆星構成的紅白「雙星系」。
-
引力透鏡:宇宙中的放大鏡
一個藍色的星系發出的光在經過一個明亮紅星系時,被後者的引力透鏡效應扭曲成一個幾乎完整的環——愛因斯坦環。這個星繫於2007年被斯隆數字巡天望遠鏡發現,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後續的觀測中發現了這個不完整的環。因此他認為,恆星級天體的引力對光的折射效應太弱了,產生的引力透鏡效應不可能被觀測到。但宇宙中的天體系統並不都是單個的恆星。如果上千億顆恆星聚集而成的星系作為一個引力透鏡,產生的折射效應就會很明顯。更進一步,多個星系組成的星系團會產生更強烈的引力透鏡現象。充當引力透鏡的星系與星系團分別被稱為透鏡星系與透鏡星系團。
-
10月1日,好奇號傳回一張奇怪的照片
如果從目前科學家所了解的情況看,這個答案是否定的,自從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美國宇航局已經有多個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表明,今天的火星是一個死寂、寒冷、乾燥、毫無生機的星球,即使這種環境能夠支持某種生命形式存在
-
哈勃拍攝到引力透鏡星系簇 仿似外星人窺視地球
哈勃望遠鏡近紅外高級相機拍攝的「艾貝爾68」星系簇,它看上去非常類似於80年代電腦遊戲「太空入侵者前景星系簇「艾貝爾68」在引力場作用下扭曲空間並使背景遙遠星系失真的虛幻圖像,這種效果叫做「引力透鏡」,能夠多重鏡像複製遙遠星系的光線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美國宇航局最新公布一張哈勃望遠鏡拍攝的20億光年之遙大型星系簇的幻視圖像,看起來非常像80年代電腦遊戲「太空入侵者」中的卡通外星人,漆黑的夜空中閃爍著兩隻深邃眼睛窺視著地球。
-
引力透鏡奇觀
周一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四·觀測指南| 周五前期我們講述黑洞時,引用了下面這張引力透鏡效果圖:黑洞引力透鏡效果圖然而由於引力透鏡天體的引力、形狀,透鏡與成像天體的距離等不同排布,引力透鏡成像結果千差萬別。
-
利用引力透鏡效應,發現褐矮星雙星!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以尾隨地球的軌道環繞太陽運行,目前距離地球1.66個天文單位(1 AU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環繞太陽的軌道圖。斯皮策望遠鏡現在距離地球約1.66個天文單位,已經被用於數百次引力透鏡事件的視差測量,使天文學家能夠確定到透鏡物體的距離,從而測量它們的質量。一篇新論文報導了發現並描述了一個引力透鏡的褐矮星雙星對。
-
老將未老,哈勃望遠鏡新拍攝到引力透鏡現象
這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照片揭示了一個遙遠星系的宇宙萬花筒,通過萬有引力透鏡效應將其分解成多個圖像。引力透鏡意味著前景星系團非常龐大,以至於其引力扭曲了時空結構,彎曲並放大了來自其後方較遠星系的光線。
-
科學家用引力透鏡效應發現了一個「大哥大」版地球
引力透鏡效應自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推論出來之後就帶給我們無盡的遐想。想像一下,我們配合使用望遠鏡,再藉助宇宙中大質量天體對時空的扭曲效應製造出的引力透鏡,我們就可以觀察到更加遙遠的星系、恆星甚至小到行星。
-
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分享17張最佳太空照片
霍華德.邦德,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其中最令我興奮的一張照片-儘管它從未成名-是我們奇怪的爆炸性恆星V838單核星周圍的第一次光回波。它的爆發是在2002年1月被發現的,大約一個月後,它的光回波被發現,都來自小型地面望遠鏡。儘管爆炸產生的光直達地球,但它也會向側面射出,從附近的塵埃中反射出來,然後到達地球,產生「回聲」。
-
最新通過引力透鏡看到90億光年外巨大星系團中的藍超巨星
Kell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但是一種叫做引力透鏡效應的現象——由巨大星系團形成使光線彎曲可以放大遙遠的宇宙,使遙遠的物體變得清晰可見。通常lensing會將星系放大50倍,但在這種情況下,恆星被放大了2000倍以上。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4月下旬拍攝,是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發現的。
-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
2020年1月3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在服役16年後退役。斯皮策是美國宇航局四大天文臺之一,與哈勃、錢德拉和康普頓太空望遠鏡共同致力於用紅外線研究宇宙。它為我們的宇宙提供了新的見解,並使我們能夠研究原本不可能的物體和現象。
-
一束被引力掰彎的光-引力透鏡效應
就像光在一張紙上沿一條直線傳播一樣,結果紙被彎曲成紙筒了,光也就彎曲了,如果你是一束光,你是感覺不到這種彎曲的,你認為自己還是在平直的紙上沿直線傳播,時空彎曲就是這樣一種概念。引力透鏡現象的發現和證明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為我們研究宇宙暗物質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
未來科技:太陽引力透鏡
探索系外行星是天文學中最令人興奮的一個研究方向,天文學家們總是希望能夠通過創新性的探測方法來發現地球2.0,其中的一個方法就利用引力透鏡效應。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宇宙中的大質量天體可以使周圍的空間發生扭曲,也可以使光線發生彎曲。
-
科學:你知道太空中的一個星係為何會出現這麼多的複製星系?
在您面前的是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最亮點的照片,是一個稱為PSZ1 G311.65-18.48的弧狀星系, 實際上,這12個點的第3,4,5個點都在同一個星系中,就像一個星系在宇宙中出現了12個複製品太空中的一個星係為何會出現這麼多的複製星系?
-
縫縫補補三十年,哈勃太空望遠鏡象徵著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取之心
還是系外星球的數據照片?30年來,你一定看到過哈勃的照片,因為它們無處不在,報紙,雜誌,一些網站的背景,甚至在朋友送給你的賀卡上都有這些圖片。大眾化的「天文美學」使哈勃成就了其他科學儀器無法比擬的標誌性地位,如果你做一個街訪,問現在有哪些軌道天文望遠鏡,答案幾乎肯定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拍攝的照片如此迷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哈勃位於地球大氣層上方。
-
終於能用引力透鏡來測量天體的質量了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為了研究宇宙中最遙遠的天體,天文學家通常依靠一種被稱為引力透鏡的技術。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原理,這項技術依賴於物質的大量分布(如星系團或恆星)來放大來自遠處物體的光,從而使它看起來更亮更大。
-
太空探測器飛出去42年!傳回來一張照片,令人類深思!
而自從第一次美國載人飛船登上月球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執著於發展天空科技,到了現如今,很多國家的科技都已經可以走出地球,邁向外太空了。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泰坦3號E半人馬座火箭將旅行者1號正是送出了地球。從此人類開始了探索太陽系的第一步,也正是這樣,地球上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對於外太空探測的熱潮!
-
科學家通過引力透鏡技術發現一顆罕見的類地行星
紐西蘭的天文學家利用引力透鏡技術,在太空深處發現了一顆極其罕見的行星,這顆行星被命名為"ogle -2018- blg -0677",行星和它的主恆星距離地球25000光年之外。這不僅是目前人類新發現的大小和軌道都和地球接近的類地行星,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遠的行星之一。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坎特伯雷大學的埃雷拉馬丁博士(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