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瑪成立「微生物群系研究所」

2021-02-20 美妝供應鏈

通過開放式創新,提高產品開發效率

微生物群技術熱潮下,韓國科瑪成立「微生物群系(Biome)研究所」,集中精力開展研發,實現商業化。

隨著基因分析技術的發展,微生物間的相互作用及功能陸續揭曉,微生物領域正成為能夠解決僅靠基因分析無法解決的疾病及各種領域主要難題的新一代技術。

現有的微生物群市場主要以益生菌和益生元健康功能食品為主。

但是最近,隨著人體內的有益菌及代謝體對免疫、代謝功能的影響被發現,製藥、食品、化妝品行業開始開發利用微生物技術的產品。 

2019年,全球微生物群市場規模811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068.8億美元,年均增長7.6%

7日,韓國科瑪控股與微生物群生物風險企業(株)MD Healthcare籤訂了新藥候選物質購買協議。 

上個月還與Kobiolabs籤訂了物質引進協議。企業間計劃通過「開放式革新」,減少研究所需的時間和費用,從而提高產品開發的效率。

韓國科瑪在韓國科瑪綜合技術院之後,今年8月成立「微生物群研究所」,並與有潛力的微生物群風險投資者們籤訂了物質引進協議,不僅開發化妝品、保健品,還開發了炎症、呼吸道治療劑等藥品,強化了新一代增長動力。

此前,韓國科瑪控股引進的微生物群組物質是(株)Kobiolabs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藥候選物質「KBL382」和「KBL1027」。

韓國科瑪微生物組研究所利用KBL382和KBL1027開發過敏性皮炎、炎症性腸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藥。另外,通過7日引進MD Healthcare的炎症及呼吸道疾病新藥候選物質「MDH-001」將推進炎症及呼吸道疾病新藥的開發。 韓國科瑪的微生物組研究所計劃與各企業共同開展非臨床研究後,再進行自主研發。同時,除了開發新藥,還計劃最先推出利用微生物組的化妝品和保健品。微生物組研究所的目標是發掘微生物等來自人體的物質,與韓國科瑪內的各領域研究所開展融合研究,開發針對皮膚再生獨特化妝品或以免疫為主的保健品,長期開發自體免疫疾病及呼吸道疾病新藥。韓國科瑪微生物組研究所所長Kim Sujin表示:「全球微生物組市場是持續增長具有前景的市場,未來將在化妝品、藥品、保健品等領域利用微生物材料全面展開研究,鞏固作為新材料、新技術平臺企業的地位。」「微生物組(microbiome)」是微生物群(microbiota)和基因組(genome)的合成詞,是指共生於人類、動植物、土壤、海洋等領域的微生物群體,該微生物群含有大量的基因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第2個基因組(genome)。」

文章來源 |富體美麗

圖片來源 |攝圖網

  編輯 | yolo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美博會無關。

如對本文文字、圖片版權有疑問請聯繫後臺,

我們會儘快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速遞 | 柳葉刀:腸道微生物群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作用
    剛剛,來自愛爾蘭 APC 微生物組研究所(APC Microbiome Ireland,簡稱APC)的APC John F Cryan,教授和 Timothy G Dinan教授在 Lancet Neurol《柳葉刀神經病學》上在線發表了綜合評論文章:The gut microbiome in neurological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微生物群|健康狀況|腸道菌群|虛弱者|...
    研究發現長壽者和體弱者的微生物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失調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全身炎症和過早死亡,但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阻止了晚年的健康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理變化、年齡相關性炎症或免疫衰老、飲食、藥物或慢性健康狀況引起的。
  • 28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 科瑪、麗顏世家防曬霜等上黑榜
    通告顯示,標示為汕頭市雅娜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廣州科瑪化妝品製造有限公司、廣州靈蘭美容化妝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28批次防曬類化妝品不合格。根據通告,涉及的標示生產企業、不合格產品為:汕頭市雅娜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馥珮冰泉防曬露;廣州科瑪化妝品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科瑪防曬霜;廣州靈蘭美容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保溼補水防曬噴霧;廣州採詞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採詞防曬霜(噴霧型)和水寶寶膚姿美防曬霜;佛山市安安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安安金純防曬露;普寧市嘉寶日用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愛諾美白防曬霜;廣州市勝梅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名蔻水潤冰涼防曬乳
  • 迪安診斷與韓國首爾醫科學研究所戰略合作
    5月30日晚間,迪安診斷(300244)公告稱,公司與韓國財團法人首爾醫科學研究所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探索和開發中國的健康體檢市場,共同搭建中韓兩國診斷技術研發和醫學轉化平臺,引進和推廣韓國成熟診斷技術(產品),加強中韓兩國獨立實驗室發展的互動交流,以及共同探索在食品安全檢測、環境檢測及CRO業務上進行資源整合和實驗室共建等。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
    健康相關的行為也有助於健康的微生物群,如果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不同老年人之間的腸道微生物差異比不同年輕人之間更大。早期年齡段的菌群變化更加迅速,基本上出生第一年每個月都有其對應的年齡菌群特徵,之後到菌群的年齡特徵範圍變寬。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KAIST)2021英文授課項目最新招生信息!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是韓國理工系列研究中心大學,是國家教育科學技術部下設的國立特殊大學。成立於1971年,2008年統一對外命名為KAIST,在韓國教育部管轄之外,隸屬於科學技術部。在大田市和首爾市都分設校區,以大田市的大德校區為主校區。
  • 神奇的人體微生物群:影響免疫甚至你的情緒和行為
    在發現大腸桿菌之後,科學家了解到人體表面和內部存在著某些微生物,但直到最近才開始意識到人體微生物群的量級和重要性。人體微生物群的細胞中含有多達200萬個基因,而人體本身的DNA中只含有大約22333個基因。我們現在知道,微生物群對人類的生長、發育和功能有很大的貢獻,或許最受歡迎的是腸道微生物群,它們影響著人類的消化健康(這是你每天喝益生菌酸奶的科學依據)。
  • 植物背後的「微生物群」
    現在已知微生物群中除了少數微生物對植物有害(如病原微生物造成植物病害)或者有益(如根瘤菌可以和豆科植物根部共生,並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其它絕大多數與植物共存的微生物的作用還不清楚。
  • 韓國漢陽大學優勢專業,戲劇與電影系
    藝術與體育學院於1963年被認可為人文學院的體育系,並於1964年升格為體育學院。2007年,在體育學院成立了體育產業系,並將舞蹈系合併為戲劇和電影系的藝術系。2013年,根據我們學校「實踐之愛」的課程,我們通過將體育學院和藝術學院整合在一起,以藝術和體育學院的形式新成立,以培養韓國NO1的藝術和體育人才。營造一個以研究為導向的氛圍,以建立和擴大您的學術聲譽,不斷提供與理論和實踐相一致的課程和各種獎學金,教育更多優質的學生,並制定和維持優秀的教育計劃致力於奉獻。
  • 兒童發育期間維持健康和疾病發展的腸道微生物群
    背景腸道微生物群在兒童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兒童期發育是指從出生到青春期結束之間發生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兒童發展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嬰兒期、學齡前階段、兒童中期和青春期。偏離常模可能是疾病發展的早期跡象,無論是營養不良或肥胖、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的社會發育遲緩、食物過敏或哮喘。
  • 浙江萬裡學院成立動物性別與發育研究所 系我省首家
    4月24日,浙江省首家動物性別與發育重點研究所在浙江萬裡學院成立。據了解,成立動物性別與發育重點研究所是浙江萬裡學院基於學科建設和科研創新豐碩成果上的一個重大舉措,主要目的是為了整合研究資源,形成智慧合力,為高水平人才和團隊提供更高更好的平臺。
  • 26戶韓國企業計劃入駐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
    11月24日至12月1日,市委常委、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高玉龍率團訪問韓國,並取得豐碩成果。26戶韓國企業明確表示,將作為第一批韓國企業入駐示範區,參與中韓城市館、海棠花世界和特色產業園等項目投資運營。
  • 富含梭菌的微生物群促進腹瀉型腸易激症候群膽汁酸排洩
    研究人員認為,準確描述腸道微生物區系及其代謝物,結合腸道微生物區系的結構和功能特徵,將提高現有腸易激症候群基於症狀的治療的精確度。5.肝細胞和腸上皮細胞製備L-02(肝細胞系)和NCI-H716(上皮細胞系)分別用含10%Gibco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基和RPMI 1640培養基培養在塑料培養皿中。分別用萬古黴素(10μM~40 0μM)和C. scindens (活體和熱滅活)處理L-02細胞24h,檢測它們對肝臟CYP7A1表達的影響。
  • 研究人員研究了人類和嚙齒類動物腸道微生物群和大腦之間的聯繫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儘管對人類和嚙齒類動物的腸道微生物群和大腦(「微生物-腸道-大腦軸」)之間的關係有廣泛的支持,但對其他動物的這種關係知之甚少,這給這個系統的普遍性留下了疑問。為了解決這些知識空白,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的Charles E.
  • 研究速遞 | 食品添加劑E171可能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而致癌
    研究速遞 | 食品添加劑E171可能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而致癌
  • 腸道微生物群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與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和高血壓有關,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腸道微生物群通過其代謝產物參與介導膽固醇代謝、尿酸代謝、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等基本代謝過程,可誘導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幹擾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補充益生菌和糞便捐贈是潛在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的熱門研究領域。
  • .| 微生物群在人類遺傳適應中的作用|微生物群|雙歧桿菌|乳糖酶|...
    回顧了人類適應新環境的例子,這些例子表明宿主基因和微生物群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出宿主機制可以在本地適應過程中替代或補充有益的微生物群功能。尋找微生物群與人類遺傳適應性有關的其他例子。當人類在基因上適應新環境時,他們的微生物群也可能參與這個過程。微生物可以比宿主進化得更快,這使它們能夠對環境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微生物群還過濾宿主的環境,從而改變宿主的選擇性壓力。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
    光明日報北京9月24日電(記者齊芳)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24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揭牌。
  • Nature深度好文:癌症免疫療法 「新燃料」——微生物群!
    近期,不斷積累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群,尤其是腸道微生物群能夠調節機體對癌症療法的響應以及對毒副作用的敏感性。引言 微生物群的構成由宿主遺傳學、出生方式、生活方式、發病率以及抗生素使用等因素決定。人類微生物群是細菌和其它微生物(古生菌、真菌、原生動物、各類病毒)的集合。這些微生物群對宿主的健康和生存非常重要。
  • 腸道微生物群紊亂會導致大腦的損傷?有研究有真相
    腸道微生物群紊亂會導致大腦的損傷?這些結論在人類神經血管疾病中尚屬首次,它們對治療疾病和監測其他可能受人腸道微生物群影響的神經血管疾病都有意義。調查員們暗示這種疾病可能會受到腸道微生物群的影響:芝加哥大學醫學系神經血管外科主任、John Harper Seeley神經外科教授、資深作者伊薩姆·阿瓦德(Issam Award)博士,他是早期小鼠研究的參與者,該研究表明,排列在大腦血管中的細胞對動物的腸道細菌產生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