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大數據來自浩渺星河

2020-12-03 儀器信息網

 
LAMOST望遠鏡內部拼接鏡面。 

LAMOST望遠鏡全景。

    ■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
    黑暗的燕山之巔,瞪著一隻亮閃閃的眼——郭守敬望遠鏡(LAMOST),3月底,其獲得的首批220萬條巡天光譜數據正式向世界發布。
    LAMOST是光譜加工廠,每個觀測夜經「流水線」生產出萬餘條天體光譜,被譽為是實現「更大口徑的大視場望遠鏡的最佳方案」。
    星光不再模糊
    LAMOST,是「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的英文縮寫,位於北京北邊200公裡的河北興隆縣,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觀測站於1968年建站,2009年LAMOST建成前已運轉多年,有一架2.16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
    跟2.16米望遠鏡相比,LAMOST更大:它佔據三棟6—10層高的筒狀塔樓。星光經過兩面鏡子的先後反射,在接收端被光纖傳給16臺光譜儀。光譜儀像三稜鏡一樣,把光線分離成光譜,由32臺靈敏的CCD相機記錄。
    夜間穹頂打開,隨地球轉動的LAMOST,掃過北半球的中天。遙遠的星光投到LAMOST的鏡片上,開始是一團模糊;LAMOST迅速調整,讓接收端出現了清晰的像斑。
    LAMOST的巨鏡採用了主動光學技術。所謂主動光學,就是主動改變鏡片形狀,克服由於重力、溫度和風力造成的鏡面本身形變對成像帶來的影響,使成像更加清晰。像LAMOST這樣在一個光學系統中同時應用兩塊大口徑拼接鏡面,是前所未有的。
    一塊大鏡面做出精確微調是很難的。LAMOST的Ma鏡由24塊六邊形鏡片拼接而成,如蜂窩;每塊子鏡1.1米長,25毫米厚;整個Ma鏡長5.7米,寬4.4米。Mb子鏡長度與Ma類似,厚度為75毫米,是球面。
    國際上用光纖板打孔插光纖和機械手放置光纖只能到數百根,而LAMOST大大增加光纖數量。直徑1.75米的成像焦面之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4000根光纖單元(國際上同類設備僅640根)。4000根光纖的自動定位系統可在數分鐘的時間內將光纖按星表位置精確定位,最大定位誤差僅40微米。
    這樣,每次觀測可獲得多達4000個天體光譜,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說,「相當於同時啟動4000臺望遠鏡」。
    LAMOST複雜的設計和製造,全部由中國科學家完成。著名的望遠鏡專家、主動光學發明人Wilson評價說:「LAMOST是主動光學最先進和雄心勃勃的應用,其成功對未來望遠鏡發展具有根本性的意義。」
    海量數據,世界分享
    宇宙浩瀚,鬥轉星移。眾多的天體是如何產生的?數以百億計算的星系又是怎樣演化的?在這些問題的探索中,光譜的獲取是揭開這些天體之謎的一把鑰匙。 
    在星系探索中,包含著極其豐富信息的光譜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其中星系的光譜可以提供距離、構成、分布和運動等信息,而恆星的光譜則包含構成、光度、溫度、化學組成、空間分布和演化歷史等資訊。從大量天體的光譜觀測中還可以發現許多奇異的天體和天體現象。所有這些,將促進人類對宇宙演化規律、物質結構、相互作用等最基本物理規律的新認識。
    然而,對望遠鏡來說,「看得多」與「看得清」,是魚和熊掌,難以兼得。但LAMOST看得又多又清。
    嚴俊說,LAMOST不僅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光譜巡天望遠鏡,也是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是一件普查天體「戶口」的利器。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它完成的第一批數據集包含220萬條光譜,已超過目前世界上所有已知恆星巡天項目的光譜總數。
    2014年12月,第二批數據集對國內天文學家和國際合作者發布,共有413萬條天體光譜,其中高質量光譜327萬,還包括一個220萬顆恆星的光譜參數星表。
    與郭守敬時代不同,隨著LAMOST這樣的巡天望遠鏡的應用,如今用於天文學研究的數據非常富餘。「LAMOST會給全球科學家提供一個完備的樣本,供他們去研究發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褚耀泉說。
    中科院院士、LAMOST運行和發展中心總工程師崔向群指出,「第一期光譜巡天計劃在5年時間裡獲得超過500萬條高質量的光譜,海量的光譜數據將成為『數字銀河系』的重要基石,對於研究銀河系的結構、運動、形成和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學意義。」根據天文學界慣例,在經過一年半保護期後,這些由LAMOST光譜巡天獲得的數據資料將會向世界公布。
    篩穀粒一樣發現新星
    天文學家利用LAMOST完成的第一批數據集,取得了有影響力的成果,LAMO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永恆介紹說。
    趙永恆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天文學家利用LAMOST在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區域內新發現近2000顆類星體,這是目前在該天區發現的世界上數目最多的類星體樣本。「這些類星體可用來探測仙女星系和三角星系及其周圍子結構中星際介質的化學組成、分布和運動學信息。」
    此外,科研人員通過LAMOST發現了300多顆白矮星和28顆白矮-主序雙星。白矮星的光度函數可確定恆星形成率和銀河系的演化歷史;從157顆天琴RR變星中探測到了3顆天琴RR變星存在超高聲速激波現象。天琴RR變星對恆星結構與演化,銀河系的形成和宇宙學的研究有重要意義;新發現了50顆貧金屬恆星,為研究銀河系形成和化學演化及早期宇宙中的恆星形成提供了觀測限制。
    對LAMOST大樣本光譜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銀盤上方的恆星正在遠離銀河系中心運動,並伴隨著沿盤向下運動的趨勢;而位於銀盤中間下方的恆星則進行著相反方向的運動,這表明銀河系盤星的運動模式並非簡單的圓周運動。
    美國合作者利用LAMOST數據發現了一顆超高速星。這是國際上已發現20顆超高速星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在趙永恆看來,研究超高速星能夠幫助天文學家了解黑洞附近的情況,還能了解銀河系暗物質暈的性質和暗物質的分布。
    LAMOST的科學目標集中於銀河繫結構和演化,星系和宇宙學,多波段目標證認三個方面,它對北天可觀測的約14000平方度高銀緯天區進行光譜巡天觀測。
    同時,它將對數百萬顆恆星進行光譜觀測,用之於研究銀河系暈的整體結構及亞結構、銀河系的引力勢與物質分布、從薄盤、厚盤到暈在反銀心方向的結構特徵、銀河系球狀星團來源及其與銀河繫結構的關係、銀河系恆星金屬豐度分布及貧金屬星的搜尋等。LAMOST結合紅外、射電、X射線、伽馬射線巡天的大量天體的光譜觀測將在各類天體多波段交叉證認上作出重大貢獻。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超溫柔」的英文仙句:你眼中有星河,勝過我見過的一切浩渺煙波
    「超溫柔」的英文仙句:你眼中有星河,勝過我見過的一切浩渺煙波 你眼中有星河,勝過我見過的一切浩渺煙波. There are more stars in your eyes than I have ever seen before.
  • QQ空間置頂的英文「溫柔仙句」:你眼中有星河,勝過一切浩渺煙波
    QQ空間置頂的英文「溫柔仙句」:你眼中有星河,勝過一切浩渺煙波 Come by chance, go by necessity. So you have to, with the same fate, with the same fate.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珠海舉行 2019-11-23 12:57:00來源:央廣網
  • 宇宙浩渺星河璀璨 優酷《被點亮的星球》解讀生命密碼
    《被點亮的星球》以8位太空人超過1000多天的空間站生活經歷作為本片的硬核藍本的同時,運用全4k的拍攝技術收穫高達389千兆的拍攝素材,製作周期超過3年,將這個藍色星球上不為人知的神秘境地和奇妙的點滴之處以影像+講述的形式送達觀眾眼前,其中除了來自地球上超過195個取景地的秀美景觀之外,還包括了大量的宇宙空間站視角下的地球。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大賽從開始到頒獎歷時6個月,共收到來自全國1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事業單位622組選手的參賽作品,投稿作品內容涵蓋高光譜技術在農林牧漁、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大賽有效促進了高光譜衛星遙感創新應用、技術交流合作和成果轉化,提升了高光譜衛星數據的社會影響力,為後續推進高光譜遙感應用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舉行,國內大咖共謀行業發展
    半島記者 孫雅琴11月22日,中國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應用高峰論壇暨「歐比特杯」高光譜遙感影像智能處理行業應用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大賽從開始到頒獎歷時6個月,共收到來自全國1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事業單位622組選手的參賽作品,投稿作品內容涵蓋高光譜技術在農林牧漁、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大賽有效促進了高光譜衛星遙感創新應用、技術交流合作和成果轉化,提升了高光譜衛星數據的社會影響力,為後續推進高光譜遙感應用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 北京數據星空科技有限公司亮相「數據星河——ABC科創之星」活動...
    日前,北京數據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數據星空」)受邀參與數博會期間2019第五屆中國(貴陽)大數據交易高峰論壇暨「一帶一路」數據互聯互通國際峰會,並在「數據星河——ABC科創之星」環節登臺亮相,分享成長經驗。
  • 擁抱數據浪潮,引領未來風向|2019大數據產業峰會圓滿落幕
    本屆峰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進行了多項大數據研究成果以及白皮書的發布,揭曉了「2019年度大數據星河獎」的獲獎名單,此外,通過六大論壇的召開以及與會嘉賓的精彩分享,為我們梳理出了當前大數據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為今後大數據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 國產世界最大大視場望遠鏡釋放首批光譜數據
    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趙竹青)記者今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望遠鏡LAMOST釋放第一批光譜數據給相關科研機構。利用這批數據,天文學家們或可揭開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面紗,並探知銀河系暗物質的分布。
  • 航天科技月報|星河動力完成A輪2億元融資,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
    →中國航天報《「載人龍」攜帶4名航天員升空,正式開啟商業載人飛行任務》我國首顆自主高光譜業務衛星投入業務化運行11月16日,5米光學業務衛星在軌交付儀式在京舉行。該衛星正式交付自然資源部,標誌著我國自主建造並成功運行的首顆高光譜業務衛星進入業務化運行階段。
  • 高光譜圖像的數據特性之探討
    高光譜圖像集空、譜多維信息於一體,可實現複雜地表覆蓋的精細分類、自動探測以及地表參量的定量化反演等。與寬波段遙感探測手段採集的圖像相比,大部分地物的吸收特徵峰半寬度為20~40nm,而高光譜成像系統連續波段光譜解析度一般在10nm以內,對感興趣目標的屬性鑑別能力更強。因此,從待觀測目標的精準解譯和典型地物的診斷性識別角度來看,高光譜數據具有紅外、可見光以及合成孔徑雷達等數據無法比擬的優勢。
  • 歐比特:從宇航電子邁向衛星大數據 高光譜藍海市場前景廣闊
    在國家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商業航天的政策背景下,公司向產業下遊拓展,於2014年提出「衛星大數據」戰略,並陸續收購鉑亞信息、繪宇智能、智建電子以完善衛星大數據產業鏈布局。2017年6月和2018年4月,公司完成兩次衛星發射,將「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兩組衛星發射升空。目前,公司已有7顆衛星在軌運行,具備了衛星遙感服務能力。
  • 北京林業大學植物細胞壁拉曼光譜大數據分析取得新突破
    近期,北京林業大學材料學院許鳳教授團隊在植物細胞壁拉曼光譜大數據處理技術上取得新突破。該技術成果構建了基於主成分分析的植物細胞壁拉曼光譜聚類分析方法,相關研究成果「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Spectra of Different Wood Cell Wall Layers in Raman Imaging Data Set」發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
  • 遙感高光譜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研修班舉行
    11月7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支持,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處和光譜成像技術院重點實驗室聯合舉辦的遙感高光譜數據處理與應用技術研修班在西安光機所祖同樓四樓會議室舉行。西安光機所組織30餘名科研人員與國內20餘家從事空間領域研究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共50餘人參加了學習。
  • 高光譜相機可以瞬間捕捉到大量數據!
    在萊斯大學TuLIPSS光譜儀中,一束束的光纖瞬間將空間和光譜數據傳送到探測器上。然後,這些數據可以被處理為快速的環境或生物分析。從太空拍攝的標準快照並不能完全展現地球的壯美,有這麼多東西要看。Rice設備被稱為可調諧光波導圖像處理快照光譜儀(TuLIPSS),它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即時捕獲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譜中的數據。而不像目前系統那樣逐行掃描場景,然後再重新組裝。TuLIPSS生成的高光譜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都包含光譜或空間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像素」是數千根光纖,它們是一種柔性光波導,將圖像組件傳輸到檢測器。
  • 【星河公益】走進熊貓故鄉,星河智善生活集團愛心助農四川公益行
    11月正是山藥出山時節,而「熊貓老家」有機山藥已經成為全縣農村農業和脫貧攻堅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為幫助寶興農戶走出滯銷困境,實現資源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助力鄉村振興,11月底由星河智善生活集團總裁助理李炯總帶隊聯合四川生態誠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一行人來到寶興縣,共同舉辦熊貓鄉甜「跟我去做客」愛心助農直播活動。
  • 航天科技月報|星河動力完成A輪2億元融資,長光衛星完成24.64億元Pre-IPO輪融資,以及值得關注的熱點資訊
    星河動力「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入軌首飛圓滿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風雲四號衛星如何獲取高光譜大氣探測數據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第一臺在靜止軌道上以紅外高光譜幹涉分光方式探測大氣垂直結構的精密遙感儀器。通過該探測儀,我們成功獲取了全球首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作為第一次露出真容的大氣高光譜圖,應該如何解讀圖像和展開數據應用呢?這非常值得探析。
  • 揭秘風雲四號衛星如何獲取高光譜大氣探測數據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第一臺在靜止軌道上以紅外高光譜幹涉分光方式探測大氣垂直結構的精密遙感儀器。通過該探測儀,我們成功獲取了全球首幅靜止軌道地球大氣高光譜圖。作為第一次露出真容的大氣高光譜圖,應該如何解讀圖像和展開數據應用呢?這非常值得探析。  探什麼?
  • QTX光譜數據如何轉換成LAB / RGB / XYZ數值?
    譬如,波長為770nm~622nm的,人眼感知的是紅色,波長為600~597nm的,人眼感知的是橙色,波長為455~350nm的,人眼感知的是紫色,以此類推;其實,光譜數據就相當於顏色的DNA,對於印刷/印染/包裝等多個領域而言,光譜數據具有相當大的價值。如何將QTX光譜數據轉換成LAB / RGB / XYZ數值方便我們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