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大舉減產LCD面板,國產替代步伐加快,A股這家龍頭出貨量已成...

2020-12-06 選股寶

據媒體報導,三星顯示器將在韓國把液晶顯示屏(LCD)減產一半。

分析認為,三星為全球第四大LCD面板出貨商,此次大幅縮減 LCD面板生產線,主要考慮將其轉換為QD-OLED生產線。此外,近年來中國面板廠商在LCD市場步步進逼,激烈的價格戰已向上延燒至高利潤的大尺寸面板,導致大尺寸面板價格持續下滑。

國內方面,近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一款LCD屏下指紋工程機被曝光,這意味著LCD屏下指紋距離量產發布應該不遠了。京東方副總裁透露公司LCD屏下光學指紋感測技術已經研發成功,將於2019年底量產。而華為有可能將首發京東方的LCD屏下指紋,前期有望用在華為與榮耀的中低端機上。

未來隨著韓國產能的逐步退出,以及國內技術的突破,行業產品價格有望觸底反轉。

相關公司方面,據主題庫OLED 板塊顯示,

TCL集團:國內液晶面板生產龍頭,半年報淨利潤同比增長32%,此外,近期日顯JDI正在自救,公司此前積極參與尋求投資機會。

京東方A:液晶面板出貨量世界第一,與華為在LCD和AMOLED方面均有合作。

深紡織A:主要生產LCD偏光片。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超4000億美元電子產業鏈遭衝擊,國產替代的機會在哪裡?
    潘暕:一季度國內疫情蔓延對消費電子、PCB、半導體、面板等電子產業造成衝擊。目前,從國內電子廠商一季報業績數據來看,國內供給已迅速恢復,將搶佔先機加速實現國產替代,提升全球市佔率。我們判斷Q2以後全球疫情將得到有效遏制,需求回升,助力國內廠商回歸高增長軌道。
  •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偏光片國產化是大勢所趨,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25 來源:壹點網     北京時間03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LCD產業向中國轉移 偏光片行業龍頭三利譜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 全球面板業者大洗牌,LG三星以及臺灣面板友達、群創策略大轉變
    京東方躍LCD龍頭,大陸廠商拿下全球50%產能。中國大陸面板大廠京東方擠下過往稱霸業界的南韓樂金顯示器(LGD),躍居全球液晶面板(LCD)龍頭,且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陸系業者掌握全球近五成產能。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報告:LCD風雲再起,龍頭邁入收穫期
    「缺芯少屏」長 期是我國電子產業發展難以跨越的瓶頸,因此政府基於「國產替代」目標進行長期的政策 和資金方面的支持,我們認為這也是本土企業能夠強勢擴張產能的強力後盾,增強了本土 廠商進行產量博弈的籌碼,削弱了國際廠商在現有產能折舊完成後繼續堅持競爭的積極性。 政策層面,2010 年以後政策逐漸轉向支持面板國產化。
  • 京東方等國產面板廠商預計今年將佔全球LCD面板出貨量的55%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LCD最新資訊 > 正文 京東方等國產面板廠商預計今年將佔全球LCD面板出貨量的55%
  • 上半年顯示器面板出貨量以京東方為首 中國大陸面板市佔率攀至38%
    京東方在武漢的第二座10.5代廠投入量產電視面板,並策略性將部分8.5代線產能由生產電視面板轉往顯示器面板,剛好搭上疫情使IT產品需求大增,以及三星電子(SDC)宣布將在年底退出LCD面板供應,讓京東方有機會擴增更多產能出口,今年上半年出貨量攀升至2,020萬片,年成長19%。
  • 掩膜版行業深度報告:光刻工藝「底片」,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14)出貨:對掩膜版進行包裝,然後發貨。下遊應用行業:下遊產業快速發展,掩膜版進口替代進程加快在掩膜版下遊應用中,IC 用掩膜版佔比最高為 60%,其次是 LCD 用掩膜版佔比為23%,其次是 OLED、PCB 等應用領域。
  • LCD面板狂漲價!有利可圖,三星不關閉LCD工廠了
    本來韓國兩大面板巨頭LG和三星都已經宣布徹底關閉LCD面板廠,特別是三星早早就準備在年內關閉所有自家的LCD面板廠。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本來三星和LG是因為要全面轉向新的面板生產,才打算關閉LCD面板廠,但是現在LCD面板在近一段時間價格狂漲,或許是看到有利可圖,三星直接宣布無限期延後關閉LCD面板廠的計劃。
  • 屏幕顯示驅動IC領域引關注,國產替代的號角也已吹響
    北京時間08月12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最容易實現的國產替代?屏幕顯示驅動IC領域引關注。A股公司中,中穎電子即為國內為數不多的OLED驅動晶片供應商,而近期申請科創板上市的格科微則在2019年以4.2億顆的LCD驅動晶片出貨量在中國市場的供應商中位列第二。根據此前相關媒體整理,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外,吉迪思、顯芯科技、奕斯偉、雲英谷科技等,也都在和各大面板廠商京東方、維信諾、和輝光電、華星光電等展開合作,部分已經開始了DDIC的量產。
  • 市場決定命運 三星「打臉」宣布LCD工廠關閉計劃無限期延期
    曾經LCD霸主宣布退市對於LCD面板市場來說,三星可以稱之為霸主地位。三星崛起於日企壟斷時期,在上世紀90年代,三星不甘顯示器行業被日企稱霸,不惜連續虧損7年,發展液晶顯示器業務,終於在1998年達到了液晶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
  • 研究機構:三季度LGD面板出貨量最大,三星顯示銷售額最多
    據顯示行業研究機構DSCC最新報告,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顯示面板銷售額達到3年來的最高水平305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11%,環比上季度增長21%。該銷售額數字是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好表現。主要面板廠的綜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82%。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國產替代空間大 作為生產LCD的關鍵部件,偏光片的市場需求受下遊面板行業發展的影響較為顯著。近年來,雖然LCD面板增速有所放緩,但仍是偏光片的主要需求來源。IHS預計2018-2020E偏光片保持約6%的同比增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LCD面板需求的增長,以及OLED面板的高成長。
  • BOE(京東方)液晶面板1月出貨量居全球第一
    近日,據IHS Markit研究指出,BOE(京東方)2017年1月在大尺寸面板出貨量登頂全球,以22.3%的市佔率成為市場龍頭。    早在2016年四季度,BOE(京東方)液晶面板出貨量就已躍升為全球第一。
  • TFT-LCD面板的製造工藝流程和行業最新發展趁勢
    我國面板顯示產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全球市場份額穩步擴大,龍頭企業加速調整產業結構,在超大尺寸、AMOLED和產業鏈建設方面加快布局,產業整體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為正確把握產業發展規律,了解產業動向,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下面就來談談面板顯示行業十大發展趨勢。
  • 中國A股:未來10年消費電子產業龍頭,全鏈條梳理(名單)
    2、上遊半導體、被動元件、材料、設備國產替代空間巨大。未來科技行業將是 G2 的競爭格局,「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將是大勢所趨。以華為為首的中國科技企業也會在在半導體、被動元件、材料、設備等上遊領域全面推進國產替代。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但卻過分依賴京東方
    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2018年液晶面板產業研究報告
    產業鏈中遊即為OLED面板製造,包括面板製造和模組組裝,當前表現為產能嚴重不足,供不應求,因此部分OLED產品的毛利率為40-50%,相較於傳統LCD毛利率15%高出不少。目前市場上OLED面板龍頭當屬SDC(三星電子)和LGD(樂金顯示),技術較為領先,也佔據了市場上大多數份額。
  • 6代LTPS面板遍地開花,國產高階屏幕挑戰日韓
    據CINNO Research統計,2015年,國內手機品牌全球出貨中採用LTPS(含AMOLED顯示技術)面板的滲透率達到37.3%。而該類面板國產化自給率 也一躍而上突破了20%,市場份額相比2014年大幅增加14%。全球面板產業東移的趨勢下,國產高階面板產業開始挑戰日韓,打破海外企業高端小尺寸顯示 屏壟斷地位。
  • 2020年中國半導體靶材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濺射靶材是用濺射法沉積薄膜的原材料,主要應用於面板顯示、半導體和磁記錄薄膜太陽能領域。其中,半導體生產對靶材的純度有著更高的要求。2018年,中國半導體靶材市場規模約12.1億元;2019年,全球半導體靶材銷售規模約9.8億元,總體來看,全球半導體靶材市場仍集中在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