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細胞症候群是什麼?看泰安醫生怎麼說!

2020-12-0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江煥冉

近日,泰安中心醫院兒童血液病科收治多例噬血細胞症候群患兒,最大的8歲,最小的2歲,都是因發熱、血常規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減少入院。「入院時患兒一般狀況差,發熱、精神差、腹脹、腹痛、面色蒼白等明顯症狀,經檢查確診為噬血細胞症候群。」 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兒童血液病科)王兆輝說。那麼噬血細胞症候群到底是什麼呢?

據泰安市中心醫院兒內三科(兒童血液病科)王兆輝說,人體血液中有一種細胞,名字是吞噬細胞,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像清潔工一樣吞噬入侵的細菌和機體的衰老細胞,清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起著保護人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其過度活躍,就會不分敵我,將人體有用的細胞一併吞噬,嚴重的還會將人體組織、器官一點點侵蝕,造成一系列損傷,例如出血、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後果,這就是噬血細胞症候群。噬血細胞症候群分為原發性(遺傳性)及繼發性。前者為存在明確基因缺陷或家族史。後者可由感染(主要為EB病毒感染)、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獲得性免疫缺陷(如移植)等多種因素引起。

「這種疾病目前缺乏特異性診斷方法。」王兆輝說。現廣泛使用國際組織細胞協會制定的2004年診斷標準,滿足以下2條之一便可建立噬血細胞症候群診斷。

首先,符合噬血細胞症候群的分子診斷:PRF1、UNC13D、Munc18-2、Rab27a、STX11、SH2D1A或BIRC4等基因突變。

其次,滿足以下8條中的5條診斷標準:①發熱;②脾大;③血細胞減少(影響2或3系外周血細胞):血紅蛋白<90g/L(新生兒:血紅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細胞<1.0×109/L;④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纖維蛋白原血症:空腹甘油三酯≥3.0mmol/L(≥2.65g/L),纖維蛋白原≤1.5g/L;⑤骨髓、脾或淋巴結中發現噬血細胞現象而非惡變證據;⑥NK細胞活性減低或缺乏(根據當地實驗室指標);⑦鐵蛋白≥500μg/L;⑧可溶性CD25(sIL-2R)≥2400U/mL。

「原發性(遺傳性)噬血細胞症候群預後差,疾病進展迅速,需儘早行骨髓移植術,繼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的治療較為複雜。」王兆輝說。一方面必須針對原發疾病治療,例如血液/淋巴系統腫瘤需行化療,感染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需抗感染治療。在原發病治療的同時應使用噬血細胞症候群治療方案來控制病情的發展。目前國際上普遍採用HLH-2004方案治療繼發性噬血細胞症候群,另外加以鞘內注射。如果治療困難、失敗或疾病復發,王兆輝建議大家可考慮行骨髓移植術。

相關焦點

  • 噬血細胞症候群死亡風險高-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年來,噬血細胞症候群逐漸被我國醫生認知。該病是一種致命性疾病,如果患者沒能及時治療,死亡風險極高。由於該病表現症狀多但不典型,且缺乏特異性診斷方法,因而容易漏診誤診。臨床中,很多患者還沒能確診,就被疾病奪去了生命。
  • 發現噬血細胞症候群?這要從那天的血小板複查中說起
    圖6 患者生化歷次結果血細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脂血、高脂血、低纖維蛋白?患者是否是噬血細胞綜合?對患者加做血清鐵蛋白SF,其結果為:1359ng/ml,這進一步印證了我的判斷:這很可能就是噬血細胞症候群患者。
  • 惠州8歲男孩患噬血細胞症候群,需要你來伸把手
    8歲的何明俊於今年6月查出患有噬血細胞症候群+EB病毒感染,一度生命垂危,家人想盡辦法把他送去北京治療,成功移植二姐的骨髓和造血幹細胞。但遺憾的是,小俊又出現了排斥發燒的症狀, 此前已經花費的巨額醫療費讓一家人陷入困境,急需社會幫助。
  • 掙扎在「噬血」生死邊緣,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唯一希望嗎?
    噬血細胞症候群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給兒童患者帶來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對部分患兒來說,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唯一有可能治癒這種疾病的方法,且聽孫媛教授詳細解答!
  • 淋巴漿細胞腫瘤診治進展學習班暨中國噬血聯盟桂林分中心成立大會...
    9月12日,由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主辦的淋巴漿細胞腫瘤診治進展學習班暨中國噬血聯盟桂林分中心成立大會在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9號樓會議室舉行。會議邀請到了來自全國各大醫院和科研機構的著名專家、教授以及區內同仁匯聚一堂,為血液腫瘤以及噬血細胞症候群相關醫務人員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加強合作、增進友誼的學術平臺,促進學科的繁榮與發展。
  • Emapalumab治療兒童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療效顯著
    Emapalumab治療兒童原發性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症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8 13:06:17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Michael B. Jordan研究組近日取得新進展。
  • 血液系統疾病診斷思路圖解病例病例之T/NK淋巴瘤骨髓浸潤伴噬血
    但又有其特徵,比如濾泡淋巴瘤,常見核裂,T/NK細胞淋巴瘤胞漿中多見聚集出現的紫紅色顆粒,HCL多見胞質邊緣不整齊,呈毛刺狀,WM可見漿樣淋巴細胞,burkitt淋巴瘤胞質中空泡呈蜂窩狀等。淋巴瘤常伴有噬血現象,因此,當骨髓中可以過易見噬血細胞時,特別是可見或易見吞噬成熟紅細胞和或有核紅的噬血細胞時,需進一步尋找有無淋巴瘤浸潤骨髓可能。
  • 世界首臺微米級CT、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醫生搞出來的發明威力...
    「淋巴瘤不至於這麼快復發,加上女孩還有高熱和肝脾腫大等跡象……」王昭對這一診斷結果產生了疑慮,他建議女孩做NK細胞(一種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活性等一系列檢測,「先排除一下噬血細胞症候群。」一天後,結果出來了。綜合患者症狀及相關實驗室檢測指標,王昭的判斷得到證實:女孩同時還合併了噬血細胞症候群。
  • 《噬血代碼》10月更新了什麼 更新內容一覽
    導 讀 《噬血代碼》將會在10月更新很多的內容,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10月的更新內容都有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噬血代碼》地底區槲寄生地點
    《噬血代碼》中玩家可以在槲寄生處休息,恢復生命值
  • 什麼是唐氏症候群?
    要弄清什麼是唐氏篩查,你需要首先了解唐氏症候群。什麼是唐氏症候群?每個人都有46條染色體,排列成23對。因為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各有23條染色體,所以,當精子使卵子受精懷孕後,就會形成一個擁有全部46條染色體的新生命。不過,有時候也會發生錯誤,引起染色體異常。唐氏症候群就是其中的一種異常。
  • 確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需要做哪些檢查?
    人不精神,上樓運動會氣喘,兩個月間檢查三次一次比一次差,一直按缺鐵性貧血治療,現在就是想知道怎麼會誤診,這個不是看血紅蛋白指標就可以嗎?為什麼最後是這個MDS?確診MDS應該做哪些檢查?病人B投稿:有位親戚之前總會出現貧血、出血症狀,去醫院檢查之後被初步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請問這種情況要怎麼辦?MDS患者一般會有什麼臨床表現?
  • 《噬血代碼》地底區槲寄生地點 地底區槲寄生在什麼地方
    導 讀 《噬血代碼》中玩家可以在槲寄生處休息,恢復生命值,這在經歷了高強度的戰鬥後顯得尤為重要。
  • 軍醫科普:藍趾症候群是什麼病?
    臨床上時常會見到這樣的腳:足部皮膚呈藍色,末梢血運極差大多數臨床醫生經常會認為是肢體缺血所致,推薦來血管外科就診。可是有時候觸摸足背動脈搏動很有力,我們稱這樣的腳叫「垃圾腳」。「垃圾腳」是藍趾症候群的俗稱,是動脈硬化斑塊破裂、膽固醇結晶和微血栓脫落所致的肢體終末動脈栓塞的症候群。1976年Karmondy首次報導並命名為膽固醇栓塞症候群(cholesterol emboli syndrome, CES)。
  • 《噬血代碼》單手劍普羅米修斯怎麼樣 裝備搭配推薦
    導 讀 在《噬血代碼》(code vein)遊戲中,玩家可以自由的進行組合裝備,哪套才是最適合你的配裝呢
  • 《噬血代碼》1.10更新內容個人翻譯及點評一覽
    《噬血代碼》這款遊戲在發售之後也在不斷的更新中,這次的1.10更新就有很多的遊戲內容上的改動。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具體的信息,那麼就來看看「devilking2000」分享的《噬血代碼》1.10更新內容一覽吧。
  • 噬血代碼10月更新內容一覽
    《噬血代碼》將會在10月更新很多的內容,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10月的更新內容都有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10月更新內容一覽,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噬血代碼》10月更新內容一覽  增加內容  增加新飾品  增加以萬聖節為主題的服裝配色、面部刺青、飾品。
  • 《噬血代碼》街區槲寄生位置分享 街區槲寄生在什麼地方
    導 讀 《噬血代碼》的地圖錯綜複雜,槲寄生散布在地圖的各個區域,有的不太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