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專家為你揭秘《流浪地球》裡的等離子體:第四種物質存在形態

2021-01-20 中國軍網

它為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發動機提供強大反衝力。

它佔宇宙中物質總量99%以上,是物質存在的主要形式。

它具有優良的電磁性質,在軍事領域應用潛力驚人。

近來,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熱播,有關專家和觀眾對此紛紛點讚,認為它開啟了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

這部影片設定在2075年,以太陽內核急速老化不斷膨脹即將吞沒地球為時代背景。為了逃脫被太陽吞噬的災難,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將其遷移到距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系,成為其中的一顆衛星。

人類舉全球之力,在亞洲和美洲大陸上修建了1.2萬臺地球發動機。這種高達11000米的地球發動機的基本原理是:以巖石為燃料,利用巖石中的矽等重元素進行核聚變反應,從而產生高溫高壓高能的等離子體流,通過等離子體流噴射產生的巨大反衝力,推動地球遷徙,尋找新的家園。等離子體流無疑成為影片中拯救人類的一大「功臣」。

電影是科幻的,但等離子體是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的確有一定的「魔力」。現在,就讓我們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超級大戶」主宰宇宙

提起「等離子體」這個名字,是不是感覺有點「高大上」?它,含有的正負電荷總量相等,是一種電離了的氣體。在自然界中,固態、液態、氣態,是物質存在的3種形式,而等離子體則是有別於這3種形態的第4種基本形態。

那麼,等離子體是怎樣產生的呢?等離子體又稱為「電漿」或「離子漿」,是由大量正離子、負離子、電子、自由基和各種活性基團等帶電粒子構成的電中性集合體。由於這種「電漿」中的正負電荷總量相等,所以叫做「等離子體」。美麗多彩的霓虹燈、熾熱的火焰、光輝奪目的閃電以及絢爛壯觀的極光,都是等離子體現象。電影中上萬臺地球發動機噴口噴射出藍白色強光,形成的一根根巨型光柱,就是在核聚變形成的高能量密度物理條件下產生的高溫等離子體流。

在地球上,等離子體物質遠比固體、液體、氣體物質少。然而,在整個宇宙中,等離子體佔據著99%以上的物質總量,廣泛存在於星際空間、恆星內部、地球電離層等自然環境中,是物質存在的主要形式,幾乎主宰著整個宇宙。

地球上的等離子體,雖然比固體、液體、氣體物質少,卻容易人工製造。目前,較為成熟的等離子體產生方法,是將普通氣體用射線輻照、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或加強電磁場,使得氣體原子的外層電子由於運動加速或受力,而脫離原子成為自由電子。這樣,原來的中性氣體因電離,就變成了由帶正電的離子、帶負電的電子以及部分未電離的原子組成的一團均勻的「漿糊」,即「電漿」,這團「漿糊」就是正負電荷總量相等的等離子體。比如,在化工、能源、材料和冶金等領域常見的電暈、輝光以及電弧等放電反應,均會產生等離子體。

特性神奇與眾不同

以物質第4種形態存在的等離子體,與固體、液體、氣體等普通物質相比,有著與眾不同的神奇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參數範圍很大。等離子體的參數可以在數個數量級之間變化。例如,它的溫度可以跨越7個數量級,密度跨越更是達到約25個數量級。在這麼大的參數範圍內,等離子體的物理性質都會顯現,儘管它有幾個數量級的數值範圍,但性質相似。

具有集體效應。等離子體具有很強的「集體主義」和注重協調一致的「團隊精神」,這是它和其他物態的根本區別。普通物質由不帶電的分子構成,分子間的作用力來源於分子的直接碰撞。而等離子體由帶電粒子構成,帶電粒子之間有長程的電磁相互作用力。帶電粒子運動時,可通過長程力聯繫起來,引起正電荷或負電荷的局部分布,形成一個個小「團體」,從而增強了「行動」的協調性和統一性,極大提高其「戰鬥力」,內部也因此存在多種集體振蕩模式。

能夠局域帶電。等離子體雖然在整體上是電中性的,但是由於集體效應形成電荷的局部分布,它在空間小尺度上是帶電的,具有微觀電磁場。其內部的微觀電磁場會影響帶電粒子的運動,並伴有極強的熱輻射和熱傳導。而等離子體與電磁場又存在極強的耦合作用,因而具有很高的電導率,內部存在多種集體振蕩模式,能被磁場約束作迴旋運動。一些等離子體還具有良好的電磁波響應性質。此外,等離子體能以電磁波反射體形式,對電磁波產生幹擾作用,使電磁波往返途徑彎曲。

由此可見,以物質第4種形態存在的等離子體擁有優良的電磁性質。

軍事應用潛力驚人

等離子體具有優良的電磁性質,這就決定了它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其相關技術和工藝被廣泛應用於照明、顯示、醫療、噴塗、通信及半導體器件製造等行業中。在國防和軍事領域,它更是有著極大的應用前景,甚至是一種重要的國防資源。

近地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數據應用廣闊。當今世界,近地空間在軍事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顯現,成為各主要軍事強國紛紛爭奪的新高地。目前,幾乎所有的洲際彈道飛彈和潛射彈道飛彈以及全球40%的航天飛行器,都運行於近地空間。地球電離層等離子體以及日地空間中的等離子體狀態,對於太空飛行器及飛彈的正常飛行有重大的影響。比如,空間磁暴和地球電離層擾動,會干擾電磁波傳播和遠距離微波通信;太陽活動引起的地磁風暴,能夠致盲太空飛行器上的傳感器並幹擾機載電子設備;日冕物質拋射或由太陽耀斑加速的高能粒子,可破壞太空飛行器電子設備,甚至對太空人的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人類要利用好近地空間,就必須以空間和地面觀測數據為基礎,對日地空間及電離層的等離子體形態結構建立數值模型,研究並預測近地空間等離子體環境特性及變化規律,以保護通信導航、衛星、太空飛行器等系統的正常運行,提高近地空間的管控和開發水平。

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潛能巨大。與傳統加速器技術相比,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的加速梯度能夠提高上千倍,可以在釐米尺度上把帶電粒子加速到10億電子伏的高能量,具有小型化、低成本的獨特優勢。加速器技術在國防工業等領域具有廣泛而深入的應用。雷射等離子體加速器與微型波蕩器的結合,能夠有效產生高亮度的X射線、γ射線、太赫茲等多種輻射,具有小型化、波段寬、亮度高的優點,可以應用於慣性約束核聚變中的靶丸狀態診斷、庫存武器無損檢測和爆炸物鑑別。

等離子體隱身技術性能優越。利用等離子體發生器,在飛機表面形成一層等離子云,設計等離子體的能量、電離度、振蕩頻率和碰撞頻率等特徵參數,使照射到等離子云上的雷達波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改變傳播方向,回波被有效減少,雷達難以探測,以達到隱身的目的。還能通過改變反射信號的路徑,使敵方雷達測出錯誤的飛機位置和大小而迷惑敵人。與吸波材料等隱身技術相比,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具有吸收頻帶寬、隱身效果好、無需改變飛行器外形等優點。據報導,採用該技術的飛行器被敵方發現的概率可降低99%。

此外,利用等離子體替代金屬可實現無線電信號的發射與接收,形成一種氣態可重構天線技術。這種等離子體天線,即使在工作狀態也不會反射普通的雷達波,它的寬帶和可重構性能特別適用於擴頻、跳頻等主動隱身技術。而高壓脈衝等離子體天線能夠實現大功率輸出,可解決目前微波天線設計中的大功率問題,同時具有抗幹擾能力強、容易操控、結構輕巧等優點。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責任編輯:嶽修宇

相關焦點

  • 「物質第四態」——等離子體,真的可以拯救《流浪地球》嗎?
    你還記得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是怎麼拯救地球的嗎?,但是你一定知道雨天的閃電、美麗的極光、街邊的霓虹燈,或者修理工手中的電焊……這些「眼見為實」的物質,便是等離子體在生活中的樣子。,99.9%以上的可觀測物質都是以等離子體態存在的,例如太陽和星際空間都是由等離子體組成的。
  • 神秘而強大的第四種物質狀態
    博科園:科學科普-物理學類小學時,我的老師告訴我,物質存在三種可能的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但其實,她沒有提及的是一種特殊的電化氣體——等離子體,這是第四種特別重要的物質狀態。之所以我們較少提及,是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很少遇到天然的等離子體,除非你有幸看到過北極光,或者是通過特殊的濾鏡來觀察太陽,又或是像我小時候那樣——喜歡在雷雨天將頭伸出窗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是稀缺品的等離子體,卻佔據了宇宙中可觀測物質的99%以上(如果我們忽略暗物質的話)。
  • 宇宙物質的主角——等離子體
    但實際上這些物質天體及星際塵埃,只佔宇宙組成部分的5%都不到,其餘95%以上的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就在這可憐的不到5%的物質中,像地球、火星、金星等固體星星,土星、木星這類氣體星體,這些只佔宇宙物質的1%,其他99%是一種等離子體。說起等離子體,有些人可能還不太清楚。我上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物質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
  • 物質除了氣態、固態、液態之外,還存在什麼形態
    在我們的固有認知裡,物質只有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氣態,但其實,物質到目前為止,一共存在六種形態,還有三種分別是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等離子態人們常年看到的閃電、流星、部分高溫火焰等,它們都是處於等離子態。
  • 除了固液氣三態,物質還有其他形態嗎?
    生活中常見的霓虹燈,點亮後燈管裡的氣體就是等離子體。如果放在宇宙範圍,等離子態的物質更為常見,因為恆星內部的溫度非常高,那裡的物質基本上都是等離子態的。這還要從原子結構說起,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隙,如果把原子比作廚房,則原子核僅僅相當於廚房裡的一小塊冰糖,但是原子核卻佔有原子質量的99%!至於電子的體積更加微不足道,一個電子頂多相當於一粒鹽。不但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隙,原子與原子之間同樣存在很大空隙。
  • 有機廢氣處理低溫等離子體的定義和分類是什麼?
    在我們常見的有機廢氣處理設備裡面,低溫等離子體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設備之一,今天卡利小編來為您簡單介紹一下低溫等離子體的相關定義及分類。有機廢氣處理等離子設備1、低溫等離子體的定義等離子體是原子及原子團失電子後,被電離產生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常被視為是除固、液、氣外,物質存在的第四種形態。等離子體由離子、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組成,整體呈中性。等離子體是宇宙中物質的主要存在形式,佔物質總量的99%以上。在地球上,等離子體物質遠比固體、液體、氣體物質少。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通常來說這一變化不會多麼顯著
  • 物質的形態,只存在液態、固態和氣態嗎?其實還有一種人造狀態
    或許你已經發現,隨意向一個人提問,物質有哪幾種表現形態,人們可能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固態、液態和氣體,畢竟現今的物質形態常見的只有氣態、液態和固態,對這三態來說人們尤為熟悉,所謂固態是指具有固定形狀的物質,例如石頭木頭等,從這一點來看,液體和氣體都不具備這一特徵,人類想要改變固體的形狀,就必須對它施力,比如擠壓或拉長,都能改變固體的體積
  • 流浪地球C位 - 蘇拉威西島揭秘
    「一場跨越千年的自救之旅,一次戳心的人類逃離,一次輸不起的時間賽跑」影片《流浪地球》給了我們太多的震撼,故事中牽動人類命運的神秘島嶼 -蘇拉威西島,到底還有哪些秘密?小編給你火速揭秘!一顆火石讓人類與「蘇拉威西輔車相依。而現實中,它的意義不僅於此。
  • 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整體極化」理論獲證
    最新發現與創新  宇宙在最初誕生的百萬分之幾秒內以「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的形式存在,這種類似「電漿」的狀態被認為是固體、液體、氣體之後的第四種物質形態。近日,我國科學家首次提出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整體極化」理論,被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重離子碰撞實驗證實,該實驗室RHIC-STAR國際合作組織發言人許長補教授認為,超流體中相對論量子「整體極化」的提出和被證實是近年來世界高能核物理領域裡的最重要突破。該實驗結果已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3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都不是,是另一種形態
    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核聚變反應,讓每一顆恆星都能達到數千萬攝氏度的超高溫度,而溫度往往決定了物質所處的狀態。我們普遍了解的物質形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但在宇宙範圍內,物質的狀態並不局限於這三種,其實還有其它形態。我們最為熟悉的太陽,就是一個十分獨特的存在。
  • 除了固液氣三態,物質其實還有三種形態,其中有一種很常見
    生活中常見的霓虹燈,點亮後燈管裡的氣體就是等離子體。如果放在宇宙範圍,等離子態的物質更為常見,因為恆星內部的溫度非常高,那裡的物質基本上都是等離子態的。這還要從原子結構說起,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隙,如果把原子比作廚房,則原子核僅僅相當於廚房裡的一小塊冰糖,但是原子核卻佔有原子質量的99%!至於電子的體積更加微不足道,一個電子頂多相當於一粒鹽。不但原子內部有很大空隙,原子與原子之間同樣存在很大空隙。
  • 物質的第4種形態,等離子生命能在超高溫下存活
    事實上,答案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在科學家不斷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全新的理論被提出,其中就涉及到了不同的生命存在形式。前段時間有關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科學家認為這裡存在與地球生命類似的生物,金星和火星等星球上也許存在其他形式的生命,比如等離子生命體。
  • 有哪8種物質狀態?
    在學校裡我們可能學到最多的是固體,液體和氣體,因為學校只給我們生活中最好理解的三種物質狀態,如果只是知道這些,你會錯過其他五個有趣的物質形態!現在我們普遍認為有多達8個物質形態,隨著科學的進步,這個數字還會逐漸增加。
  • 物質除了「氣態、液態、固態」還有其他形態嗎?
    物質形態是指物質存在的具體形式和狀態。通常生活中物質的氣態、液態、固態這三種物質形態最為常見。除此之外物質還有其他三種形態。一、等離子態等離子態,英文:Plasma,大家常見的霓虹燈,在它點亮以後,燈管裡的氣體就被電離了,成為電子與離子的混合物——等離子體。
  • 等離子體的特性有哪些?
    等離子體是由大量帶電粒子組成的非束縛態宏觀體系,它包含自由電子、自由離子,也可能存在中性粒子。等離子態是除物質三種基本形態固態、液態、氣態之後的第四種物質形態,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這樣一來中性氣體因電離將轉化成有大量自由電子、正電離子和部分中性原子組成與原氣體具有不同性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就稱為等離子體。但並非所有的自由電子、正電離子和部分中性原子組成的物質都是等離子體,只有具有足夠高的電離度的電離氣體才具有等離子體的性質,才能成為等離子體。可以這樣說,等離子體是帶電的,具有「電性」;而普通氣體是不帶電的,具有「中性」。
  • 看不懂《流浪地球》裡的科學奧秘?聽聽專家「科普」
    原標題:看不懂《流浪地球》裡的科學奧秘?別急,南航專家來幫你「科普」   《流浪地球》劇照。   《流浪地球》劇照。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大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副教授李晉斌應邀為揚子晚報做了專門解讀。   關於引力彈弓   「引力彈弓」是飛行器加速常用的方法   《流浪地球》電影中,地球逃逸太陽引力的重要段落裡,「引力彈弓」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李晉斌介紹,地球這個龐然大物,半徑6371公裡。
  • 宇宙中可能存在著一種等離子體生命,它們與碳基生命完全不同
    一般來講我們對生命的定義是,生命是指一種能夠通過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的方法來完成自己的生長、繁衍、新陳代謝等等生物功能,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並做出應激反應的個體。從熱力學的角度來看,生命是一種高度有序的開放系統,能夠在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的過程一直維持自己的「低熵值」(註:在熱力學裡,「熵」是指一個系統的混亂狀態,「熵值」越低,系統的混亂程度就越低)。
  • 光芒四射的太陽是什麼樣的物質形態和結構?
    那麼太陽到底是這樣一個什麼物質狀態組成,是不是整體就是一團混沌狀呢?似乎很有必要弄弄清楚,那麼我們來討論一下。明確回答:太陽是等離子體,說的簡單直白些就是一團高溫高壓的火球。火就是等離子體,是物質的第四種狀態。但我們平常看到的火併不完全是等離子體,大多數低溫火焰都是激發態的氣體分子,只有高溫火焰才是真正的等離子體。
  • 火除了大部分情況下是氣態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叫做等離子態?
    這個在物質形態上的是介於氣態、固態和液態以外的第四種形態,叫等離子態。其實呢這個大家並不用都記下來了,只要記住火它除了大部分情況是氣態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叫做等離子態就好了。只不過只有部分溫度很高的火焰才是真正的等離子態,其他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見到的火焰通常的都是氣態的的氣體分子。記得你在講水的那些說過水還有什麼的四種形態叫那個玻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