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氣試驗結果越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越重?在線醫生請別亂說

2021-01-13 五號醫生吳昊

幽門螺旋桿菌(HP)在這幾年可謂是曝光度最高的一種細菌之一了,它作為唯一定植存活在胃裡的細菌,是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其實這個菌在幾萬年前就在地球上存在,並且一直活躍在人體內了。但直到1983年才被澳大利胃腸病學家馬歇爾發現,並證實多種胃部疾病和它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馬歇爾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既然這個菌跟胃病關係緊密,我們就應該多多關注。不過常聽有人說碳13/14呼氣試驗的檢查數值越高就證明體內HP越多,患胃癌的機率就越大,甚至有些在線問診的醫生也會這樣跟患者交代。今天吳醫生就針對這個謠傳來闢辟謠。

對結果的錯誤解讀容易引起恐慌

因為HP致病的廣泛性,在體檢中心的套餐項目中,HP的檢測慢慢地成為了標配。常見的檢查方法為碳13或碳14呼氣試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吹氣」。不過雖然大家都知道了檢測HP的重要性,卻不太了解這個檢查結果的解讀,甚至是一些非消化專業的醫生也會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解釋。比如這一位:

這是吳醫生今天在網上看到的某平臺的在線問診截圖,在這裡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錯誤,我標記了出來。這位醫生如此解讀,如果一些檢測數值比較高的患者看到之後,豈不是會引起大家的恐慌?

網絡上也經常流傳這種說法,就是吹氣試驗的數值越高說明感染越重,引發胃癌的風險越大。吳醫生在這裡告訴大家:在一般條件下進行的吹氣試驗,其結果數值(dpm)的高低和HP感染程度基本沒有什麼關係。

碳13/14呼氣檢查簡介

一般來說,胃部不適的患者去醫院看病,除了要做個胃鏡檢查以外,碳13/14呼氣檢查一般也是必不可少的。由於並不是所有人都熟悉這種檢查,我先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接受檢查的患者需要服用一粒膠囊,這個膠囊的內部有被碳13或碳14同位素標記的尿素。當膠囊進入胃部後,如果胃裡存在著HP,那麼HP釋放的特有物質——尿素酶就會與之發生作用,產被標記的二氧化碳和氨,繼而入血,由呼吸循環呼出體外。

這時候對患者呼出的氣體進行收集並檢測,儀器就會根據碳13或碳14的含量來判斷是否存在著HP感染了。

所以簡單來說,這個檢查的過程就是,吃膠囊—呼氣—等結果。只要注意在檢查前保持空腹6小時以上,並且14天內沒有服用抗生素、抑酸藥(奧美拉唑、耐信等)或鉍劑,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一般都比較高。

結果的高低與感染程度到底有沒有關係

我們以碳14的結果為例,正常值(dpm)一般都是小於100的,也就是說當檢測數值超過100的時候,就說明這位患者體內感染了HP,需要進一步的診治。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見到檢測數值超過1000的患者,也會有數值就在100上下浮動的案例。很多人,包括一些臨床醫生(就像是文章開頭的那位醫生)都會有這樣的錯覺,既然這個檢查結果以數值的形式表示,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數值越高,感染的程度就越高呢?

雖然我在文章開頭的回答比較斬釘截鐵,但其實這裡面也是有條件的。理論上來說,呼氣試驗數值的高低應該是跟HP的菌落密度或者數量有關係的,但為什麼吳醫生說沒關係呢?

這是因為,要想呼氣試驗的結果,也就是dpm值能夠充分反映體內HP的感染密度,那就要保證包括同位素劑量、胃排空時間、HP尿素酶活性、氣體收集時間,甚至是監測儀器的敏感性都進行嚴格的控制,這個標準在實際的臨床中是不可能達到的。所以呼氣試驗無法真實地反映體內HP菌群密度或者數量,只能定性地告訴我們是否存在著HP感染。

與此同時,大量的試驗也證實HP的感染程度跟胃潰瘍、胃癌發病的機率和嚴重程度都不相關(菌群存在是會引起發病的,但是發病率或嚴重與否跟菌群的多少沒有關係)。因此,臨床上也並沒有對呼氣試驗有更嚴苛的試驗標準或要求。

綜上得出的結論就是,在一般臨床中,呼氣試驗數值的高低和感染的程度並不呈正相關,數值只能反應是否存在著HP的感染,而不是確定菌群的數量,跟胃癌的致病性的大小就更沒有關係。所以碳13或碳14檢查,看似是一種定量檢查,實則是定性檢查。

不過檢查數值的高低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數值距離正常值差距越大,就證明本次檢測的結果準確性越高。比如檢測值1000多的患者就能非常肯定地確診HP感染,而如果結果僅為100上下浮動,那麼就不能輕易定為HP感染,需要再複查或者結合其他檢查來作出診斷。

HP感染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據報導,HP在我國的感染率已經超過了50%,也就是說兩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會被HP所感染,所以檢查出HP陽性其實是個大概率事件。目前的專家共識普遍認為:在發現HP後不可一概而論地進行根除治療,而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具體問題指的就是患者有沒有胃部相關的疾病或者症狀亦或者是家族史等。

所以當我們體檢發現HP陽性的時候,尤其是發現如果數值比較高的話,也不必過於恐慌。因為它跟我們有多大機率得胃癌沒什麼關係,只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下一步治療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吳醫生針對「碳13/14檢測數值越高,證明感染越重」的謠傳作出了闢謠。在這裡也希望網絡問診能再規範一點,儘量細化到科室來進行相關答疑。至少不要讓這種誤導患者的信息再次出現吧,雖然不知者不怪,但不知者亂說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參考文獻

1.Debongnie JC, Pauwels S, Raat A,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gastritis and ulcer disease using a simple and rapid carbon-14-urea breath test. J Nucl Med. 1991;32:1192-8.

2.Desroches JJ, Lahaie RG, Picard M, et al. Methodological validation and clinical usefulness of carbon-14-urea breath test for documentation of presence and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J Nucl Med. 1997 ;38:1141-5.

3.《幽門螺桿菌感染及其相關疾病防控100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劉文忠主編

相關焦點

  • 體檢時C14 呼氣試驗檢查幽門螺旋桿菌解讀
    2、C13 或C14 呼氣試驗數值多少是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 C13 或C14 呼氣試驗是幽門螺旋桿菌(HP)是否感染的指標。 (3) 一周內有消化道出血史不作 C13 或14C 呼氣試驗。 4、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HP)? 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革蘭式陰性桿菌,螺旋菌,微需氧,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類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類。
  • 口臭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哈醫大四院松北C-14尿素呼氣試驗室可...
    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消化科孫德榮醫生通過詳細的病史採集和因素分析,判斷他們的口臭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立即為他們做了「C-14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無一例外呈陽性反應。通過個體化的綜合治療,這些病人的幽門螺桿菌得到了徹底根治,口臭也都徹底清除和明顯減輕,「大大方方」的美好生活又回來了!
  • 海口一家3人「口臭」竟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醫生:家庭分餐,用公筷...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4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通訊員 梁山)「醫生,我體檢查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該怎麼治療,會發展成胃癌嗎?」1月14日,海口市民吳先生在進行年終體檢後,終於找到了自己胃痛反酸的原因,也對幽門螺旋桿菌產生了恐懼。
  •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 醫生有話說
    網友:現在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比較多,怎麼樣判斷體內是否有這個菌?經常有打嗝、反酸的症狀是有這種菌嗎?包明業:經常打嗝、反酸不一定是有幽門螺旋桿菌,有可能與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腸功能減退、食管裂孔疝等有關。網友: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包明業:對病菌的檢查,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種方法。
  • 體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怎麼辦?
    該細菌即為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引起的症狀表現為: 泛酸:幽門螺旋桿菌會誘發胃泌素瘋狂分泌,導致胃酸過多,身體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泛酸和燒心; 胃疼:胃疼是潰瘍病的最典型症狀,它顯示了胃和十二指腸黏膜正在被消化; 口臭: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
  • 「幽門螺旋桿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醫生,我這次的檢測結果是1000多,這可怎麼辦?不可能這麼高的呀!是不是弄錯了?」武昌醫院門診檢驗科,一位男性患者拿著剛取到的檢驗報告單,神色緊張地詢問著工作人員。「您先不要著急,碳14呼氣試驗結果陽性提示您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可能,但是否有胃部疾病還需要醫生的綜合診斷。」檢驗科工作人員耐心解釋道。
  • 查出幽門螺旋桿菌 要不要治療?
    目前體檢普遍篩查的一種細菌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一些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其中就包括胃癌。哪些感染人群需要徹底清除?如何避免傳播呢?為什麼我們要在體檢時主動篩查幽門螺旋桿菌?這是有原因的,全球範圍內,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在中國平均感染率也在50%左右。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李巖:「本身幽門螺旋桿菌的致病性,相對來說是比較強的。
  • 幽門螺旋桿菌可致胃癌!三招解決它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暗示得了胃癌嗎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腫研究機構(IARC)宣布幽門螺桿菌感染(Hp)是人類胃癌的I類  不過,兩者之間不是因果關係,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者最終發展為胃癌的並不多,而且治療痊癒的機率很高。《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病學Meta分析》中有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旋桿菌的平均感染率為58.07%,也就是說,近一半中國人都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但2015年我國胃癌患病率為23.2%。由此可見,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並不一定是胃癌。
  • 科普|關於幽門螺旋桿菌 你了解多少?
    市民邱女士最近常常出現胃疼等不適症狀於是來到醫院進行檢查邱女士就覺得我胃不舒服,以前查過,說我有些幽門螺旋桿菌是陽性,所以我就過來複查一下。說起幽門螺旋桿菌相信大家都有一點了解這種病菌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用餐接觸傳播常常因為病症不明顯而被忽略那我們如何發現和防治呢?一起來了解一下當幽門螺旋桿菌數量達到一定值,就會出現胃痛、口臭、反酸等現象,也有患者症狀表現不明顯,通常免疫力低下、痰溼體質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感染。
  • 關於幽門螺旋桿菌的科普文
    女性最常見的問題排名前三的分別是:骨質疏鬆、幽門螺旋桿菌、慢性宮頸炎。男性最常見的問題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血粘度升高、甲狀腺異常、慢性咽炎。數據來源《2019上海白領健康指數報告》今天的課題好好和大家說道說道幽門螺旋桿菌。
  • 胃癌的預兆之一: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大部分男性都超標!
    幽門螺旋桿菌具有傳染性,特別是小孩子特別被容易傳染。幽門螺旋桿菌在世界不同種族、不同地區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說是成年人中最廣泛的慢性細菌性感染。總的趨勢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發展中國家約為80%,發達國家約為40%,男性略高於女性。我國的感染年齡早於發達國家20年左右,20歲-40歲感染率為45.4%-63.6%,70歲以上高達78.9%。
  • 喝這些茶能抑制但不能根治 說說幽門螺旋桿菌那些事
    原標題:喝茶是否能殺幽門螺旋桿菌、碳13和碳14檢測有沒有輻射……關於幽門螺旋桿菌醫生有話說市民飲食越來越豐富,也易於引發各種疾病,比如胃病,一旦患上胃病,如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引發胃癌,而胃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幽門螺桿菌在搞怪。幽門螺桿菌進入人身體後,會跟胃黏膜接觸在一起,長時間堆積在體內,容易引起胃潰瘍,引發胃部出現癌變。幽門螺旋桿菌該怎麼檢查治療?
  • 幽門螺旋桿菌(HP)根除治療的注意事項
    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數達到一半以上,很多人胃口不適,到醫院呼氣檢查後都會發現幽門螺桿菌的存在,抗幽門螺桿菌常用「四聯」療法。但對於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您吃對了嗎?今天,咱們一起看看抗幽門螺桿菌的藥物都怎樣服用?需要注意什麼呢?哪些疾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
  •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 預防方法有哪些
    一些朋友在拿到自己的體檢單後,會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對於這一點總是十分迷茫,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別著急,今天小編帶來的話題便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幽門螺桿菌陽性就是感染嗎,怎麼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什麼意思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說明你有慢性胃炎的情況,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造成的。
  • 「呼氣試驗」:幽門螺桿菌診斷的「金標準」
    尿素呼氣試驗具有明顯的綜合優勢:試驗方法簡單,對試驗環境、試驗設備、操作者技能要求不高;取樣容易,患者依從性好;相對於侵入性檢查來說,克服了胃內幽門螺桿菌「灶狀分布」可能造成的陽性漏診問題;相對於抗體檢測方法來說,陽性結果可判斷為現症感染且可以用於根除治療後的複查;該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比較高,可以準確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
  • 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值85,嚴重嗎?可以不服藥嗎?醫生告訴您答案
    對於幽門螺桿菌,大家或許都經常聽說,它是能夠唯一在胃酸條件下生存的細菌,生存力非常強大,是一種定植於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桿菌。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有:口口傳播,糞口傳播等。它會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癌等疾病。如何知道自己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
  • 闢謠丨碳14呼氣試驗數值越高感染越重?醫生:二者不呈正比例關係
    幽門螺旋桿菌(HP)在這幾年可謂是曝光度最高的一種細菌之一了,它作為唯一定植存活在胃裡的細菌,是胃潰瘍、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其實這個菌在幾萬年前就在地球上存在,並且一直活躍在人體內了。但直到1983年才被澳大利胃腸病學家馬歇爾發現,並證實多種胃部疾病和它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馬歇爾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 檢測幽門螺旋桿菌,到底選C-13還是C-14呼氣試驗?告訴你答案
    眾所周知,幽門螺桿菌(Hp)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國人幽門螺桿菌的總感染率高達50%以上。自1983年Hp被發現以來,檢測該細菌的方法也不斷出現。其中,同位素標記的尿素呼氣試驗以其非侵入、無痛苦以及高準確率的優勢,成為目前公認的診斷幽門螺桿菌(Hp)感染及評估治療效果的良好手段。目前醫院提供的呼氣試驗普遍使用C-14或者C-13這兩種同位素。那麼這兩種試驗各有什麼不同?哪種檢查結果好呢?小編帶您科普一下。
  • C13呼氣試驗:吹口氣就能讓幽門螺桿菌無所遁形
    而與上述消化系統症狀有密切關係的因素:幽門螺桿菌,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據統計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的胃潰瘍真兇是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很嚴重?一起看看幽門螺旋桿菌是怎麼回事吧?感染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導致什麼問題?深居胃黏膜興風作浪的HP,近幾年發現並不是那麼老實,還可以引起其他器官和組織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貧血以及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癌?吃大蒜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好大的...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癌?吃大蒜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好大的口氣 時間:2020年11月19日 15:42:18&nbsp中財網   據媒體最新報導  幽門螺旋桿菌  在我國平均感染率為59%   看到這個數字  你是不是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