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梧桐這一樹種,小時候很難分的清,我是直到大學畢業才知道個大概。
「鳳棲於梧」、「沒有梧桐樹,難引鳳凰來」,這些說的就是梧桐了!由此也可以知道梧桐在我們國家是很古老的樹種。
古人喜歡撫琴,三尺焦尾的古琴就是用梧桐樹的樹幹做的。用能引來鳳凰的梧桐樹製作的琴,彈起來毫無疑問可以引得百鳥朝賀,這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梧桐樹長勢比較慢,卻又高大挺拔,通身碧綠,枝葉婆娑,雖然不會開出滿樹紅花,但是仍然是非常好的觀賞樹種,與孔雀、鳳凰相得益彰,是上上吉祥之物。
相比之下,泡桐就是下裡巴人的速生木材了。今天看到剛發的芽,沒幾天的時間就能竄到一人高,轉過年來就變得亭亭玉立,再過一年就成了遮天蔽日的冠蓋了,這種有著完全生命力的就是泡桐。
泡桐長的快,材質也就不很結實,做家具只能當輔材,蓋房子也難當棟梁,原來在鄉下的時候,做個櫥櫃都沒人用泡桐,用的都是曲柳。
但是泡桐也不是全無可用之處。
泡桐的材質輕,是做小提琴和吉他等樂器箱體的好材料。而且因為泡桐生長快速,又耐乾旱,還是防風固沙的好樹木!焦裕祿在河南蘭考治沙時,泡桐就是極好的幫手,而改革開放後,泡桐板材可以用來製作琴板,被大量採伐了用來加工和出口,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焦裕祿的貢獻真的是利在千秋了。
法桐的全稱叫法國梧桐,看名字就知道是泊來品,是不是從法國引進的我卻不好說,只知道建國前其實就已經大量種植,除了做行道樹,還有的也種在園林中,因為秋後結的果子像鈴鐺,所以有的地方也叫懸鈴木。
我上小學前跟老爹住在學校裡,學校裡就有幾株梧桐,還有百年的桂花樹和沿著校園牆邊恣意生長的紫藤樹,這些地方就是我們一年四季的樂園。
梧桐樹沒什麼好看的花,但是會結奇異的果子,在一個大如湯勺的花上會結出幾個或十幾個小球球,那是它的果子,我們會爬到樹上夠下來烤著吃。這東西有點兒毒性,吃多了會昏迷,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是樂此不疲。
泡桐樹到了春天會開滿樹紫色的喇叭花,我們那時候可不管它漂不漂亮,只知道每朵花的屁股後面會有甜的像糖一樣的蜜汁,所以就會整枝的才下來,然後躺在紫藤天然織就的躺椅上一朵一朵地吸。
後來全家搬到縣城,縣委大院裡雖然也有幾株法桐,但是除了覺得夏天毛毛蟲太多外,也沒感到法桐有什麼好處,直到大學畢業留在了省城,才覺得最美、最可人的是法桐。
剛到濟南的那幾年,忙於生計也無暇他顧,等緩過勁來,才發現這裡的人雖然喜歡舔著肚子擼串喝啤酒、對生活樸實不講究外,這裡的行道樹其實很美。
每年夏天,從經二路到經八路、從緯一路到緯八路,道路的兩邊都是高大的法桐!夏天裡遮天蔽日,冬日裡頂風冒雪,默默地為樹下的行人提供著庇護。
一眨眼幾十年就過去了。城市在長高,馬路也在變寬,很多高大的法桐被鋸倒了、被挪走了,心裡覺得很惋惜,也很惦記。人挪活樹挪死,希望它們在新的地方也能生根發芽、繼續向上生長才好。
每到盛夏,家裡悶熱,我都喜歡在小區後面的經二路邊走一走,享受一下炎炎烈日下被法桐呵護的清涼。像這樣一人摟不過來的法桐在濟南已經不多,雖然入秋後風一吹漫天的毛絮也很討厭,但是我依然希望後來的主政者能善待它們,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能經歷大風大雨還能存在下來,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