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泡桐和法桐

2020-08-18 自由自在的漁夫

對梧桐這一樹種,小時候很難分的清,我是直到大學畢業才知道個大概。

「鳳棲於梧」、「沒有梧桐樹,難引鳳凰來」,這些說的就是梧桐了!由此也可以知道梧桐在我們國家是很古老的樹種。

古人喜歡撫琴,三尺焦尾的古琴就是用梧桐樹的樹幹做的。用能引來鳳凰的梧桐樹製作的琴,彈起來毫無疑問可以引得百鳥朝賀,這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梧桐樹長勢比較慢,卻又高大挺拔,通身碧綠,枝葉婆娑,雖然不會開出滿樹紅花,但是仍然是非常好的觀賞樹種,與孔雀、鳳凰相得益彰,是上上吉祥之物。

相比之下,泡桐就是下裡巴人的速生木材了。今天看到剛發的芽,沒幾天的時間就能竄到一人高,轉過年來就變得亭亭玉立,再過一年就成了遮天蔽日的冠蓋了,這種有著完全生命力的就是泡桐。

泡桐長的快,材質也就不很結實,做家具只能當輔材,蓋房子也難當棟梁,原來在鄉下的時候,做個櫥櫃都沒人用泡桐,用的都是曲柳。

但是泡桐也不是全無可用之處。

泡桐的材質輕,是做小提琴和吉他等樂器箱體的好材料。而且因為泡桐生長快速,又耐乾旱,還是防風固沙的好樹木!焦裕祿在河南蘭考治沙時,泡桐就是極好的幫手,而改革開放後,泡桐板材可以用來製作琴板,被大量採伐了用來加工和出口,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焦裕祿的貢獻真的是利在千秋了。

法桐的全稱叫法國梧桐,看名字就知道是泊來品,是不是從法國引進的我卻不好說,只知道建國前其實就已經大量種植,除了做行道樹,還有的也種在園林中,因為秋後結的果子像鈴鐺,所以有的地方也叫懸鈴木。

我上小學前跟老爹住在學校裡,學校裡就有幾株梧桐,還有百年的桂花樹和沿著校園牆邊恣意生長的紫藤樹,這些地方就是我們一年四季的樂園。

梧桐樹沒什麼好看的花,但是會結奇異的果子,在一個大如湯勺的花上會結出幾個或十幾個小球球,那是它的果子,我們會爬到樹上夠下來烤著吃。這東西有點兒毒性,吃多了會昏迷,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是樂此不疲。

泡桐樹到了春天會開滿樹紫色的喇叭花,我們那時候可不管它漂不漂亮,只知道每朵花的屁股後面會有甜的像糖一樣的蜜汁,所以就會整枝的才下來,然後躺在紫藤天然織就的躺椅上一朵一朵地吸。

後來全家搬到縣城,縣委大院裡雖然也有幾株法桐,但是除了覺得夏天毛毛蟲太多外,也沒感到法桐有什麼好處,直到大學畢業留在了省城,才覺得最美、最可人的是法桐。

剛到濟南的那幾年,忙於生計也無暇他顧,等緩過勁來,才發現這裡的人雖然喜歡舔著肚子擼串喝啤酒、對生活樸實不講究外,這裡的行道樹其實很美。

每年夏天,從經二路到經八路、從緯一路到緯八路,道路的兩邊都是高大的法桐!夏天裡遮天蔽日,冬日裡頂風冒雪,默默地為樹下的行人提供著庇護。

一眨眼幾十年就過去了。城市在長高,馬路也在變寬,很多高大的法桐被鋸倒了、被挪走了,心裡覺得很惋惜,也很惦記。人挪活樹挪死,希望它們在新的地方也能生根發芽、繼續向上生長才好。

每到盛夏,家裡悶熱,我都喜歡在小區後面的經二路邊走一走,享受一下炎炎烈日下被法桐呵護的清涼。像這樣一人摟不過來的法桐在濟南已經不多,雖然入秋後風一吹漫天的毛絮也很討厭,但是我依然希望後來的主政者能善待它們,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能經歷大風大雨還能存在下來,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奇蹟。

相關焦點

  • 花花世界——梧桐篇
    許多人並不清楚,甚至在有些文學作品和視頻節目中,頻頻出現將泡桐、法國梧桐、油桐當作梧桐的情況。  為了避免誤傳和混淆,我就從植物學角度給您講講,什麼是真正「引鳳來」的「梧桐」。  真假「美猴王」  為什麼人們把泡桐、法桐和油桐稱為桐樹?我猜想可能是因為它們的葉片比較大而薄,形狀和顏色比較相似的緣故吧。  下面介紹幾種容易與梧桐相混淆的「桐樹」。
  • 南京街頭幾乎沒有一棵真法桐
    南京人親切喚了七十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根本就是一個謬誤,70多年來,南京只引種過幾棵真正的法國梧桐,並且,最後的一棵「法桐」及其後代去年也終於銷聲匿跡了。哪裡還能見到真正的法國梧桐?年近70的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蔡劍華是最後在南京見到法國梧桐的人,他希望通過本報再次找到並親眼看一看真正的法桐。
  • 南京人叫了多年的「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為南京「梧桐」正名
    然而,此梧桐非彼梧桐,南京人叫了多年並引以為豪的行道樹「法國梧桐」,其實不是梧桐,也不是產自法國。「法桐」的真名叫懸鈴木南京人所統稱的「法桐」,其實包括懸鈴木科懸鈴木屬的三種植物,其正名分別為一球懸鈴木(也叫美桐)、二球懸鈴木(也叫英桐)和三球懸鈴木(也叫法桐),其中大多數為二球懸鈴木,極少數為一球懸鈴木,而至於三球懸鈴木,據說在南京已經看不到蹤影了。
  • 法國梧桐or中國梧桐:今後幾人識梧桐?
    「梧」和「桐」最早是兩種樹,「梧」是梧桐,而「桐」則指泡桐。在先秦時期,梧和桐是涇渭分明的兩種樹,《呂氏春秋》中有描寫「季春之月……桐始華」,季春就是農曆三月,所以這說的明顯是泡桐而不是夏季開花的梧桐。到了漢魏時期,梧桐和泡桐就被混為一談了。
  • 鳳凰路行道樹選法桐還是銀杏?園林部門想聽聽你的意見
    由於銀杏為慢生樹種、生長緩慢,林蔭效果形成時間較長,且嫁接銀杏每年秋季掛果,落果易造成道路汙染和安全隱患。因此,他們打算對該路段的行道樹進行更換。    該負責人說,目前,他們拿出兩個方案,一是法桐,二是實生銀杏。請市民給予合理建議,如有其他建議方案,也可一併提出。    據了解,法桐抗逆性強,速生,道路成蔭較快,有「行道樹之王」美譽。缺點是春天有一定的毛絮飄飛。
  • 法國梧桐是來自法國的梧桐樹嗎?
    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非常留意當時在上學和下學時,一定要路過兩邊都種滿法國梧桐的道路。天氣炎熱時,法國梧桐的葉子特別茂盛。
  • 梧桐二三事:風送梧桐葉,天涼好個秋
    早在《詩經》中,便有鳳與梧桐的一體雙生的記載:「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作為鳳鳥青睞的棲居之所,梧桐被賦予了「高潔美好」的文化內涵。初唐詩人虞世南《蟬》云:「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人以蟬自況,以挺拔疏朗的梧桐為棲身之處,喻指自己品格美好。
  • "法國梧桐",這個名稱起源於上海.
    但其實「法國梧桐」真正的學名是懸鈴木,是指由17世紀西班牙培育出的雜種懸鈴木,隨後在倫敦和法國多為種植。但正如其名,法國梧桐的存在,使得上海街頭平添了一份浪漫與詩意。上海的街景因著樹木的四季變化而變化,古老的建築將歷史永駐,路邊的法國梧桐卻時時刻刻透漏出時光變遷的秘密。
  • 植物錄|在日本,它被附會了梧桐的傳說,登上了五百元硬幣
  • 法國梧桐不是真的梧桐,但真的是好的行道樹
    孩子們總能在樹葉上找到「洋辣子」(刺蛾科幼蟲),他們會摘下這些樹葉,當作「生物武器」,用來和附近社區的孩子互毆。時至今日,那修羅場般的情景仍歷歷在目。War is hell!洋辣子你試過嗎?圖片:Logan Lai / flickr此「法桐」非彼「法桐」二球懸鈴木是一球懸鈴木與三球懸鈴木雜交的後代。
  • 高清:實拍最美法桐小徑 完美透視線交匯入海
    在太平角公園旁邊的一條景觀路上,法國梧桐正是一年中最有韻味的時候。提起法國梧桐,常會聯想起山海關路,但這裡的景色大不同,這裡是步行街,沒有了機動車的侵擾,遊覽時心情更加放鬆。    山海關路上的法桐,樹幹相對不高,樹冠如蓋,這裡種植的法桐,樹齡雖不算老,但道路側各栽種三排,樹幹筆直如削,通過透景線可看到壯觀的海景。
  • 浪漫的法國梧桐為什麼長在了新疆的這座小縣?
    但是,你聽說過法桐嗎?看到「法桐」倆字,你是不是也以為它來自浪漫的法國呢?「法桐」也就是法國梧桐,但它卻並非產在法國,而是原產自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久經栽培,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既然不是產在法國,那又為什麼叫「法國梧桐」呢?
  • 在這條「清涼路」上,關於法國梧桐,有個浪漫的誤會
    ,就適合走路和停駐;春夏有亭亭青傘,足以庇蔭思緒,秋冬有沙沙落葉,踩出滿地韻律,世界上有兩種城市,有法國梧桐,以及沒有的。」說起法國梧桐,腦海裡馬上會想到富有浪漫色彩的法國,隨之想到法國梧桐大概是來自法國吧,其實法國梧桐和法國一點關係也沒有!
  • 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你分得清嗎?
    古詩文中所說的梧桐樹,是指中國梧桐,並不是許多北方城市馬路邊的法國梧桐。認為中國梧桐和法國梧桐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梧桐是用來引鳳凰的,古時的文人喜歡用它的樹幹做琴。法國梧桐是用來帶蔭涼的,老百姓常用它的木材打家具。所以,中國梧桐是大雅,法國梧桐屬大俗。
  • 南京「法國梧桐」真的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
    關於南京種植「法國梧桐」的說法有很多種,最浪漫的就是:傳說當年宋美齡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種成一串寶石項鍊,送給愛人做禮物。(航拍美齡宮)其實,這種說法是立不住腳的,首先南京種植的梧桐以法國梧桐和美國梧桐為主,還有英國梧桐,這三種本質上都不是梧桐樹,而叫做懸鈴木。法國梧桐跟法國也沒什麼關係,因為這種樹最早種在上海法租界,葉子像梧桐,於是被成為「法國梧桐」,其真正原產地是印度。
  • 法桐毛、楊柳絮 城市小煩惱怎麼破?
    萬物生長,枝葉繁生,遮擋了路燈、信號燈和指示牌,影響一部分人的正常通行。  綠城存在這些「小煩惱」,都是如何破解的?大河報記者進行了走訪。  100多萬株法桐樹果實已成熟,風吹毛絮刺撓人  風吹來,葉紛落,作為鄭州市區行道樹的第一大樹種的法桐,除了飄下或大或小的黃葉外,有時還會掉落一些枝頭懸掛的毛球。
  • 法國梧桐樹葉緣何枯而不落?知道原因我眼淚掉下來
    摘掉葉片,法桐露出了藏在葉柄裡面的芽 榮海 圖  法國梧桐俗稱「法桐」,也叫懸鈴木,為落葉喬木,是城市裡很常見的行道樹。  夏日,法桐枝繁葉茂,從樹下經過時絲毫感受不到驕陽炎熱;冬日,一些落葉樹木的葉子早就落完,而法桐的葉子雖早已枯黃幹縮,卻依然掛在枝頭,即便到了初春也懸而不落。  法桐和其他樹木有什麼不一樣呢?
  • 為什麼「梧桐」到處飄毛毛?因為,是fà國梧桐啊
    在經歷了楊絮柳絮的全方位「暴雪」攻擊之後,人們即將迎來黃褐色的、扎人的「梧桐」飛絮。洋梧桐的飛絮恐怕比楊柳絮還惱人。圖片:Jebulon / wiki commons這些飛絮的始作俑者並不是真正的「梧桐」,而是被稱作「英國梧桐」或者「法國梧桐」的二球懸鈴木。
  • 90%的武漢人都不知道,原來法國梧桐是個浪漫的誤會
    武漢的法桐既不來自法國也不是梧桐/臺灣作家蔡珠兒在《法國梧桐》裡這樣寫到:「有法國梧桐的地方,就適合走路和停駐;春夏有亭亭青傘,足以庇蔭思緒,秋冬有沙沙落葉,踩出滿地韻律,世界上有兩種城市,有法國梧桐,以及沒有的。」
  • 中山陵1500棵百年法國梧桐遭天牛啃噬(圖)
    (王宏斌 攝)  中山陵園法國梧桐行道樹正遭受病蟲害的嚴重襲擊,已有近20棵百歲法桐被蟲掏空。中山陵園管理局園景園容處朱軍告訴記者,陵園大道等處的法桐行道樹已大幅減少,「活體文物」逐漸衰弱,他們已經對景區內的法桐行道樹、楓楊和部分櫸樹進行防治和修補,「治療」到本月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