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不怕曬,但怕長期暴曬。汽車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戶外工具,廠家在研發時早已把各種使用場景考慮在內,如果連戶外最基礎的環境都適應不了,估計從出廠那一刻就註定了結局。但不怕曬並不代表能夠長期暴曬,尤其是夏季高溫蒸烤的環境下,會給暴曬的車輛帶來一些隱性的傷害,很多老司機都認為停在地庫更好。
長時間暴曬對汽車都有哪些影響?
車漆光澤,隨著汽車工藝的提升,除了見怪不怪的黑白色,很多鮮豔的顏色也愈加增多,這些鮮豔的車漆在長時間的太陽下暴曬之後,會讓車漆變得黯淡無光澤,雖然原廠漆無論是質量還是工藝都相對較好,光塗裝就要經過140度以上的高溫烘烤固化,在平常環境下40度的太陽直曬對它起不了太大損害,但在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下,是會出現氧化現象,淺色車很容易發生色變,甚至久而久之會加速老化,引起鼓包、開裂、脫漆等,特別是二次補漆之後更脆弱。
車內塑料配件加速老化散發有毒氣體,汽車在陽光的直曬下一小時,車內平均溫度會達到50-70度左右,進入車內如進蒸籠,而汽車內飾用料多數以塑料為主,長期經過紫外線輻射以及高溫,會使得塑料內飾件老化和降解,在觸感及視覺感變差,這些材料都是工業材質做成,暴曬之後會散發出一些有毒刺激性物質,會對我們身體健康造成隱形的危害,儘管如今的材料都越來越環保,價格越來越低,經過層層檢驗,釋放的有毒劑量不足以對人體產生太大危害,但對體弱的老人及小孩依然是隱患。
高溫狀態下,車內各電子設備老化速度也會加快,平時用手機到達一定溫度以後,也會自動關機降溫,或者影響工作的穩定性帶來卡頓現象,同樣的道理,車內電子設備也是如此。並且車內各橡膠條、密封圈也會加速老化變硬,影響車內密閉性,例如天窗關不嚴漏雨,冷熱交替使得塑料件發生形變後造成異響等。
輪胎也是長期暴露在外,在高溫下輪胎與地面接觸的溫度更高,由於輪胎主要以橡膠為主,儘管使用了多種先進工藝,但自然規律依然逃不掉,長期暴曬以後還是會產生龜裂,容易出現爆胎等情況。
還可能導致汽車自燃,由於暴曬導致汽車自燃的現象比比皆是,車內的可燃物比較多,而車內溫度又比較高,一般車齡偏老的車,線路存在老化現象,在高溫的加持下,汽油很容易揮發,而如果此時汽車電路短路導致高溫打火等情況,就有可能發生自燃現象,有些車主如果車內放了打火機、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就更是猶如定時炸彈。
停在地面和地庫的區別。
凡是皆有雙面性,無論停在哪裡都是要承擔損耗的,不然為什麼都說車子是消耗品呢!只是區別於停靠所處環境罷了,車庫有車庫的好,地面有地面的優勢。例如停在房簷下、大樹下、直面太陽、背靠太陽,不同位置環境影響程度各不相同。
車子停在地庫雖然能避開暴曬帶來的不良影響,但地庫的陰暗潮溼又是不可避免的,長期停放陰暗潮溼的環境下,對車子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地面上,會使得車內潮溼發黴滋生細菌,並且在一些雨水多的城市,無時無刻都在擔心是否會被淹,一旦被淹,還不如停在地面上來的實在。
而停在地面上,雖然會面臨長期日曬雨淋,加速車內部件老化,但對大體環境不構成影響,只是部件壽命較短,只要懂得愛護,做好物理防曬,比如使用車衣、防曬傘之類的,可以有效隔絕紫外線對車漆的傷害,勤封釉、打蠟、鍍晶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車漆,但不好的是,總有一些不法分子,敲玻璃、劃車漆、偷輪胎等。
總結: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你把車子怎麼曬,對於既不動車也不保養的車主來說,無論是停那裡損耗都一樣大,如果停放在露天地面上,建議做好保護措施,而停放在地庫裡面,只要能夠避免水淹和潮溼地段,那麼無疑是最好的,但這僅限於豪華車型,如果一輛二手幾萬塊的車,買一個十多萬的車庫,那就得不償失了,能不能停車庫和地面,哪個損失小,還是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