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宿遷全省最窮,為何外省人不認同?看看外省人是怎麼回答的

2020-12-04 身在城市之中

江蘇省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多年以來它的經濟實力都是排名全國第二,雖然相比於排名第一的廣東來講,它的經濟總量不如廣東,但是江蘇人沒有廣東那麼多,而且江蘇各市的城市差距並不是特別大,雖然也有差距,但是相對於廣東來講,江蘇的貧富差距算不上什麼。

熟悉江蘇的人都知道,江蘇最窮的城市就是位於江蘇北部的宿遷了,確實是,宿遷的經濟總量在江蘇排名倒數第一,所以說不少宿遷人在省內一提到自己是宿遷人,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宿遷很窮,儘管這樣,可是對於外省人來說,他們卻並不認同,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外省人是怎麼回答的。

第一、根據很多外省人反映稱,雖然宿遷在江蘇是全省最窮的,但是宿遷的GDP也將近3000億,這樣的經濟實力在安徽省能排到第三,在四川能排名第二,在廣東能排到十來名左右,在河南也能排到前五,所以宿遷只不過是在省內排名靠後,如果將它放在別的省,它的排名肯定不是這樣,因此不少人都調侃道不是宿遷不行,而是江蘇太富。

第二、宿遷設立時間比較短,是全省最年輕的地級市,1987年宿遷還是縣級市,直到1996年宿遷才升級為地級市,這樣的設市時間相比於其他兄弟城市來講,可以說是不值得一提,而宿遷能在短短的30多年裡發展成這樣,確實讓人感到驚訝。

第三、宿遷現在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高鐵正在修建,機場在未來幾年也有望通航,交通上將會迎來大發展,而一個地區的發展和交通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宿州未來的可塑性是比較強的。

綜合以上3點原因,很多外省人不認為宿遷窮,其實我個人認為也是這樣,是因為江蘇太富了,所以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宿遷很窮的假象,而且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宿遷市還成功上榜了中國百強市,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城市真的很窮,它可能上榜中國百強市嗎?所以宿遷真的不窮,那麼,關於宿遷,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重慶人為什麼不喜歡講普通話?即便在外省人面前你知道嗎
    重慶人為什麼不喜歡講普通話?即便在外省人面前你知道嗎,重慶這幾年獲得了「網紅城市」的稱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這些網紅景點很多都不需要門票,可謂良心,除了山城美景、山城美食讓人印象深刻之外,這裡的重慶話也讓人記憶猶新。
  • 臺灣「外省人」趙樹信:戲劇性的大陸創業經歷
    中國臺灣網6月26日無錫訊 家住臺灣桃園的趙樹信,因父親祖籍在東北而產生了來大陸發展的念頭,2010年,他在江蘇無錫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飲店,正式開啟了大陸創業之旅並且大獲成功。他希望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那些想要創業的年輕人成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 高考填報志願,報讀外省大學高校有7大好處
    下面,我們來看看學校,看看報考外省學校有什麼好處。 1、美食。選擇了外省,就能夠在讀書之餘,嘗遍當地的美食。這對於吃貨來說,自然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了。相反,如果選擇省內讀書,最多只能在本地吃上不太正宗的外地美食了。
  • 國內最「偏心」的省會,高鐵通向外省,卻不連省內部分城市
    省轄市一般是省轄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承擔著全省的重要職責,發揮著引領和帶動全省其他城市共同發展的作用,但由於某些因素,這位「大哥」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小弟」,就鐵路交通而言,這座省轄市在江蘇省省會南京顯得有些偏心。
  • 深綠的李遠哲 內心深處反中國、反外省人
    東森新聞網今天發表網友評論文章說
  • 蔡英文喊話「外省族群」:若當選會讓省籍矛盾永遠消失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第一階段政見發表中,主打「族群團結」,首先提出對原住民、新移民的願景,接著,她還特別對非民進黨傳統支持者的「外省族群」喊話,表示省籍矛盾不再是這次選戰議題,未來如果她當選領導人,她也會確保省籍矛盾,永遠不會在臺灣再度發生。據臺灣「今日新聞網」1月8日報導,在蔡英文第一輪發言前,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一連拋出「10問」質疑蔡英文民生、「外交」、防務及兩岸政策。
  • 許川:臺灣人的族群認同及其異化邏輯
    每個族群都希望得到平等對待,但是每個族群在政治生活中都被不平等左右。族群之間的平等關係受制於它從社會和他者那裡得到了什麼,以及由此心生的不滿。不平等與差異相伴相生。差異是界分族群的地平線,「人類因彼此的差異而分人我,各自緊緊抓住或依附著族群的特徵」。差異對於政治權力的主客體而言,並非全然是消極的,有時候它反而成為弱勢群體塑造族群意識可資利用的資源。
  • 重慶警方抓獲一外省重要涉黑團伙頭目
    警方供圖較量嫌疑人楊某是一名外省涉黑網上逃犯,犯下了「開設賭場、尋釁滋事」等罪名,是當地有名的黑惡勢力頭目。因具有超強的反偵查能力,在藏匿期間既不使用手機電話,也不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僅使用一張假身份證,遁入茫茫人海,讓當地警方無處可尋。
  • 廣東這種東西,外省說打死都不吃,但它比羊肉還滋補,管用
    廣東有些美食,外省人閉著眼睛都吃不下,有一樣比羊肉還滋補。有位外省的朋友問我,你們廣東是不是什麼都敢吃呢,連老鼠、蟑螂都不放過。我聽後急忙跟他解釋,老鼠是有人吃,但並不是什麼老鼠都能吃的,只有田鼠才能吃,而你聽說的蟑螂,應該說的是一些蟲子,長得和蟑螂差不多的小東西,蟑螂可沒人敢吃,但是桂花蟬、螞蚱、龍飛蝨就不好說了。螞蚱大家應該都知道不稀奇,也叫蝗蟲,田裡面的害蟲,小時候抓到都喜歡將其烤了吃、賊香了。而桂花蟬也比較稀少,樣子比蟑螂還噁心、難看,一般人可吃不下。
  • 雲南藝術學院2020年招生專業、要求及校考安排(外省考生)
    設有考點外省考生(四川、廣西報名方式不同):請憑本人身份證原件、本人2020年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報考證(或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準考證、聯考證),按所在省考點的規定和程序報名。校考安排(外省考生)
  • 新世紀海外華文文學:「離岸流」還是「外省書」?
    在這「兩大板塊」中,東南亞華文文學雖然略呈疲態,不少作家在創作上顯現突破的困難,而且後繼乏人,令人堪憂,但黎紫書、李天葆、龔萬輝、英培安、梁文福、溫任平、小黑、朵拉、潘正鐳、翁弦尉等作家——如果把「馬華旅臺/旅港作家」也算作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則還有李永平(已逝)、張貴興、黃錦樹、鍾怡雯、陳大為、林幸謙等——依然活躍。
  • 外省小夥在哈爾濱公交車上丟包,兩名熱心女乘客完璧歸趙
    前幾天,在哈爾濱市119路公交車上,一位外省小夥不慎把錢包落下了,身份證、駕駛證、社保卡、銀行卡,幾乎所有的重要證件都在裡面,換了誰都得是心急如焚吧。14日,小夥子把錢包找回來了,他想對兩位女乘客說聲感謝。
  • 科學為何起源於希臘,從地理位置、經濟、思想文化追溯科學本源
    南京&鹽城、蘇錫常真是老搭檔了,剩下的7市會有各種組合,什麼六市聯考、揚泰通+徐淮連宿七市聯考,南通揚州泰州宿遷四市聯考,蘇北三市聯考……活生生把聯合考試玩成《延禧攻略》。而一不小心就可能大意失荊州的1、2、15、16題,更是讓人小心翼翼地解兩遍才安心。你或許早已不記得那三年裡寫過的數學題,但是你一定不會忘記一個男人,一個憑藉一己之力,就能將全省數學平均分拉低幾十分的男人。他就是——葛軍。
  • 2020年高考,江蘇數學滿分學霸,網友:明年不用拜葛軍了
    高考的記憶逐漸模糊,已經不記得江蘇卷上一次出現滿分是什麼時候,我們暫且用很久以前來表達吧。 江蘇卷,公認最難考題,2020年高考出現數學滿分,這個結果很多人都驚呆了。無數網友聲稱:明年不用拜葛軍了。這才是真的學霸。
  • 洪澤湖是怎麼形成的,為何歸江蘇獨有?
    洪澤湖是江蘇省和安徽省的界湖,但是都在江蘇境內,由江蘇省宿遷市和淮安市共同管轄,北邊屬宿遷,南邊屬淮安,兩市差不多各佔一半。洪澤湖是怎麼形成的,又為何歸江蘇獨有呢?洪澤湖,位於江蘇省西部淮河下遊的淮安、宿遷境內,長約65千米,寬約24.4千米,面積約206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9米,最大深度4.5米。洪澤湖全湖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洪澤湖水產資源豐富,又是航運樞紐,素有「日出鬥金」的美譽。淮河是洪澤湖的主要水源,流入量佔流入總量的70%以上。
  • 福建沒有存在感的城市,經濟發展不如意,是你的家鄉嗎?
    福建省是東南沿海經濟強省之一,市內有福州、泉州、廈門三個發達城市,三明是福建省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也是福建美食之都沙縣的所在地,龍巖是福建省贛州市三省的交通樞紐,是中國唯一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南平是福建省著名的山水旅遊城市,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的武夷山,除了以上外省人能叫出來的城市
  • 據說江蘇最古老的樹,竟然是霸王項羽親手種下,就在宿遷項王故裡
    目前,江蘇最古老的樹木,就存活在宿遷的「項王故裡」景區,這棵「項王手植槐」是景區裡最珍貴的一處景點,也是得到超過很多古樹福利待遇的一棵江蘇壽星樹。後來,宿遷的「項王手植槐」被鑑定為2200多歲的樹齡之後,才換名了江蘇「樹壽星」的排名,宿遷這棵古樹為省內最為古老的樹木,古槐也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古樹名木,圍繞著這棵古樹,古代和當今都有很多關於它的故事。
  • 2020年12月江蘇交通道路秩序暗訪結果出爐,看看你所在的城市咋樣
    眼下暗訪結果出爐,看看你所在的城市咋樣。 一、機動車依法禮讓率方面 全省各地機動車依法禮讓率平均值為93.5%,其中蘇州、南通、鹽城、揚州、宿遷機動車依法禮讓率均達94%以上。
  • 繼清華北大後,浙大也婉拒了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為何名校不敢破
    為什麼江蘇文科狀元不能進入各大高校?  話雖如此,許多外省的同學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省份的高考狀元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首先要解釋一下江蘇的高考模式。  江蘇高考總分為48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科成績均為合格。這些人中,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對理科生來說,數學加40分;對文科生來說,語文加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