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的李遠哲 內心深處反中國、反外省人

2021-01-18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08-01-29 08:59:02   

    東森新聞網今天發表網友評論文章說,最近李遠哲公開挺謝長廷,引起相當大的討論。每個人都有權決定他要支持某個特定政黨或是某個特定候選人,但不能接受李遠哲既有定見要支持民進黨和謝長廷,卻又要以學者之名裝公正,提出一些恐怕他自己也會心虛的說辭。就好像他說謝長廷的「能力」比馬英九強,他有客觀數據來證明這個嗎?還是只憑他個人主觀的認定? 

  文章作者說,綠營人士,包括謝長廷本人喜歡提所謂的「愛河經驗」,好像這是多麼偉大的成就。本人是土生土長的高雄人,每次回高雄,當然會去愛河旁走走,發覺是比從前乾淨許多,但要跟歐美的河流比起來還是相去甚遠。尤其越往中上遊走,越是不堪聞問,跟二十年前沒兩樣。難道這所謂的「愛河經驗」就是指這下遊近出海口短短一兩公裡的整治嗎?這就是所謂謝長廷的「能力」比馬英九強? 

  馬英九最近提出反擊,說他在臺北市長任內整治淡水河長達十幾公裡,整整是謝長廷的十倍,李遠哲沒看到馬英九這「十倍的能力」嗎?真要比較,應該列出馬謝兩人過去兩任市長任內所有的政績好好一一比較,這才有意義,否則空口白話說誰的能力強是沒有說服力的。況且,除了能力,一個「總統」的操守難道不重要嗎? 

  陳水扁的操守已經破產,除了那些深綠只有立場沒有是非的人還在挺他之外,陳水扁已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謝長廷似乎好不到那麼去,在他高雄市長任內的局處首長涉及貪汙被起訴及判刑的一大堆,名列各級政府之冠;而他本人也涉及多起弊案,正在被調查中。相對的,馬英九的特別費官司已經一二審無罪了,一般預料三審仍會無罪的。根據上述事實,馬英九的操守顯然比謝長廷好太多了,而李遠哲自己也承認這點。 

  李遠哲在2000年以「向上提升或是向下沉淪」的宣言支持陳水扁,八年過去了,臺灣到底是提升了還是沉淪了?他自己心理應該有數。他月領數十萬「國家」給的錢,臺灣的經濟景不景氣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對那些成千上萬圖一口飯而不可得,燒炭自殺的可憐小老百姓,本人遠在美國,看到這些悲劇新聞都不禁紅了眼眶,難道李遠哲真的一點感覺也沒有嗎?這就是他支持的陳水扁的爛政績對臺灣的回報!他真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 

  諾貝爾獎是令人稱羨的光環,但這個光環無法除去李遠哲深綠的「醬缸」思唯(看過柏楊的書,大概都知道醬缸的意思)。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反中國的(所以討厭中國國民黨),反外省人的(所以討厭馬英九)。他要挺的人必定是所謂「正港」的臺灣人,必定是主張「臺獨」的;基於這種深綠的思唯,李遠哲當然不會去挺中國國民黨的馬英九。這沒有錯,每個人都可以有特定的政治立場;錯的是他不肯(敢)承認自已的政治立場,硬要以知識份子之名假裝中立,卻又欲蓋彌張地力挺民進黨,這點就讓人無法苟同了,難怪引來如此巨大負面的評價! 

 

責任編輯:

共1頁

 

相關文章

   

特別策劃

  更多

聚焦臺島

  更多

臺島夜話

  更多

獨家評論

  更多

各抒己見

 

臺海視點

  更多

評論排行

    Template File not set yet,this is the templary output.

相關焦點

  • 李遠哲,饒了臺灣人吧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臺立法機構為了蔡當局開放美豬進口議題吵翻天,正當絕大多數臺灣人憂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即將進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竟語出驚人表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諾貝爾獎得主竟如此不科學的護航萊豬。李遠哲,饒了大家吧!
  • 「遇事反著想」和「聖人於此時當如何」
    你看,你一個落花流水,只是個悲意,甚至被人自然理解成了痛打落水狗的快意——語言變形了,縮略了,形象丟掉了。這也像是個判斷,內心的判斷評判,這個判斷評判堵死了你的想像空間。以前一遇事,內心就亂了……其實事情可以反著想。
  • 田長霖談李遠哲「臨門挺扁」行動
    香港二十二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大學教授、前香港創新科技委員會主席田長霖表示,前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並不適合擔任兩岸的和平使者,因為他"臨門挺扁",令陳水扁當選的行動未必獲諒解。不過,田長霖認為以李氏的聲望,出任行政院長,可起安內的效用。  田長霖昨日在中文大學舉行講座前接受記者訪問,對臺灣大選作了分析。
  • 李遠哲促民進黨接受「一個中國」
    據臺灣民視新聞網11月20日報導:臺灣跨黨派小組召集人李遠哲希望民進黨能凝聚一個中國的共識。但民進黨各派系對於一個中國的定義 , 仍然存在歧見。「總統府」跨黨派小組召集人李遠哲, 星期六晚間與民進黨各派系進行了一場餐敘。
  • 秦嶺深處的一聲巨響,引外國網友熱議:這簡直是「反人類」突破
    隨著我國秦嶺深處的一聲巨響,也是讓全球的目光都聚集在此地,引外國網友熱議:這簡直是「反人類」突破,究竟是什麼事情,讓外國網友如此評價中國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來,這是中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的嘗試啟動,在我國秦嶺深山處,隱藏著一個非常龐大的火箭發動機測試臺,大部分火箭發動機都是在此處測試的
  • 德國工程師:中國人有毒,地底深處建高鐵「反人類」操作!
    一個國家要想繁榮富強,基建實力一定不能差,中國的基建實力就非常強,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能發展的如此之快,只是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就發展成如今的模樣,這值得所以國家尊重,中國基建實力有多強呢?很多小夥伴看到這個問題之後,顯然是大腦空白的。
  • 中國存在強大的反日、仇日、厭日情緒
    童增說,在中國民間存在強大的反日、仇日、厭日的情緒。不管年輕年老,只要談到日本,都非常反感。這種情緒不是一代人,是很多代人,一百多年來,沿襲下來的,是客觀存在的。以下為對話節錄,文中標題為編輯所加。在中國存在強大的反日、仇日、厭日的情緒。不管年輕年老,只要談到日本,都非常反感。這種情緒不是一代人,是很多代人,一百年來,沿襲下來的,是客觀存在的。比如我們說發動一次反美、反英的遊行,發動不起來,沒有這種情緒,沒有這種基礎。
  • 宇宙空間深處可能存在一個與正物質世界完全相反的反物質世界嗎?
    ;20世紀60年代前後,科學家又相繼發現一系列反超子;1979年,美國科學家在35 000米高空捕捉到28個反質子,稍後,又在外層空間發現反物質流;在此後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中,發現除了光子等少數粒子的反粒子是其本身外,所有粒子都有反粒子;最近幾年人們合成了第一個反原7--反氫原子。
  • 「反滲透法」的恐懼如同鬼魅
    &nbsp&nbsp&nbsp&nbsp最近一段時間,民進黨頻繁炒作「反滲透法」,讓整個臺灣社會好像倒退了幾十年,回到緊張的戰爭年代。其實,主張「臺獨」的民進黨是害怕戰爭的,他們炒作「反滲透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用讓人恐懼的方式,操控人心,在陰沉的社會氛圍下,實現對臺灣人思想和行動的控制。
  • "論文測謊儀"登場 "反抄襲"軟體遭遇"反反抄襲"
    論文測謊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明目張胆的學術作假行為,但也使很多人轉向了精心造假  「我要是早生兩年就好了,現在寫畢業論文真麻煩!」這句話最近成了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羅菲瓊的口頭禪。  讓小羅感覺生不逢時的是2008年年底登陸中國高校的「論文測謊儀」(即所謂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訓系統),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並被學界寄予厚望。再過幾個月,小羅能否順利畢業,就看它了。  隨著「論文測謊儀」的隆重登場,「天下論文隨便抄」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
  • 李遠哲與陳水扁"關係微妙"
    1994年,應李登輝之邀,李遠哲放棄美國國籍,返回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如今12年已經過去,「臺灣良心」的光環也逐漸消退,但作為「清廉、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象徵,李遠哲在普通臺灣民眾的心目中仍然有影響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李遠哲應該是陳水扁的恩人。
  • 【第370期】李遠哲|中國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遠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教授共同研究創造,把它發展為一種研究化學反應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後十多年中,又經李遠哲將這項技術不斷加以改進創近,用於研究較大分子的重要反應。1986年,李遠哲在與哈佛大學Herschebach博士及多倫多大學JohnPolany博士同獲諾貝爾化學獎。他除擔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之外,還協助臺灣「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設計、安裝一部分子束碰撞儀器,預定年底完成。多年來,他一直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展學術交流,並幫助中科大化學系開展起化學動力學的研究工作。
  • 「反滲透法」來勢洶洶:誰在「滲透」,「反」的又是誰?
    &nbsp&nbsp&nbsp&nbsp之#蕭蕭話兩岸#&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立法院會」日前將「反滲透法
  • 金龍魚零反食用油或將破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上升現狀
    (圖說:全球零反食用油聯合倡導籤約儀式)(圖片人物:姜元榮、徐學兵、趙紅梅、何東平、王興國)長期攝入富含反式脂肪食品的後果就是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為增加,WHO給出的數據是: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21%,死亡風險率增加 28%,據WHO估計,每年有50多萬人因攝入反式脂肪而死於心血管疾病。
  • 萬物皆可「反」,反電子、反物質、反宇宙、甚至反你,它們在哪?
    那個粒子所帶電荷是正的,它被稱為「反電子」。我們是為了讓所有被「無中生有」的電子-反電子對的電荷總和為零才設想出這個反電子概念。在這裡我們不需要E=mc或其他任何公式幫忙。這種現象並沒有違反任何規則:在電子與反電子被創造出來以前,總電荷是零,之後依然是零。
  • 李遠哲與教改無關?
    臺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出版自傳,針對李登輝指其該為教改失敗負責提出反駁,認為當年是李登輝未繼續採用教改會的建議,只聽後來吳京「部長」的意見所造成。許多人紛紛質疑李遠哲為何又一次撇清教改的責任?把失敗之責推給已逝的吳京是否厚道?尤其是辯稱教改會當年提議的「廣設高中大學」,是指廣設「公立」大學與高中,顯然與事實有差距。
  • 李遠哲——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李遠哲(Yuan Tseh Lee),男,漢族,1936年11月29日出生於臺灣省新竹市,著名化學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化學學會的哈裡遜豪獎
  • 中國「反人類」大橋,曾被吐槽拿反圖紙,實則設計卻無比聰明!
    中國「反人類」大橋,曾被吐槽拿反圖紙,實則設計卻無比聰明!一直以來,我國在中國橋梁建設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成就,一些知名的橋梁建設更是受到世界的矚目。目前主流的橋梁設計都是一些相較於比較平緩的路面,最多也可能是有一個拱形的設計,而這個拱形的最高點,通常在橋梁的中間。但接下來小編要介紹這個中國的橋,和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完全不同。
  • 李遠哲確信兩岸有九二年共識
    中新網臺北十月十六日消息:臺灣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十六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他個人確信,兩岸九二年在「一個中國」議題有共識,他表示對於陸委會的意見他不了解,但是對於九二共識,他還是認為「兩岸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一個中國」。
  • 4201.反物質不是新能源
    2019.4.4剛剛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一些科學家在加速器撞擊實驗中發現了反物質出現,以為反物質隱藏在原子深處,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新能源,可以讓我們以光速挺進宇宙。我相信這是一種誤判,因為正物質內部不可能隱藏反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