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助扁上臺 如今公開反目
臺灣「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曾是李登輝、陳水扁的重要政治顧問。近日他發表公開信,呼籲陳水扁「下臺」。對於目前混亂的臺灣政壇來說,李遠哲此舉無異於一枚炸彈,激起了人們對未來局勢發展的猜想。而李遠哲與陳水扁之間的微妙關係,也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
昔日恩人今反目
1936年生於臺灣新竹的李遠哲已經是一個70歲的老人了。1986年,李遠哲以交叉分子束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繼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之後,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他被臺灣媒體稱譽為唯一具有「臺灣良心」的知識分子。
1994年,應李登輝之邀,李遠哲放棄美國國籍,返回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如今12年已經過去,「臺灣良心」的光環也逐漸消退,但作為「清廉、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象徵,李遠哲在普通臺灣民眾的心目中仍然有影響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李遠哲應該是陳水扁的恩人。2000年臺灣「大選」投票前夕,李遠哲一篇直指「黑金政治」的演講,在關鍵時刻催化大批中間選民倒向民進黨,幫助陳水扁以微弱優勢獲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李遠哲的「登高一呼」,就不會有後來的陳「總統」。
從當年的鼎力支持,到眼下的公開反對,短短的六年時間,李遠哲與陳水扁為何反目呢?
恩怨交織的「扁李情緣」
陳水扁2000年上臺後,李遠哲應邀籌組「國政顧問團」。當時臺灣社會對陳水扁最疑慮的就是兩岸關係,李遠哲主動出任「兩岸跨黨派小組召集人」,為陳水扁的兩岸政策探路。2004年「總統」選舉前,李遠哲再次站在綠營一邊。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李遠哲再度「臨門一腳」,恐怕「兩顆子彈」也挽救不了陳水扁的命運。陳水扁對李遠哲的支持也給予「高度禮遇」,從不直呼其名字,總是使用尊稱,而且還曾以「行政院長」的寶座相贈。
然而,李遠哲畢竟是一個「天真的書生」,而陳水扁又是一個「老練的政客」,兩人之間的關係從開始就交織著不和諧因素。貪權的陳水扁對李遠哲的「民主」理念始終都不滿意,對他的建議也置若罔聞。李遠哲曾沮喪地表示,「與李登輝相處,他聽我4年的意見。與陳水扁來往,他只聽我4天。」而李遠哲對陳水扁的「執政」能力也多有批評。2004年,李遠哲等人發表「沉重告白」,含蓄地表明自己對陳水扁「執政成績」的失望。今年6月臺「立法院」投票表決罷免陳水扁前夕,李遠哲再次公開批評陳水扁「政績有限,弊案不少」,要其加強「自修」。
李遠哲能否「喚醒」陳水扁?
李遠哲能否「喚醒」陳水扁和民進黨?據知情人士透露,李遠哲是「國政顧問團」最重要號召者與領導人,其公開信實質上是代表「國政顧問團」發出重要信息。有民進黨「立委」直言,李的聲明是為改革勢力升溫添火。若12月9日臺北、高雄市長選舉敗選,黨內改革派勢力一定壓抑不住。國民黨則認為,公開信是「遲來的正義」;李遠哲有責任把貪汙「總統」拉下臺。《中國時報》評論文章認為,如今陳水扁犯了錯,民進黨在是非對錯的十字路口上徘徊。李遠哲即使喚不回陳水扁,總該喚得醒民進黨吧。儘管李遠哲的光環大不如前,但他應該講出他該講的話,負起他應負的責任。(特約記者 施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