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與陳水扁"關係微妙"

2021-01-17 中國網

    兩度助扁上臺 如今公開反目

    臺灣「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曾是李登輝、陳水扁的重要政治顧問。近日他發表公開信,呼籲陳水扁「下臺」。對於目前混亂的臺灣政壇來說,李遠哲此舉無異於一枚炸彈,激起了人們對未來局勢發展的猜想。而李遠哲與陳水扁之間的微妙關係,也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

    昔日恩人今反目

    1936年生於臺灣新竹的李遠哲已經是一個70歲的老人了。1986年,李遠哲以交叉分子束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繼李政道、楊振寧和丁肇中之後,第四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他被臺灣媒體稱譽為唯一具有「臺灣良心」的知識分子。

    1994年,應李登輝之邀,李遠哲放棄美國國籍,返回臺灣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如今12年已經過去,「臺灣良心」的光環也逐漸消退,但作為「清廉、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象徵,李遠哲在普通臺灣民眾的心目中仍然有影響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李遠哲應該是陳水扁的恩人。2000年臺灣「大選」投票前夕,李遠哲一篇直指「黑金政治」的演講,在關鍵時刻催化大批中間選民倒向民進黨,幫助陳水扁以微弱優勢獲勝。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李遠哲的「登高一呼」,就不會有後來的陳「總統」。

    從當年的鼎力支持,到眼下的公開反對,短短的六年時間,李遠哲與陳水扁為何反目呢?

    恩怨交織的「扁李情緣」

    陳水扁2000年上臺後,李遠哲應邀籌組「國政顧問團」。當時臺灣社會對陳水扁最疑慮的就是兩岸關係,李遠哲主動出任「兩岸跨黨派小組召集人」,為陳水扁的兩岸政策探路。2004年「總統」選舉前,李遠哲再次站在綠營一邊。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李遠哲再度「臨門一腳」,恐怕「兩顆子彈」也挽救不了陳水扁的命運。陳水扁對李遠哲的支持也給予「高度禮遇」,從不直呼其名字,總是使用尊稱,而且還曾以「行政院長」的寶座相贈。

    然而,李遠哲畢竟是一個「天真的書生」,而陳水扁又是一個「老練的政客」,兩人之間的關係從開始就交織著不和諧因素。貪權的陳水扁對李遠哲的「民主」理念始終都不滿意,對他的建議也置若罔聞。李遠哲曾沮喪地表示,「與李登輝相處,他聽我4年的意見。與陳水扁來往,他只聽我4天。」而李遠哲對陳水扁的「執政」能力也多有批評。2004年,李遠哲等人發表「沉重告白」,含蓄地表明自己對陳水扁「執政成績」的失望。今年6月臺「立法院」投票表決罷免陳水扁前夕,李遠哲再次公開批評陳水扁「政績有限,弊案不少」,要其加強「自修」。

    李遠哲能否「喚醒」陳水扁?

    李遠哲能否「喚醒」陳水扁和民進黨?據知情人士透露,李遠哲是「國政顧問團」最重要號召者與領導人,其公開信實質上是代表「國政顧問團」發出重要信息。有民進黨「立委」直言,李的聲明是為改革勢力升溫添火。若12月9日臺北、高雄市長選舉敗選,黨內改革派勢力一定壓抑不住。國民黨則認為,公開信是「遲來的正義」;李遠哲有責任把貪汙「總統」拉下臺。《中國時報》評論文章認為,如今陳水扁犯了錯,民進黨在是非對錯的十字路口上徘徊。李遠哲即使喚不回陳水扁,總該喚得醒民進黨吧。儘管李遠哲的光環大不如前,但他應該講出他該講的話,負起他應負的責任。(特約記者 施 為)

    

相關焦點

  • 陳水扁稱李遠哲已允諾出任兩岸問題小組召集人
    陳水扁稱李遠哲已允諾出任兩岸問題小組召集人
  • 李遠哲確信兩岸有九二年共識
    中新網臺北十月十六日消息:臺灣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十六日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他個人確信,兩岸九二年在「一個中國」議題有共識,他表示對於陸委會的意見他不了解,但是對於九二共識,他還是認為「兩岸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一個中國」。
  • 深綠的李遠哲 內心深處反中國、反外省人
    馬英九最近提出反擊,說他在臺北市長任內整治淡水河長達十幾公裡,整整是謝長廷的十倍,李遠哲沒看到馬英九這「十倍的能力」嗎?真要比較,應該列出馬謝兩人過去兩任市長任內所有的政績好好一一比較,這才有意義,否則空口白話說誰的能力強是沒有說服力的。況且,除了能力,一個「總統」的操守難道不重要嗎?
  • 田長霖談李遠哲「臨門挺扁」行動
    香港二十二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大學教授、前香港創新科技委員會主席田長霖表示,前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並不適合擔任兩岸的和平使者,因為他"臨門挺扁",令陳水扁當選的行動未必獲諒解。不過,田長霖認為以李氏的聲望,出任行政院長,可起安內的效用。  田長霖昨日在中文大學舉行講座前接受記者訪問,對臺灣大選作了分析。
  • 李遠哲,饒了臺灣人吧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臺立法機構為了蔡當局開放美豬進口議題吵翻天,正當絕大多數臺灣人憂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即將進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竟語出驚人表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諾貝爾獎得主竟如此不科學的護航萊豬。李遠哲,饒了大家吧!
  • 李遠哲與教改無關?
    臺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出版自傳,針對李登輝指其該為教改失敗負責提出反駁,認為當年是李登輝未繼續採用教改會的建議,只聽後來吳京「部長」的意見所造成。許多人紛紛質疑李遠哲為何又一次撇清教改的責任?把失敗之責推給已逝的吳京是否厚道?尤其是辯稱教改會當年提議的「廣設高中大學」,是指廣設「公立」大學與高中,顯然與事實有差距。
  • 化學史上的今天 | 10月15日——華人科學家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1986年10月15日,美籍華人李遠哲和哈佛大學的達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三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李遠哲是第一位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李遠哲聲稱不曾毛遂自薦介入兩岸事務
    東方網5月12日消息: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11日接受法國國家廣播電臺訪問時重申,他是個研究科學的學者,雖然曾經當義工,為九二一地震重建工作奉獻微薄之力,但從未毛遂自薦要為兩岸問題到大陸談判,或與中共官員接觸。針對李登輝《執政告白》一書中所提有關章節,李遠哲表示,他是個學者,從來不認為自己萬能。
  • 【第370期】李遠哲|中國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在此期間,李遠哲逐漸對離子-分子間作用以及分子散射的動力學,尤其是利用交叉分子束研究反應動力學,產生興趣。1965年,從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畢業,後在美國勞倫斯國家研究所與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李遠哲主要從事化學動態學的研究,在化學動力學、動態學、分子束及光化學方面貢獻卓著。
  • 李敖質詢 李遠哲為教改道歉承認當局政策粗糙待改進
    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研院長」李遠哲今天在「立法院」科資委員會上,針對李敖質詢教改問題,表示要為教改道歉,李遠哲也認為執政黨政策粗糙,需要改進。 據悉,李敖在科資委員會質詢李遠哲,不過質詢的內容卻跟科技信息沒什麼相關,他先是質詢李遠哲,在2000年「大選」表態支持陳水扁,是不是違反院士中立的原則?
  • 李登輝被曝曾花錢欲「買」諾貝爾和平獎,還被陳水扁調侃諷刺
    李登輝被曝曾花錢欲「買」諾貝爾和平獎,還被陳水扁調侃諷刺 薛洋/臺海網 2016-10-16 15:17 來源:澎湃新聞
  • 李遠哲打臉民進黨:川普是世界性災難
    據臺媒報導 與民進黨關係極為親近的臺灣「中研院」前院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30日出席一場公開記者會,被問及對美國大選後未來美臺關係,李遠哲表示,他在美國這麼多年,美國總統曾邀他到白宮三次,他認為現任總統川普,對全世界是場災難。李遠哲建議,「臺灣人應把眼光放大、放遠一點」。
  • 這家讓臺灣「中研院」院長落馬的企業,與蔡英文家族也有關係
    翁啟惠是知名生物化學專家,擁有美國以及臺灣兩地身份,2006年10月,翁被地區領導人陳水扁點將成為「中研院」第9任院長,任滿後又被馬英九留任。浩鼎與翁的關係由來已久。翁啟惠曾是美國Optimer(OPTR)公司的股東,2002年浩鼎公司成立,正是OPTR在臺灣的全資子公司。
  • 美國對陳水扁使出「巴夫洛夫制約手段」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美國與陳水扁的互動,顯然已失建立在堅實互信上的長期默契,而變成就個案而論(case by case)的「零售」行為。去年五月,因陳水扁執意「終統」而關係惡化,美國以羞辱的手法命陳水扁過境阿拉斯加,陳水扁惱羞成怒,並演出「迷航之旅」,因而形成了一個不堪回首的「個案」。
  • 馮金諾斯 「微妙」的男女關係
    作為「在女人耳邊講悄悄話的新生代法國情人」,愛情、女人、兩性關係,這是現年40歲的大衛·馮金諾斯最為偏愛的主題,他筆下的世界深刻而不沉重,風趣而不尖酸,行雲流水的文字加上敏銳卻不失溫度的觀察,被譽為法國文壇的伍迪·艾倫。  《微妙》法文版2009年出版,至今已經創下了在法國過百萬的銷量,也就是說,每60個法國人,就有一個買過這本書,如果說馮金諾斯是「國民作家」,也並不過分。
  • 陳水扁到南太平洋釣什麼「魚」?
    陳水扁在會上極力宣揚 「海洋之子」、「海洋文化」以此拉近臺灣與各國關係,同時陳水扁還宣布對與會的6個所謂臺灣的「邦交國」提供包括執法訓練、旅遊、醫療衛生、農漁業合作、振興南太平洋島國文化在內的8項巨額援助合作計劃,以期「使臺灣與友邦的關係更為長久,為建立全方位整體發展計劃奠下良好基礎」。
  • 李遠哲——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李遠哲(Yuan Tseh Lee),男,漢族,1936年11月29日出生於臺灣省新竹市,著名化學科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化學學會的哈裡遜豪獎
  • 李遠哲與「諾貝爾病」
    臺灣中國時報刊發島內「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前院長陸續撰寫的文章說,繼去年11月30日發表「萊劑標準以下,吃萊豬不影響健康」後,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又於1月5日就萊克多巴胺爭議發表看法,指稱「糖也是毒,只要少吃就沒事」。針對李的意見,個人表達以下幾點看法。
  • 李遠哲促民進黨接受「一個中國」
    據臺灣民視新聞網11月20日報導:臺灣跨黨派小組召集人李遠哲希望民進黨能凝聚一個中國的共識。但民進黨各派系對於一個中國的定義 , 仍然存在歧見。「總統府」跨黨派小組召集人李遠哲, 星期六晚間與民進黨各派系進行了一場餐敘。
  • 李遠哲 1986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李遠哲1936年出生於新竹,父親為知名畫家李澤藩先生1943年入新竹小學年與哈佛大學Herschebach博士及多倫多大學John Polany博士同獲諾貝爾化學獎1993年受推薦接任為中央研究院院長1995年主持教改會簡介李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