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BIEE柏侖斯精英研究院退學已經幾個月了,任女士還是時不時被孩子的某句話刺痛。那天她問孩子到新學校後的感受時,孩子說:「很好啊!給吃飽飯了!」——任女士痛心地說:「我還以為孩子是進了魔法學校,還著了魔似的到處為它做廣告,差點把孩子給毀了!」
有此感受的可不止任女士一個,記者在與十幾位從柏侖斯退學的學生家長接觸後發現,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心路歷程:他們都是事業成功人士,當初都是這個被稱為「魔法學校」創始人鄭麗華的死忠粉,一心要不走尋常路把孩子培養成藤校精英,最後卻大夢初醒痛感被欺騙!
BIEE柏侖斯招收的學生現在是以實驗班形式在天驕中英文學校
四易其址的「魔法學校」
從一開始就支持鄭麗華辦學的家長黃先生告訴記者,鄭原來是廣州市番禺區加拿達外國語學校的校長,在該校時頗有聲譽,深得家長喜愛。2017年7月,據說因辦學理念與學校老闆有分歧,就離開了,當時還有上百名家長發動籤名要求她留任。2018年9月,鄭麗華在部分家長的支持下,在番禺雅居樂租了個聯排別墅,開始辦起了私塾。第一期招了12個學生,收費是6.38萬/年。黃先生介紹說,當初家長之所以冒著沒有學位的風險把孩子送進這個私塾,就是出於對鄭校長的信任,而孩子進去半個月後就幾乎判若兩人,有禮貌、背古詩、英語也很溜,孩子吃的也不錯。在家長眼裡,鄭校長就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很有思想的教育家,兩個月之後很多家長也慕名而來。
到2019年2月,因學生增多,私塾搬到番禺華南碧桂園翠雲山一街33號的別墅裡,有近30個學生,學費漲到9.68萬元/年。這種打著研究院旗號的私塾很快引起政府部門的關注,街道辦開始對其進行調查。為躲避處罰,2019年6月,私塾再搬到番禺南大路舍衣大學,學費是12.8萬元/年。今年1月,因舍衣大學租約到期和學生增多,鄭麗華搬到現在的廣州天河天驕中英文學校,在該校租了兩層樓,學生有70多人,學費是15.8萬元/年。
在這樣顛沛流離的環境中,始終有一群堅信鄭麗華教育理念的家長跟隨著她,他們幫她找校舍、送桌椅、搞衛生甚至配合躲避調查。鄭麗華也自豪地對家長宣稱這學校就像「戰火中的西南聯大」。
為什麼那麼多家長願意出那麼多錢讓孩子讀這種私塾呢?此前一直賣力為鄭麗華招生站臺的洪先生承認,這個學校真跟別的學校不一樣:創始時它實行錯峰放假,一年上11個月課,只有一個月假期,這對那些整天忙於生意的家長比較省心;它專門開設了戶外探究課,每周安排學生上博物館、公園、看藝術展;它讓孩子每天讀英語繪本練口語;沒有教材,按知識點實行板塊教學;有一幫有情懷的名師團隊在為孩子量身訂做,不分年齡進行混齡教育......總之,鄭校長告訴他們,在這裡學習的孩子都能形成內驅力學習力,家長可以徹底放手做自己的事業。
這就是一個只培養精英的「魔法學校」,它可以三年讀完小學,其中部分學霸完全可以十三四歲上大學少年班、美國長春藤學校,從BIEE出來的學生即使不出國,小升初時也可以任選省實和華附這樣的名校。而每個學期,都會為每個孩子出一份精英成績能力評估表,那裡面的各項數字指標可以把傳統學校秒成渣,開始時幾乎每個家長都處於一種亢奮中,並暗自慶幸終於為孩子找到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精英教育。
吹鼓手何以變成反叛者
「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柏侖斯的學生越來越多,學費更是四級跳越收越貴,我們才發現這個只談情懷的鄭校長原來不是那麼回事!」家長洪先生向記者介紹,他們這群柏侖斯的鐵粉是一步步清醒過來的,他本人就是從吹鼓手變成了反叛者。
首先是這個所謂精英研究院從來學費只收現金,不開收據,說是避免被找麻煩,而原來校長承諾的只收10歲以下的學生最後變成給錢超齡的也可以收;說不為賺錢學費卻節節上升;說是控制人數卻老是鼓勵家長幫忙宣傳招生;學校沒有具體的年級之分,孩子們由校長和老師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評估;沒有教材,沒有教學大綱,沒有課表,也沒有學業報告和成績單,外教走了,探究課也時有時無……
「我們都太望子成龍,妄想有一個地方,能輕輕鬆鬆地就讓孩子成為精英。但後來接連發生的事,就讓我們從夢中驚醒了!」本身就是做教育培訓的家長徐女士告訴記者,她把孩子也送到柏侖斯去了。去年以來,許多家長開始聽到鄭校長宣稱適度體罰的正當性和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少家長竟然接受了,受影響深的個別家長竟然每天要打一遍兒子,一連打了一個月。
不少孩子反映,在學校裡遭到了戒尺體罰、飯菜不夠吃、教室門口罰站、不給上課、未完成作業的學生動輒被學校通知讓家長把孩子領回家,這成了家長們與鄭決裂的導火索。
家長任女士痛心地說,孩子反映吃不飽,她去學校問,校長就說那是因為「用腦強度大,消耗大,孩子不能吃太飽」。也有家長反映說學校下午茶也是一種獎勵,因為一個班15個孩子分成三組,先完成任務的可以先吃,最後的可能就沒了。陳女士有次接到另一位家長的電話,說她們兩家的女兒都在學校因為沒完成背誦,中午不給吃飯。護女心切的陳女士火了,衝到學校從課室裡帶兩個孩子出去吃飯再回來上課。一開學,陳女士的女兒就被降級到二期。
一直慷慨地為柏侖斯出錢出力的家長黃先生是在孩子兩次被學校禁止上課後與鄭決裂的。從今年7月開始,柏侖斯出臺規定,老師布置的任務沒完成就要罰站不給上課。黃先生的女兒被禁止上課後,竟然獨自出了校門,獨自走了40分鐘才找回家!「那麼小的孩子,出了事誰負責?」
「我至今都沒明白當初是中了什麼邪,竟然相信她說要讓孩子學會後果教育,提前體驗社會也有黑暗一面,孩子挨打是認清社會的代價,硬是用戒尺把孩子打了一個月!」家長悅媽痛心地告訴記者。
家長的懺悔
「打多了也就無效了,孩子有一天對我說:媽媽你打我已經不疼了!可把我嚇醒了!」任女士告訴記者,校長告訴她,要反覆跟孩子強調這裡是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來這裡要變成精英,說多了就植入大腦了。有家長說打了沒效果,校長就說是打得不夠重。據家長們反映,鄭校長辦公室確實有一把特別長的戒尺,也只有她可以教訓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敬畏」。
當孩子從柏侖斯轉校出來進入正規學校後,這些做著精英夢的家長們才震驚地發現,原來孩子的基礎非常差,根本不知道孩子原來在學校裡學了什麼!徐女士四年級的孩子在轉學考試中,100個字就有40個不會寫,書寫差、錯別字多成了孩子們普遍的問題。因為在柏侖斯一、二年級的孩子都不學寫字,說是會影響孩子骨骼發育,校長只讓孩子讀「千字文」「三字經」等,說是要「先見森林」;孩子上課基本都是用iPad、電腦,很少用筆,連查字典都是用語音來百度;英語聽孩子讀起來是很好,但都是表演型的,電視上把字幕一關就都聽不懂了。現在,幾乎所有已轉學的家長都在忙著給孩子找補習,有的家長已經花了十幾萬了!
一邊有人鬧一邊有人進
記者日前來到天河天驕中英文學校,該校校長卻始終不願露面。學校門口的保安告訴記者,鄭麗華跟學校是合作關係,她在學校租了兩層樓,有單獨的出入口。「這個班的孩子家裡是真有錢,放學時全是保時捷、賓利、法拉利,像豪車展一樣。」
記者沒有查到柏侖斯精英研究院的任何信息,但查到鄭麗華任法定代表人的廣州柏侖斯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去年已被天河市場監督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其經營範圍主要是留學中介等中介服務,明顯沒有辦學資質。
「我們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探索,不應該過早下結論!」鄭麗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承認,當初第一期的學生現在基本都走光了,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為疫情家裡經濟不行了,有的是覺得投入這麼大不值得,有些確實學得不好,家長期望又太高。她說,從加拿達學校出來後,她用一年時間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實驗,發現英才教育確實是可行的。她提出的精英教育是讓人更要有社會責任感,更多推動社會進步,而不是做什麼人上人。她介紹,學校原來只收現金是因為沒有運營,轉到天驕學校也是為了解決學校資質的問題。現在學校還有40多個學生,全部都有學籍。她認為,現在一些孩子被家裡太過溺愛,會越走越偏,教育應該獎懲並存,學校是有孩子因為沒做作業被罰,但絕沒有吃不飽的問題,因為都是自助餐,每餐都會給家長發圖片。她給記者出示了飯菜很好以及部分孩子書寫工整的圖片,「可以到學校實地參觀」。
堅決支持鄭校長的家長還是不少的,而且他們對鄭的信任令人吃驚——現在班裡就有三個學生是從湖南轉過來的,而好些家長為了陪孩子竟放棄別墅到靠近學校的棠下租平房,還教育孩子說是為了體驗平民生活。家在長沙做建築生意的彭女士告訴記者,她之所以今年九月把孩子從長沙的名校轉過來,就是因為認同鄭校長「啟動孩子內驅力」的教育理念,幾個月下來結果還是讓人欣慰的。她認為,學校的高收費是願打願挨的事,與孩子的成長比,「我們願意付出這樣的成本賭一把!」
有兩個孩子在該校上課的葉女士介紹,進這個學校的學生有幾類,有的是原來在學校吃不飽的,有的是學習比較被動的,有的是比較搗蛋別的學校不要硬塞進來的。她認為,鄭校長的教育方法還是有效的,她孩子原來比較霸道,現在彬彬有禮,學習的主動性好多了,家長根本不用管。「鬧事的家長太急功近利了!他們再怎麼鬧不是還有不少人拼命想進來嗎?」
個性化教育不是利用焦慮製造幻象
一直從事教育研究的「上學幫」平臺負責人凌可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現在社會上之所以存在一些以精英教育為旗幟又名不副實的教育機構,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個與現存教育體制完全不一樣的選擇,它利用了家長的焦慮,製造了一個海市蜃樓般的幻象,成了對現行教育不滿的家長的救命稻草。不管什麼樣的精英教育,也必須要遵循一定的規矩,不能脫離教學大綱,要有完整的教學體系。他認為,一些教育機構鑽了義務教育階段不用考慮升學率的空子,繞開了國家監管,其實並不是什麼精英教育。就像有的人生病了不去醫院卻只信偏方一樣,那些迷信精英教育的家長是不具代表性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資深教育學者熊丙奇告訴記者,確實有些家長已經被成功的焦慮蒙蔽了雙眼,被一些迎合他們胃口的新模式迷惑,但個性化教育不是打著創新的旗號反教育規律。他介紹,美國也曾經有家長拒絕讓孩子上學,堅持自己在家教,當時也被認定為違法。經過長期博弈,最後政府立法允許孩子在家上學,但前提是父母要有教師資格證,要有課程體系,要接受教育協會的評估是否符合基本課程要求,否則就必須回校。他提醒,不管什麼樣的個性化教育,也不能違反《義務教育法》的規定,不能隨意實驗。
本身就是育兒公眾號大V的周女士也把孩子從柏侖斯退回來了,她反思說,回看當初家長群中的對話,她都覺得詫異——那都不止是誇誇群,而是腦殘粉!當時家長們對鄭校長的崇拜幾乎是一種傳銷式的狂熱,為什麼一個打造精英的旗幟就能讓這麼多家長迷狂,這才是值得警惕的地方。
當時家長很瘋狂
而作為企業高管的洪先生更是認為,讓他與眾多家長一樣誤入精英教育迷思的,「是對成為平凡人的恐懼!」
記者了解到,此前已有家長向天河區教育局投訴,教育局回復稱,經調查,這個機構BIEE 柏侖斯沒有通過天驕中英文學校進行客戶推薦、代收費等;該機構與天驕中英文學校不存在業務聯繫。記者再次向天河區教育局反映情況,教育局稱會再進行調查。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記者 | 項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