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刑事和解平臺 促進鈍化矛盾共建和諧

2020-12-01 騰訊網

作為一名基層全國人大代表,這次能夠有機會成為刑事和解工作人民調解員,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為案件當事人息訴止爭,我深感職責重大、使命光榮。我將積極參與調解工作,讓涉檢矛盾在工作室化解、涉檢問題在工作室解決,讓人民群眾『只跑一次,舒心而歸』。

被聘任為人民調解員的全國人大代表、泰興市郵政局江平路支局局長何健忠深情地表示。

9月7日下午,省檢察院與省司法廳聯合召開刑事和解平臺啟動儀式電視電話會議

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劉華,省司法廳廳長、黨委副書記柳玉祥,省委政法委副書記顧俊出席會議並講話。

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王方林主持會議。

會上,大家觀看了《刑事和解、共建和諧》專題片。

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三順,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張武林分別代表省檢察院、省司法廳會籤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刑事和解工作的若干意見》。

與會領導還向6位被聘任人民調解員代表頒發了聘書。

連雲港市贛榆區檢察院、如皋市司法局作為基層檢察院、司法局代表分別作交流發言。

顧俊說

建立刑事和解平臺,實現輕微刑事案件的調解制度化,對妥善處理矛盾糾紛、促進社會穩定很有意義。

作為今年全省政法領域的一項重點工作,希望全省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推動刑事和解平臺建設。

要努力推動《意見》的進一步落實,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在刑事和解中的重要作用,切實提升工作質效。

要加強協作,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和聯繫人制度,完善情況通報、集中會商等機制,齊心協力解決難題。

要認真貫徹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的部署要求,積極探索建立刑事和解法律監督制度機制,不斷提高執法司法公信力。

要及時跟進、總結提煉各地成功經驗,打造更多具有示範意義的樣板和平臺,以點帶面,切實提升刑事和解工作整體水平。

柳玉祥在講話中說

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切實提高站位,主動融入,積極配合檢察機關建好用好刑事和解平臺,形成整體合力。

要發揮平臺優勢,積極配合各級檢察機關在檢察服務中心全面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並掛牌刑事和解室,確保人員配備到位、保障落實到位。

要發揮專業優勢,綜合運用釋法說理、心理疏導等手段,積極引導和幫助當事人化解積怨,打造群眾「信得過、叫得響」的刑事和解品牌。

要發揮人才優勢,協同本級檢察機關加強刑事和解隊伍管理選聘、績效評估、考核獎懲和履職保障,督促調解員依法規範履職盡責,提升刑事和解專業化水平。

要發揮協同優勢,建立健全人民調解與檢察機關辦案聯動機制和信息雙向交流機制,加強非訴體系建設與刑事和解工作的融通對接,提升刑事和解工作的整體效能。

劉華在總結講話時說

全省刑事和解平臺的正式啟動,是江蘇省檢察機關與司法行政機關共同推進刑事和解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是雙方加強協作配合的又一塊新的「試驗田」。

省檢察院將與省司法廳密切攜手,樹立司法辦案新理念,凝聚更強大的工作合力,共同開展刑事和解工作。

一是抓好平臺建設。要壓實檢察機關內部工作責任,將刑事和解平臺建設運行作為年度檢察重點任務抓好落實,由各級檢察院一把手檢察長負責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個環節銜接有序、配合默契,推動平臺規範、高效運作。

二是加強溝通協作。要樹立「全流程」「一盤棋」的思想,細化工作規程,建立聯席會議和聯繫人制度,及時溝通派駐人民調解工作室的組織建設和刑事和解工作情況,實現跨部門協作聯動,合力推動刑事和解平臺建設運行。

三是提升運行成效。要依託全省刑事和解平臺的運行,進一步強化認罪認罰從寬與刑事和解制度的銜接,探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精心培育專業化辦案團隊,與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一道把刑事和解工作做深做實。

全國人大代表、

泰興市郵政局江平路支局局長 何健忠

據了解,今年的全省政法工作會議將建立全省檢察機關刑事和解平臺列為政法強基十件實事之一。為認真落實會議部署,省檢察院與省司法廳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刑事和解工作的若干意見》,建立刑事和解平臺,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截至目前,全省司法行政機關在人民檢察院已設立120個人民調解工作室,聘任人民調解員269人,實現了人民調解工作室在市、縣兩級檢察院全覆蓋。

本次會議通過視頻會議形式開至全省三級檢察院,主會場設在省檢察院,各市、縣(市、區)檢察院,南京、徐州鐵檢院設分會場。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相關處室負責人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縣(市、區)檢察院,南京、徐州鐵檢院檢察長和分管院領導;各市、縣(市、區)司法局局長、分管副局長等在分會場參會。

文字:佔東東

圖片:劉元華

編輯:胡錫芸

相關焦點

  • 山東莒縣:刑事和解成矛盾減壓艙
    但是通過莒縣檢察院的檢察官耐心地做法律解說和勸導工作,他們邀請的外部監督員也很熱心開導我,張某及時把損失賠付了,我們也是鄰居,就和他和解了。」受害人郭某說。  「一氣之下打了郭某,是我不對,理該承擔責任,真沒想到能得到老郭的諒解,更沒想到檢察院會對我寬大處理。」事後,張某和郭某分別到檢察院贈送錦旗表示感謝。
  • 湖北宜城:輕微刑事案件和解成矛盾減壓艙
    新華社武漢7月4日電(記者侯文坤)「我願意接受和解,原諒他的錯誤行為。」近日,經過調解,受害人龔某家屬與過失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達成諒解。這是湖北省宜城市檢察院今年以來促成的又一起輕微刑事案件和解。近年來,宜城市檢察院以輕微刑事案件和解促進矛盾糾紛化解,有效促進修復社會關係。該院先後受理輕微刑事案件346件385人,有227件得到了調解。調解的案件中,和解率達98.68%,未出現一起因工作不到位而發生矛盾激化或涉檢信訪的情況。
  • 刑事和解適用中的異化現象及防控對策
    從司法實踐情況及相關統計數字看,⑴刑事和解制度調動了當事人解決矛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了加害人悔過自新願望和贖罪心理需求,削弱了加害人反社會意識,促使其回歸社會;保障了被害方及時獲得充分賠償和從加害方道歉悔過中得到心理慰藉;促進了糾紛的一次性解決,有效地恢復了社會關係的穩定與平衡;實現了訴訟分流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案多人少」的壓力。
  • 王思斌: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社會工作所做的不是「革命」,而是改善現有的利益分配結構,使之更加公正,使社會更加和諧。和諧社會是社會成員共享的社會。   從理念、方法、要達成的目標的角度看,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與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是同構的、是高度契合的,社會工作應該而且能夠在構建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 【踐行核心價值觀】趙媛敏:化解矛盾促和諧
    【踐行核心價值觀】趙媛敏:化解矛盾促和諧 2020-12-03 10:5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廣安鄰水縣:和諧之花在三山兩槽綻放
    近年來,(廣安)鄰水縣成立了縣、鄉鎮兩級矛盾糾紛化解協調中心,將矛盾化解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推行糾紛全域受理,著力解決傳統工作中存在「各唱各的調,各拉各的套」、互相「踢皮球」的問題。要求所有解紛職能的組織和人員對群眾反應的問題,均要主動答疑解惑、釐清事實、規範引導,屬於職責範圍內的糾紛積極促成和解;超出職責、能力範圍的,上報信息平臺,統一歸口管理,由協調中心指派責任部門限期處理。
  • 共建互助互愛,鄰裡和諧社區
    共建互助互愛,鄰裡和諧社區 2020-05-13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律移植與和諧刑法的構建
    ,在刑法領域即體現為和諧刑法的構建。  關鍵詞:和諧刑法 律移植 期待可能性理論  引言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放到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併列的突出位置,號召全黨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這是一個具有時代性、戰略性的重大決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全面、系統的工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
  • 區檢察院成功辦理一起不起訴案件 兄弟因賠償反目 刑事和解傳溫度
    矛盾日漸激化。本是情與法的碰撞,就用情與法雙管齊下化恩怨承辦人審查後認為,該案屬於刑事和解案件範圍,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犯罪嫌疑人章某自願認罪認罰,有積極賠償的意願。雙方當事人就賠償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是由於傳統思想與法律思維的激烈碰撞,如果能夠用親情與法理雙管齊下化解恩怨,和解也是水到渠成。
  • 深刻理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 趙建軍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13個專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設四個主題和內容: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
  • ...構建和諧警民關係——大連街派出所紮實推進「三零」單位創建...
    大連街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公安部《關於全國公安機關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意見》為指導,充分發揮公安派出所職能優勢,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有效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並結合轄區特點,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機融合,統籌社會資源參與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積極構建多元化的矛盾化解體系和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工作機制
  • 和諧需要「減壓閥」
    社會的和諧,首先是人的和諧。而人與人之間,日子一久,有點矛盾糾紛在所難免,那麼,如何及時有效遏制,以避無謂升級?或者說,如何能在日常治理中,遇「幹戈」即能化「玉帛」,從而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我市在村(居)委會設立的各式各樣品牌的「減壓閥」,也就是「群眾說事室」之類,無疑為綜治工作的亮眼成績單貢獻了巨大能量。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總的來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指,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多元治理主體共同打造社會事業的平臺,治理社會事務、提供公共產品。我們可以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架構維度: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在社會事業平臺建設、社會事務治理、社會公共產品提供、社會利益共享的過程中,呈現出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和公眾等立體多維、多元互補的新局面。
  • 三方謀劃共建海洋工程研發平臺
    近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青島市主持召開座談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長張建民等,就共同打造開放共享的海洋工程研發平臺進行深入交流。會議指出,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發展,成立了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專班,加快構建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 法院婦聯互助合作 促進家庭穩定和諧
    法院婦聯互助合作 促進家庭穩定和諧 2020-10-28 2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和合」理念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人類歷史發展潮流大勢,總結中國自身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承,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始終崇尚和諧和睦、友好合作。
  • 【學思踐悟·十九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破解難題、促進和諧,通過社會治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明確預期、穩定信心、激發活力。總之,要通過不斷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制,促進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 「無直接利益衝突」矛盾的化解理念與路徑研究
    只有這樣,才能消解「無直接利益衝突」矛盾產生的心理和思想原因,為協調不同階層利益關係提供指導。 (三)共建共享是化解矛盾的內在訴求 胡錦濤同志指出,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能動作用,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將共建共享貫穿於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