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刺蝟公社、娛刺兒編輯部
整理 | 張嬌
2020年過去一周了,你意識到了嗎?
2019年很普通,與以往任何一年都過得一樣快,但也很值得銘記,它是一個周期的轉折年。刺蝟公社編輯部在過往一年裡,把足跡踏遍了全國各地,我們去祖國最東邊的撫遠,也到過西北地區的舟曲,我們還在廣州增城區別墅裡探訪賣貨主播......這一切都與我們倡導的「用腳丈量,用筆還原」理念有關。
我們一直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經過一年的探索,我們依舊認為,同步跟進行業進展,深入研究行業痛點,持續提升產出內容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是做稿子的基本要求。
編輯部的同事們在一年或者半年的境遇中快速成長,洗腦音樂流水線、豆瓣不能死、人人復活了、遊戲陪玩、去印度工作的年輕人......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了整個行業發展的脈搏上。
當然,也有眼尖的讀者會發現,我們的稿件偶爾會出現一些差池,謝謝你們的長期守護和認真閱讀,也感謝過去一年中我們彼此的陪伴。2020年已經來了,我們會用更好的姿態和更高的標準給大家生產優質內容。
祝大家新年快樂!2020年,奧利給!
直三
作品
《走近「cp磕學」》
《程璐:我不但能吃軟飯,還能在奇葩說辯論》
《請蔡徐坤宣傳《獅子王》,迪士尼怎麼想的?》
《為了看懂<長安十二時辰>,我和導演曹盾聊了聊》
《「洗腦神曲」流水線:一首歌幾小時製作上線,身價上千萬》
直三有話說
來刺蝟一年了,也經歷了一年的拓荒行動,2019年,感覺刺蝟公社的文娛領域終於有了姓名。
從別人質疑「你們不是寫文娛的媒體」,到專門有人提到「我最喜歡看刺蝟的文娛稿件」,這些褒貶不一的評價,讓我這一年過得很充實,同時也讓我感覺到,自己沒有原地踏步。這條路雖然走得很難,但又很爽。
有的時候,我甚至感覺是在用一種創業心態在工作,自己就是一個產品經理,我的產品就是刺蝟公社的文娛口線,不但要把稿子寫好,還要想盡辦法讓讀者和行業看到。
這一年,寫了很多綜藝、電影、電視劇、音樂,也認識了很多行業內的朋友,讓我感受到了很多溫暖。作為一個學電視的人,從剪片子、做編導突然走到了文字記者這條路,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雖然一開始感覺很無助,但憑藉著自己多年來對文娛行業的喜愛,反而能想出一些很有趣,不套路的選題,對寫作的熱情也一直沒有消散,這倒是一件好事。
願望
希望能瘦到五年前的樣子;
希望能拿到一個10w+;
希望能和舞團好好排一次舞;
希望能實現「樂樂茶自由」;
希望能在坑裡看一場BTS的con。
推薦
電影:《電鋸驚魂》系列,永遠的經典,永遠的最愛,下飯神器。
電視劇:《他人即地獄》,2019年唯一一部追完的韓劇,OCN總是不會讓我失望。每一集都全程高能,既有顏值、懸疑、驚悚,又有無奈的社會反思。韓國社畜雖然長得帥,但是生活貌似更慘。
音樂:防彈少年團《MAP OF THE SOUL: PERSONA》。沒有一首歌不適合單曲循環的專輯,並可以從他們和傳統韓國男團完全不同的曲風、歌詞中,感受到他們的真誠,並獲得前行的力量。
園長
作品
《抖肩舞,當代大學生的「雲聯歡」》
《從中關村到華爾街,36氪走過3000天》
《長沙,會是中國的「短視頻好萊塢」嗎?》
《人人網之後,校園社交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園長有話說
2019年夏天,我從某大廠新聞App的運營崗「跑路」刺蝟公社,從零開始做起了原創內容作者。在此之前,我幾乎所有真正的文字創作經驗,都來自於在一個公眾號兼職寫稿,幾乎沒有訪談和寫作的經驗。但我還是想試試,想在原創內容行業裡紮下根來。
刺蝟給了我這個機會,我也一直堅持把自己在內容行業的觀察、思考和判斷輸出為文字, 雖然寫了差不多半年也沒有一個10萬+,自己收穫的成長還挺大(至少面對訪談對象,不論他title多高我都「理直氣壯」了),也給讀者帶來了信息和觀點的增量,這讓我能夠感受到創作者滿滿的價值感。
願望
主要說一說自己的稿子吧。感覺不算特別聚焦——短視頻、社交、資訊平臺等多個領域都有涉及,希望在新的一年,自己可以找準方向,深耕一兩個領域,更精準地輸出內容。然後,能在行業中有所突破。
推薦
大家都推薦書影音,我推薦一些不一樣的品類吧,主要以放鬆為主,給大家做個補充。
短視頻博主:(快手/抖音)「老四的快樂生活」,活得通透的東北大哥!你的北方生活指南!不說了我先提一杯。
網絡文學:(鐵血讀書)《山巔之墟》《人類大戰AI機器人》,中國版的《終結者》,嗯,很帶感。
動畫片:(B站)《靈籠》, 我一度懷疑,這是國內工作室的作品嗎?從世界觀到細節,都透露著它的誠意。唯一的缺點是,你要先交錢成為B站大會員才能看。
丹陽
作品
《印度「進口的」的北漂青年》
《被網際網路大廠空運到印度的年輕人》
《短視頻時代,傳統文化「抖」得起來嗎?》
丹陽有話說
我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個追著故事滿世界跑的人。
說來怕大家笑話,兜兜轉轉了20多年,我才發現聽故事和講故事是自己最愛的兩件事。回憶起來,竟發現以往很多的事情有了「合理性」,比如小學時拉著朋友們,正兒八經地去敬老院、孤兒院「採訪」;高中時,和同學一起用好看的信紙「辦雜誌」;大學開始,走出國門,浪跡天涯:聽了英國第一男裸模的故事,走進了柬埔寨孤兒院產業鏈的背後,感受了敘利亞難民的悲傷......然後在網際網路內容型產品爆發年,我入職一家網際網路大廠。
站在大廠的肩上,我看到了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運行機制和競爭邏輯。唯一遺憾的是,內心滿足感與成就感持續缺失,我開始懷念那個追故事的小女孩。
完全沒有拍老闆馬屁地說,加入刺蝟公社是我2019年最開心的事啦!訪談了在北京洋漂的印度青年,寫出了大廠海外運營的雙城生活,跟著崑曲男旦董飛和古箏小仙女「碰碰」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隨著歡子和曾哥走進「千村萬戶」吃遍永興的橙子樹(這篇故事明年見)......
從某種程度上,我似乎做到了「見世界、見眾生、見自己」。
願望
新的一年,願望簡單如初:有酒、有肉、有故事!朋友和遠方都在心裡,10萬+還在夢裡哈哈哈!
推薦
電視劇:大熱的《致命女人》和《倫敦生活》絕對值得看!我也在追《小謝爾頓》《名姝》《使女的故事》。當然《請回答1988》和二碩的《聽見你的聲音》一生推。
電影:2019年最愛的電影是《寄生蟲》《送我上青雲》《阿拉丁》。
音樂:我的音樂審美有些土味,2019年最愛《無名之輩》《野狼disco》《Break up in a small town》。Oh,這幾天被安利了防彈少年團,沉迷於大哥金碩珍和田柾國的盛世美貌,不可自拔。
陳彬
作品
《十年劍網三,三死復一生》
《「我們是生存在電競圈底層的搬磚人」》
《深度揭秘女子電競行業:月薪5K,全憑夢想》
《凌晨3點,在北京電競館,看見另一種靈魂》
陳彬有話說
2019年2月12日,我一個人拎著旅行箱踏上了寧波開往北京的高鐵。此行除了目的地是北京外,沒有任何東西是明確的:工作?還沒人找我面試;想做什麼?能寫東西就成;住哪兒?不知道。
但我還是來了。
上份工作待遇還不錯,也做到了主管,只是覺得自己到頭了。我是94年的,沒到30歲人生就望見了終點,挺無聊的。之前的朋友勸我去上海,離家鄉浙江也近。想了想,既然要挑戰自己,幹嘛選「困難難度」,肯定得衝著「地獄難度」去啊。
「地獄難度」果然刺激,動不動就能看見一個「危」字在腦袋上打轉。
我被拒絕了41天,「平庸」是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沒人願意了解這個三本學歷的年輕人到底能做什麼,能成長到哪一步,反正不缺選項。所以在刺蝟公社三面結束的那一天,下電梯時差點哭了出來。對一個大老爺們來說還是蠻丟臉的。
來到刺蝟公社之後,現實也沒少給我重錘。我陷入了一個魔咒:花越大功夫的稿子撲得越厲害。
5月,我在北京各大電競館內花了2周8晚,從23點待到凌晨3點,尋找孤獨的人聊天。故事超乎我想像的精彩。儘管結束時已是半夜,我仍有想打電話叫醒室友,立刻分享我的所見所聞。也是在這一刻,我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應該屬於文字。
孤獨的故事相互交融,成了我的第一篇「大稿」《凌晨3點,在北京電競館,看見另一種靈魂》。剛發出來,閱讀量沒超過5000。
另一篇是女子電競的稿子《深度揭秘女子電競行業:月薪5K,全憑夢想》。我從職業選手、賽事組織者、俱樂部管理層等多個方面同時入手,希望能告訴大家為何這個行業不再被看好了,依舊閱讀量寥寥。
類似的還有訪談了王多多等眾位解說的稿件《「我們是生存在電競圈底層的搬磚人」》。
稿件撲街源於我自己的不成熟。但至少,這裡有我的態度在。
當然,也有相對比較滿意的稿件。例如這篇《十年劍網三,三死復一生》。特別喜歡底下的一句評論,「第一次看見有媒體這麼認真的去寫基三。」
一晃一年,寫稿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2020年,我最大的願望莫過於讓稿件不再只有態度。以及,再見了,我的不成熟。
石燦
作品
《農村野生網紅大爆炸》
《騰訊PCG變革周年記:打破自我、內部重構與外部競爭》
《七年高速奔跑,字節跳動是靠什麼文化機制運轉起來的?》
《300萬人從事刷量工作,廣告主100億打水漂,深度解密流量造假術》
石燦有話說
我已經習慣了擠6號線地鐵到朝陽門地鐵站下車,走出朝陽門SOHO,經由司法部門前的小巷子,快步走進刺蝟公社的辦公所在地。2019年刺蝟公社發生了很多變化,而我所屬的部門全稱叫刺蝟公社原創內容組,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團隊。
2018年,很多人給我冠名「寫稿像母豬產仔」,那真是職業作者生涯高產不斷的一年,那也是我開始尋找屬於我自己寫作風格的一年;2019年,有人問我,怎麼沒寫那麼多稿子了——這年,日常編輯稿件,帶著團隊成員一起向前衝,成了我的重心。
年初,團隊制定半年計劃時,我的上半年整體目標是「從管理小白成長為有較強領導力的部門主管」。半年時間,get。下半年,和同事們一同做了新的嘗試,我的目標也有所調整。如今回過頭來看,很多放下的狠話基本都實現了。
但我也遇到過不少迷茫。說個小例子:有一天,我給橋哥(老闆)發信息:壞戰略有一個特點,往往能提出好的目標,但是缺乏合適的執行方案。我忽然找到我最近有些迷的原因了,關於團隊,上一個階段幫助大家成長的執行策略,已經不太適應現在整個團隊的狀態了......很快,一個新的方案出來了。
我們一直在內部提倡高頻率溝通、資源共享、自我驅動和不要輕易設置邊界的理念,下半年推行的每日編輯部會議、每周總結形式自由化、每月面對面談話都來自大家的建議。這是整個團隊自我進化和自我迭代的結果。
愈加覺得,一家自媒體機構的上限不是創始人,而是每一個成員的自我迭代和不斷演變,以此推動整個機構的制度進化。
願望
希望刺蝟的小夥伴們,都能寫出自己的代表作,能適應這個不確定性十足的大時代;希望我能寫出三篇代表作;希望我能繼續保持,甚至加速自我迭代的能力。
推薦
聽一首《郭源潮》吧,如果有時間,也可以看看許知遠著的《青年變革者:梁啓超,1873-1898》。
閆俊文
作品
《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死後15年,只有三千人還在懷念它》
《不想當主播的縣長,不是好主播》
《他和彭磊有十多年交情,一直沒被微信拉黑》
俊文有話說
「我太南了」,這句話是抖音2019年的年度金句。這句話也適用我。2019年中,我是從傳統媒體跳槽到新媒體的,這個行業並不符合想像,說比較容易或者比較難都不準確。訪談需要別人的一點善意給予,寫作需要自我多施壓一點。所以需要感謝訪談對象的慷慨與管理團隊的包容。
聯絡訪談「網賺」對象,一名叫「文西」的五線東北城市居民,結了婚,買了房,他是從上海返回家鄉的。他很樂呵,最多的時候,他從「網賺」軟體上賺了3000多元。我可以從他發來的「哈哈哈哈」和諸多表情感受到。
每一位普通的網際網路用戶構成了網際網路王國的基石,也構成了新媒體普通寫作者可以書寫的切口。
願望
人總是對整數、偶數抱有期待,比如到來的2020年,這是一個對稱的、從零開始的偶數年,希望自己多努力,在迭代中成長,寫出一些新的代表作,尤其是公司向、群像式的大稿子。
推薦
東北作家遲子建和雙雪濤,前者的《遲子建作品精華集》和後者的《平原上的摩西》,晚上睡不著不要看,因為越看越有精神。
綜藝的話,我推薦《十三邀》,《人物》某雜誌記者曾經採訪許知遠,鎩羽而歸,但許知遠作為一個受訪者和旁聽者,確實是一個優秀和有趣的人。
我還追了一部名叫《車諾比》的美劇,感覺人與人、國家與國家、制度與制度,都在一個巨大的災難事件裡爆發了,衝突感十足。
禦寒
作品
《豆瓣不能死》
《李佳琦VS薇婭,誰贏了「雙11」?》
《如果失去明星,微博還剩下什麼?》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字幕組》
《在祖國最東邊零下20度的夜裡,直播撈魚》
禦寒有話說
實話說,2019年最大的事是畢了個業。
我高中是理科班的,大學和研究生在學語言,沒想到畢業後還是用筆桿子賺錢。選擇這行是因為我喜歡寫字,從2016年9月第一份媒體實習,到2019年7月開始正式工作,一直在這個行業裡轉悠。對於一個從未學過新聞的人來說,也稱得上是痴情了。
入職半年,看問題的方式變了不少,養成了凡事先想「能不能寫稿」的習慣(不知是好是壞);也逐漸擺脫了數據對情緒的控制,將重心轉移到對文字的偏執和生活的規劃上(雖然後者令我頭禿和失眠)。刺蝟是一個比較自由的地方,給了作者充足的自我發揮和試錯的空間,我才有機會在每個領域都瞎摻和一腳。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開始嚴肅看待原來對我來說只是愛好的東西,比如電影,比如旅行。
2019年,感激的是偶爾被好運眷顧,永遠被家人掛念,也要慶幸自己還算有所成長:既敲出了自己喜歡、別人也喜歡的作品;也走出了小小的辦公室,看見了更大的世界。
工作的確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好在我依舊熱愛文字。盜用最近單曲循環的一首歌裡的心靈雞湯:「一路向前,沿途美景無邊;義無反顧,理想無需多言。」
願望
頭髮掉得少一點,每天睡得早一點,以及該吃吃,該喝喝,遇事兒別往心裡擱.jpg
推薦
電影:院線電影沒有特別喜歡的,其他看過比較有意思的是《攝影機不要停》(《小丑》和《寄生蟲》也可,更推薦《黑暗騎士》和《燃燒》),另外分享一些我的人生電影—— 《兩桿大煙槍》《回到未來》《新世界》《海邊的曼徹斯特》《登堂入室》《非常嫌疑犯》
劇集:主要成就是花半個月補完了8季的《權力的遊戲》,趕上了和廣大群眾同步吐槽大結局
音樂:網易雲顯示的年度歌手是米津玄師,個人覺得應該是刺蝟和野田洋次郎,《盼暖春來》《此生無可戀,唯曲悅丹田》《AIWAGUMA》《UN&DO》陪伴我每一個寫稿的深夜
綜藝:《新西遊記》了解一下
語境
作品
《lo圈的戰火燒到抖音》
《吳曉波前僕,羅振宇後繼》
《「得到」遭遇第一層天花板》
《始於胡歌,忠於內容,這部B站9.9分的紀錄片值得嗎?》
語境有話說
2019年,去日本看了櫻花,搬了兩次家,換了工作。
聖誕節這天我到廣州出差,到達賓館和訪談對象見面之間的一個小時裡,還完成了和《但是有書籍》紀錄片導演的電話連線(就是「胡歌」這一篇)。
來刺蝟已經半年了,因為工作的性質,假期和周末的概念逐漸模糊,日期也不能單純用工作和休息。暈各種交通工具的我,在地鐵、動車、飛機上都經歷過寫稿或改稿。
內容作者這份工作和我之前的專業和工作經驗可以說是七桿子打不著(具體是什麼你可以猜猜),給自己留一桿子餘地,畢竟經歷總是在某個場合不經意就用上。但我依然覺得這是我成年之後,做過的最重要和最負責的一個決定。刺蝟是一個接納包容,並鼓勵嘗試創新的地方,我時常會在小夥伴們「直言進諫」的時候,為自己缺少想法而感到苦惱。
去年這個時候,沒想到我真的能轉型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理性的我帶著點興趣和熱愛就這麼來了,也會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不過還好,本人沒什麼優點,就是比較能堅持,堅持就是退縮著猶豫還要往前。
願望
希望寫稿緩慢的我在2020能輕鬆面對KPI,努力把自己的title變成「10w+作者」。我覺得自己其實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症,每次訪談或是參加活動都要做好心理建設,希望接下來能再接再厲,認識更多可以交流行業的朋友。
推薦
因為綜藝《聲入人心》正式入坑了「劇坑」,有空就會往劇院跑。2019年國慶那天,住的小區附近封路,我在B站看完了音樂劇《斷橋》和話劇《青蛇》,都和中國民間傳說白蛇傳有關。《斷橋》的原創詞曲完全沒有中文音樂劇出現的尷尬生硬;《青蛇》青白兩蛇的演員是袁泉和秦海璐,對蛇的演繹惟妙惟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近幾年看了不少韓劇,倒不是熱門偶像劇,而是有明顯日劇風格的韓劇。2019年最佳是《浪漫的體質》,又名《到了三十歲就會好起來》,很生活,很喪氣,很意外,很治癒。是一部能讓想要點炸雞喝啤酒去廚房煮泡麵的一部劇。豆瓣有評論說它是「請回答2019」,我覺得也不為過。
我不知道到了三十歲會不會好起來,但是距離我三十歲還有好幾年,所以還是專注當下吧。
趙思強
作品
《」電音之王「王繹龍:如果我是DJ你會愛我嗎》
《愛跳宅舞的女孩:冬天光腿,夏天爆肝》
《專訪沈黎暉:摩登天空以後會變成人類文明的一部分》
《B站十年回憶錄:幹完這杯,還有三杯》
《踏過中國動漫荒蕪年代的從業者們》
思強有話說
2019是我的本命年,2019年倒黴的事兒很多,搬了兩次家,丟了好幾串鑰匙,丟了身份證,丟了健身的衣服.......
但開心的事兒也很多,我有時會在微博裡悄咪咪的立一些flag,等過個兩三年再回來看,竟發現也都實現了個七七八八。
忘了是哪年,我給自己想了一句slogan:一生見習的無知少年。當時我還不知道賈伯斯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其實意思差不多。
強行解讀的話,就是我始終享受那種作為初學者,對一件事情一無所知,所以進步飛速的狀態。這是最有趣的一段時間,在那之後,就是瓶頸和痛苦。現在我已經可以學著和這段痛苦的時間相處了,也慢慢發現,其實這些痛苦,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以忍受。
這幾年時間跑得飛快,其實並沒有達到自己想像中的那樣進步神速,但似乎也確實沒有原地踏步,很多事情還是非常樸素地,一點一點地向前推進著,而且變得越來越好。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笨拙的人,很多事情很難一下子就抓到要領,但好在我比較喜歡胡思亂想,有時候想著想著,也能有點意外收穫。
我想始終保持著這樣的好奇心,不斷嘗試各種各樣的事情,終究有一天,這些枝椏會交織在一起,變成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物種,除了相信這件事會發生,我也做不了什麼別的事情了。
所以2020,繼續做一個無知少年,繼續保持期待,繼續胡思亂想。
願望
希望找到女朋友。希望不脫髮。
推薦
推薦一部大河劇《韋陀天》,大河劇是日本NHK1963年起每年製作一檔的連續劇的系列名稱,每周更新一集,更一年。這部劇講得是日本1912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到1964年第一次舉辦奧運會52年間,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們為了奧運會奮鬥的故事。
這部劇的編劇是鬼才宮藤官九郎,他的劇我一直都很喜歡,這部更是他的集大成之作,我幾乎是集集看哭,而且每集哭的點都不一樣,有運動精神,有家國情懷,有愛情,有親情,總之就是一部讓人超級感動的劇,雖然在日本收視不好,但極度推薦。
END
刺探未來文娛產業的方向
娛刺兒是刺蝟公社旗下文娛報導帳號,專注於綜藝、影視、音樂等文娛行業報導,刺探未來文娛產業的方向。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