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本礪新 智啟未來
何旭華:從重慶十八中走出的世界青年數學家
人物檔案:
何旭華1991年8月—1994年7月就讀於重慶市第十八中學初中,1994年8月—1997年7月就讀於重慶市第十八中學高中。1997年8月—2001年7月本科畢業於北大數學系,2005年美國麻省理工數學系博士畢業,之後曾在美國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美國馬裡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工作,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1996年,高二年級的何旭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第3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金牌,被北京大學數學研究院提前錄取。1997年,曾獲全國「宋慶齡獎學金獎章」和獎學金。2013年獲得晨興數學金獎。在世界四大數學期刊(40歲以下華人)發表文章兩篇(1篇Annals,1篇JAMS)。2018年應邀在國際數學家大會做題為「Some results on affine Deligne–Lusztig varieties」的報告。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得者。
21世紀數學大發展中湧現出不少傑出青年數學家,他們如冉冉升起的新星一般,成為數學界的中堅力量。從重慶市第十八中學畢業的何旭華就是其中的一位。
就讀重慶市第十八中學時,何旭華便展露出驚人的數學天賦。當同齡人還處於被數學支配的「恐懼」中時,他高二便亮相國際奧林匹克賽場,一舉拿下第3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被北京大學提前錄取。
之後,他的人生猶如開掛一般,「宋慶齡獎學金獎章」、晨興數學金獎等榮譽紛至沓來……憑藉著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以及紮實的基礎,何旭華成為震驚一方的青年數學家。如今,他不僅是學弟學妹們崇拜的偶像,更是重慶市第十八中學學子為教育界做出卓越貢獻的一個縮影。
01
天才是這樣煉成的!
六年學習激發能量小宇宙
這樣一位叱吒於世界級舞臺的數學天才是怎麼煉成的?這還得從何旭華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學習的點滴說起。談及得意門生,何旭華的初中班主任李昌蓉直言很多事情仍記憶猶新。
作為一所名校,入讀重慶市第十八中學,成績要求自然不在話下。剛入學的何旭華和其他優秀學生一樣,文質彬彬,話語不多,但靈氣十足。
漸漸地,李昌蓉發現這個小夥子對數學很感興趣,無論是回答問題還是常規考試,何旭華都自信滿滿。但僅靠課上的知識,求知若渴的何旭華已「吃不飽」。為此,他又參加了學校的數學輔導班。在那裡,他如魚得水,很快便嶄露頭角。
「每次競賽前,學校都會開展賽前輔導。自我要求較高的何旭華並不滿足於此,在老師輔導後,他又購買了幾本資料強化練習,主動給自己『加餐』。」提及何旭華李昌蓉頻頻豎起大拇指。
在一次全國數學競賽中,何旭華有一道題解答得不是很完整,以至於沒有拿到滿分。這對自己有嚴格要求的他來說,是一件十分鬱悶的事情。獲知情況後,李昌蓉專門到他家進行家訪,鼓勵他放下包袱,從頭再來。這對何旭華來說無疑是一劑暖心「良藥」。
從1991年入校,何旭華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度過了六年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初中時的何旭華,體育學科不是特別突出。作為一所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學校,班主任李昌蓉時常鼓勵他勤加練習。刻苦努力的他,甚至在回家後也不忘練習跳遠。畢業時,他在體育方面也取得了滿意的成績。
除了數學外,何旭華的其他學科成績也很優異。物理、英語等均參加過全國競賽且獲得過一等獎,此外,他還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以促進自己全面發展。
「高度的自覺、自律以及自我要求,加上重慶市第十八中學開放包容的環境,為他的成功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李昌蓉表示,在成功學裡,態度決定一切早以成為大家的共識,學習亦是如此。
而在重慶市第十八中學的學習經歷,就像一劑「催化劑」,打通了何旭華的全身脈絡,助力他爆發出徵戰國際數學界的「小宇宙」。
02
數學是科技之母!
閃爍在數學蒼穹的中國新星
從重慶市第十八中學到北京大學,何旭華對數學的熱情只增不減。一路走來,刻苦的精神以及嚴謹的態度,為他日後的數學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一晃二十多年過去,曾經的天才少年,已躍身成為世界著名的青年數學家。受邀參加的國際性專業報告,彰顯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榮獲的一項又一項獎項讓他更加閃閃發光。
「數學為『科學之母』,是所有科學領域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在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禮上,時任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副教授的何旭華獲頒「晨興數學金獎」。因他成功解決幾何學領域內仿射「Deligne-Lusztig」群組中,數十年以來懸而未決的課題,而獲得世界嘉許。
同時,作為一名青年數學家,他將繼續投身數學研究,以求取得更多突破,進一步探索數學奧妙之處,提升科研水平。
2018年8月1日,在第28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何旭華更是受邀在會上作主旨報告,閃耀在世界舞臺。據悉,能被國際數學家大會邀請做1小時和45分鐘報告是一個很高的榮譽,而這足以證明何旭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我們相信,這顆閃爍在數學蒼穹的中國新星也將繼續熠熠發光。
在數學領域,何旭華取得的成績引起了數學人士對於中國青年數學家的關注。而他也用己之力助力著世界科技的進步。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重慶市第十八中學的教育,喚醒了何旭華對數學的熱愛,磨礪了他堅忍頑強的意志品質,也成就了他燦爛而又輝煌的奮鬥歷程。
來源 重慶十八中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