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施工測量:包括樁基施工測量、基槽開挖的抄平放線、基礎放線、±0.000標高以下的抄平放線。在這些工作中,±0.000標高線的測定對確保槽底標高無誤是至關重要的。
(2)土方開挖期間標高控制:在土方開挖期間,對於標高的測定,採用專人負責,隨挖隨測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時,應將標高點引到基坑內,可在工程樁鋼筋上做記號。作為底板施工階段墊層澆築、支底板模板的依據。
(3)地下室施工階段標高測量方法:為了保證建築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礎施工中就應注意準確地測設標高。為±0.00以上的標高傳遞打好基礎。將現場水準點標高引測至地下室基坑內,可在基坑四周的擋土樁上畫出整米數的水平線,作為地下室標高測量的依據。標高控制線應根據施工需要畫出多處,對於各條標高線,應予校測,誤差較大時(>5mm)應予調整。
(4)結構施工測量:一般民用建築物±0.000標高以上的結構施工測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層軸線放線與抄平,施工層主軸線的豎向投測、施工層標高的豎向傳遞、大型預製構件的彈線及結構安裝測量等。
(5)首層放線驗收後,應將控制軸線引測(彈出)在外牆立面上,作為各施工層主軸線豎向投測的依據。若視線不夠開闊,不便架設經緯儀時,應改用雷射鉛直儀通過預留孔洞向上投測。這時的控制網由外控轉為內控,其圖形應平行於外廓軸線。
(6)控制軸線最好選在建築物外廓軸線上、單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線上、樓梯間或電梯間兩側的軸線上。由於施工現場情況複雜,利用這些控制線的平行線進行投測較為方便。
(7)標高的豎向傳遞,可用鋼尺以首層±0.000線為基準向上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整尺長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為了便於校核,每棟建築物應由3處分別向上傳遞標高。
(8)上部結構標高測法:±0.00以上的標高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部向上豎直測量,在四周共設三處,以便於相互校核。施測要點:
1)起始標高線用水準儀根據水準點引測,必須保證精度。
2)由±0.00 水平線向上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定,量高差時尺身應鉛直並用標準拉力,同時要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
(9)本層內的牆體或框架中排柱應以邊軸線拉通長線進行內牆或內排柱的軸線定位。框架結構中的外排柱在通線進行定位後,還應對單柱上下層的軸線進行覆核。
(10)當牆體為框架剪力牆或柱時,在模板安裝前,還應根據已放樣的軸線,彈出模板安裝時的內邊線,作為立模定位的依據。
(11)砌體組砌時,外圍護牆應邊砌邊吊線校核。柱或剪力牆的模板上口引中線與標準軸線校核。梁板則根據柱、牆上口校核過的中線進行軸線校核。
(12)陽臺或出牆構件,除應從軸線外引進行定位外,還應吊垂線與低一層的陽臺或出牆構件對齊。
(13)軸線的垂直傳遞:採用內控法和外控法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在首層的適當位置留設控制點,採用預埋鐵板的方法,制點固定。在施工上部結構層時,在控制點的施工層的相應位置留設孔洞,採用鉛垂儀將控制點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層。同時採用雷射經緯儀對各控制點的位置進行校核。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責任編輯: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