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測量】簡單、快速測量放線方法!

2021-01-21 工程大事件

一、工程定位放線方法

(1) 進場後首先對甲方提供施工圖進行覆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正確。其次,與甲方一道對現場的座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後方可正式定位。

(2) 現場建立控制座標網和水準點。現場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方法在下面。水準點由永久水準點引入,水準點應採取保護措施,確保水準點不被破壞。

(3) 工程定位後要經建設單位和規劃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始施工。

二、根據本工程的平面形狀,決定採用矩形網控制。

按工程定位圖,以建築縱橫兩個方向為座標軸,每30m測設一條控制線,形成30m×30m的現場控制網,建築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網軸線為準。

三、根據本工程的平面形狀,適宜於採用多邊形現場控制網。

以與工程主軸線相對應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線作為控制網的軸線,控制軸線的間距為30m,形成現場控制網。工程定位即以該軸線為準。

四、取工程縱橫向的主軸線作為現場控制網軸線,組成現場控制網。

工程的其它軸線依據主軸線位置確定。

五、在土方開挖期間,對於標高的測定,採用專人負責,隨挖隨測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時,應將標高點引到基坑內,可在工程樁鋼筋上做記號。作為底板施工階段墊層澆築、支底板模板的依據。

六、地下室施工階段標高測量方法

為了保證建築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礎施工中就應注意準確地測設標高。為±0.00以上的標高傳遞打好基礎。 採用經緯儀將現場水準點標高引測至地下室基坑內,可在基坑四周的擋土樁上畫出整米數的水平線,作為地下室標高測量的依據。標高控制線應根據施工需要畫出多處,對於各條標高線,應予校測,誤差較大時(>5mm)應予調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點

施測時將經緯儀安置在建築附近進行豎向投測。

(1)測前要對經緯儀的軸線關係進行嚴格的檢校,觀測時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盤水準管,以減少豎軸不鉛直的誤差。

(2)軸線的延長樁點要準確,標誌要準確、明顯,並妥善保護好。應儘量以首層軸線位置為準,直接向施工層投測,避免逐層上投造成誤差積累。

(3)取正倒鏡向上投測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經緯儀的視準軸不垂直橫軸和橫軸不垂直豎軸的誤差影響。

八、垂直度的控制採用吊線墜法

採用較重的特製線墜懸吊,以確定的軸線交點為準,直接向各施工層懸吊引測軸線。

(1)線墜的幾何形體要規正,重量要適當(1~3kg)。 吊線用編織的和沒有扭曲的細鋼絲。

(2)懸吊時要上端固定牢固, 線中間沒有障礙,尤其是沒有側向抗力。

(3)線下端(或線墜尖)的投測人,視線要垂直結構面,當線左、線右投測小於3~4mm時,取其平均位置,兩次平均位置之差小於2~3mm時,再取平均位置,作為投測結果。

(4)投測中要防風吹和震動,尤其是側向風吹。

(5)在逐層引測中,要用更大的線墜(如5kg)每隔3~5層,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線,以作校測。

九、部結構標高測法

±0.00以上的標高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部向上豎直測量,在四周共設三處,以便於相互校核。施測要點:

(1) 起始標高線用水準儀根據水準點引測,必須保證精度。

(2) 由±0.00水平線向上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定,量高差時尺身應鉛直並用標準拉力,同時要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

(3) 觀測時儘量做到前後視線等長。並採用鋁合金直尺以硬鉛筆划水平線,以確保精度。

(4) 當高度超過一尺長時,應精確地定出第二基點,由第二基點向上量測。

十、採用天頂準直法傳遞軸線

天頂準直法是使用能測設天頂方向的儀器,進行豎向投測。

儀器採用:

配90°彎管目鏡的經緯儀。

雷射經緯儀。

雷射鉛直儀。

自動天頂準直儀。

自動天頂——天底準直儀。

將儀器安置在施工層的下面。因此,施測中要注意對儀器的安全採取保護措施,防止落物擊傷,並經常對光束的豎直方向進行檢校。

十一、採用建設雷射測量儀進行軸線垂直傳遞

(1) 測量儀器

建設雷射測量儀是一種能自動保持工作精度,可適用於各類工程建設的多工序檢測的可攜式儀器,它具有6種功能(自動安平雷射水平儀、自動安平雷射水準儀、自動安平雷射水平面儀、自動安平雷射鉛直平面儀、自動安平任意傾角雷射束準直儀、自動安平雷射圓錐面儀),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穎測量儀,有助於提高測量精度和效率,節約勞力,提高工程質量和加快工程進度。

(2) 施工方法

使用建設雷射測量儀進行軸線豎向引測,首先選定控制點,將控制點選在1層或2層。經測角、量邊核准後,得引測控制點,組成控制網。將新建立的控制網作為施工全過程中豎向控制和施工放樣的依據,在以上各層樓面澆築砼時,在對應於這4個控制點的位置處均預留150×150mm垂線投遞孔,並在留孔處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擋投點時施工用水流灑在儀器上。為減少雷射束衍射而產生的誤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測程(30~40m),分段進行投點。 投測時,將儀器置於控制點,調平,讓雷射束垂直投測到新測樓面留孔處放置的有機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記下雷射束的光斑圓心位置,則可進行所測樓面的放線工作。

十二、建築物的定位放線

(1) 建築物的定位應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佔地面積大小不同而異:當以城市控制點或場區控制網定位時,應選擇精度較高的點位和方向為依據;當以建築紅線樁定位時,應選擇與主要街道中心線平行的建築紅線為依據,並應以較長的已知邊測設較短的邊;當以原有建(構)築物或道路中心線定位時,應選擇外廓(或中心線)較完整的永久性建(構)築物為依據。

(2)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網上測定建築物軸線控制樁。定位的方法應以建築物的形狀不同而異,矩形建築物宜用直角坐標法定位;任意形狀建築物宜用極坐標法定位;當量距有困難時,宜選用角度交會法定位。

十三、採用天底準直法傳遞標高

天底準直法是使用能測設天底方向的儀器,進行豎向投測,也叫俯視法。

採用儀器:

垂準經緯儀。

自動天底準直儀。

自動天頂——天底準直儀。 將儀器安放在施工層,通過向天底方向投測的光束與在±0.00m層上的軸線控制點相重合,即將軸線傳遞到施工層。

十四、軸線的垂直傳遞

採用內控法和外控法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在首層的適當位置留設控制點,採用預埋鐵板的方法,制點固定。在施工上部結構層時,在控制點的施工層的相應位置留設孔洞,採用鉛垂儀將控制點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層。同時採用雷射經緯儀對各控制點的位置進行校核。

十五、變形觀測的基本措施

為了保證變形觀測成果的精度,除按規定時間一次不漏的進行觀測外,在觀測中應採取「一穩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1) 變形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變形觀測點,其點位要穩定。基準點是變形觀測的基本依據,因此設三個穩固可靠的基準點,並每半年複測一次;變形觀測點應設在被觀測物上最能反映變形特徵且便於觀測的位置。

( 2) 變形觀測所用儀器、設備要固定;觀測人員要固定;觀測的條件、環境基本相同;觀測的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十六、對鄰近建築物影響的觀測

地下室施工過程中,為了及時掌握施工對鄰近建築物影響的程度,因此對鄰近建築物進行觀測。在基礎施工影響範圍以外設基準點,再根據設計要求,對距基坑一定範圍的建築物,設置沉降觀測點,並精確地測出其原始標高。以後根據施工進展,及時進行複測,以便針對變形情況,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十七、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觀測

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勻沉降) 而影響正常施工,和發生意外事故 ,因此對塔吊基座進行觀測,檢查塔吊基礎下沉和傾斜狀況,以確保塔吊運轉安全,工作正常。

十八、日照對高層建築上部位移變形的觀測

由於考慮到日照對建築豎向偏差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需進行觀測。觀測隨建築物施工高度的增加,每30m實測一次,實測時應選在日照有明顯變化的晴天天氣進行,從清晨起每一小時觀測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測得其位移變化數值與方向,並記錄向陽面與背陽面的溫度。豎向位置使用天頂法 工程沉降觀測是施工中一項重要工作。當澆築基礎墊層時,在墊層上埋設臨時觀測點。當建築施工到±0.00層時,再根據設計位置和要求埋設永久性觀測點。然後每施工一層、測設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觀測必須由專業測量師負責,採取定人員、定儀器、定時間的三定方針。以確保觀測結果的準確。

沉降觀測點位置與埋設方法見圖示。

十九、工程竣工時,沉降觀測提供以下成果

(1)建築物平面圖:圖上標有觀測點位置及編號;

(2)下沉量統計表:是根據沉降觀測原始記錄整理而成的各個觀測點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積下沉量的統計值;

(3)觀測點的下沉量曲線。

二十、為了基礎施工階段的安全,及時掌握擋土體的變形狀況,對擋土體進行監測。

在護坡樁基坑一側設置平行控制線,用經緯儀準線法,定期進行觀測,以確保護坡樁的安全。

二十一、建立平面控制網及高程控制網

所謂控制網是由一定等級(滿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點所組成的相鄰點互相通視並構成一定圖形的測量網。平面控制網是建築物定位的基本依據,要分清場區平面控制網還是建築物平面控制網,根據整體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以場區平面控制網控制建築物平面控制網。

3.3.1大面積的建築小區、大型建築物或創市優重點工程,必須測設場區平面控制網,作為場區的整體控制,它是建築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級控制,應結合建築物平面布置的圖形特點來確定這種控制網的圖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築方格網或多邊形。 建築方格網應在場區平整完成後在總平面圖上進行設計,其設計原則如下。

(1) 方格網的主軸線應儘可能選擇在場區的中心線上(宜設在主要建築物的中心軸線上)。其縱橫軸線的端點應儘量延伸至場地邊緣,既便於方格網的擴展又能確保精度均勻。

(2) 方格網的頂點應布置在通視良好又能長期保存的地點。

(3) 方格網的邊長不宜太長,一般小於100 m,為便於計算和記憶,宜取10 m的倍數。

(4) 軸線控制樁應儘量投測在方格網邊上。

(5) 方格網全部施測完成後,採用將所有建築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來檢驗其準確性,對於未進行平差的方格網是一種較好的檢驗方法。 建築方格網的測設方法是先測設主軸線,後加密方格網,並按導線測量進行平差。

3.3.2建築物平面控制網是建築物定位和施工放線的基本依據,它是場區內的二級平面控制。

建築物平面控制網的圖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線(兩個控制點組成的)、十字形控制網或平行於建築物外廓軸線的其他圖形(圖1)。

3.3.3高程控制網是建築場區內地上、地下建(構)築物高程測設和傳遞的基本依據。 高程控制網布點的密度應恰當,一般每幢樓房應設置1~2個點,主要建築物應設置3個點。其測量方法可採用水準測量和光電測距中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或等外水準測量等。以上各等級都可作為建築場區的首級高程控制。當場區長、寬大於100 m時,可在場區內布置4個以上高程起始點,與已知高程點構成閉合水準路線進行測量。

二十二、控制樁的埋設和保護

控制樁應按照規程規定的標準進行埋設,一般應埋設在距基坑放坡線1 m以外的堅固地方,其深度應大於當地的凍土線深度,樁頂周圍應砌築20 cm高的保護臺或設置其他保護措施

二十三、基礎施工測量

基礎施工測量包括樁基施工測量、基槽開挖的抄平放線、基礎放線、±0.000標高以下的抄平放線。在這些工作中,±0.000標高線的測定對確保槽底標高無誤是至關重要的,此外還應根據建築物的大小適當考慮沉降測量。

二十四、結構施工測量

(1) 一般民用建築物±0.000標高以上的結構施工測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層軸線放線與抄平,施工層主軸線的豎向投測、施工層標高的豎向傳遞、大型預製構件的彈線及結構安裝測量等。

(2) 首層放線驗收後,應將控制軸線引測(彈出)在外牆立面上,作為各施工層主軸線豎向投測的依據。若視線不夠開闊,不便架設經緯儀時,應改用雷射鉛直儀通過預留孔洞向上投測。這時的控制網由外控轉為內控,其圖形應平行於外廓軸線。

(3) 控制軸線最好選在建築物外廓軸線上、單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線上、樓梯間或電梯間兩側的軸線上。由於施工現場情況複雜,利用這些控制線的平行線進行投測較為方便。

(4) 標高的豎向傳遞,可用鋼尺以首層±0.000線為基準向上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整尺長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


相關焦點

  • 建築施工基礎測量放線工作內容
    測量放線貫穿整個建築工程施工。建築工程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建築物定位測量,並設置定位樁;然後是基礎開挖的測量,畫出基礎開挖線;基礎標高測量測量放線;基礎施工平面測量放線、每個樓層的標高測量放線和平面測量放線、砌築施工放線、安裝施工放線、裝修施工放線等等。我們今天探討的是建築施工基礎的測量放線。
  • 施工員放線測量圖解:專業老施工員手把手放線步驟教學,簡單易學
    施工員放線測量圖解:專業老施工員手把手放線步驟教學,簡單易學!建築物的放線,是指根據已定的外牆軸線交點樁(角樁),詳細測設出建築物各軸線的交點樁(或稱中心樁),然後,根據交點樁用白灰撒出基槽開挖邊界線。
  • 高層建築的主體施工放線方法
    【學員問題】高層建築的主體施工放線方法?  【解答】基礎工程施工出正負零後,緊接著就是主體一層、二層...直至主體封頂的施工及放線工作,放線工具:經緯儀、線墜子、線繩、墨斗、鋼捲尺等。根據軸線定位樁及外引的軸線基準線進行施工放線。
  • 圓形、弧形建築如何定位放線?分享一個快速準確放線的方法
    雖然建築變得越來越漂亮了,但是也給我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其是給施工放線作業帶來更多的作業量、計算量,誤差、失誤也隨之增多。因此,本工法與常規測量相比較,具體以下特點:1、測量精度高、速度快、內業計算量小根據豎向規劃圖中圓形平面位置,建立平面施工坐標系,藉助計算機Auto CAD強大的運算功能,可以快速標出圓心位置的坐標點,再採用全站儀對已知坐標點進行放樣,快速完成圓心點定位,在圓心點上架好全站儀,利用全站儀自動測距功能,可以快速的確定圓上的任意點
  • 施工測量的內容和方法
    一、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施工測量現場主要工作有長度的測設、角度的測設、建築物細部點的平面位置的測設、建築物細部點高程位置的測設及傾斜線的測設。測角、測距和測高差是測量的基本工作。平面控制測量必須遵循「由整體到局部」的組織實施原則,以避免放樣誤差的積累。
  • 跟我學測量定位放線二十四法則
    工程定位放線方法: (1) 進場後首先對甲方提供施工圖進行覆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正確。其次,與甲方一道對現場的座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後方可正式定位。 (2) 現場建立控制座標網和水準點。現場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方法在下面。
  • 朱溪河右線大橋施工測量方案
    朱溪河右線大橋施工測量方案一、概述1.1安康至梁家壩段站前工程XYNS-03標段的朱溪河右線大橋,連接毛壩關灘隧道和朱溪河隧道, 1#、2#墩處於朱溪河河床。朱溪河右線大橋中心裡程樁號YDK413+063全長287.10m,主跨128m,採用(72.85+128+72.85)m連續鋼構跨越朱溪河。
  • 測量施工技術方案
    《工程測量規範》GB50026-20072.本工程施工圖紙3.現場實際情況二、 工程概況三、測量準備1.測量管理測量放線人員均必須持證上崗,能夠熟練掌握並運用國家、地方等相關施工測量標準、規範,熟悉施工現場各種測量放線工作及科學的操作方法,能夠熟練使用測量儀器、測量工具等;進場並根據工程進度完成紅線建築定位樁成果校核
  • 關於測量放線,你不得不知道的24點......
    (5)在逐層引測中,要用更大的線墜(如5kg)每隔3~5層,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線,以作校測。 ±0.00以上的標高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部向上豎直測量,在四周共設三處,以便於相互校核。(5) 方格網全部施測完成後,採用將所有建築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來檢驗其準確性,對於未進行平差的方格網是一種較好的檢驗方法。 建築方格網的測設方法是先測設主軸線,後加密方格網,並按導線測量進行平差。 3.3.2建築物平面控制網是建築物定位和施工放線的基本依據,它是場區內的二級平面控制。
  • 工程測量教學合集,測量施工方案+原理解讀,測量人員有它就夠了
    工程測量教學合集,測量施工方案+原理解讀,測量人員有它就夠了!本套資料包含:鋼管混凝土框架金融中心測量施工方案;建築工程測量培訓講義;框架剪力牆結構電廠高層宿舍施工測量專項方案;電子水準儀使用說明書(內容全面);高層住宅項目測量放線施工方案(圖文並茂);GPS的使用方法培訓講義PPT(圖文並茂);框架剪力牆結構商業高層住宅項目測量放線專項施工方案;剪力牆結構高層住宅項目測量放線施工方案(圖片豐富);GPS導航定位原理培訓講義PPT(
  • 房建工程知識:測量放線覆核制度
    測量放線覆核制度工程施工測量放線是建設工程由設計轉化為實物的第一步。施工測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綜合質量,並且制約著施工過程中有關工序的質量。工程測量控制是施工過程中事前質量控制的一項基礎工作,它是施工準備階段的一項重要內容。質量工程師應將其作為保證工程質量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1.工程定位測量覆核工程從開工時起針對工程定位,要求項目技術負責人、公司科技部、公司質量保證部、項目質量工程師、測量員對定位測量進行覆核。無誤後方可通知監理複線,再通知勘測院複線,進而進行土方開挖。
  • 關於測量放線,測繪人必須要知道的24點!
    以下是關於測量放線的一些方案,共24點,希望對大家有用。▌1.工程定位放線方法(1) 進場後首先對甲方提供施工圖進行覆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正確。其次,與甲方一道對現場的座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後方可正式定位。
  • 建築工程測量員在測量過程中必須掌握的測量基礎放線規範和步驟
    施工中,我們需要利用放線對建築定位放樣進行檢查,以確保達到審核要求。而在建築工程測量中放線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建築物定位放線、基礎施工放線和主體施工放線。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三個階段的放線步驟。4.根據建築物定位的角樁,來詳細測設建築物各軸線交點樁,延長軸線,撒開基槽開挖白灰線延長軸線的方法:(1)龍門板法:設距基槽傷口邊線1~1.5m側面且與基槽平行的龍門樁在龍門樁上測設
  • 建築工程施工放線步驟詳細介紹
    建築工程土建施工階段放線, 大致分為建築物定位、土方開挖、基礎施工和主體施工放線等階段,另外在淺談一下建築物沉降觀測。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2土方開挖階段土方開挖階段放線,一般分龍門板定位尺量放線和儀器測量放線,前者根據圖紙已知的控制點或現場確定的控制點,在要放線的建築物基礎外四周一定距離打樁、架設龍門板,在龍門板上用施工線拉一個大至的直角線,儘量把線拉緊,然後用勾股定理採用鋼尺合尺,尺寸要大一點
  • 高層建築的基礎施工測量程序
    1、控制網的建立(1)場區控制網因基礎施工階段地形變化大、地勢錯階起伏,單位工程數量多,為實施有效測量控制,開工初在場區內設置由二~四個樁位形成的導線控制網(場區四周邊及中間高處各布一點,保證通視即可),場區控制網是單位工程軸網設置的依據,控制網用全站儀進行投測。
  • 施工測量的基本方法教學,實用乾貨
    施工測量的工作恰好相反,它也是以地面控制點為基礎,但它是根據圖紙上的建築物和構築物的設計尺寸,計算出各部分的特徵點與控制點之間的距離、角度、高差等 ,將這些特徵點在實地標定出來,以便施工,這項工作又稱為「放樣」,或稱為「測設」。施工測量的內容1. 建立施工控制網。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網。2. 建築物、構築物的詳細放樣。3.
  • BIM+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助力施工測量工作更高效
    基於精細化、信息化的BIM模型能夠方便測量人員快速提取坐標、高程、尺寸等數據,應用於現場監測、放線、測量等工作。如果結合三維雷射掃描設備,進行現場智能化、高效化測量放線等,實現施工測量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
  • 高層建築抄平放線方法
    (1)基礎施工測量:包括樁基施工測量、基槽開挖的抄平放線、基礎放線、±0.000標高以下的抄平放線。在這些工作中,±0.000標高線的測定對確保槽底標高無誤是至關重要的。(2)土方開挖期間標高控制:在土方開挖期間,對於標高的測定,採用專人負責,隨挖隨測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時,應將標高點引到基坑內,可在工程樁鋼筋上做記號。
  • 建築設計知識:民用建築施工測量要點
    施工測量前準備工作(1)熟悉設計圖紙①總平面圖,是施工測量的總體依據,建築物就是根據總平面圖上所給的尺寸關係進行定位的。②建築平面圖,給出建築物各定位軸線間的尺寸關係及室內地坪標高等。③基礎平面圖,給出基礎軸線間的尺寸關係和編號。
  • 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學員問題】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解答】一般規定1、高程控制測量精度等級的劃分,依次為二、三、四、五等。各等級高程控制宜採用水準測量,四等及以下等級可採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五等也可採用GPS、擬合高程測量。  2、首級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應根據工程規模、控制網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