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測量放線,你不得不知道的24點......

2021-01-16 建築工程那些事兒

以下是關於測量放線的一些方案,共24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1) 進場後首先對甲方提供施工圖進行覆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正確。其次,與甲方一道對現場的座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後方可正式定位。 


(2) 現場建立控制座標網和水準點。現場平面控制網的測設方法在下面。水準點由永久水準點引入,水準點應採取保護措施,確保水準點不被破壞。

 

(3) 工程定位後要經建設單位和規劃部門驗收合格後方可開始施工。 



按工程定位圖,以建築縱橫兩個方向為座標軸,每30m測設一條控制線,形成30m×30m的現場控制網,建築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網軸線為準。


3、根據本工程的平面形狀,適宜於採用多邊形現場控制網

以與工程主軸線相對應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線作為控制網的軸線,控制軸線的間距為30m,形成現場控制網。工程定位即以該軸線為準。



取工程縱橫向的主軸線作為現場控制網軸線,組成現場控制網。工程的其它軸線依據主軸線位置確定。 



在土方開挖期間,對於標高的測定,採用專人負責,隨挖隨測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時,應將標高點引到基坑內,可在工程樁鋼筋上做記號。作為底板施工階段墊層澆築、支底板模板的依據。 



為了保證建築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礎施工中就應注意準確地測設標高。為±0.00以上的標高傳遞打好基礎。 


採用經緯儀將現場水準點標高引測至地下室基坑內,可在基坑四周的擋土樁上畫出整米數的水平線,作為地下室標高測量的依據。標高控制線應根據施工需要畫出多處,對於各條標高線,應予校測,誤差較大時(>5mm)應予調整。 



施測時將經緯儀安置在建築附近進行豎向投測。 


(1)測前要對經緯儀的軸線關係進行嚴格的檢校,觀測時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盤水準管,以減少豎軸不鉛直的誤差。 


(2)軸線的延長樁點要準確,標誌要準確、明顯,並妥善保護好。應儘量以首層軸線位置為準,直接向施工層投測,避免逐層上投造成誤差積累。 


(3)取正倒鏡向上投測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經緯儀的視準軸不垂直橫軸和橫軸不垂直豎軸的誤差影響。 



採用較重的特製線墜懸吊,以確定的軸線交點為準,直接向各施工層懸吊引測軸線。 


(1)線墜的幾何形體要規正,重量要適當(1~3kg)。 吊線用編織的和沒有扭曲的細鋼絲。 

(2)懸吊時要上端固定牢固, 線中間沒有障礙,尤其是沒有側向抗力。 


(3)線下端(或線墜尖)的投測人,視線要垂直結構面,當線左、線右投測小於3~4mm時,取其平均位置,兩次平均位置之差小於2~3mm時,再取平均位置,作為投測結果。 


(4)投測中要防風吹和震動,尤其是側向風吹。 


(5)在逐層引測中,要用更大的線墜(如5kg)每隔3~5層,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線,以作校測。 



±0.00以上的標高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部向上豎直測量,在四周共設三處,以便於相互校核。施測要點: 


(1) 起始標高線用水準儀根據水準點引測,必須保證精度。 


(2) 由±0.00水平線向上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過檢定,量高差時尺身應鉛直並用標準拉力,同時要進行尺長和溫度改正。 


(3) 觀測時儘量做到前後視線等長。並採用鋁合金直尺以硬鉛筆划水平線,以確保精度。 


(4) 當高度超過一尺長時,應精確地定出第二基點,由第二基點向上量測。 



天頂準直法是使用能測設天頂方向的儀器,進行豎向投測。 

儀器採用: 

配90°彎管目鏡的經緯儀。 

雷射經緯儀。 

雷射鉛直儀。 

自動天頂準直儀。 

自動天頂——天底準直儀。 


將儀器安置在施工層的下面。因此,施測中要注意對儀器的安全採取保護措施,防止落物擊傷,並經常對光束的豎直方向進行檢校。 



(1) 測量儀器 

建設雷射測量儀是一種能自動保持工作精度,可適用於各類工程建設的多工序檢測的可攜式儀器,它具有6種功能(自動安平雷射水平儀、自動安平雷射水準儀、自動安平雷射水平面儀、自動安平雷射鉛直平面儀、自動安平任意傾角雷射束準直儀、自動安平雷射圓錐面儀),是一種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穎測量儀,有助於提高測量精度和效率,節約勞力,提高工程質量和加快工程進度。 


(2) 施工方法 

使用建設雷射測量儀進行軸線豎向引測,首先選定控制點,將控制點選在1層或2層。經測角、量邊核准後,得引測控制點,組成控制網。將新建立的控制網作為施工全過程中豎向控制和施工放樣的依據,在以上各層樓面澆築砼時,在對應於這4個控制點的位置處均預留150×150mm垂線投遞孔,並在留孔處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擋投點時施工用水流灑在儀器上。為減少雷射束衍射而產生的誤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測程(30~40m),分段進行投點。

 

投測時,將儀器置於控制點,調平,讓雷射束垂直投測到新測樓面留孔處放置的有機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記下雷射束的光斑圓心位置,則可進行所測樓面的放線工作。 



(1) 建築物的定位應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佔地面積大小不同而異:當以城市控制點或場區控制網定位時,應選擇精度較高的點位和方向為依據;當以建築紅線樁定位時,應選擇與主要街道中心線平行的建築紅線為依據,並應以較長的已知邊測設較短的邊;當以原有建(構)築物或道路中心線定位時,應選擇外廓(或中心線)較完整的永久性建(構)築物為依據。

 

(2) 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網上測定建築物軸線控制樁。定位的方法應以建築物的形狀不同而異,矩形建築物宜用直角坐標法定位;任意形狀建築物宜用極坐標法定位;當量距有困難時,宜選用角度交會法定位。 



天底準直法是使用能測設天底方向的儀器,進行豎向投測,也叫俯視法。 

採用儀器: 

垂準經緯儀。 

自動天底準直儀。 

自動天頂——天底準直儀。

 

將儀器安放在施工層,通過向天底方向投測的光束與在±0.00m層上的軸線控制點相重合,即將軸線傳遞到施工層。 



採用內控法和外控法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在首層的適當位置留設控制點,採用預埋鐵板的方法,制點固定。在施工上部結構層時,在控制點的施工層的相應位置留設孔洞,採用鉛垂儀將控制點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層。同時採用雷射經緯儀對各控制點的位置進行校核。 



為了保證變形觀測成果的精度,除按規定時間一次不漏的進行觀測外,在觀測中應採取「一穩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 


(1) 變形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變形觀測點,其點位要穩定。基準點是變形觀測的基本依據,因此設三個穩固可靠的基準點,並每半年複測一次;變形觀測點應設在被觀測物上最能反映變形特徵且便於觀測的位置。 


(2) 變形觀測所用儀器、設備要固定;觀測人員要固定;觀測的條件、環境基本相同;觀測的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地下室施工過程中,為了及時掌握施工對鄰近建築物影響的程度,因此對鄰近建築物進行觀測。在基礎施工影響範圍以外設基準點,再根據設計要求,對距基坑一定範圍的建築物,設置沉降觀測點,並精確地測出其原始標高。以後根據施工進展,及時進行複測,以便針對變形情況,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勻沉降) 而影響正常施工,和發生意外事故 ,因此對塔吊基座進行觀測,檢查塔吊基礎下沉和傾斜狀況,以確保塔吊運轉安全,工作正常。

 


由於考慮到日照對建築豎向偏差具有重要影響,因此需進行觀測。觀測隨建築物施工高度的增加,每30m實測一次,實測時應選在日照有明顯變化的晴天天氣進行,從清晨起每一小時觀測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測得其位移變化數值與方向,並記錄向陽面與背陽面的溫度。豎向位置使用天頂法。



工程沉降觀測是施工中一項重要工作。當澆築基礎墊層時,在墊層上埋設臨時觀測點。當建築施工到±0.00層時,再根據設計位置和要求埋設永久性觀測點。然後每施工一層、測設一次,直至竣工。 


沉降觀測必須由專業測量師負責,採取定人員、定儀器、定時間的三定方針。以確保觀測結果的準確。 

 

工程竣工時,沉降觀測提供以下成果: 

(1)建築物平面圖:圖上標有觀測點位置及編號; 

(2)下沉量統計表:是根據沉降觀測原始記錄整理而成的各個觀測點的每次下沉量和累積下沉量的統計值; 

(3)觀測點的下沉量曲線。 



為了基礎施工階段的安全,及時掌握擋土體的變形狀況,對擋土體進行監測。在護坡樁基坑一側設置平行控制線,用經緯儀準線法,定期進行觀測,以確保護坡樁的安全。

 


所謂控制網是由一定等級(滿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點所組成的相鄰點互相通視並構成一定圖形的測量網。平面控制網是建築物定位的基本依據,要分清場區平面控制網還是建築物平面控制網,根據整體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以場區平面控制網控制建築物平面控制網。 


3.3.1大面積的建築小區、大型建築物或創市優重點工程,必須測設場區平面控制網,作為場區的整體控制,它是建築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級控制,應結合建築物平面布置的圖形特點來確定這種控制網的圖形,可布置成十字形、田字形、建築方格網或多邊形。 


建築方格網應在場區平整完成後在總平面圖上進行設計,其設計原則如下。 


(1) 方格網的主軸線應儘可能選擇在場區的中心線上(宜設在主要建築物的中心軸線上)。其縱橫軸線的端點應儘量延伸至場地邊緣,既便於方格網的擴展又能確保精度均勻。 


(2) 方格網的頂點應布置在通視良好又能長期保存的地點。 


(3) 方格網的邊長不宜太長,一般小於100 m,為便於計算和記憶,宜取10 m的倍數。 


(4) 軸線控制樁應儘量投測在方格網邊上。 


(5) 方格網全部施測完成後,採用將所有建築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來檢驗其準確性,對於未進行平差的方格網是一種較好的檢驗方法。 


建築方格網的測設方法是先測設主軸線,後加密方格網,並按導線測量進行平差。 


3.3.2建築物平面控制網是建築物定位和施工放線的基本依據,它是場區內的二級平面控制。 


建築物平面控制網的圖形,可以是一字形基線(兩個控制點組成的)、十字形控制網或平行於建築物外廓軸線的其他圖形。 


3.3.3高程控制網是建築場區內地上、地下建(構)築物高程測設和傳遞的基本依據。 


高程控制網布點的密度應恰當,一般每幢樓房應設置1~2個點,主要建築物應設置3個點。其測量方法可採用水準測量和光電測距中的三角高程測量方法。 


高程控制網的等級為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或等外水準測量等。以上各等級都可作為建築場區的首級高程控制。當場區長、寬大於100 m時,可在場區內布置4個以上高程起始點,與已知高程點構成閉合水準路線進行測量。 



控制樁應按照規程規定的標準進行埋設,一般應埋設在距基坑放坡線1 m以外的堅固地方,其深度應大於當地的凍土線深度,樁頂周圍應砌築20 cm高的保護臺或設置其他保護措施。



基礎施工測量包括樁基施工測量、基槽開挖的抄平放線、基礎放線、±0.000標高以下的抄平放線。在這些工作中,±0.000標高線的測定對確保槽底標高無誤是至關重要的,此外還應根據建築物的大小適當考慮沉降測量。



(1) 一般民用建築物±0.000標高以上的結構施工測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層軸線放線與抄平,施工層主軸線的豎向投測、施工層標高的豎向傳遞、大型預製構件的彈線及結構安裝測量等。 


(2) 首層放線驗收後,應將控制軸線引測(彈出)在外牆立面上,作為各施工層主軸線豎向投測的依據。若視線不夠開闊,不便架設經緯儀時,應改用雷射鉛直儀通過預留孔洞向上投測。這時的控制網由外控轉為內控,其圖形應平行於外廓軸線。 


(3) 控制軸線最好選在建築物外廓軸線上、單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線上、樓梯間或電梯間兩側的軸線上。由於施工現場情況複雜,利用這些控制線的平行線進行投測較為方便。 


(4) 標高的豎向傳遞,可用鋼尺以首層±0.000線為基準向上豎直量取。當傳遞高度超過鋼尺整尺長時,應另設一道標高起始線。為了便於校核,每棟建築物應由3處分別向上傳遞標高。

- END -

快來下面的評論區留言哦~

老規矩,給磚家一個鼓勵啦~

用力zan我哦~

|工程經驗交流(微信):huixi281434036

|商務廣告合作(微信):kangtasandy

相關焦點

  • 關於測量放線,測繪人必須要知道的24點!
    以下是關於測量放線的一些方案,共24點,希望對大家有用。▌1.工程定位放線方法(1) 進場後首先對甲方提供施工圖進行覆核,以確保設計圖紙的正確。其次,與甲方一道對現場的座標點和水準點進行交接驗收,發現誤差過大時應與甲方或設計院共同商議處理方法,經確認後方可正式定位。
  • 施工員放線測量圖解:專業老施工員手把手放線步驟教學,簡單易學
    施工員放線測量圖解:專業老施工員手把手放線步驟教學,簡單易學!建築物的放線,是指根據已定的外牆軸線交點樁(角樁),詳細測設出建築物各軸線的交點樁(或稱中心樁),然後,根據交點樁用白灰撒出基槽開挖邊界線。
  • 【施工測量】簡單、快速測量放線方法!
    (5)在逐層引測中,要用更大的線墜(如5kg)每隔3~5層,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線,以作校測。為減少雷射束衍射而產生的誤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測程(30~40m),分段進行投點。 投測時,將儀器置於控制點,調平,讓雷射束垂直投測到新測樓面留孔處放置的有機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記下雷射束的光斑圓心位置,則可進行所測樓面的放線工作。
  • 放線、驗線總結大全,不要再說怎麼學放線!
    施工放線放線是一個土木人都要會的知識和技能;新人就好好學習,老人可以看看是否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放線工作施工測量準備工作一) 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掌握圖紙的各有關數據。如總平面圖的定位尺寸,建築物的軸線尺寸,基礎圖的各部位尺寸。在熟悉圖紙時應隨時做好記錄,以便在具體測放工作時查找。
  • 建築施工基礎測量放線工作內容
    測量放線貫穿整個建築工程施工。建築工程施工之前需要進行建築物定位測量,並設置定位樁;然後是基礎開挖的測量,畫出基礎開挖線;基礎標高測量測量放線;基礎施工平面測量放線、每個樓層的標高測量放線和平面測量放線、砌築施工放線、安裝施工放線、裝修施工放線等等。我們今天探討的是建築施工基礎的測量放線。
  • 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學員問題】測量放線高程控制測量規定?  【解答】一般規定1、高程控制測量精度等級的劃分,依次為二、三、四、五等。各等級高程控制宜採用水準測量,四等及以下等級可採用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五等也可採用GPS、擬合高程測量。  2、首級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應根據工程規模、控制網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選擇。
  • 跟我學測量定位放線二十四法則
    (5)在逐層引測中,要用更大的線墜(如5kg)每隔3~5層,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線,以作校測。 九.上部結構標高測法: ±0.00以上的標高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部向上豎直測量,在四周共設三處,以便於相互校核。
  • 一位老師傅的放線、驗線總結大全
    二)現場踏勘,全面了解現場的水文地質、地形、地貌情況、檢查,核實建設方所提供的原有測量控制點,並辦理與建設方對測量點的確認工作。根據測量控制點,放出現場平整線。以便為測量施工提供條件。三)檢查校正測量儀,如經緯儀、全站儀、水準儀、標尺、鋼尺等,在使用前都應做好校正工作,以保證測量精度。
  • 房建工程知識:測量放線覆核制度
    測量放線覆核制度工程施工測量放線是建設工程由設計轉化為實物的第一步。施工測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綜合質量,並且制約著施工過程中有關工序的質量。2.基槽測量覆核基槽開挖後除對基底標高進行覆核外,還要對基地軸線位置進行覆核(複測人員同工程定位),無誤後向監理報驗;2.1基槽開挖邊線,根據土方開挖方案確定的坡度進行覆核;2.2基槽底部標高,根據業主給定的水準點進行覆核;2.3根據軸線控制線覆核基礎墊層的外控制線。
  • 如何做好一名放線工?
    在熟悉圖紙時應隨時做好記錄,以便在具體測放工作時查找。 二)現場踏勘,全面了解現場的水文地質、地形、地貌情況、檢查,核實建設方所提供的原有測量控制點,並辦理與建設方對測量點的確認工作。根據測量控制點,放出現場平整線。以便為測量施工提供條件。
  • 建築工程測量員在測量過程中必須掌握的測量基礎放線規範和步驟
    施工中,我們需要利用放線對建築定位放樣進行檢查,以確保達到審核要求。而在建築工程測量中放線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建築物定位放線、基礎施工放線和主體施工放線。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三個階段的放線步驟。0.00或比其低或高某一數值的線按同一高標線定龍門板,頂面為於同一標高根據軸線樁或定位樁將軸線投至龍門板頂面標定放牆寬、基礎寬、基槽寬到龍門板,用石灰撒上邊線龍門板法比較適用於小型民用建築物。
  • 測量放線GPS測量儀 水準儀 電子經緯儀 全站儀 原理概括
    測量放線基礎原理GPS 示意圖GPS面積測量儀採用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能夠提供實時的經度、緯度、高程等導航和定位信息,利用GPS的定位功能,得出各個點的坐標,再通過數學方法計算出距離、面積等數據。基準站 有三腳架,發射接收機連接電臺,電臺連接天線。電臺有電瓶。流動站 有接收機 手簿。
  • 圓形、弧形建築如何定位放線?分享一個快速準確放線的方法
    ,從而降低了圓形放線的難度,提高了放線工作的速度和精準度。三、測量儀器及內業要求1、測量儀器進行圓形、弧形建築物測量放線,主要涉及到以下儀器,見下表:測量儀器一覽表 表4-12、內業計算
  • 建築工程施工放線步驟詳細介紹
    1建築物定位房屋建築工程開工後的第一次放線,建築物定位參加的人員是:城市規劃部門(下屬的測量隊)及施工單位的測量人員(專業的),根據建築規劃定位圖進行定位,最後在施工現場形成(至少)4個定位樁。放線工具為「GPS」或「全站儀」。
  • 掌握放線的技巧,建築工地測量員的必修課!
    什麼是測量放線?它好比作家打底稿,它好比音樂家的五線譜,它好比畫家眼中的模特……總而言之,萬丈高樓平地起,離不開測量放線的「條條框框」,今天吉工家就為您帶來技巧篇之測量放線!二、基礎施工基礎施工放線,建築物定位樁設定後,由施工單位的專業測量人員、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監理共同對基礎工程進行放線及測量覆核(監理人員主要是旁站監督、驗證),最後放出所有建築物軸線的定位樁(
  • 高層建築的主體施工放線方法
    我有 20 多年的施工經驗,由於時間關係說的不是很細(放線有很多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施工放線有多種方法,條件允許的場地只要釘多一次龍門樁就可以搞定,一般龍門樁主要用於基礎施工放線,基礎完工後再把軸線及水平引測到基礎上部四大角的側面,用墨線彈出垂直、水平線做出三角標記,在引之前需用基準點校驗龍門樁是否準確,這樣不管你放 N 多次線只要以基礎側面的基點用儀器或鉛垂向上引測軸線,用鋼尺量測標高,這樣就可以到主體封頂。這種方法是最簡單實用的。
  • 建築測量放線這樣搞,只要不是瞎子,絕對不會跑偏移位
    影響建築施工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測量作為其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因素,會自始至終影響建築施工全周期。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示範工地的測量放線樣板,實話說,做的真心不錯。 圖為建築外牆大角控制線標識。圖為建築外牆大角控制線標識。圖為建築底層軸線標識。圖為建築底層軸線標識和建築1米線標識。圖為建築標高控制線標識(建築1米線)。
  • 高層建築抄平放線方法
    (1)基礎施工測量:包括樁基施工測量、基槽開挖的抄平放線、基礎放線、±0.000標高以下的抄平放線。在這些工作中,±0.000標高線的測定對確保槽底標高無誤是至關重要的。(2)土方開挖期間標高控制:在土方開挖期間,對於標高的測定,採用專人負責,隨挖隨測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時,應將標高點引到基坑內,可在工程樁鋼筋上做記號。
  • 全站儀放線(軸線)的方法
    記住測量的三原則:先整體後局部,先控制後碎部,從高級到低級很好的辦法是進場後根據已知控制點布設施工控制網,根據工期進度自行設計點位及數量,在通視良好的地方增加二級控制點,並閉合成環。如果前期已經放樣了一些點(軸線),後期換了新的控制點,則必須複測前期的已放點(軸線),根據距離和稜位角平差控制點,這樣前後期的點位就不會誤差很大了怎麼將建築總平面圖上的坐標導入到施工圖中?
  • 比較全面的放線放樣技巧問答,經驗整理!
    再利用基準點從新把每條軸線放上去,這樣就是只要釘2次龍門樁就好了是嗎?或者是更簡便的就在自然地坪上釘一次好了,不用引到基礎土壁上了?土建、房屋工程施工放線是從建築物定位開始的,一直到主體工程封頂都離不開施工放線。(這裡你沒有提到「操平」的問題我就略了)大致分三個階段:建築物定位(放線)、基礎施工(放線)和主體施工(放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