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粒子沒有質量,它怎麼可能存在?

2021-01-08 火星科普

如果讓不是理論粒子物理學家的人來想像一個粒子,大部分人會把粒子想像成在空間中上下跳動的小球。但這並不完全正確。證明它的一種方法:試著把那個小球想像成一個沒有質量的粒子。

有時候,「質量」和「重量」這兩個詞可以互換使用。因為物體的質量是通過它對力的抵抗來測量的。當我們拿起某樣東西來測它的重量時,它是在抵抗地球的引力,所以物體在地球上的重量實際上是它質量的一種測量。

質量的定義

然而,質量不僅僅是對引力的抵抗,尤其是在最小物質的尺度上。因此,物理學上對質量的定義變得有點複雜。

根據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希格斯機制,大多數基本粒子,如電子、μ子和夸克,其質量來自於它們穿過希格斯場時產生的阻力。希格斯場對一個粒子的阻力越大,它的質量就越大。當涉及到像質子和中子這樣由夸克組成的複合粒子時,它們的大部分質量來自於把夸克束縛一起的強核力。

另一方面,光子和膠子這兩種攜帶基本力的粒子也是基本粒子,所以它們不像複合粒子那樣會由強核力作用產生質量。不過,這兩種基本粒子也不受希格斯場的影響,它們在穿過希格斯場時不會產生阻力作用。事實上,它們沒有質量。

無質量粒子也是存在的

可以說,無質量粒子是純粹的能量。這些能量量子沒有邊緣,也沒有表面。不過,一個粒子有能量就足以產生一種有意義的存在感。而且正因為不受希格斯場的影響,光子和膠子這樣的無質量粒子必然會以光速運動。

另一方面,理解粒子的更好方式是將其視為量子場上的漣漪。量子場的振動模式類似于吉他弦上的諧波,如果以正確的頻率撥動它,就會得到一個粒子。

在粒子物理學中,光子和膠子都是是無質量的粒子(無靜質量),它們也被稱為規範玻色子。光子傳遞電磁力,膠子傳遞強核力。另外,理論上還存在傳遞引力的規範玻色子——引力子,這種粒子也被認為是無質量的,但它的存在尚未得到證實。

無質量粒子的特性

無質量粒子有一些獨特的性質,它們是完全穩定的。不像其他粒子,無質量粒子不會失去能量,而衰變成質量較小的粒子對。

因為無質量粒子所有的能量都是動能,所以它們總是以光速運動。並且由於狹義相對論,以光速運動的物體實際上不會變老和衰變。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質量粒子是永恆的。

無質量粒子也會受到引力作用

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不但影響任何有質量的物體,而且也會影響任何有能量的東西,即使是一個沒有質量的粒子也會受到引力作用。正因為如此,光線經過諸如星系團等大質量天體附近時,它們的傳播路徑會發生偏轉,從而產生顯著的引力透鏡效應。

光子和膠子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兩種無質量粒子,但宇宙中可能還存在其他無質量粒子,例如,引力子,甚至三種中微子中最輕的那種(τ中微子)有可能是沒有質量的。或許宇宙中存在很多沒有質量的東西,它們存在於我們所不知的宇宙中。

相關焦點

  • 如果光子沒有質量,它是怎麼受到引力的影響的?
    光子一般來說是沒有質量的,這是物理學家在用狹義相對論來形容光子的粒子性時所說的。邏輯是是辯證的,是要從多角度去思考的,就和如下的例子一樣。找一個孤立的系統(稱為「粒子」)並加速它到一個速度v(速度v是矢量)。牛頓定義這個粒子的動量為p(也是矢量)這個動量p在這個粒子加速過程或碰撞中表現為一種簡單的形式。
  • 微觀世界的「上帝粒子」是怎麼一回事,它和「上帝」有沒有關係?
    如果不假定有反中微子的存在,在β衰變中,能量將不守恆,這在物理學中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在1931年,奧地利科學家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設。他假定在放射性元素β衰變中,產物粒子不僅僅是電子,還有一個中性的微小粒子,即中微子,中微子的質量假定是零。 到了上世紀30年代初期,物理學家感到很滿意,因為他們找到了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
  • 如果光沒有質量,為什麼它會被重力影響?
    如果光沒有質量,重力如何能使它彎曲呢?這是一個簡短的回答版本:根據廣義相對論,即一個通過了迄今為止所有實驗性和觀察性測試並且極其精準的關於引力的理論,重力是受質能影響產生的時空彎曲。如果你想看更長的回答版本,請繼續閱讀……直到1905年,大家都會認為引力不會對光產生作用。牛頓認為光會在引力場中彎曲,但牛頓基於觀察相信光是由非常小的粒子組成的,他將其稱之為「微粒」。(牛頓指出陰影有尖銳的邊緣,這隻有在光是粒子流並且每個粒子流沿直線運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然而,如果光是一種波,那麼它的一部分會在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彎曲,形成陰影的模糊輪廓)。
  • 光沒有靜止質量,怎麼被黑洞吸引?它動質量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嗎
    光子具有能量這大家都知道,光線經過大質量天體附近是會被吸引這大家也知道,但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那是怎麼受到引力彎曲的?聽說光子又有動質量,那麼它的動質量又是怎麼來的?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因為光從來都不走彎路,所以黑洞讓光線走「彎路」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那麼黑洞又如何讓光線走起了「彎路」呢,很多朋友認為認為是引力所致,其實這並沒有找到真正的根源,如果要理解這個「引力」彎曲光線的過程,我們必須要來理解一下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認為質量能夠改變時空的結構,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質量彎曲了時空
  • 如果光線沒有質量,為何它會被引力影響?
    在「真空」的宇宙中,根據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會在瞬間憑空產生一對正反虛粒子,然後瞬間消失,以符合能量守恆。在黑洞視界之外也不例外。史蒂芬·威廉·霍金推想,如果在黑洞外產生的虛粒子對,其中一個被吸引進去,而另一個逃逸的情況。如果是這樣,那個逃逸的粒子獲得了能量,也不需要跟其相反的粒子湮滅,可以逃逸到無限遠。在外界看就像黑洞發射粒子一樣。這個猜想中的輻射被命名為"霍金輻射"。
  • 沒有上帝粒子就沒有人類
    不同粒子受到的「阻力」不同,其所獲得的質量也有差異。3、為什麼說沒有上帝粒子,就沒有生命,沒有人類?如果沒有上帝粒子,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將以光速運動。這麼快的速度運行,粒子將無法結合到一起,就不會產生原子、分子、DNA、蛋白質,也就不會有生命,不會有人類,不會有其他任何物質,宇宙將會是一片虛無。
  • 你以為的質量其實並不存在,宇宙最小粒子空無一物
    如果水分子存在,就需要對它們進行定量的度量才有說服力。1905年愛因斯坦推導出了布朗粒子擴散方程,它根據布朗粒子平均的位移平方推導出這些粒子的擴散係數,再根據擴散係數推導出水分子的大小和密度,也就是單位體積有多少水分子。
  • 一個奇特的猜想:黑洞可能本來就是一種巨大的基本粒子?
    黑洞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99年,當時的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提出了一條原理:一個重物體的吸引力有可能非常之大,甚至連光都無法從它那裡發出來。乍看上去似乎很難理解,但你只要懂一點「逃逸速度」的概念就不難理解了。比如說,要逃離地球引力的束縛,需要的最低速度是V=11.2千米/秒,如果低於這個速度,那麼就不可能逃出地球引力束縛,或者被迫繞地球軌道旋轉,或者被地心引力拉回地球。
  • 夸克,宇宙中的一種基本粒子,但它其實並沒有顏色
    在四種基本力中,每個粒子都具有固定的能量,甚至像光子那樣沒有質量的粒子。只要你有能量,你就能感受到引力。而且正能量(或質量)是僅有的一種引力電荷。因此,引力始終是吸引力,並且它存在於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之中。
  • 上帝粒子與物質質量的起源
    如果沒有這個場存在,所有粒子(無論是物質粒子還是力粒子)都是默認的無質量的二維粒子,並且都會以光速運動。毫無疑問,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不會有質量了,也不會有物質實體的產生,不會有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宇宙,不會有星系、恆星、行星、生命,更不會有人類。
  • 質量是什麼?愛因斯坦答,能量丨科學家:再加上「上帝粒子」
    怎麼理解呢?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的內部有質子和中子,現將質子和中子進一步分割,將得到目前理論上的最基本物質,夸克。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如果將一個原子中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質量全部加起來,將只能得到整個原子質量的1%,那剩餘的99%的質量哪裡去了呢?
  • 光沒有質量,黑洞是怎樣把它吸住的?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趣
    ,但並非靜止質量,而是相對論質量,與靜質量相對,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光子的動質量。這就像你在平坦地面向前滾出一個球,它會沿著直線向前滾動,假如滾過一個坑,就會導致滾動方向發生偏轉。如今,幾乎所有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均已被證實,唯一沒有被證實並可能永遠無法被證實的預言可能就只剩下奇點了……因此,現在廣義相對論已成為主流的引力理論,科學界普遍接受空間是彎的。
  • 如果光沒有質量,為什麼它會受重力影響呢?
    的確,光沒有靜質量,但是它其實有多種正常質量。技術上對質量的定義並不適用於光。但是,通過限制光我們有意料之中的發現,光有質量,光產生、也受重力影響。這僅是把重量重新定義為靜質量的難題之一。質量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多數情況下,光表現為質量。在處理重力和無約束光時,將運動方程視為彎曲的空間/時間是很方便的,但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計算工具,而不是一個基本的揭示。無論如何,因為光只以光速傳播,它的引力行為比簡單的的加速度要複雜的多。注意,由於重力使光彎曲,那麼光一定也有重力。
  • 粒子的「自旋」究竟該怎麼理解?
    它被看作是一個點,而不是一個小球,所以一個點的話它怎麼自轉呢,這時候說自轉對它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不過你可能會說,之前電子形狀那期不是說過,電子是存在「可測量半徑」的嗎,那也就是說在一定意義上,電子這種粒子是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小球的,是的,正因為如此,他就更不能用「自轉」來解釋了,為什麼呢5,因為如果是按「自轉」來解釋,那麼這個時候粒子表面的線速度,是超過了光速的
  • 玻色子星可能和超大質量黑洞一樣,但它是透明的
    去年,天文界創造了一個絕對的奇蹟。這是第一次,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黑洞陰影的真實圖像上。這是多年努力的結果,是人類合作和技術獨創性的偉大成就。就像最好的科學突破一樣,它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探索世界。事實上,它們與超大質量黑洞具有相同的這些特徵,這使得一些作者提出,一些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物體實際上可能是玻色子星。因此在一篇新論文中,科學家計算出瞭望遠鏡觀測到的玻色子星的樣子,以及它與吸積黑洞的直接圖像的不同。
  • 玻色子星可能和超大質量黑洞一樣,但它是透明的
    與黑洞類似,廣義相對論預測,玻色子星能夠增長到幾百萬個太陽質量,並達到非常緊密的狀態。事實上,它們與超大質量黑洞具有相同的這些特徵,這使得一些作者提出,一些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物體實際上可能是玻色子星。因此在一篇新論文中,科學家計算出瞭望遠鏡觀測到的玻色子星的樣子,以及它與吸積黑洞的直接圖像的不同。
  • 上帝粒子突破!一個更大的希格斯玻色子可能解開數不清的秘密
    我們所知道的生命的秘密可能很快就會被揭示,因為科學家們開始尋找一個巨大的上帝粒子。2012年,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但是專家們已經開始尋找一種更大更重的上帝粒子,它可能會解開我們宇宙中未知的秘密。
  • 如果,一個物體運動的速度超過了光速,我們能夠看見它嗎?
    當物體經過你的身旁時,它一直保持著隱形的狀態,直到它身上反射出的光線在一定時間內被你所接收。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存在著這樣高速運動的物體,它可能會留下一個藍紅色模糊的形象,這是由於我們的大腦的處理時間有限。這裡出現的超瞬態,藍紅移動的光,是由於「都卜勒頻移」,這將會在下面作出解釋。
  •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深度解讀:希格斯粒子,賦予其他所有粒子以質量
    夸克事實上還可以分成6種:構成質子和中子的是較輕的上夸克和下夸克,另外還有較重的奇夸克、粲夸克、底夸克和頂夸克。電子則屬於另外6種粒子構成的另一個家族,即輕子:包括電子的兩種質量更重的「表親」——μ子和τ子,以及與它們一一對應的3種幾乎沒有質量的中微子。所有這12種物質粒子,被統稱為「費米子」,都各自擁有一種與它們完全相同、只是電荷相反的反物質粒子。就是這樣了。
  • 為什麼說鬼魂不存在?如果存在鬼魂,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必將擴展
    那我們就接著來探討一下,我們姑且認為鬼魂是存在的,那麼它應該和我們一樣,同樣身處我們這個宇宙,這樣說你應該沒有意見吧?如果你同意這個說法,也即同意鬼魂或靈魂應和我們一樣,不能違背宇宙中的各項物理法則和定律。在此情況下,我們再來弄清楚什麼是鬼魂/靈魂,應該怎麼定義這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