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中國證券報》刊發了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的專訪,解碼國資運營「巧手」「匠心」,全文如下:
三步跨越與國企改革同頻共振
四大平臺再造一個新誠通
——中國誠通掌門人解碼國資運營「巧手」「匠心」
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物」)有望近期重組上市。又一隻國家級基金——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簡稱「混改基金」)於12月29日在上海掛牌成立。
談及最近的「大動作」,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充滿了信心。中國鐵物從2016年曝出債務危機被中國誠通託管,再到近期成功發行10億元公司債以及即將登陸A股,4年多來,朱碧新全程參與對中國鐵物的「救治」,深知「重生」的艱辛與不易。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更讓朱碧新無限感慨的是,因「救火」而出名的中國誠通曾經也是被救助的對象。正是借著改革東風,中國誠通破繭成蝶,煥然新生,蛻變為一家在國資改革中能發揮關鍵作用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驚人蛻變的背後有哪些秘訣?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中國誠通又將如何謀篇布局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高質量發展?朱碧新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採訪時給出了答案:「十四五」時期,中國誠通將不斷完善基金投資、股權管理、資產管理、金融服務四大資本運營平臺,力爭實現資產管理規模過萬億元,到2035年成為一流資本運營公司。
芳林新葉催陳葉
——練就國資市場化運營「巧手」
「中國誠通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蛻變的,與國企改革進程同頻共振,實現了『傳統物資流通企業-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三大跨越。」朱碧新對中國誠通的涅槃新生感觸良多。
「中國誠通由原國家物資部直屬物資流通企業合併組建而成,目前仍控股經營倉儲物流、造紙、大宗貿易等業務。」朱碧新介紹,「在計劃經濟時期,公司擔負著國家重要生產資料指令性收購、調撥、倉儲、配送任務,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流通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由於不適應市場挑戰,中國誠通一度瀕臨困境。」
標記中國誠通「起死回生」的兩個重要時點是2005年和2016年。2005年,國資委確定中國誠通作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搭建國有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的平臺,探索中央企業非主業及不良資產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處置的路徑。「2016年,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之一,中國誠通開啟了改革發展新徵程。」2015年出任總裁、2019年出任董事長的朱碧新對中國誠通的奮鬥史如數家珍。
十餘年櫛風沐雨,中國誠通打造了基金投資、股權管理、資產管理、金融服務四大資本運營平臺。特別是在資產經營方面,2005年至2015年先後完成6戶中央企業、14戶中央企業二級企業等重組整合,共涉及法人企業600餘戶、資產債務800億元、分流安置員工8萬餘人,為中央企業非主業處置及不良資產市場化、專業化運作作出積極貢獻。2016年進入資本運營試點以來,一個標誌性成績就是中國鐵物成功「復活」,為央企債務風險化解、資產重組積累了豐富經驗。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讓中國誠通站在了新時期國企改革的「潮頭」,中國誠通也在改革中鍛造了國資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的「巧手」,與風險賽跑,與「疑難雜症」過招,練就「處僵治困」國資運營「十八般武藝」: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資產向資金或資本轉換,通過重整、注資等方式開展資本結構優化;通過吸引投資、基金募集、改制轉讓等方式進行資金籌集;通過企業經營能力提升、資產處置開展現金創造。
咬定青山不放鬆
——打造國資提質增效「推手」
除了資產經營的長足發展,基金投資也成為中國誠通的「金字招牌」。目前,中國誠通構建了總規模近7000億元、首期規模超2300億元、已投項目超過100個的基金群,成為股權投資「國家隊第一方陣」,領投多家龍頭企業和大型平臺公司。
朱碧新說,重點是打造好兩隻「國家級」基金,即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和剛剛掛牌成立的混改基金。
國調基金成立於2016年,總規模3500億元,首期規模1310億元。截至2020年11月20日,國調基金籤約項目103個,籤約總金額1154億元;已交割項目99個,交割金額903億元。「國調基金有效推動央企在航空、建築、能源、製造、環保、健康醫療大數據、運輸、糧食安全等領域的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朱碧新說,國調基金一期既實現了推動國企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目標,又獲得了市場化的投資回報;目前已啟動國調基金二期募資工作,爭取2021年內成立。
「混改基金總規模2000億元,首期募資金額707億元,於2020年12月29日在上海掛牌。」朱碧新透露,混改基金主要投向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反向混改項目,重點布局國家戰略領域、科技創新領域和產業鏈供應鏈關鍵領域。央企、國企混改試點企業、雙百企業、科改示範企業均為其投資對象。
此外,作為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之一,中國誠通設立了總規模1000億元債轉股專項基金,投資了中國中化、中國鐵建、中國電建、中國節能、中國建築、國家電投、柳工、山東高速等央企及地方重點國企債轉股項目,合計金額97.65億元,帶動社會資本374億元,支持中央及地方國企發展,為被投企業平均降低負債率6.62個百分點。
咬定青山不放鬆。「基金投資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了賺取利潤,而是要充分發揮基金投資引領作用,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朱碧新反覆強調,中國誠通要真正成為央企改革發展、國資提質增效的「推手」。未來,如何發揮運營公司作用,利用資本市場加快解決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是中國誠通重點研究和布局的方向。
鯤鵬展翅任翱翔
——錘鍊高質量發展「能手」
改革讓中國誠通獲得新生,也賦予中國誠通新的歷史使命,並將繼續推動中國誠通砥礪前行。在朱碧新看來,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打造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專業平臺是中國誠通三年行動的總抓手,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財富運營管理機構和國家治理可以信賴的資本力量是中國誠通的戰略願景。
「截至目前,公司合併資產總額4000億元,淨資產2100億元,利潤總額100億元,基本實現公司的『十三五』目標。」朱碧新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誠通的目標是「翻番」,力爭資產規模總量過萬億元,具備更強大的資本運營實力,更好地發揮資本運營作用。對此,中國誠通將深化改革,不斷完善上述四大業務平臺。
具體而言,在基金投資方面,要突出規模化、系列化、差異化、協同化的功能特點,打造具有鮮明運營公司特色的誠通基金群。朱碧新說:「將用好國調基金和混改基金,重點支持中央企業結構調整、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動能培育等重大戰略性項目,助力國有企業加大混改力度。」
在資產管理方面,要做好「升級版」這篇大文章。朱碧新說,一是堅決落實黨中央對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發展普惠養老的工作部署,集中接收、快速盤活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資產。二是牽頭組建中央企業資產管理平臺公司,積極參與央企「兩非」剝離專項治理工作。三是持續做好央企海工裝備資產平臺等專業化整合平臺的運營工作。
在股權管理方面,一是繼續按國資委部署,參與一級央企股權多元化,成為央企的積極股東,推動其高質量發展。二是全面盤活劃入上市公司股份,實現劃入股份保值增值,建立委託管理、ETF運作和自營投資相結合的股權運作體系,探索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機制。朱碧新介紹,2018年以來,中國誠通先後定製了央企結構調整、國企一帶一路、開放共贏(A+H)指數並授權基金公司發行相關ETF產品,在盤活中央企業存量股權,推動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助力相關企業降槓桿、減負債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兩年來,累計盤活存量國有股權超過400億元,實現中央企業淨資產增加額200億元;ETF基金運作穩健,實現年均10%以上的絕對收益,促進了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在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方面,朱碧新希望加快提升公司的金融服務功能,根據產融結合需要和中央企業產業發展需要,穩健獲取有關金融牌照,形成具有特色的金融服務能力。
旭日初升天地廣,鯤鵬展翅任翱翔。面對新願景,朱碧新躊躇滿志,將持續深化內部改組改革,構建「強總部、大運營」新格局,錘鍊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高質量發展「能手」。面對新挑戰,朱碧新信心滿滿,他深信「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他也深信「勇挑千斤擔,敢啃硬骨頭」的誠通人一定能闖出新天地,譜寫新華章。
(記者 徐壽松 費楊生 劉麗靚)
原標題:《中國證券報丨中國誠通掌門人解碼國資運營「巧手」「匠心」》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