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命運搏鬥時毀滅了自己,但是他的心靈卻變得無比高尚。在所有的悲劇中,命運所塑造的悲劇永遠是最為輝煌的那一出。人只有在不幸中才能知道你自己是誰。
---(《人類群星閃耀時》茨維格)
---開場曲是《A Kaleidoscope of mathematics》
(數學萬花筒)
《美麗心靈》電影海報
影片《美麗心靈》講述的是以諾貝爾獲獎數學家約翰·納什為原型及其理論納什均衡的提出到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雖然是一個以現實世界中真實人物的故事來改編的電影,但事實上影片並沒有完完全全一板一眼的臨摹人物的人生。
影視的表達不僅僅對人物的表達,更是對現實人物的一種升華以及是導演及編劇對世界的理解的一種呈現方式。美麗心靈這一主題一直貫穿著影片的始終,美麗心靈在英文裡譯為A Beautiful Mind,「Mind」不僅僅是心靈的意思,也有心力,心智,智慧等解釋,而「beautiful」的解釋也不僅僅是美也有極好的意思,而美的含義更是博大,所以這是一部關於好的影片,表達的是關於人性善的,正能量的一面。
影片中,約翰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坎坷!開片鏡頭是普倫斯頓大學的教學樓裡,教授正在講述二戰期間數學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為了表達出人物迷茫,並且認為坐在教室裡聽課是浪費時間的情緒,將約翰放置在了教室的角落並且與正常的自信昂昂聽課的同學有些距離,雙手無措,這些影片呈現的細節更表達了人物不善交際,古怪孤僻的性格特徵。
普倫斯頓大學的教學樓
所以從影片開始的前5分鐘裡,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性格有點孤僻的,在人群中有些古怪但仍然可以跟周圍的同學開玩笑的的普林斯頓優秀學生這樣的一個人物。
坐在角落的男主角
從第5分鐘開始,影片其實就已經開始了融入了主角的內心世界的視角,但是,作為一個觀眾的視角,在不知道後面情節的情況下,我們並不知道,這已經就是主角的內心世界和虛擬的人物了!在現實中,很多時候天才呈現出來的一面性,並不是他們的原型,與正常呈現出來的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多面性存在於他們的心智之中。影片給我們呈現出來的第一個幻想中的人物是,人物心中那個跟自己現實完全相反的人物,他的浪子室友查爾斯。
浪子室友查爾斯
這個室友在約翰的大學期間似乎只充當了一個舍友的角色,並與其班上的同學區分開來,由於演員的不同,我們很難想到,其實例如:室友做出的酗酒的行為,因憤怒將桌子推到樓下,停下研究到頂樓放鬆等等這些行為其實都是他自己所為而他又渾然不知。
這是導演表達精神分裂的一種方式,而這位患有精神分裂的人類是一名人類史上少有的邏輯思維和數字天才,對於其心智的表達就尤為的需要合情合理的情節而又有含有精神分裂的成分,影片選址的視角是在大學的校園裡面,個人的行動也相對獨立,更是造成了一種欺騙的視角,也讓這個室友合情合理的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觀看影片的人完全的蒙在了鼓裡與約翰一同以為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
與查爾斯天台對話
導演的處理手法已經非常完美了,細細回想才能發現,這種處理手法需要十分的小心,需要主人翁,不過多的與身邊的真實人物有過多的互動,需要主人翁有充足的個人獨處的時間,就是與其幻想出來的人物有充足獨處的時間。
不難發現,在大學期間,室友出現的地方都是適合獨處的場景,獨立的寢室,深夜人少的圖書館,一個人獨自打球的酒吧,浪子室友肆意的表露他的情緒,心情不好就喝酒,餓了就吃飯,憤怒摔桌子,提交論文的緊張以及被肯定的興奮。就內心世界來說,這個人物是約翰大學期間的自我心理支柱,自我心理的發洩,是他精神分裂中性格的另一個自我。
與室友查爾斯對話
主人翁在大學畢業後,確實為國家國防部做出了一些貢獻,也曾經進入過國防部的五角大樓解決數字解碼的難題。但是難題並不是時時都有的!而在這個時候影片開始出現第二幻想人物威廉·迫切,他是國防部的一個秘密的幕後老大。這個人物第一次出現是在約翰進入五角大樓為國防部解開俄羅斯入侵路線將要離開的時候,第二次出現是在約翰剛給麻省理工大學學生上完課的路上。
國防部幕後威廉·迫切
這第二次見面他們進行了一段簡短的對話,這段對話與其說是對話,不如說是人物個人的獨白,此時約翰其實是獨自一人,他沒有家人,沒有好友,是一個獨行俠。
同行並進行一段簡短的交流
影片安排這位邏輯思維縝密的天才為自己虛構了一個完整的解碼戰略研究中心,畫面的真實程度,完全足以讓觀看影片的觀眾認為這就是真實發生在約翰身上的事件。從這段開始,有很多地方一個無法完全的分清楚這是人物參與的真實世界還是其虛構的幻想世界了。
到此為止,導演都是以人物的第一視角來講述故事,作為人物的第一視角,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的天才患者的視角來說,真實與虛幻確實已經分不開了。威廉·迫切這個人物在約翰的精神世界裡充當的是對理想和榮譽追求的角色,從大學開始約翰就討厭在教室裡上課,也不喜歡給學生上課,這些他統統認為是浪費時間,在大學裡給學生上課可以說在約翰看來是埋沒了自己的才能,影片中也有兩處明確的提到這一點。
一臉不情願去上課
而第三個幻想人物是和第一個幻想人物一起再次出現的,是一個小女孩,是約翰幻想出來的浪子室友查爾斯的小侄女,這其實又是人物與自己內心的又一次對話,至此場景仍然是現實與內心完全分不開。
第三個幻想人物
與真實世界一樣,約翰的精神分裂的世界也是有跡可循的故事情節,小女孩出現的時間點是在為威廉·迫切工作的時候出現意外,秘密基地敗露,在精神分裂的世界裡也會有自己立體的情緒,以此以假亂真,這也可以說也是導演為了表達精神分裂者完全分不清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一種手法了。
從三個幻想人物完全出現後,導演安排的構建的虛擬世界顯然已經沒有了前面的那麼謹慎了,也許是約翰的病情加重了,導演完全按照約翰的人物視角來拍攝,忽視了其他人物的存在,讓主人翁與其幻想出來的人物大聲的對話,但又仍然較為謹慎的將現實人物與主人翁幻想出來的人物巧妙的進行錯過,使得在觀眾最終看到會看到一些疑惑的畫面。
在走道上大聲呼喊
最終解開了謎題的是,約翰在精神治療室與治療師的溝通之中。從這裡開始,約翰和觀眾進行了分離,主人翁仍然沉浸在第一人稱視角,而觀眾能夠得以以開始撥開迷霧的第三人稱視角看到整件事的真實始由。我們已經不能完全看到約翰的第一人稱視角了,但仍然可以知道他腦海的困惑和行為不正常的理由。
說到真實世界,在約翰的真實世界裡,最真實存在的兩個人物一個是他的妻子,另一個是大學期間的競爭對手傑森。在妻子的帶領下,我們逐漸解開了迷霧,在觀看影片的我們其實跟約翰是一樣的,不敢相信前半段所經歷的事件竟然是假的,由此可以藉助影片可以感受到約翰心裡的絕望,達到導演的共情的目的。
他們那麼的合情合理卻是不真實的存在,經由自己的邏輯構想出來的世界瞬間崩塌,也許是藥物的原因,也許是未來表達真實的世界,影片的這一段,幻想的人物沒有出現過。在藉助外力的作用下,以第三人稱的視角,似乎一切都回歸了平靜,而現實的世界確實也如影片的這一段,就是如此的平靜,平常的現實世界並沒有那麼多的機密存在。
約翰構建的虛擬世界崩塌了
影片最後一段在以約翰為主的內心世界和以妻子為主的真實世界中來回切換為主,進行了主人翁自己內心世界與真實世界的平衡。當視角又一次回歸了約翰的第一人稱時,觀眾已經走出了迷霧,重新看待劇中出現的三個幻想人物了。
約翰在與自己的幻想人物道別
整部影片的神奇之處在於,看到最後觀眾竟然可以將約翰的內心世界,別人的真實世界與約翰的現實世界分得清清楚楚。幻想的人物在約翰認清他們之後,還是會不斷的常出現,但是這個時候,約翰可以跟作為觀眾的我們一樣選擇去忽視它,不要以為他的精神分裂症已經好了,他仍然會分不清真實與幻想,而是作為天才的他用自己的心智去把他們分開了。導演似乎達到了他的目的,讓我們以天才的視角看待和對待世界。
影片完全將人物的天才,心智邏輯以及精神分裂的世界,完整的表達了出來。《美麗心靈》讓我們看到的是,幻想中的世界是可以跟現實世界放在同一個平行視角進行表達的,通過不同人物的視角表達不同的世界。如果將人物所有主要的人物放置在同一畫面裡面,就會出現三種不同的空間。例如,將約翰,浪子室友,威廉·迫切,妻子和傑森,就會出現三個空間,約翰的精神空間,真實的空間以及虛幻的空間。
天才與瘋子介於一線之間,約翰就是那個可以在天才瘋子之間來回切換的天才。
以理性分辨非理性,以常識分辨錯覺。
約翰渴望偉大,也深知自己的天才,但是天才也是人,也需要過凡人所過得日常生活。
最近疫情肆虐,安心在家休養
希望世界渡過此劫